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竹材纤维形态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海拔、不同胸径、不同年龄、不同竹秆部位石竹材纤维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年龄和竹秆部位(包括垂直部位和水平部位)是影响石竹材纤维形态的主要因素,海拔和胸径对石竹材纤维形态影响不显著。各因素对纤维形态指标影响重要程度的顺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对新兴、丰顺、英德3 个地方的连片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林分生长性状和竹材性状进行系统调查及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兴麻竹林分竹丛内竹秆数量多且竹秆年龄结构较为均衡,丰顺麻竹林分竹丛内竹秆数量很少且竹秆年龄结构不均衡,英德麻竹林分竹丛内竹秆数量少,竹秆年龄结构亦不均衡;160 m2 竹林中,新兴麻竹林分竹秆数量显著多于英德和丰顺,达263 株。一年生竹秆平均胸径以丰顺最大,其他两地较小;其他年龄竹秆平均胸径新兴、英德较大,丰顺最小;新兴、英德两地间麻竹林分竹秆胸径大小在所有年龄级中均无显著差异。3 个地区间麻竹竹秆的加工性状有显著差异,新兴麻竹竹秆分枝特别高、秆重大,英德麻竹秆高最大,分枝较高,因而两者均是较好的加工重组竹材的材料;丰顺麻竹材分枝特别低,但秆重较大,作为重组竹材的加工材料还是可行的。3 个地区的麻竹竹秆基本密度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3.
麻竹材化学成分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立地条件、不同造林方式、不同年龄、竹秆不同部位麻竹材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影响麻竹材化学成分的首要因子是年龄,对各化学成分指标影响均极端显著;其次是竹秆部位(包括垂直部位和水平部位),对部分化学成分指标影响显著;次要因子有立地条件和造林方式,其对麻竹材化学成分影响不显著,各因素对各化学成分指标影响重要程度的顺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石竹材材质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胸径、竹竿不同部位石竹材基本密度和力学性质的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年龄、胸径、竹竿部位对石竹材基本密度和力学性质的影响均极显著 ,且年龄对其影响大于胸径和竹竿部位 :石竹材基本密度与力学性质表现为 :上部 >中部 >下部 ,随胸径的增加而减小 ,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5年生开始呈下降趋势 ,石竹材作为结构用材的适宜采伐年龄为 4年。  相似文献   

5.
麻竹材纤维形态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是我国南方著名笋竹两用竹种,竹秆粗大通直,大量用于制浆造纸,纤维形态特征是研究竹材材性的基础之一。本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闽南产的不同立地条件、不同造林方式、不同年龄、竹秆不同部位的麻竹材纤维形态进行了测定并系统分析其变异规律,为麻竹材的定向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试验于1997年间在福建省南靖县国有永丰林场和平和县国有天马林场进行,以地位级、造林方式、年龄、竹秆垂直部位、竹秆水平部位为因子,各因…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广西和海南3个省(区)8个产地的粉单竹群体3年生竹秆为研究材料,对其纤维形态、化学成分等纸浆材性指标进行测定,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上述竹材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以揭示粉单竹材性的地理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 (1)粉单竹的纤维长度、纤维素和1%NaOH抽出物含鼍在产地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纤维长度及纤维长宽比呈现纬度上从南到北(海拔上从低到高)逐渐减小的地理变异模式;(2)纤维素和纤维长度的遗传力分别为O.71和O.84;1%NaOH抽出物遗传力为0.54;木素和纤维长宽比的遗传力分别为O.38和O.13; (3)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竹材产量与1%NaOH抽出物和苯醇抽出物呈显著负相关,与纤维素含量呈显著IE相关;纤维形态与生长、产量指标关系密切;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联合选择,初步选出材性质量好、生长旺盛、竹材产量高的广东怀集、广东信宜和广西桂林3个优良纸浆材产地.  相似文献   

7.
刚竹属部分竹材纤维形态与主要理化性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刚竹属34种散生竹种竹材的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纤维素含量和基本密度测试结果表明:34个竹种竹材的纤维长为1.545~2.119mm;纤维宽为12.20~17.64μm;长宽比为96.6~150.4;壁腔比为2.46~5.62;纤维素含量为41.26%~49.29%;纤维组织比量为29.47%~56.55%;基本密度为0.559~0.809g/cm3,各竹种之间竹材纤维形态和主要理化性状统计分析结果都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巨龙竹是至目前为止所发现最粗的竹子,单株竹材生物量居同类竹材之首。对3-5年生薄壁型巨龙竹秆材不同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包括灰分、木素、综纤维素、多戊糖、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1%Na OH抽出物、乙醚抽出物、苯-醇抽出物。结果表明:薄壁型巨龙竹的木素、综纤维素、多戊糖的含量与常用纸浆造纸原料木材接近,灰分含量介于木材和草类原料之间;除冷水抽出物外,薄壁型巨龙竹其它抽出物含量在秆高方向上均表现出递增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南宁市测量粉单竹竹秆的全高、材长、胸径、节间数量及每节间三要素(直径、长度和壁厚)等秆形指标,对砍倒的立竹进行分段称重,研究这些指标与竹材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材长、节间数量及三要素均与胸径相关密切,幂函数和线性方程拟合程度高。最长节间出现在第9~12节,最粗直径多在第4~6节。全株生物量中竹秆所占份额最大,为76.82%,各器官生物量依次为秆 > 蔸 > 枝 > 叶。单株竹秆鲜质量与胸径高度显著相关,可用二次线性方程进行较精确估算。研究秆形结构变化规律、全株及每段竹秆鲜质量分配格局,有利于促进粉单竹竹秆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地区Ⅰ—214杨的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及宽度、纤维壁厚、组织比量、胞壁率与基本密度和生长轮宽度在株内不同高度上的变异模式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纤维长、宽及壁厚,导管分子长、弦径和导管比量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迅速递增,而后趋于平缓;而导管个数、纤维与射线比量、胞壁率的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逐渐递减,再趋于稳定。不同高度间的解剖参数(胞壁率除外)差异不显著。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是髓心处较大,往外先略减而后快速递增,然后趋于平缓。木材幼龄期为10~12a,幼龄材比成熟材的基本密度低,纤维和导管分子均短与窄、壁薄,纤维和射线比量大、导管个数多、导管比量小,生长轮宽度窄,且两者间的基本密度、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度、导管弦径、导管和射线比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生长速度对解剖性质影响不显著,但与木材基本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解剖参数与基本密度关系密切。基本密度和各项解剖参数均与生长轮年龄为极显著相关,可建立模型预测。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河南地区枸骨4新变种,即:①紫枝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purpureoramula T.B.Zhao et J.Y.Chen,var.nov.)、②紫序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trispinoso-duris T.B.Zhao,var.nov.)、③剌齿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spina T.B.Zhao,var.nov.)和④多刺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ultraspina J.Y.Chen et T.B.Zhao.Var.nov.)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并与原变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冯建祥  罗桂生 《森林工程》1997,13(3):48-49,28
本文探索索道勘测中测量误差所导致的承载索鉴定精度问题,并对各种鉴定方法应用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对太子山林科所地理种源试验林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优良的31个种 源,通过钻取锥芯条取样,测定各样品的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材性表现差异性显著,其中安徽潜山、湖北远安、广东乳源、福建古田、 广东信宜等几个种源材性表现较好,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等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陈卫东  马继东 《森林工程》1999,15(3):43-43,59
本文对道路CAD软件在购买及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针对当胶道路CAD软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供选购道路CAD软件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谷精草属6个种的POD、EST、MDH和AMY同工酶分别进行了电泳分离,采用STATISTICA/W4.5软件对酶谱的不同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进而绘出树系图。同工酶酶谱及其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现有的形态学分类系统基本相符,首先将E.sexangulare Linn.、E.alperstre与E.buergerianum分为一支,将E.kunmingense Z.X.Zhang、E.nepalense Prescottex Bongard与E.cinereum R.Brown并为一支,且它们是平行进化的关系。在第一支中,E.alperstre与E.buergerianum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16.
曹晓岩  崔巍 《森林工程》1999,15(3):58-59
以长一平高速公路试验数据为依据,充分说明混合料的密实性对强度、耐久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田播种不易管理,往往因种子还未发芽,苗田就长满杂草并与种子争水、争阳光,造成种子不易发芽,种子甚至发霉、变质、腐烂。而采取砂床播种,便于管理,发芽率高,出土整齐。  相似文献   

18.
朱永林 《森林工程》1999,15(3):12-13
本文论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工程学科的任务。学科发展追求的目的,从学术研究角度探讨了众林工程学科将要遇到的新机遇和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整理浙江省天目山 目标本中,发现短肛 属BaculumSaussure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浙江安吉毛竹二新变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毛竹的2个新变型,即紫筋毛竹和安吉紫毛竹.前者不同于毛竹在于秆分枝一侧纵沟槽紫褐色,节间或有紫色或淡黄色纵条纹;后者不同于毛竹在于新秆从基部开始逐渐出现紫色斑点,以后整个节间变成淡紫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