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通过对辽北地区现有8个谷子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对各品种生育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筛选出适宜辽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谷子品种铁谷11号、铁谷8号、铁谷10号,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28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在5个密度下对辽宁省4个生态区的玉米生产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北地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辽西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适宜种植密度辽西地区最大,辽北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生物产量辽北地区最高,辽中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辽西和辽南地区经济系数较高,辽北地区最低。在不同生态区,起主导作用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穗数和穗粒数,其中,辽北地区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达到最佳,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3.
小豆属于杂豆类作物,在山西省播种面积约为1.27万hm^2(1999-2001三年平均),其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在小杂粮中均占有重要比重。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其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选育适宜山西省种植的小豆新品种对于促进山西省国民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年山西省小豆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我们利用当地优良的农家品种资源,经过多年的系统选育,育成了“晋小豆2号”。晋小豆2号于2006年2月经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  相似文献   

4.
2019年在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蔡牛镇和2019、2020年在昌图县老城镇开展大田试验,探索辽北地区增加种植密度对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种植密度由 6.0 万株/hm2增加到 7.5 万和 9.0 万株/hm2,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趋势,其中最大增幅达15.11%。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品种的生育期呈缩短、收获期子粒含水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子粒含水率下降幅度为0.1~2.6个百分点。增加种植密度对收获子粒的破碎率、杂质率和损失率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在辽北地区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不仅增产,而且能够降低收获期子粒水分、有利于机械粒收。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我国种植小豆最适宜的区域之一.目前黑龙江省可利用于生产的小豆品种较少.为了拓宽小豆种质资源和为生产提供优良新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了适宜春播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小豆新品种龙小豆3号。  相似文献   

6.
赵桂萍  彭维 《杂粮作物》1999,19(3):33-34
辽北是我省玉米主产区,也是我省乃至全国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玉米生产中应用的品种较杂,一些地方产量不高不稳,影响了辽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辽北玉米主产区的玉米产量,促进辽北地区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我们引进辽宁省各科研单位最新育成的...  相似文献   

7.
铁单系列玉米杂交种在辽北地区推广应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文成  顾剑 《杂粮作物》2005,25(2):85-86
铁岭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素有"辽北粮仓"之称.玉米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25万hm2左右,年产商品种粮20亿kg,玉米出口量占全省1/3.铁岭地区畜牧业和饲料加工业比较发达,对玉米的需求比较大,品质要求较高,因此玉米品种的选择和种植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畜牧业及饲料加工业的发展.近些年来,铁岭地区种子市场上的玉米品种可谓琳琅满目,而且更新快,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8.
小豆落叶病的生态和防治小林,喜六1970年在北海道十胜地区小豆落叶病大发生,发生面积达14000公顷,约占十胜地区小豆种植总面积的66%。成田等(1971)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从褐病变部位培养出灰褐色~灰白色的缓慢生长的菌丛,以接种试验证明了为该病的...  相似文献   

9.
一、小豆的品种分化小豆的植物起源还不清楚,也没有发现栽培种的野生类型。多数认为小豆的地理起源是中国,但至今仍无定论。关于小豆的栽培区域,由于没有世界范围的调查材料,也尚不明确。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关于杂豆的资料》(1979年),从1955年至1978年向日本输入小豆的有亚洲九个国家和地区、北美两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192份山东省小豆品种资源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及与品种生育特性的关系表明,品种间的蛋白质含量变异幅度较大,且来源于不同地区的品种间也有较明显的差异,以胶东地区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变异系数最大,红小豆和绿小豆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与品种的百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生育期长的品种其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适合江苏省栽培的小豆新品种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豆是江苏省的主要栽培豆类作物之一,多食小豆不仅可以补血利尿,补充营养,而且对多种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介绍了适合中国南方种植的不同类型的小豆品种淮安大粒1号、苏红1号及盐城小豆1号的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并对相关产业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农民增收服务。  相似文献   

12.
小豆高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豆(又名红小豆、赤豆),起源于中国.世界上大约有20多个国家种植小豆.但以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小豆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可以加工多种食品.如小豆粥、小豆羹、小豆馅、各种糕点、豆饴等.小豆还是重要的药材;小豆的茎叶和加工后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养分,是饲喂牛、羊和家禽的优质饲料.小豆的根系长有根瘤,固氮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小豆最适施氮量,为小豆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红小豆8号为供试品种,通过不同氮素水平对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小豆的推荐施氮量。[结果]小豆最适施氮量为90~120 kg/hm2。[结论]氮肥对小豆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影响明显,适当增加施氮量可以提高小豆产量。  相似文献   

14.
陈新  唐浩  严继勇  高兵  张智民 《作物研究》2005,19(4):213-215,218
2004~2005年,对来自中国北部、中部和南部不同纬度地区的124个小豆品种在江苏南京和泰国农业大学进行了农艺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与在江苏栽培相比,小豆品种在泰国热带地区表现为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百粒重、每荚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有所降低,但分枝数和每荚粒数变化不大.从不同来源的群体来看,中国北部品种的农艺性状在泰国的变异系数大于中部品种,而南部品种引种至泰国后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小.对产量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荚数对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0.75),而其它性状如分枝数(0.30)和每荚粒数(0.21)与产量的关联不大,而百粒重(0.07)对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4个小豆品种可划分为中国北部1、中国北部2、中部、南部4个大类,显示了北部品种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据此可初步推断,中国北方应为中国小豆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8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在5个密度下对辽宁省4个生态区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地区的产量最高,辽北、辽中和辽南地区分别比辽西地区低3.39%、6.06%和19.92%;辽中、辽北和辽南地区植株的株高均较高,辽西地区株高最低;辽南地区的叶面积指数最大,辽北、辽西和辽中地区分别比辽南地区低5.98%、12.64%和18.03%.辽西地区的光照条件突出,中后期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持续时间和光合有效时间均较长,利于构建高密度群体,在肥水充足条件下容易获得高产;辽北地区的光照条件较好,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持续时间和光合有效时间均较长,但灌浆期伴随降水而产生的较低日照时数对产量有一定影响;辽南和辽中地区中后期光照条件较差,使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持续时间和光合有效时间均较短,产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16.
刘金刚 《杂粮作物》2008,28(4):245-246
辽芝101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002年从吉林白城引进的农家品种(霸王鞭)混杂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07年在全省5个试验点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辽芝101平均产量为88.5kg/667m^2,比对照品种CK(辽芝4号)增产7.9%,产量居第一位。具有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宜在辽宁省辽西、辽北及沈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苏红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苏小豆1号为母本,苏红2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选育而成。2013年参加江苏省红小豆品种鉴定试验,平均产量2158.44 kg/hm~2,较对照品种苏红1号增产10.66%;2014年参加江苏省红小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087.70 kg/hm~2,较对照品种苏红1号增产23.09%。该品种具有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不裂荚,适合一次性收获等特点。适合江苏省夏季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泰州地区种植的若叶大麦优质品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利用传统大田栽培试验方法,探讨了187份大麦中最适宜以鲜叶作为主要加工原料的大麦优质品种.结果表明,根据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初步筛选出54份品种,然后计算出大麦品种生物学特征指标主成分分析的综合排名,筛选出较适宜泰州地区种植的若叶大麦品种(系)为苏农6472、通87-34-2以及如东4431.  相似文献   

19.
金莉 《杂粮作物》2009,29(1):40-41
辽芝101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007年选育的芝麻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辽西、辽北及沈阳地区种植,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辽红小豆2号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红小豆2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0年从农家品种中的混杂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择而选育出来的一个优良品种。经连续3年在辽中、辽北、辽西等地种植,表现突出,抗病能力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红小豆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02 d左右,株高60~70 cm,根系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