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畜牧业飞速发展,流通领域的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工作在近年来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陆续暴露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分析流通领域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1存在的问题1.1束缚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因素多。一是执法人员对法律精神领会不够,对法律条文学习不透。一些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执法人员一直认为:依据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一条,对市场和运输环节未经检疫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的监督结果就是补检、加倍收取检疫费,只有当未经检疫的动物、动物产品检疫不…  相似文献   

2.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迅速。在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快速流通下,同时也带来了疫病的传播,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所以,公路动物  相似文献   

3.
畜禽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有效的控制动物疾病和疫病,今年在我国不少地方发生的禽流感疫病,提示我们不仅要在动物饲养管理中注意防制疫病,更要在动物产品流通环节中加强对疫病的控制。本文从中国动物检疫法出发,详细描述了动物和动物产品流通领域的综合监管工作,为完善我国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流通监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 ,动物及其产品交易量也与日俱增。我国加入WTO后 ,既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 ,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保证动物及其产品安全进入流通市场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26条规定 ,部分省、市、自治区畜牧局在报请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 ,在省境边界设立了临时动物检疫消毒站 (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 ,对流经本省进入流通领域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查证验物 ,检疫消毒 ,防止疫病传入 ,消毒站检疫员按照《动物防疫法》第16条、39条规定 ,对运输动物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畜牧业生产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牲畜的运输量日益频繁,交易量迅猛增加,动物疫病也日趋复杂,动物疫情此起彼伏,难以彻底扑灭,流通环节已成为动物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的监管工作可谓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流通动物造成外源疫病传入的危害性现阶段大部分市县等区域之间动物防疫监督工作配合不力、协作不够,加之动物免疫效价不高、消毒不彻底、逃检漏检经常发生等种种  相似文献   

6.
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是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防止动物疫病进入流通领域的关口,也是保障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保护公共卫生安全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日益频繁,动  相似文献   

7.
动物及动物产品异地流通因动物疫病具有潜伏期、异地流通的审批制度未得到落实以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管不到位,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本文就加强立法与严格执法相结合,保障异地流通审批机制长效实施;提高动物监督部门责任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来解决动物及动物产品异地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质量和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8.
对动物及其产品异地流动检疫监管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动物及其产品流通贸易的发展和良种引进推广工作的加强,动物及其产品异地流动更加频繁.动物疫病也随着动物及其产品的流动而传入和传播,使疫病的防控更加困难,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影响人们身体健康,阻碍动物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动物及其产品异地流动的检疫监管工作,成为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动物产地检疫是防控动物疫病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防止染疫动物及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措施,对保障畜牧业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分析了基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和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各类疫病不断频发,而我县地处青海省“东大门”,畜禽及其产品流通频繁,给我县的动物防疫带来巨大压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县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提出了如何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心城区作为一个城市的商务商贸中心及人口居住密集区域,动物及动物产品消费量大且跨区域调运频繁,极易造成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给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宁波海曙区实际,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领域的监管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简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36(4):F0002-F0002
青海省动物检疫站和青海省动物监督管理所是两个职能、合署办公的行玫管理类县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主管动物疫病预防.疫情控制和扑灭工作的监测监督.全省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全省动物饲养、经营、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及监督管理,教学、科研单位保存使用动物源性致病做生物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动物检疫是防止重大动物疫病传播.保障人畜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动物检疫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当前,随着动物及其产品流通日趋活跃.加之兰坪县隶属于靠近边境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疫情呈多发态势.给兰坪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检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笔者从事动物检疫工作多年,现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畜牧业生产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牲畜的运输量日益频繁,交易量迅猛增加,动物疫病也日趋复杂,动物疫情此起彼伏,难以彻底扑灭,流通环节已成为动物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的监管工作可谓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5.
产地检疫是指对人工饲养的家畜家禽和合法捕获的野生动物在离开饲养地或捕获地之前,经当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的检疫.产地检疫是一项基层检疫工作,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是防止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措施,也是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尽可能减少损失,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关键措施.产地检疫工作如果不到位,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将会流人市场,造成疫情传播及疫病危害,对养殖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构成威胁.现将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业是临夏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市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11年临夏畜牧业产值达到1.55亿元.但近几年来,不断涌现出的类似疯牛病等动物疫病的爆发和蔓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主要畜产品流通集散地的临夏市,动物疫病防控的形势比较严峻.因此,为有效预防并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人民群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强防控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由于交通、信息便利,畜禽及其产品流通范围广而频繁,增加了动物防疫的复杂性,一些老疫病未根除,如猪瘟、肺疫等,新的疫病随畜禽引种、交易及畜禽产品流通而进入,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圆环病毒等病,且多呈混合感染.近几年,大部份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一些病毒株不断变异,给我区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及新疫病的防控迫在眉睫.我区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防疫队伍,政府应该根据当前的实际制订科学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充实基层防疫队伍,充分调动基层防疫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就如何抓好七星关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进行探讨,以供政府及广大畜牧兽医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随着规模养殖业的发展、饲养方式的改变、动物及产品流通的加快,畜牧业面临着动物疫病、药物残留、畜产品安全等诸多问题,对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所处单位虽然陆续引进了一批高学历的专业兽医人员,同时建设了符合动物疫病检测的兽医实验室,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复  相似文献   

19.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重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是内蒙古的畜牧业大旗,养殖业在该旗农牧业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动物、动物产品流通贸易量的增加,动物疫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也随之加大,加之部分地区养殖方式落后,饲养设备简陋,防疫体系薄弱,广大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拒绝或阻挠防疫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周边国家动物疫情形势严峻.因此,动物疫病的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对养殖业的发展也构成了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动物及产品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动物疫病不仅可以制约畜牧业生产发展,有些疫病还会影响人的健康。动物检疫工作可以通过动物生产、产品流通及病死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等环节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当前,我国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检疫,通过严格执法,在动物产品的质量保证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