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是严重危害草鱼的常见病。引起这几种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季节气候与水温。为了掌握南宁市池塘水温与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发生流行的规律,我们于1966、1967、1971、1974、1975、1979等年对广西水产研究所池塘的水温与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的发生流行进行了观察记录,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校2.5亩实验鱼池,1985年6月4日发生青、草鱼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症。当天死青鱼3尾、草鱼5尾,第二天又死青鱼8尾、草鱼11尾,我们当即投喂六合剂药饵,第三天病情被控制,死鱼明显减少,仅死青鱼2尾、草鱼4尾,第四天到第五天停药后一直未见死鱼现象,  相似文献   

3.
我校2.5亩实验鱼池,1985年6月4日发生青、草鱼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症。当天死青鱼3尾、草鱼5尾,第二天又死青鱼8尾、草鱼11尾,我们当即投喂六合剂药饵,第三天病情被控制,死鱼明显减少,仅死青鱼2尾、草鱼4尾,第四天到第五天停药后一直未见死鱼现象,1986年6月初我们采用六合剂药饵预防,结果也未发生“三病”和死鱼现象。由此认为,六合剂是一种防治青、草鱼“三病”的特效药物。六合剂的配方是晶体敌百虫50克,敌敌  相似文献   

4.
草鱼肠炎、烂鳃病新疗法“漂白精”是从漂白粉中提取的次氯酸钙结晶,其有效氯含量比漂白粉要高得多。能治疗草鱼肠炎、烂鳃病的原因是因为次氯酸钙的水解产物与病原蛋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同时该药本身也有直接消毒作用。药饵的配制方法:1.将10克“漂白精”溶...  相似文献   

5.
易忽视的草鱼出血病之“肠炎”型1993年8月以来,白洋淀地区当年草鱼种暴发鱼病,一般诊断为细菌性烂鳃、肠炎病,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死鱼数量仍持续增加。为此,笔者对几尾鱼进行了检查。发现病鱼体表正常,轻微烂鳃,肛门微红。解剖鱼体,有轻微腹水...  相似文献   

6.
刘立人 《内陆水产》2004,29(8):21-22
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四大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旦发病。若不及时防治,就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中草药治疗草鱼“四大病”,就地取材,不污染水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将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赤皮病中草药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赤皮、肠炎、烂鳃是草鱼常见病,多为并发流行,能引起草鱼大批死亡,危害很大。1987年我们试用鱼乐消毒剂与烟叶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发病鱼池为我场9号成鱼池,面积3亩,平均水深1.5米,共投放各类鱼种1422尾,其中草鱼618尾。6月25日池中的草鱼开始发病,每天死鱼1—3尾,病鱼症状以烂鳃为主,部分病鱼并发赤皮病或肠炎病。连续两次用漂白粉全池泼洒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没有减少死鱼。相反死鱼尾数还有所增加。 7月4日起,每天用鱼乐消毒剂250克混于凉面糊内搅匀,再拌和在50公斤左  相似文献   

8.
草鱼“三病”防治法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病俗称草鱼“三病”,是对草鱼危害最大的鱼病,常并发流行,其感染率高达90%,严重地影响了草鱼的产量。由于草鱼“三病”的病原体都属革兰氏阴性菌,经本人多年实践摸索出“强氯精”(三氯异腈尿酸)治疗草鱼烂鳃、赤皮、肠...  相似文献   

9.
草鱼易感染“三病”,即烂鳃、肠炎、出血病。在这三种病中,目前对烂鳃、肠炎病已有较好的防治方法,而出血病因为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性鱼病,对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刚开始摸索,研究得不深。尤其是对“三病”并发症,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开展对草鱼烂鳃、肠炎、出血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对培育优质的大规格草鱼种、提高其成活率、提高其成鱼养殖产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把我所二年来对草鱼“三病”的防治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硫酸庆大霉素治疗草鱼“三病”有奇效草鱼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一直是困扰养鱼成败的关键问题,常因管理不善而导致金池覆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用硫酸庆大霉素治疗草鱼“三病”收到很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1995年5月18日,一养鱼户的鱼塘发生鱼...  相似文献   

11.
我们利用膨化颗粒药饵对草鱼肠炎、烂鳃、赤皮病即细菌性“三病”进行生产性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2.
草鱼免疫注射主要是预防草鱼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去冬今春,我区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制的草鱼免疫疫苗,共注射草鱼32,160尾。现成活率都在90%以上。据九月十三日在郴州市综合农场调查表明,其成活率均在95%以上。如养鱼户朱昌韩在二口池塘五亩面积中放草鱼597尾,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结合近几年在鱼类鳃病防治方面的一些见解与经验,对各种鳃病的防治做一介绍。一、细菌性烂鳃一般我们说的烂鳃病就足指细菌性烂鳃病,又称“乌头瘟”。本病是草鱼最重要的常见病害之一,且常与肠炎、赤皮病并发,使病情复杂化,成为通常所说的“草鱼三病”。其主要症状有三个:开天窗、头发黑、鳃上有淤泥。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  相似文献   

14.
生石灰、敌百虫、食盐,能有效地治疗草、青鱼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三病. 湖南省衡山县松柏桥乡新庄村农民李惜光,去年在承包塘(9.6亩,水深平均1.6米)中养鱼,6月16日草鱼发生了细菌性赤皮、烂鳃,半个月内死鱼百余尾.7月1日,全塘投入生石灰块300斤,后即用90%晶体敌百虫7斤、食盐70斤,用温热水化开,再充分搅拌均匀成稀溶液,全塘喷洒,第二天死鱼即减少为2尾,第三天停止死鱼. 浏阴县镇头乡,有一口45亩的大塘,水深1 1.5米,去年放养了草鱼春片2,162尾,到了9月13日,草鱼发生细菌性肠炎和烂鳃病,当天死鱼13尾,该乡农技站渔技员李大高及时指导饲养员用敌百虫与食盐稀溶液、生石灰治疗,效果很好,治疗中死鱼12尾,以后一直未再死鱼.由于该塘面积大,全池遍洒,用药  相似文献   

15.
我们分别担任汩罗江农场所属的几个渔场的养鱼技术工作。每年6-10月,我们感到最头疼的问题就是3市寸以上的草鱼种发生细菌性并发症。此症先由烂鳃开始,接着是肠炎和赤皮。有时肠炎虽然用药饵治愈了,可是烂鳃和赤皮病却一直不断根,造成病鱼大批死亡。因此,群众称这种传染性最快、最广的细菌性并发症为乌头瘟或乌身瘟。  相似文献   

16.
<正> 1997年7~9月份,我县鱼种场及大王庄养鱼开发区的鱼类普遍感染了鱼类细菌性烂鳃病。其典型症状是:鳃丝肿胀发白,沾有污泥,严重的已“开天窗”。感染种群以草鱼、鲤鱼为主,草鱼同时并发肠炎病。发病期间,单池平均每天死鱼40~60尾,最多达到320  相似文献   

17.
草鱼容易生病。目前,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的是草鱼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三病”。每年都造成草鱼大批死亡,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养鱼积极性。1986-1987年,我们试用草鱼土法疫苗来预防草鱼病,收效较显著,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草鱼是目前池塘养殖中的主要混养对象之一,然而,草鱼又是发病率很高的鱼种。常见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三病。在危害草鱼中尤为严重。在此,向广大养鱼户们介绍利用“土法免疫”来预防草鱼“三病”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硫酸庆大霉素  治疗草鱼“三病”    有奇效草鱼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一直是困扰养鱼成败的关键问题,常因管理不善而导致金池覆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用硫酸庆大霉素治疗草鱼“三病”收到很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1995年5月18日,一养鱼户...  相似文献   

20.
《淡水渔业》1977,(1):25-26
草鱼是广大群众最喜爱的养殖鱼之一,经济价值高,但草鱼易患烂鳃、肠炎细菌性疾病,流行地区广,发病季节长,危害性大。目前亦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烂鳃、肠炎病往往并发,当前,在病因学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的情况下,治疗宜采用外用和内服的综合治疗方法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