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作物对病虫害抗性调查的一般技术要点1.1调查时间对叶部病害、茎部病害和穗部病虫害的抗性,一般在植株发育中后期时调查;对根部病害的抗性,在苗期或植株生长中前期调查;对于全株性病毒病害的抗性,在植株生长中前期调查。1.2调查方法叶斑病类:观察群体发病状况,确定发病级别;穗部病虫害:逐株逐穗调查,计算发病率或被害率;茎部病害:估测群体总体发病程度,一般调查发病率;根部病害:调查植株发病率;全株性病害:调查植株发病率。1.3调查分级与抗性评价目前,在玉米抗性鉴定中采用9级制,以1、3、5、7、9分别表示不同的抗性反应水平。对于抗性评价的描述,采用相对应于病情级别或发病率的分级法,抗性分为高抗……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生化长效大豆种衣剂可有效防治大豆苗期根腐病、孢囊线虫种衣剂可有效防治大豆苗期根腐病、孢囊线虫病等病害,对植株生长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前期促下控上,中后期长热健壮但不过旺,秆强抗倒,株型收敛,增产效果显著,达到16%以上。  相似文献   

3.
樱花根部病害危害较为严重,在移栽过程中,如果把带有根癌病的植株带到栽植地,病菌将会传染到栽植地,使原本健康的植株产生病害。为了更好地防治樱花根部病害,应从其症状、病原、发病规律、防治措施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种衣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17%多·克·酮小麦种衣剂对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以及田间防治甘肃省小麦主要病害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7%多·克·酮种衣剂安全的药种比为1:50,在此包衣比例下,不仅可提高出苗率,对植株生长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使植株根系活力显著增强,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生长后期抗倒伏能力增强;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对早期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可达76.2%、小麦白粉病可达77.0%,对土传性小麦全蚀病的防效可达到82.1%,冬麦区小麦产量提高6.8%,春麦区小麦产量提高10.9%。  相似文献   

5.
黄瓜霜霉病又名“跑马干”“黑毛”,为真菌性病害,是目前温室黄瓜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着黄瓜的生长和产品的产量及质量(王远堂等,2010)。该病具有传播快、潜育期短、来势凶猛、为害严重的特点,黄瓜植株一旦染病,1周左右就可成片发病,2周内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弱光下西瓜果实难以正常膨大的问题,以西瓜‘苏蜜8号’为试材,通过田间遮阴模拟弱光试验,研究弱光对西瓜植株生长、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对西瓜植株生长的影响从遮光处理开始就一直存在;授粉后的3~15天为西瓜果实快速膨大期,也是弱光影响西瓜果实膨大的关键时期。弱光能显著降低植株的株高、茎粗、叶数和叶大小,并能显著抑制植株光合作用和干鲜物质的积累。弱光使西瓜果肉细胞变小,数目变少;抑制西瓜果肉的细胞核内复制,进而影响西瓜果实的正常膨大。本研究可为西瓜栽培光环境管理和抗弱光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硼对绿豆植株生长发育及矿质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生长室利用水培研究了不同供硼水平对绿豆生长及矿质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抑制绿豆生长,对根系的影响比对地上部的影响更大,表现在根冠比变小;供硼水平对植株的矿质营养含量也有明显的影响,缺硼降低了地上部和根系中的P,K,Fe的含量,促进Ca在根系中的积累,但地上部Ca的含量降低;缺硼时有利于Mg在植物体内的累积;硼对Mn的含量影响不大;严重缺硼时地上部Zn含量最高,但供硼正常时,Zn在根系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豇豆疫病是土传性病害,仅为害豇豆。植株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生长后期为重,主要为害茎蔓和叶片,有时也能为害豆荚。露地栽培病害流行期为6~7月,保护地栽培为3—5月,轻者减产10%左右,重者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9.
柴胡生长阶段有田间小气候和个别植株抗病虫能力的差异,会出现部分弱苗,病虫害株。选留种子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的柴胡植株留种。选留的柴胡植株不摘薹不去孽,把不留种的株全部去孽摘薹。选留的种株在田间管理上偏施磷钾肥。在开花蕾期可进行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喷施浓度为0.2%~0.3%,每隔5d喷1次,连续2次。  相似文献   

10.
红掌细菌性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掌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是粉黛黄单胞杆菌,主要通过茎、叶上的伤口或植株上的气孔叶缘强制进入植株体内,如遇高温高湿的环境会迅速发病导致植株死亡。笔者曾在6月份人工接种病原菌到一株健壮的无污染的植株上,只经过22天就致使受体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1.
杨林  刘佳 《科学种养》2008,(3):48-48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中早熟,植株生长速度快,结瓜集中,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始于主蔓第三至第四节,每隔2~3片叶出现1~3节雌花,瓜码较密。瓜条长棒形,瓜长30厘米左右,瓜把短,瓜色深绿,有光泽,白刺、较密,瘤小,商品性及品质佳,单瓜重150~200克,口感脆甜。熟性早,从播种到始收52天左右,前期产量高,丰产性好,春露地栽培亩产6000千克以上,秋棚栽培亩产4000千克以上。抗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枯萎病等多种病害。  相似文献   

12.
油葵新葵14属于中晚熟杂交种,生育期113d左右,植株茎秆粗壮,幼苗长势强,植株生长整齐,抗旱,籽粒容重高,抗向日葵锈病,耐菌核病,抗褐斑病,抗霜霉病,抗逆性好。株高175~195cm,叶片数29~31片,叶色深绿,舌状花冠黄色,花粉量大,果盘呈微凸状,果盘直径18~21cm.  相似文献   

13.
<正>真菌多糖能够调节作物生长,激活植株的防御反应,诱导植株对植物真菌和病毒病害产生抗性,具有广谱性和持效性的特点。山东农业大学一课题组通过灵芝多糖拌种的方式,研究了灵芝多糖对小麦抗纹枯病的诱导效应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纹枯病高感小麦品种济麦22、中感品种山农23、中抗品种鲁原502,采用室内盆栽的方法每盆  相似文献   

14.
花生白绢病又称花生小菌核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该病主要发生于花生成株期,发病部位在植株茎基部。  相似文献   

15.
中农106号黄瓜 特征特性 中农106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推出的黄瓜新品种。该品种中熟,以主蔓结瓜为主,植株生长势强。瓜色深绿,瓜长35厘米左右,刺瘤密、白刺、瘤小,无棱、少纹,口感脆甜,瓜条商品率高,品质佳,丰产性好。抗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病害。耐热,适宜春、夏、秋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农垦科技》2009,32(6):69-69
1晴天管理 番茄烂果一般是对番茄整枝管理时天气不佳或时间不当造成病菌感染,引发病害。因此,必须在晴好天气时对番茄进行植株管理。避免在阴雨天或露水未干时整枝打权,防治病菌侵入。  相似文献   

17.
月季根癌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虽然一般对月季不会产生致命的伤害,但是会引起切花产量显著下降及生长活力的降低。据研究,该病害使月季茎的粗度减少63%,产量减少36%,并缩短植株寿命。近几年在昆明、河南、南京、北京、辽宁等地的切花月季园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且发展日趋严重。根癌病原细菌可长时间存活在土壤中,从植株的伤口侵入,随月季苗的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是土传和苗传的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不少农民朋友反映他们种植的花生植株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有的甚至整株死亡。我站技术人员经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观察发现,引起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花生根腐病、茎腐病或根结线虫病发生加重,有的地块这两类病害混合发生,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后期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沙冬青叶部病害发病率高侵染速度快严重威胁植株正常生长。为鉴定引起沙冬青叶部病害的病原菌,制定病害防治方案,利用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田间喷施药剂测定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引起沙冬青叶部病害为病原真菌,离体培养菌丝绒毛状、灰白色、致密气生菌丝,背面呈灰黑色轮纹状,显微镜观察菌丝直柔曲状,有隔,产生深色分生孢子梗,以合轴式延伸,顶端单生分生孢子;ITS序列鉴定与Alternaria destruens ATCC 204363(NR_13714 3.1)(毁坏链格孢)相似性达到100%,初步确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不同药剂田间防治试验表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施2次对沙冬青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达到87%,波尔多液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为57.9%,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优于波尔多液2000倍液。研究结果首次报道沙冬青叶部病害病原真菌的形态特征和鉴定结果,制定了病害田间防治方案,可为沙冬青叶部病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高山杜鹃为既可观花又可观叶的珍稀常绿阔叶开花植物。作为高档观赏植物,株形、叶片及花蕾的生长状况是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为防止因病虫害侵染而降低其观赏效果,病虫害防治是栽培养护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病害高山杜鹃病害分为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生理性病害通常由营养元素失调(缺乏或过量)引起,植株生长强弱快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