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论述了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茶园绿色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生态茶园常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方法】以勐海县为例,结合当前茶园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现状,提出可行性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措施;【结果】茶园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减轻农业污染,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为茶农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促进茶园生态化发展;【结论】生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传统防治技术弊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论述了目前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明文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2):130-131
茶业是休宁县汪村镇的支柱产业,自2020年以来,当地将茶园绿色防控作为提升茶叶质量、促进茶农增收、茶业增效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市县有关茶园绿色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成效明显.该文介绍了汪村镇开展茶园绿色防控的主要做法、技术措施及成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提升鹤峰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通过推行健康栽培、加强监测预报、加强生物防治、实行物理防治、推广绿色防控模式、建立追溯体系等6个方面构建鹤峰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模式。1茶园病虫害发生及防控成效1.1茶园病虫草害调查据调查,鹤峰茶园主要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茶蚜、  相似文献   

6.
对茶园病虫害采取耕锄、修剪等农业措施、灯光诱杀等物理措施、白僵菌等生物农药和天敌抑制等生物防控措施,同时通过改善茶园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物种多样性,促进茶园生态平衡,避免虫害猖獗,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尽量降低农药残留,达到绿色防控目的。  相似文献   

7.
推广和应用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可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而且还可保护茶园生态环境。该文介绍了舒城县茶园的主要病虫害,阐述了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茶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苏州地区间作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与绿色防控技术,笔者于2015—2016年对苏州市东山镇洞庭碧螺春茶区不同间作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纯茶园中种群数量大于间作茶园,且间作茶园中种群数量较纯茶园稳定。假眼小绿叶蝉在6月下旬和9中旬呈发生高峰期,利用物理、农业防治方法,如防虫网覆盖、黄板诱杀和茶树采后不修剪,可有效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植物源农药0.3%苦参碱水剂药后3天的防效达76.11%。间作茶园可降低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从而减少茶园危害,并且在其发生高峰期进行绿色防控可以有效降低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同时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次,利用不同间作茶园构建绿色防控体系是实现茶叶绿色生产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桐城市茶园生产现状和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了茶园绿色防控应用技术(即采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化学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用政策引导和建设标准化茶园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对茶园有害生物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与传统防治方法,就防治效果、投入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防控对茶园有害生物防效明显,植保投入与传统防控投入相近,但因茶叶品质有极大提高后,茶叶产值将有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明显。绿色防控较传统防治增加产值明显。  相似文献   

11.
北方茶区绿盲蝽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绿盲蝽成为我国北方茶区的主要害虫,对春茶的危害尤为严重。为有效控制茶园绿盲蝽危害,本文介绍了我国北方茶园绿盲蝽危害特点、预测预报、防控策略和相关绿色防控措施,为北方茶园绿盲蝽可持续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探索实践福安市茶园病虫绿色防控技术,2010年福安市在社口镇、城阳乡建设茶园绿色防控中心示范区面积53.33hm^2。绿色防控是一种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物理防治为导向,以化学防治为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9年6月4日,四川省各市(州)和28个茶叶产业核心县(市、区)植保站站长来到全省绿色防控现场会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夹江县龙沱乡修文村茶园观摩学习,他们对该茶园安装杀虫灯、黄板,释放捕食螨,应用生物农药等技术防治病虫害的效果赞不绝口,特别是对该茶园  相似文献   

14.
茶园间作绿肥生态控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茶园杂草防控方面存在费时、成本高、污染重等问题,为有效控制茶园杂草生长,改进和推广防草新技术提供依据。选用了紫云英、黑麦草、白三叶为绿肥材料,于丘陵红壤茶园套种绿肥的方式对田间杂草进行绿色生态防控。期间分别对套种绿肥茶树生长情况、杂草控制情况、茶园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与比较。结果表明:间作黑麦草株防效、高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种植绿肥能有效地控制茶园害虫的发生,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说明茶园中套种或间作适宜的绿肥,能有效地提高茶园生态生物多样性,减少茶园虫害、杂草的发生,从而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选择当地适宜的绿肥种植,能很好地控制茶园杂草的危害,改善茶园微生态环境,减少茶园虫害的发生,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5.
日照市推进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措施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日照市在推进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对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标准先行、质量兴茶、品牌强茶具有指导意义,为北方茶区大面积推广茶园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庄灿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205-205
本文阐述了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为前提,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综合应用物理、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7.
茶园不同控草措施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不同茶园杂草防控措施的效果,寻找出成本低、效果佳、无污染的除草方式,为防控茶园草害发生及指导茶农科学除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茶树自然生长为对照(CK),设套种绿豆(生物竞争)、人工除草(人工铲除)、剪枝覆盖(物理抑制)及喷施除草醋(化学清除)等4种不同控草处理,通过观测不同处理杂草数量、种类及株高等,计算杂草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试验区茶园共滋生杂草13科20属20种,4种不同控草措施对茶园杂草种类、数量、密度和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茶园杂草种类减少1~8种,数量减幅16.62%~89.06%,密度抑制幅度4.18%~100.00%,除套种绿豆处理下个别草种株高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外,其余处理对茶园杂草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比较得出茶园杂草防控效果依次为除草醋>剪枝覆盖>人工除草>套种绿豆.[结论]喷施除草醋和剪枝覆盖处理对茶园杂草防控效果表现尤为突出,可在当前茶园生产实际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黄山市徽州区茶园绿色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当地茶园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有机茶园中发生的各类常见病虫害降低了有机茶的产量与口感品质,基于此,针对有机茶园中的常见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相应防控措施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从技术角度分析了湘西自治州武陵山区高山茶园病虫害的基本发生特点,阐述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为在适应高山茶园茶叶种植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出相对有效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