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通过保护区的实地调查,对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物种多样,分布有172科659属1366种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数量分别占全省维管束植物的69.4%、41.1%和29.0%;植被类型以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有6大类34个群系53群丛。可见保护区植被类型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生态地位和保护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双版纳扩建保护区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样地测设,依据《云南植被》,保护区共划分10个植被类型(含1个人工植被类型),15个植被亚型(含3个人工植被亚型)和25个群系。保护区植被的水平基带是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并介绍了水平、垂直分布规律和地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五大连池风景保护区的自然状况,以景观生态学和森林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对五大连池风景保护区通过生态区位和功能进行植被恢复规划区划分,以达到尽快恢复保护区植被,确保景区自然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生态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原则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黄河反复冲淤和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开展植被恢复已是保护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基于对保护区内植被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保护区在植被恢复时应考虑保护优先、依法治理,自然为主、人工为辅,因地制宜、适地适植被,适度利用、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多措施并举等原则,并提出自然恢复、人促自然恢复、人工生态恢复等3种植被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5.
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珍稀濒危动、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的保护区。介绍了保护区植物区系及特点、植被分布规律、7个植被类型及珍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与保护动物6个方面阐述了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概况,并介绍了保护区的植被类型特征及其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福建梁野山生态定位监测站建于福建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最南端、南岭山脉东头,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过渡区域,是福建汀江和广东梅江的主要水源涵养区。梁野山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多样,有6个植被群、24个群系、53个群丛,已知维管束植物有1818种,主要保护对象是南方红豆杉种群,观光木林、钩栲林等原生性森  相似文献   

8.
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90%,有7种森林植被类型,16种林分,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境内共有种子植物1 825种、蕨类植物215种、菌类72种、陆生脊椎动物212种,物种资源丰富多样;野生动植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5种,省三级保护动物152种;保护区内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为国家一级,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1.8万个·cm-3,空气中细菌少,气候温和湿润,降水充沛,小气候类型多样,环境质量好.优越的森林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表明,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状况良好,需倍加呵护.  相似文献   

9.
江口县共区划生态公益林78 739.84 hm2,占林业用地的59.64%.主要分布在梵净山及周边乡镇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区(36 671.93 hm2);太平河、闵孝河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区(20046.35 hm2);铜仁-遵义公路、江口-梵净山公路沿线生态公益林保护区(3580.14 hm2).文中分析了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管理难度增大,植被恢复难度大等问题.藉此,提出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林农和护林员的管护积极性,改善林分质量,增强生态防护效益,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健全管理机构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衡量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的指标之一,利用生态遥感相结合的手段对其估算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改进的CASA模型,基于MODIS植被指数产品、气象数据、土地覆被数据,对云南省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植被NPP进行估算,采用Moran′s I指数、Getis-Ord Gi*热点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与我国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叠加分析。研究表明:1)云南省近20年植被NPP呈先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平均值为822.98 gc/(m2·a);月度植被NPP夏季达到最高,冬季最低;不同植被类型中,常绿阔叶林的NPP值最高。2)各年份植被NPP空间分布均由南向北减少,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均大于0.7,NPP热点区主要位于滇西南边境一带,冷点区位于滇西北、滇中城市化地区。3)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热点区与生态功能保护区叠加相交于西双版纳生态功能保护区、西南喀斯特生态功能保护区,各年叠加面积占热点区域总面积的23%~26%。可见,云南省近20年NPP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异质性明显。研究该结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线路调查法与定点观察法对皖西学院(本部)校园常见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6种,隶属12目,30科。其中留鸟27种,夏候鸟18种,冬候鸟11种。校园鸟类优势种8种,雀形目7种,鸽形目1种;稀有种7种。  相似文献   

12.
澳门公园植物资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样方调查法调查澳门植物多样性基础上统计分析澳门公园园林植物资源,结果表明:澳门公园有维管束植物101科257属346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0属16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87科242属326种。澳门本地种201种,国内引进60种,国外引进85种,入侵种8种。栽培植物158种,其中本地种为14种,国内引进种61种,国外引进种83种1主要分布在棕榈科(8属9种)、大戟科(8属8种)和夹竹桃科(6属9种)等科。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封开县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封开县珍贵用材树种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封开县珍贵用材树种有14科19属27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5种,被子植物10科14属22种。特类材1种,红木类材4种,一类材20种,珍贵药用材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珍稀濒危植物稀有种3种,渐危种3种;古树6种;对珍贵用材树种的主要分布和经济用途进行分析,并对封开县发展珍贵用材树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银川市西夏公园绿化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西夏公园现有园林植物87种,隶属于35科,62属;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有55种、25种和7种,乔/灌(含草本)比为1∶0.6;常绿植物12种,落叶植物75种,分别占总数的13.8%和86.2%;乡土种38种,引进种49种,分别占总数的43.7%和56.3%。分析了西夏公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半翅目昆虫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半翅目(Hem iptera)昆虫种类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半翅目昆虫13科71种,其中:盲蝽科16种、土蝽科1种、长蝽科8种、红蝽科1种、蛛缘蝽科1种、缘蝽科4种、同蝽科4种、蝽科21种、异蝽科1种、网蝽科3种、姬蝽科5种、猎蝽科3种、花蝽科3种。按食性分,植食性的59种,捕食性的12种。查清了它们的分布,分析了生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对湖北省仙桃市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冬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6种,隶属12目26科.对鸟类的居留型、区系组成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分析,当地有冬候鸟39种、留鸟15种、夏候鸟6种、旅鸟6种;古北种43种、东洋种13种、广布种1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24种,被列入CITES的鸟类有10种,被列入CRDB的鸟类有6种.针对该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据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对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鸟类的调查,在保护区共记录到16目39科共156种鸟类.鸟类组成以啄木鸟科、鸫亚科和画眉亚科的种类居多,没有该保护区特有鸟类.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类为主,有116种,另有夏候鸟10种,冬候鸟26种,旅鸟4种.留鸟和夏季在当地繁殖的鸟共127种,其中属于东洋区的种类共68种,跨东洋区和古北区2动物界的广布种有59种.保护区鸟类主要分布在针叶林和阔叶林生境,其次是稀树灌草丛、农田村庄和溪流水域生境.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且物种边缘分布明显.  相似文献   

18.
2016~2017年,对贵州省德江县楠杆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基本掌握了保护区内兽类资源状况。调查共记录兽类41种,隶属8目19科。区系上,以东洋界物种和广布种居多,其中,古北界物种5种(12.20%)、广布物种17种(41.46%)、东洋界物种19种(46.34%);分布型上,东洋型物种较多,共23种(56.10%),古北型8种(19.51%),南中国型7种(17.07%),全北型、季风型和不易归类型物种均为1种(2.44%);生态型方面,以地面生活型最多(18种),其次为半地下生活型(11种);国家I、II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24.39%;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极危物种2种,濒危物种3种,近危物种8种,易危物种7种。贵州楠杆保护区与梵净山保护区(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42)和宽阔水保护区(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46)兽类物种均表现为中等不相似;与麻阳河保护区的兽类群落相似性则表现出中等相似的现象(C=0.53)。楠杆自然保护区内兽类物种主要体现东洋界亚热带物种为主的区系特征,保护物种较丰富,但受人为干扰较严重,管理机构应加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完善相应的管理法规,为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广州市乡土木本开花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广州市共有乡土木本开花植物有93科260属632种,按照园林用途可分为风景林木类、防护林类、行道树类、孤植类、垂枝绿化类、绿篱类、造型及树桩盆景盆栽类和木本地被类。文中简要阐述了各种乡土开花植物的大致用途,并对广州市乡土木本开花植物利用现状、原因作了论述和分析,为今后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济南市的6个主要公园黄河森林公园、千佛山公园、环城公园、大明湖公园、五龙潭公园、趵突泉公园的树木进行调查。通过树种数、树种丰富度、树种多样性、树种均匀度4个指标对济南市各公园的树种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上述6个公园的树木总数、树木种类和胸径分布关系对公园树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明湖公园的树种数最多,趵突泉公园的树种丰富度最大,千佛山公园的树种丰富程度最高,黄河森林公园树种最均匀。国槐(Sophora japonica)出现比例最高,占全部树木的10.69%。前20位树种总数占全部树木的75.06%,树木的数量构成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出现少数树种主导整个群落的现象。从树木株数随胸径的分布看,同天然林存在差异,表现为近似的抛物线状。从不同胸径等级树种数分布上看,小径级的树种数多,大径级的树种数少,反映出济南市城市公园树种丰富度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