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生产性能与持久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58份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再生性、持久性和产草量在呼和浩特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在全部参试材料与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秋眠级和再生性正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而在半秋眠类型组、非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的再生性和秋眠级相关性很小。2)在全部参试材料、半秋眠类型组、非秋眠类型组中,首蓿的持久性与秋眠级负相关,但是在秋眠类型组中,首蓿秋眠级和持久性相关性很小。3)在全部参试材料、半秋眠类型组、非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的产草量和秋眠级负相关;在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的产草量和秋眠级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东北羊草草原 8种群落类型的地上植被 ,土壤理化因素 ,土壤微生物的初步调查 ,取得的数据用模糊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虎尾草群落类型和杂草群落类型与羊草群落最相似 ,碱茅群落类型和碱蓬群落类型的相似程度最小 ,隐子草群落类型 ,拂子茅群落类型和芦苇群落类型的相似程度居中。在未来的群落演替过程中 ,虎尾草群落类型和杂草群落类型最先演替为羊草群落  相似文献   

3.
肌纤维类型对肉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肌纤维的类型及组成决定着畜禽的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畜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肌纤维类型受品种、营养、日龄等因素的影响并在不同类型间发生转化。本文就影响肌纤维类型的因素以及肌纤维类型对肉质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东北羊草草原8种群落类型的地上植被,土壤理化因素,土壤微生物的初步调查,取得的数据用模糊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虎尾草群落类型和杂草群落类型与羊草群落最相似,碱茅群落类型和碱蓬群落类型的相似程度最小,隐子草群落类型,拂子茅群落类型和芦苇群落类型的相似程度居中.在未来的群落演替过程中,虎尾草群落类型和杂草群落类型最先演替为羊草群落.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屋面设置吊顶与否对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选择豫北地区有代表性的两种屋顶的蛋鸡舍,一种屋顶下不设吊顶(类型1),另一种屋顶下设置吊顶(复合聚苯板)(类型2)。自2013年3月23日~3月28日与4月17日~4月20日分别对各舍内的微粒与氨气进行测定,采样时间均为每天8∶00~9∶00和14∶00~15∶00,采样位置的选择均根据鸡舍内的布局,水平方向沿进气方向(纵向)分别选取前、中和后部,每个水平部位采样点的垂直方向又分别选取上、中和下部3个点(距离地面分别为1.8m、1.1m和0.3m)。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类型2前部在上午的微粒浓度显著高于类型1(P0.05),垂直方向上,不论是上午还是下午,类型2在上、中和下部以及垂直方向总的微粒浓度均呈现出比类型1升高的趋势;而在整个舍内的微粒浓度类型2显著高于类型1(P0.05)。在水平方向上,类型1的氨气浓度显著低于类型2(P0.05);在垂直方向上,上午和下午上部的氨气浓度以及下午的下部氨气浓度和垂直方向总平均浓度均呈现出类型2显著高于类型1(P0.05);在整个鸡舍内,类型2的氨气浓度也显著高于类型1(P0.05)。因此,设置吊顶的蛋鸡舍与不设的相比,易使微粒和氨气在舍内蓄积。  相似文献   

6.
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及植被分布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高婷  张源沛 《草业科学》2006,23(12):22-25
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与草原植被类型及土壤类型的分布关系的研究表明:1)细菌数量的分布是轻壤土>中壤土>沙壤土>紧沙土;2)放线菌数量的分布是紧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 3)真菌数量的分布是中壤土>轻壤土>沙壤土>紧沙土;4)土壤微生物的数量随着草原植被类型的变化而变化,细菌的数量在植被类型④中最多;放线菌的数量在植被类型①中最多,而真菌的数量在植被类型②中最多;5)在中壤和轻壤土上的植被较好,四度一量值高,紧沙土最差,初步说明土壤类型(机械组成)及植被类型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33个中国紫花苜蓿国家审定品种的秋眠性、再生性、持久性和产量。结果表明:33个品种中除新疆大叶属于秋眠类型品种,其余品种均为半秋眠类型;供试品种中新疆大叶、甘农3号、晋南苜蓿、中苜1号、关中苜蓿、龙牧801和公农2号属于快速生长类型,内蒙准格尔、河西、草原1号和中兰1号属于慢速生长类型,其余各品种均为中速生长类型;中国紫花苜蓿国家审定品种中高产类型较少,仅占15.2%,中低产类型占大多数;各品种的持久性差异不大,均属于持久性强的类型。建议今后要在我国中南地区增加半秋眠、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的培育,在北方地区加强再生性的选择,培育持久性强的高产紫花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8.
马占斌 《青海草业》2010,19(1):39-41,52
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受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影响,自然植被与青藏高原上的高寒植被和黄土高原上的植被类型有一定联系,从而形成该区较为复杂的植被类型。据调查,该地区的主要草地植被类型包括荒漠草原、草原、山地灌丛和高寒草甸,并在该地区形成明显的垂直分布。在海拔较低的黄河河谷区分布着与黄土高原相连的植被类型;而海拔较高的山地则分布与青藏高原相连的高寒植被,形成独具特色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9.
晚秋刈割时间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种不同秋眠类型的9个苜蓿品种进行晚秋刈割试验,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对苜蓿根系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较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变化平稳,变化幅度较小,表明低度秋眠类型苜蓿对于北方温度变化具适应性及更好的抗寒性;高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变化剧烈,表明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对晚秋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中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的变化幅度介于低度和商度秋眠类型之间,但其变化趋势更接近低度秋眠类型,说明中度秋眠类型苜蓿在抗寒性方面更接近于低度秋眠类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路表弯沉计算修正系数的分析,从弯沉修正系数计算公式的参数探讨几点对修正系数的几点看法。主要从温度和季节、路面结构层组合类型以及沥青混合料类型进行讨论,得出在弯沉修正系数中需要进一步考虑温度和季节、基层类型、结构层厚度和模量、层间结构类型和状态、沥青混合料类型的修正。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贵州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在此期间基于PRRSV的Nsp2基因在全省33个发病猪场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有3种不同Nsp2基因缺失类型毒株在贵州省流行。参考PRRSV经典毒株相应序列,根据Nsp2基因缺失的不同情况将PRRSV贵州省流行毒株分为3种类型,类型Ⅰ(3/33)缺失177个碱基,类型Ⅱ(29/33)缺失90个碱基,类型Ⅲ(1/33)缺失93个碱基。类型Ⅱ毒株与近年来国内广泛流行的高致病性PRRSV缺失情况一致,类型Ⅰ和Ⅲ是2种新发现的缺失型毒株,但其系统发生地位与高致病性PRRSV接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9个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地上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POD活性的研究,揭示晚秋温度变化对上述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10日-10月10日,随着温度的降低,3种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地上部游离脯氨酸含量都呈上升趋势,其中高度秋眠类型苜蓿的变化幅度最大;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地上部可溶性糖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低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变化幅度比较剧烈,说明在贮藏类营养物质方面,低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更为敏感,二者变化趋势恰好相反,中度秋眠类型苜蓿介于二者之间;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地上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经历逐步上升的趋势,中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变幅相对于低度秋眠类型大,说明中度和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地上部对于气温的变化更敏感。  相似文献   

13.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自然条件复杂,环境类型多样。草地类型丰富多彩,堪称全国草地类型之缩影。地理分布是在高原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叠加了垂直变化的影响,独具以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相结合的高原地带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牧草生态型指在一定生境条件的胁迫下种内分异,换句话说,一个种在一定生境下其种内的遗传变异而形成的类型。这种生态类型与植物分类学上的种下等级没有等同函意。牧草生态类型在自然界容易能观察到。如羊草(Leymus chinensis)在颜色上有绿色和灰色二种类型。有人根据其颜色、植株形状把羊草分成四个类型,即长岭型、海拉尔型、找达苏型和  相似文献   

15.
从日粮类型角度阐述家禽不同类型日粮的抗营养因子及酶制剂在家禽不同类型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家禽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影响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消除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本文从日粮类型角度阐述家禽不同类型日粮的抗营养因子及酶制剂在家禽不同类型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黑河流域潜在植被的演替及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军  马小平  魏伟 《草业学报》2014,23(5):61-68
本研究以综合顺序分类法(IOCSG)为基本理论方法,在GIS的支持下,利用黑河流域1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间50年的气候数据模拟出黑河流域潜在植被的演替过程,在此基础上耦合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黑河流域潜在生态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潜在植被类型在逐渐减少,到c时期(1991-2010)时仅有11种植被类型,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性很大,下游额济纳旗地区植被类型非常单一。2)黑河中上游气候暖湿化,潜在植被向暖湿的植被类型发展,但变暖的速度大于变湿的速度,使植被类型不断退化;而下游额济纳旗地区,气候逐渐暖干化,潜在植被向暖干的植被类型发展,荒漠化较为严重。3)随着气候的变化,全流域植被类型逐渐减少,潜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近年来下游额济纳旗地区植被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是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绵羊的类型系指绵羊生产方向的倾向。不同的类型,在其与生产力有关的某些外貌性状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前人对于类型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有不少的研究。从而奠定了在鉴定和育种工作中对于不同生产方向的羊只要求有不同的类型表现的理论基础。例如,Dzoblaer, V·M·(1974)对于不同类型的泊列考斯细毛羊和羊毛生产性能的关系的研究指出,皮肤皱褶类型和羊毛产量、净毛率及其重复力均有显  相似文献   

19.
辛有俊  吴阿迪  辛玉春 《青海草业》2012,21(2):57-61,68
对天然草地进行类型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草地资源。在草地分类过程中,主要包括草地分类单位及标准的确定和同一分类单位中不同草地类型的区分归类。目前,青海省草地资源调查采用的分类系统和划分标准,是按照【1988】农{牧草}字104号部颁标准,即《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的划分标准和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制定,在编制过程中紧密结合青海省天然草地的实际,同时还参考了《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草地类型图例系统》,最终形成了青海省草地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20.
周立业  吴建军 《草业科学》2011,28(10):1787-1791
为了研究青海湖东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生境地不同草地类型微量元素变化状况,在夏、秋、冬3季对7个主要草地类型的混合牧草中Cu、Mn、Fe、Zn、Mo和Se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利用费歇法判别分析,对普氏原羚生境地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牧草作了定量分析,找出代表草地类型变化的主要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判别方法真实有效,除冷蒿(Artemisis frigida)草地外,Mo元素是代表草地类型变化的主要微量元素,所建立模型可以作为与其他地区相同草地类型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