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明主要连作年限对红河泸西烟区烤烟综合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类似烟区烤烟合理规划种植提供参考。【方法】以轮作模式为对照,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不同连作年限(2a、3a、4a和5a)下红河泸西烟区烤烟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结果】除连作4年上部烟叶物理特性综合得分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烟叶外观质量以CK最优,并显著优于连作3年、4年和5年烟叶。各连作处理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其中连作5年中部烟叶化学协调性最差,较对照下降33.3%。感官质量综合得分以连作5年处理最差,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较对照中部叶下降11.54%,上部叶下降6.85%。从连作4年开始,随着连作年限增加,烤烟质量综合得分较对照显著降低,至连作第5年,中部烟叶综合得分较对照下降14.47%,上部烟叶综合得分下降8.22%。连作3年、4年和5年处理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产量和产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多年连作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烤烟品质及经济效益,应合理规划烤烟种植,实施轮作、间套作,合理开发利用微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等措施消减连作障碍,同时加大对连作障碍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浓度灭芽灵及手工抹杈对烤烟抑芽效果及烟叶生长、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灭芽灵处理对烤烟的腋芽具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促进了烟叶生长,提高了烟叶产量、产值;但对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上部叶内在化学品质的影响较小。其中,灭芽灵稀释300倍处理促进烟叶生长的作用、提高烟叶产值量的效果好于其他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3.
烤烟轮作、连作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烤烟连作、轮作的4年定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连作烟株的田间长相长势、产量、产值、外观质量均低于轮作;连作的产量仅有轮作的59.12%;产值仅有轮作的29.93%;中上等烟比例仅有轮作的52.07%;均价仅有50.6%.烟叶的致香物质检测结果表明轮作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大多数高于连作烟叶.连作与轮作土壤养分对比结果表明连作田土壤中的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明显地高于轮作田;轮作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钾、速效硼、速效锌、CEC、交换性镁均高于连作.连作与轮作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差异不明显.与轮作相比,烤烟连作后黑胫病和赤星病的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4.
生物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艳  董坤  林克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26-126,160
研究生物肥在烤烟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烤烟施用保得生物肥后能提高烤烟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改善烟叶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对烤烟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内在化学成分等的观察分析,研究了不同打顶方式对上部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大田生长期基本一致,内在化学成分均较为接近,烟碱含量均偏高.一次打顶留叶不烘烤,烤烟倒1、2叶的长宽均最小,叶面积均最小,亩产量、均价、亩产值较高;二次打顶,烟叶的单叶质量、亩产量、均价、亩产值、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均最大;常规打顶,各指标处在落后水平.因此,初步得出二次打顶有利于提高浦城烟区上部叶烟叶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云烟100为材料,考察了不同移栽时间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曲靖富源墨红烟区烤烟移栽期以5月上中旬(5月8~15日)移栽最为适宜,此时移栽的烤烟可有效利用植烟区光照、温度、降水、热量等气候资源,有利于烟株早生快发,提高烟叶产值量和内在品质;均价、产量和产值分别可达26.75元/kg、118.60 kg/667m2和3 172.55元/667m2,中上等烟比例为94.45%;同时,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很协调,工业可用性很高,烟叶抽吸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潍坊地区烟叶生产土地匮乏、烟田连作导致病害增加、烟叶产量与质量下滑等问题,对烤烟与丹参轮作种植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与丹参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烟草土传病害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从而增加烤烟产量和产值,提高上等烟比例,同时烤烟与丹参轮作还可以提高烟叶的内在质量,促进烟草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采用密集烤房研究了变黄程度和定色升温速度对上部烟叶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变黄结束时烟叶9成黄后,以1℃/2 h的升温速度转入定色期升温定色,烟叶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4.74%和15.70%,下等烟和青黄烟比例最低,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4.91%和52.56%,明显改善了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平顶山市郏县烤烟内在质量和致香物质的影响,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连作、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钾、氯含量、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会降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钾离子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提高氯离子含量,烟薯套种能够显著提交烟叶的...  相似文献   

10.
施用生石灰对烤烟根际生物学特征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连作植烟土壤中施用生石灰对烤烟产质量、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对连作植烟土壤中施用不同数量的生石灰均能提高烟叶的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以施用900 kg/hm2生石灰处理的烤烟表现最优;BIOLOG分析表明:施用900 kg/hm2生石灰的处理最有利于以多聚物、糖类、氨基酸、胺类为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随着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土壤酶活性也得到显著提高。在一定范围内施用生石灰,有利于改善烤烟根际微生态环境,促进烟叶生长,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连作植烟土壤中施用生石灰对烤烟产质量、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对连作植烟土壤中施用不同数量的生石灰均能提高烟叶的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以施用900 kg/hm2生石灰处理的烤烟表现最优;BIOLOG分析表明:施用900 kg/hm2生石灰的处理最有利于以多聚物、糖类、氨基酸、胺类为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随着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土壤酶活性也得到显著提高。在一定范围内施用生石灰,有利于改善烤烟根际微生态环境,促进烟叶生长,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烟叶综合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节约肥料成本、改善烟叶品质,在川北烟区开展了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农艺、烟叶经济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改善烟叶生长,提高打顶后烟株农艺性状指标;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较单施无机化学肥料处理烟叶产量增加9.3%,产值增加12.1%,中上等烟叶所占比例提高6.6%,节本增收5 735.3元/hm2。因此,川北烟区烤烟种植时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留叶数带茎烘烤对烤烟上部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宁乡烟区烤烟烟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97为材料,对比分析传统烘烤及上部烟叶4片、5片、6片叶一次性带茎采收烘烤4个处理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带茎烘烤烤后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优于传统烘烤,其成熟度高、油分足、色度强、颜色饱满、身份适中、叶片结构疏松、青杂烟少;经济性状方面,带茎烘烤上部烟叶的产量、均价、产值、黄烟率和中上等烟比例均较高;内在化学成分方面,带茎烘烤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总糖、还原糖、淀粉和氯含量均低于传统烘烤,钾含量略高,糖碱比、钾氯比和氮碱比均接近优质烟叶的最佳比值;上部烟叶6片叶带茎烘烤较4片、5片叶带茎烘烤的外观质量更优、经济效益更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更佳。【结论】带茎烘烤有利于提高宁乡烟区烤烟上部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且以6片叶带茎烘烤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轮作种植模式对云烟97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轮作与连作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以云烟9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轮作种植模式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皖南烟区采取烤烟—晚稻—早稻—晚稻—烤烟的隔年轮作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烟叶田间发病率,提升烟叶产量和质量,增加烟农种烟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为探讨施用烟叶调理剂对烤烟增香提质方面的作用效果,研究了烟叶调理剂喷叶2次与灌根+喷叶组合2种施用方式对烤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烟叶调理剂总体上显著提高了烤烟单叶质量、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烟叶调理剂喷叶及灌根+喷叶组合处理的上述指标较  相似文献   

16.
20112012年在长汀多年烟-稻轮作烟田进行稻草还田腐熟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稻草还田对烟田土壤性状及烤烟产量与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变化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株的抗病性;2年烟叶产量、产值统计,稻草还田腐熟、稻草直接还田烤烟产量分别比处理1(CK)增产9.0%和6.4%,烤烟产值分别比处理1(CK)提高13.6%和10.1%;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且第2年的效果大于第1年。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均在比较适宜的范围内,上中等烟叶比例达90%以上,进而获得理想的经济、生态效益,在连作烟区应更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2011~2012年在长汀多年烟-稻轮作烟田进行稻草还田腐熟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稻草还田对烟田土壤性状及烤烟产量与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变化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株的抗病性;2年烟叶产量、产值统计,稻草还田腐熟、稻草直接还田烤烟产量分别比处理1(CK)增产9.0%和6.4%,烤烟产值分别比处理1(CK)提高13.6%和10.1%;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且第2年的效果大于第1年。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均在比较适宜的范围内,上中等烟叶比例达90%以上,进而获得理想的经济、生态效益,在连作烟区应更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昭通保温烟区烤烟膜下小苗的适宜移栽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完善昭通保温区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和稳定烟叶质量,指导大田生产。2013—2014年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开展烤烟膜下小苗不同移栽期田间试验,比较不同移栽期烟株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月5—10日是昭通烟区膜下小苗最适移栽期,此时移栽能明显提高移栽成活率,促进烟株地下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发育,大田生育期增加至130d以上,顶叶成熟期较当地常规种植提前8d以上,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和单叶重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表现优于当地常规膜上移栽方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河南省平原区典型烟田几种覆盖栽培方式对烤烟生育、产质量建成以及土壤水温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膜后秸”一体化覆盖的栽培方式,能够促进烟株早发快长,形成适宜的烟叶产量,获得最佳的烟叶等级构成,中上等烟比例,尤其是上等烟的大幅增加,烟叶含钾(K2O)量大幅增加,达1.84%,而含氯量最低,仅0.38%,钾氯比达到适宜比例,为4.84。与无覆盖烟田相比,其它各种覆盖措施的烟叶中,虽然通过提高烟叶产量来增加了产值,但其中上等烟比例和内在品质相对下降。与优化的低起垄、深栽烟、培土技术相结合,“前膜后秸”覆盖栽培能够在烟草生育期内保持良好的土壤水分和热量条件,同时促进烟株形成分层、发达的架状根系,有利于对土壤水肥营养的吸收和土壤水肥气热关系的协调,是该区烤烟生产“提钾降氯”、无公害栽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物质炭对烤烟青枯病发病情况及烟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4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不同生物质炭对烤烟青枯病、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叶生长前期雨水偏多的湖北宣恩地区,在"三先"时施入15 000 kg/hm~2烟秆生物质炭或稻壳生物质炭都可以促进烟叶前期的生长,对青枯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移栽后63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9.93%和60.03%;进入成熟期稻壳生物质炭的防治效果为31.92%,而烟秆生物质炭的发病率比对照提高了18.18%。施用烟秆生物质炭的烤烟产量下降了4.48%,产值下降了8.83%,中上等烟比例增加了20.66个百分点;施用稻壳生物质炭的烤烟产量下降了29.21%,产值下降了26.78%,中上等烟比例增加了8.16个百分点。因此,每公顷施用15 000 kg稻壳生物质炭对烤烟青枯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降低了烟叶产量;而施用烟秆生物质炭会加重青枯病发病情况,对烟叶的经济性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