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高高油大豆的产量,除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高油大豆品种外,播前精选种子;合理轮作、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及播前施足底肥等措施外,播后的田间管理也是确保高油大豆丰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择适宜高油大豆品种大豆高产中品种的贡献率一般为30%,而在高油大豆优质生产中,品种的贡献率可达50%以上。因而,高油大豆生产中首先要选择适宜的高油大豆品种。2.做好种子播前处理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除去病斑粒、霉变粒、虫食粒、杂质等。要求种子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质量达到种  相似文献   

3.
正大豆是我国东北的集中产地,种植规模大、商品率高,也是油用大豆的最适宜区。提高高油大豆产量,除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高油大豆品种;播前精选种子;合理轮作、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及播前施足底肥等措施外,播后的田间管理也是确保高油大豆丰产的重要环节。一、严格选用优良品种在种子的选择上要做到精选良种,尽量选择高油、高蛋白豆种,如:符合前者要求的种子有黑农、东农等;符合后者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应在常规大豆高产栽培基础上还需遵循并满足高油大豆生产的基本特点。高油大豆生产选用高油品种是核心与根本,另要在平衡施肥基础上调整肥料配比,选择适宜油分积累的生态环境,适期早播并及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对高油大豆需求量的增加,与高油大豆生产相配套的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也十分紧迫。笔者根据多年对高油大豆生产特点的观察研究,借鉴、消化、吸收国内外已有的大豆高产栽培理论,对一些单项栽培技术的理论进行分析,并有机地进行组装配套,形成了选用优种,适期早播早收,调控水肥,杜绝重迎茬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播期·密度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产高油夏大豆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组合。[方法]在田间试验中,以高油夏大豆品种鲁豆9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高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夏大豆产量呈递减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夏大豆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播期为6月5日、密度27.0万株/hm2时,鲁豆9号产量最高(3 565.5 kg/hm2)。随播期的推迟或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每荚粒数均呈减少的趋势。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主茎节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小,而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明显减少。夏大豆6月25日后播种或密度大于27.0万株/hm2时,籽粒脂肪含量降低。[结论]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有利于夏大豆的高产、高油。  相似文献   

7.
东北是我国盛产大豆的主要地区,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大豆也是重要的农作物,其产品优质、安全、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一、大豆的播种技术播种技术好坏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对大豆的播种要做好如下准备:1、土壤准备:(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土壤耕作及耙、耪、压  相似文献   

8.
高油大豆是指脂肪含量在21%以上,干基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的大豆。吉林省是种植高油大豆面积和产量最大的东北大豆产区,同时也是我国高油大豆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高油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油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做以介绍,主要是选用高油、高产品种,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实行良好的土壤耕作,进行平衡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早播,及时收获。形成以高油大豆品种为核心、以促进油分形成和积累的栽培技术为保证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油大豆含油率达到21%以上,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干基),主要用于榨油。要实现高油大豆高产稳产,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单产。经过近几年实践,总结出了山西南部复播区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亩可增产40千克左右。此项技术可以在山西南部的临汾、运城等复播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高油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高油大豆淮豆8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和密度两因子对其产量及品质性状影响。结果表明:①A3B4(播期6月20日、密度30×104株/hm2)是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籽粒产量达到3103.75kg/hm2;②播期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影响大于密度;③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荚粒数呈下降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荚粒数由多到少,百粒重与播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豆特征特性和生理变化规律,通过对播期、密度、水、肥等因子变化试验研究,总结出高油大豆新品种配套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高油大豆品种是从事高油大豆生产的前提,因此,要充分利用辽宁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高油大豆生产,首先解决高油大豆品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油大豆是指脂肪含量在21%以上,干基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主要用于榨油的大豆,吉林省是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东北大豆产区,同时也是我国高油大豆的生态适宜区,且全部为非转基因大豆,绿色无污染。吉林省种植大豆历史悠久,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其中中部平原是高油大豆的最适宜生态区。  相似文献   

15.
赵光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 ,2 0 0 2、2 0 0 3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农业部“大豆发展计划”示范联系点 ,是全国重要的高油大豆生产基地之一。近两年 ,通过实施大豆保油栽培技术 ,使大豆含油量 (干基 )保持在 2 1 %以上 ,现将我们总结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a.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含油量高 ,抗病虫害能力强 ,成熟期适中 ,霜前能充分成熟的品种 ,主要为垦鉴豆 2 5号、垦鉴豆 2 7号。在种子播前精选后 ,用种子量的 0 .1 %~ 0 .3%的硼砂拌种。b.茬口 以玉米茬最好 ,其次是小麦 ,甜菜茬对油分形成最不利 ,重茬大豆也不利于油分的形成 ,应避免重…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豆间、混作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玉米和大豆是主要的作物之一。为探索玉米和大豆之间的最佳复合种植模式,为此我们进行了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梓桐镇叶家庄村,试验田为泥砂土,前作为早稻,供试玉米品种为掖单13,大豆为本地农家品种小青豆。 试验设4个处理:(1)每穴1粒玉米混播1粒大豆,简称混1;(2)每穴1粒玉米混播2粒大豆,简称混2;(3)每穴1粒玉米混播3粒大豆,简称混3;(4)1粒玉米间作2粒大豆,简称间作;以不间作播1粒玉米和播大豆分别为对照1和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6.8 m2。玉米种植规格为行距60 cm,株距28 cm,各处理玉米种植规格一致,每小区101株;处理(4)玉米大豆间距28 cm,大豆行株距与玉米相同;对照2大豆行距30 cm,株距14 cm,每穴2粒。  相似文献   

17.
一般生产上良种的贡献率约占30-40%,而在高油大豆生产中,从商品含油率看,高油品种的贡献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近年来,在农业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带动下,我国特别是东北大豆产区已相继育成了一批高油大豆新品种。但由于产区生态条件的不同,不同高油大豆品种熟期类型差别较大,导致在不同地区和年份间产量变化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大豆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油品种垦农19、黑农44、绥农20与常规品种合丰35(CK)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播期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影响。结果如下:播期对大豆籽粒中脂肪和蛋白质影响显著,蛋白质含量随播期变化曲线是:第一播期升高,第二播期下降,第三播期升高,趋势明显,达到显著水平;脂肪含量随播期变化曲线是:随播期的延迟,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呈极显著水平,从播期对大豆籽粒脂肪和蛋白质的影响曲线分析看出,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二者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19.
草甸土种大豆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耕层病虫害较重 ,缺乏微量元素 ,速效磷含量低。重迎茬面积增大 ,田间管理粗放 ,后期脱肥也会引起减产。近几年推广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 ,如何实现公顷产量30 0 0 4 0 0 0kg的生产指标 ,黑龙江省桦川县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及调研成果 ,提出 7点建议 ,供广大种植者及农业技术人员参考。a .选择禾谷类前茬种大豆 ,实现 3年以上轮作制度 ,有利于控制土壤耕层病虫草害的发生。首选玉米茬、小麦茬 ,谷茬也可以 ,马铃薯茬也适合种大豆。b .选择高油大豆脂肪含量在 2 2 %以上的品种 ;选择高油高蛋白品种 ,总含量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疆大豆综合试验站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多年试验筛选出中黄30、绥农35等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农林间作模式下的复播大豆品种,为泽普县发展核桃林下麦后复播大豆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泽普县核桃林下麦后复播大豆栽培技术,梳理总结了核桃林下麦后复播大豆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以期指导大豆种植户科学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