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5头湖羊体内采集181条肝片吸虫,测量虫体的长和宽为33.246毫米×12.08毫米;测量547个卵,其长和宽为147.5微米×83.0微米。虫卵经28℃恒温孵化9—11天逸出毛蚴。经人工接种试验和田间调查,小土蜗螺(Galba Pervia)是湖羊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小土蜗螺营二栖生活,怕热耐寒,四月到十月均可繁殖。冬季隐伏于淤泥中越冬,六月底到七月初剩下的越冬螺相继死去,夏季主要生活于阴凉而不断水的地方。湖羊肝片吸虫的幼虫在小土蜗螺内的发育时间取决于水温,在自然室温的饲养条件下,从感染毛蚴到尾蚴成熟,最短的25天,最长的220天。十月份以后人工感染的螺,当年虫蚴不能成熟释放尾蚴,但到次年气温升高之后仍可继续发育。测得在湖羊体内不同日龄的肝片吸虫童虫体尺长和宽如下: 20日龄3.503mm×1.086mm 30日龄5.999mm×1.757mm 40日龄7.242mm×2.303mm 50日龄13.485mm×3.606mm 60日龄19.216mm×4.757mm 70日龄23.757mm×7.28mm 湖羊一次感染肝片吸虫后,出现血色素减少,红血球减少等贫血症状,嗜酸性球大量增加,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用斑点杂交试验检测苏、皖7县市肝片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Galbapervia)的感染情况,共检测小土窝螺777个,阳性33个,阳性率为4.25%,其中江苏省小土窝螺的阳性率为4.33%,安徽省小土窝螺的阳性率是4.11%,结果表明本地水牛肝片吸虫感染率与小土窝螺阳性率呈正相关趋势,斑点杂交试验检测中间宿主小土窝螺可预测牛羊感染肝片吸虫的严重程度,是流行病学调查中值得采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反刍兽的重要寄生虫病。我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小土蜗(Galba Pervia)到处孳生,从阳性螺体逸出的尾蚴形成囊蚴后造成自然界的严重污染,引起耕牛的普遍感染和发病。  相似文献   

4.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毛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的毛毕属的包氏毛毕吸虫寄生于鸭、鹅及野生水禽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寄生并产卵引起肠黏膜发炎,影响肠道吸收功能,严重感染时呈现消瘦、发育受阻等症状.肝片形吸虫病及包氏毛毕吸虫病均属人畜共患病,肝片形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同属椎实螺,椎实螺有小土蜗、静水椎实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4种,在我国分布甚广,它们生活并大量繁殖于田园、沟渠、池塘、沼泽等地.当病畜病禽排出的虫卵随粪便于水中,孵出毛蚴游于水中并钻入椎实螺体内生长发育,椎实螺受肝片形吸虫及毛毕吸虫幼虫感染,其受感染率可以反映出当地患肝片形吸虫病和毛毕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为此,笔者对高安市郊农村椎实螺感染肝片形吸虫、毛毕吸虫幼虫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旨为防治牛羊患肝片形吸虫病和鸭鹅患毛毕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发展湖羊生产的一大威胁是羊肝片吸虫病,通过近年来的防治工作,大批死羊情况有所改变,但肝片吸虫童虫的危害仍很严重,特别是夏季死羊还未完全控制。为了更好地做好夏季湖羊的驱虫工作,寻找广谱、高效、安全的驱虫药,我们于1983年6—9月在桐乡进行了丙硫苯咪唑驱羊人工感染肝  相似文献   

6.
肝片吸虫和血矛线虫是危害湖羊生产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以往我们只是按季节月份确定湖羊肝片吸虫和血矛线虫的驱虫时间,没有考虑不同季节之间的气温差异,即肝片吸虫和血矛线虫的生活史,常常贻误了驱虫的有效时机,效果较差。为此,我们进行了以蚕、水稻、油菜、大小麦作为物候指示对湖羊肝片吸虫和血矛线虫病的防治时机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验羊:舍饲湖羊,随机抽样78头,试验组58头,对照组20头,作小群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扩大试验,试验羊总数为6230头。驱虫药物:丙硫咪唑,由杭州药厂生产,剂量为每kg体重20mg。  相似文献   

7.
<正>羊肝片吸虫病是肝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四川地区3—9月份间该病感染率从13.9%逐渐上升至80.3%,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升高[1]。有资料显示,在邛崃这个地方的羊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15%和7%左右[2]。1调查地点邛崃市白沫江地区[3],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椎实螺在这一区域分布甚广,除冬季以外均为椎实螺的活动时期,羊肝片吸虫病在  相似文献   

8.
肝片吸虫严重侵袭嘉兴地区农村饲养的家畜,尤其是湖羊深受其害,给养羊业和广大群众造成极大损失。为对本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肝片吸虫病病原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选择湖州、海宁、桐乡、德清等县(市)湖羊产地的羊只和其他牲畜,包括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9.
对吉林省镇赉县两牧场的小土蜗(Galba pervia)和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体内片形吸虫(Fasciolas sp)、东毕吸虫(Orientobicharzia sp)幼虫做了调查。结果为,东毕吸虫尾蚴6月下旬开始从螺体内逸出,8月中旬达最高峰,9月下旬逐渐减少。片形吸虫尾蚴7月中旬开始从螺体内逸出,9月上旬达最高峰,10月上旬阳性螺逐渐减少。含两种吸虫幼虫的阳性螺率与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片形吸虫幼虫可以以雷蚴的形式在螺体内越冬,该地区含东毕吸虫幼虫的阳性螺率比含片形吸虫幼虫的阳性螺率高。含东毕吸虫尾蚴的阳性螺率最高达52.52%(252/480), 而含片形吸虫尾蚴的阳性螺率最高只达17.33%(52/300)。  相似文献   

10.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或大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和胆管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病羊以全身性营养障碍为特征。该病分布极广,往往呈地方流行。一般羊群感染率为30%-50%,个别严重的羊群可高达100%。环境温度、水和椎实螺的存在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散养户养殖的山羊患肝片吸虫,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门源县苏吉滩草原上放牧的70头牦牛在不同感染地区、不同感染季节等条件下,感染肝片吸虫病的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有3头牦牛发生感染。这表明,在潮湿牧地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牦牛感染率为4.29%。幼龄牦牛肝片吸虫的感染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湖羊羔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也是我区社员家庭养殖业的重要方面。但是前几年,由于肝片吸虫病的广泛流行,不仅使患病羊只生产性能严重下降,还造成每年数以十万计的死亡,挫伤了广大社员发展湖羊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湖羊生产的发展,也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尽快摸清湖羊肝片吸虫病的流行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肝片吸虫的危害,保障湖羊生产的健康发展,是广大社员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强烈  相似文献   

13.
肝片吸虫病是我县流行最为广泛的湖羊寄生虫病,不仅使患病羊只生产性能严重下降,还造成大批死亡,给养羊生产造成很大危害。为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肝片吸虫的感染季节和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自然环境与流行情况桐乡县位于浙江北部杭加湖平原的中部,地处江南平原水网地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9℃,平均降雨量1200mm以上,主要集中于四月至九月,全年平均雨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天峻地区羊肝片吸虫病感染情况,笔者于1992年-1997年对天峻地区羊肝片吸虫病进行了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法对880只羊的肝脏进行检查,检出感染羊152只,感染率17.27%为天峻地区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依据。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牧民俗称为“水嗉子”,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牲畜胆管内所引起。对绵羊和牛的危害很大,可引起大批牲畜死亡。马、骡、驴、骆驼、猪、犬、兔等动物以及人可以感染此病。1材料与方法本次调查羊均为天峻县牧民向县肉菜公司上缴的菜羊;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屠宰的羊取出肝脏用…  相似文献   

15.
闫文军 《当代畜牧》2013,(30):20-21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和胆管中,导致羊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甚至引起死亡的寄生虫病。笔者通过分析甘肃天祝县打柴沟镇一牧场人感染肝包虫病,提出对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意见,使广大牧民更多的了解羊肝片吸虫的感染情况,对防治羊肝片吸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在贵阳地区的6、7、8三个月,肝片吸虫卵发育为毛蚴需要17.0—19.7天,3月和11月,卵的发育延长至28—33天,但在天气温暖时,虫卵仍可发育或孵出毛蚴。在冬末春初的12、1、2三个月,室温平均在6.30—7.50℃,虫卵停止发育。 2.实验证明,肝片吸虫在贵州的中间宿主为小土蜗(GaIba paryia)。此螺各月均见到活动,越冬螺在翌年3—4月发育成熟和开始产卵,6—8月第二代螺进入成熟期,并大量产卵,密度最高,9—10月密度下降,但可见少数第三代螺体成熟和产卵,并孵出幼螺,通常以幼螺越冬。灭螺可在各月进行,尤以冬春为最重要。 3.本文对肝片吸虫的虫卵孵化、毛蚴侵入螺体、尾蚴逸出以及囊蚴的形成进行了实验观察。 4.贵阳地区肝片吸虫蚴虫在小土蜗体内的感染、发育与繁殖时间在春未、爱、秋和冬初季节,尤以夏秋两季为盛期。在室内月均温为24.07—25.07℃时,小土蜗感染毛蚴后,经43天及其以上即自螺体内逸出尾蚴;用囊蚴感染家兔、山羊后,经60—7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 5.根据一年中囊蚴出现的季节从四月至十或十一月,所以秋季驱虫治疗的适宜时间不超过11月,冬春预防性驱虫分别在12—1月和3月。诊断出有临床症状或已感染的家畜应随时进行驱虫。  相似文献   

17.
牛羊肝片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坝州牧区牛羊肝片吸虫中间宿主--椎实螺的感染情况调查表明,从第3月至9月份感染率(13.9%-80.3%)逐渐上升,从第10月份(34.3%)又开始下降。终年放牧草地上的螺体感染率为91.7%,季节轮牧草地为80.3%,较前者低11.4%。  相似文献   

18.
1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 当前,随着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和防制禽流感工作的深入,人们对动物传染病越来越重视,各级动物防疫部门加大了防制力度,使潞西市动物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动物寄生虫病却有上升趋势,据《云南省家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资料汇编》记载:在德宏州剖检畜禽677头(匹、只),采集到绦虫、吸虫、线虫标本1709923条,其中线虫796844条,吸虫815570条,绦虫97509条,经鉴定有蠕虫189种,包括吸虫72种,绦虫18种,线虫97种,棘头虫2种,隶属4纲46科93属。寄生蠕虫的感染率是97.78%,线虫的感染率是84.49%,吸虫的感染率是50.76%,绦虫的感染率是45.20%,棘头虫的感染率是25.40%。2000—2005年对500头牛宰后调查,肝片吸虫感染率达51.20%以上;其它动物寄生虫病也有发生,如奶牛焦虫病、牛马锥虫病、牛吸吮线虫病、羊肝片吸虫病等。2005年5月潞西市47只山羊发生肝片吸虫病,发病率占18.07%,死亡25只,死亡率占53.19%。说明动物寄生虫病发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开展湖羊肝片吸虫病防治工作,筛选驱除肝片吸虫童虫的最佳药物,现对江苏省化工学院新合成的双醋氨苯氧醚(Coriban)驱虫药驱除湖羊肝片吸虫各期童虫的效果进行了试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广西肝片形吸虫中间宿主的种类为小土蜗螺和斯氏萝卜螺。对不同剂量毛蚴感染中间宿主椎实螺的存活率,椎实螺的繁殖及其对干旱的抵抗力;尾蚴的逸出时间、数量;囊蚴对终宿主山羊羔的感染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