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快速高效地鉴定砧用南瓜‘黄诚根2号’杂交种的真实性,提高种子质量,本研究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砧用南瓜‘黄诚根2号’杂交种进行分子鉴定。数据显示,在39对供选SSR引物中,筛选出1对NG32引物在父本‘XR’扩增出123 bp的条带;母本‘S4236’扩增出89 bp的条带,与‘黄诚根2号’杂交种中扩增出两条带的序列相符。‘黄诚根2号’杂交种和其双亲之间表现为稳定的共显性,杂交种带型为亲本的互补带型,适于鉴定砧用南瓜‘黄诚根2号’杂交种的纯度,并为其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品种纯度是衡量种子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为高效、准确鉴定‘北斗75’青萝卜杂交种纯度,本研究筛选确定了一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P26,在‘北斗75’青萝卜亲本及F1代间有共显性差异,并进一步利用引物P26对‘北斗75’青萝卜杂交种纯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与形态学鉴定进行比较,两种鉴定方法结果偏差≤2.00%,其方差分析显示两种方法差异不显著;纯度鉴定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种子纯度结果均>98%,说明该引物对于‘北斗75’青萝卜杂交种的纯度鉴定方法稳定可靠;利用该引物对13个青萝卜商品种进行检测,结果在其他品种中扩增出不同的条带,说明引物P26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以特异性区分‘北斗75’青萝卜商品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理想的方法鉴定‘如玉5号’苦瓜杂交种子的纯度,以苦瓜杂交一代品种‘如玉5号’及其父母本为材料,利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及SRAP(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2种技术进行其基因组总DNA指纹分析,以获得F1代杂交种与其亲本差异目的基因条带。经过对3种苦瓜新鲜幼嫩叶片总DNA提取,RAPD-PCR和SRAP-PCR扩增以及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在供试的52条RAPD引物及144对SRAP引物中,共筛选出2对SRAP引物(Me2-Em9、Me3-Em8)能区分杂交种与其母本种子,1条RAPD引物(R10)能区分杂交种与其父本种子,通过SRAP(引物Me3-Em8)及RAPD(引物R10)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于河西走廊3地‘如玉5号’苦瓜种子进行检测,结合田间观察,结果表明,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能很好地对‘如玉5号’苦瓜杂交种子的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4.
SSR标记检验玉米杂交种子纯度核心引物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0对SSR引物对收集到的18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SSR标记分析,以期筛选一套适于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核心SSR引物。试验结果表明,50对SSR引物在18个杂交种及其亲本中,有20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特异条带,进一步对20对引物进行重复试验和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出了8对SSR标记引物,分别在18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中扩增到了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条带,可用于其玉米杂交种子纯度鉴定和检验。这为玉米杂交种种子真实性和纯度检验、解决玉米种子质量纠纷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西瓜杂交种品种纯度的快速、准确、高效鉴定体系,利用SSR分子标记,对5个西瓜新品种纯度进行鉴定,并构建亲本的分子指纹图谱。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5个西瓜新品种‘申选958’、‘双色冰淇淋’、‘黄晶’、‘圣女红2号’与‘圣女红3号’及其亲本的种子为试材,采用CTAB法从发芽种子的根尖中提取DNA。根据杂交种带型双亲互补的原则,利用SSR标记进行杂交种纯度及特异性鉴定研究。从28对SSR核心引物中筛选出5对特异性引物(引物BVWS00106、BVWS00209、BVWS0036、BVWS01734、BVWS00826),鉴定到这5个新品种的杂交种纯度均达到98%,并与各品种的大田植物学形态特征鉴定结果相比较,符合率高达98%以上。分析比较各亲本材料的SSR引物的多态性表现,构建了9份亲本材料的DNA指纹图谱。研究为西瓜杂交品种纯度快速检测和品种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旨在筛选能够用于甜瓜杂交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的SSR引物。利用公认的18对多态性较好的甜瓜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对甜瓜杂交种"众天翠雪"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筛选,并在杂交群体中进行验证。13对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条带,经过多次重复,筛选到2对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子代中兼具双亲条带,并且在子代群体中检测结果与田间形态鉴定结果一致。引物RF151和RF144能够作为‘众天翠雪’杂交种纯度鉴定的特异引物进行纯度检测。作为共显性标记特性的SSR分子标记可以作为杂交种纯度鉴定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RAPD在玉米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0  
吴敏生  戴景瑞 《作物学报》1999,25(4):489-493
以7个优良玉米自交系和它们的7个单交种为材料,从种子中提取DNA,进行RAPD扩增,探索利用RAPD标记鉴定玉米品种和纯度分析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自交系间、杂交种间、自交系和杂交种间均有明显差异,利用3个引物可将14个材料完全分开。RAPD技术用于玉米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精准快速地筛选出鉴定甜瓜杂交种纯度的SSR引物,本研究利用18对甜瓜SSR核心引物对甜瓜杂交种‘玉贵人’及其亲本进行引物筛选和种子纯度鉴定。结果筛选出2对引物(CmS57和CmS59)在子代中兼具双亲条带并且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且条带清晰,间隔明显,并利用这2对引物在杂交群体中进行验证,纯度鉴定结果为97.8%和100.0%;SSR分子标记的鉴定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的误差为1.1%。表明本研究筛选出的引物CmS57和CmS59能够作为特异引物对甜瓜杂交种‘玉贵人’进行种子纯度检测,也说明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甜瓜种子的纯度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两个茄子品种纯度SSR鉴定与田间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鉴定国内大面积推广的两个茄子杂交品种早红茄1号和早红茄2号种子纯度,本研究运用SSR分子标记结合田间植株形态观察检测。结果发现,引物I30和K08均能在早红茄1号双亲本间扩增出差异互补的条带,引物M11能在早红茄2号双亲本间扩增出差异互补条带。基于引物筛选结果,利用引物K08和M11分别对2个品种进行鉴定,早红茄1号和早红茄2号纯度分别为95.3%和96.9%,与田间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分别为95.8%和97.2%)。表明,SSR标记是一种准确、简单高效的茄子种子纯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个秋红萝卜杂交种及其亲本构建指纹图谱,并根据上述材料对来源于萝卜标记数据库的160对SSR引物进行筛选,获得扩增稳定、条带清晰且在杂交种及其双亲间具有互补带型的引物37对。选取PR104、RSS987、RSS2491、RSS3328、RSS3540和RSS3830等6对引物构建了16份秋红萝卜材料的指纹图谱,实现了对秋红萝卜品种的快速精准分子鉴定。同时,利用引物PR104对来自制种基地的10户‘京红3号’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结果显示该批次种子纯度为99.2%,与田间性状鉴定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为秋红萝卜杂交种纯度鉴定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方法,对品种保护及杂交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除草剂基因在黄瓜杂种纯度快速鉴定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瓜抗除草剂转基因T0植株经除草剂抗性筛选,连续2代自交获得T1和T2种子;分别对T1植株进行bar基因PCR检测和T2植株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bar基因已整合到黄瓜染色体上;以非转基因黄瓜为对照,摸索出田间抗性鉴定和室内种子抗性鉴定的除草剂临界浓度;从田间和室内筛选除草剂抗性纯合性转基因株系3个;以表现较好的2个抗性纯合转基因株系为父本,与非转基因母本杂交,获得F1种子,并在室内进行了杂交种纯度鉴定,鉴定效率达100%。建立了一套在种子发芽阶段或2片真叶期进行黄瓜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5个小麦不同组合基因型的F1,F2,F3花药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基因型在同一杂种世代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鲜重和绿苗分化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一组合基因型在不同杂种世代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鲜重和绿苗分化率等方面差异较小。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绿苗分化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2=0.903)。以石4185为亲本配制的两个组合基因型,在F1,F2,F3都表现出较高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说明石4185是理想的花培育种桥梁亲本。  相似文献   

13.
外源抗虫基因对棉花杂种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种不同外源抗虫基因棉及其受体和同一常规棉杂交,研究外源抗虫基因对棉花杂交F1的抗虫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基因对杂交F1的优势影响较一致。杂交F1的抗虫性没有杂种优势,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抗虫性均不高于其抗虫亲本,但和其抗虫亲本有相似的时间变化规律。在花铃期杂交F1的不同器官的抗虫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几个美国光壳稻的亲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宗卜 《种子》1998,(4):8-10
将5个籼粳两种类型的美国光壳稻RA73,KatyMars,Lagrue,Newnonnet和中国籼稻特青配成一组完全双列杂交,进行F1代结实率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籼型光壳稻RA73的结实率一般配合力最高,与粳型光壳稻Mars杂交特殊配合力也最高,结实率达87.7%,有较好的亲和性,比前人报道的广亲和品种Newbonnet与粳稻Mars杂交的结实率(56.5%)极显著地提高,RA73可用于籼粳杂交  相似文献   

15.
芥菜型油菜与白菜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芸薹属植物芥菜型油菜和白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正反杂交后子房的离体培养,通过离体子房培养获得的杂种种子经MS培养基诱导成苗,获得了芥菜型油菜与白菜的杂种F1代植株,表现出杂种优势;通过细胞学的方法,鉴定了杂种F1幼蕾体的细胞染色体数为2n=28,为母本芥菜型油菜(2n=36)和父本白菜(2n=20)的单倍体染色体数之和;芥菜型油菜与白菜常规杂交后,经离体子房培养获得了“胚性芽”,确立了植物胚挽救的另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转iaaM基因陆地棉种质系的经济性状及其杂种F1表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转iaaM 基因陆地棉种质系在Ⅰ型高品质杂交棉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4 个转iaaM 基因的陆地棉新种质系、2 个高品质陆地棉种质系,及其4 个杂交组合做PCR分子检测,并对其经济性状进行区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 个转iaaM 基因的父本及其杂交F1在500 bp 处均出现特征主带,而2 个高品质母本无特征主带,显示iaaM 基因在杂交F1代呈显性表达。转iaaM 种质系的衣分较高、棉铃较大、单株结铃较多、脱落率较低;但籽指偏小、种子空瘪率较高。具有iaaM 基因的杂交F1组合,其衣分、单铃重、结铃数接近转iaaM 亲本,表明转iaaM 基因的产量性状三要素在F1代呈显性表达;其中有2个杂交组合的纤维品质达优质Ⅰ型,且1 个组合的皮棉产量与Ⅲ型杂交棉对照‘苏杂201’相比,仍具有正向竞争优势。利用iaaM 种质系做为杂交亲本,只要杂交配组适当,培育具有产量优势的Ⅰ型高品质陆地杂交棉在实践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抗虫杂交棉F1代与亲本Bt蛋白表达量及抗虫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 Bt基因抗虫杂交棉正、反交 F1代与抗虫亲本的 Bt蛋白表达量及抗棉铃虫差异性研究表明 :抗虫亲本与其杂种 F1代均高抗棉铃虫 ,但抗虫亲本的抗虫性略好于其杂种 F1代 ,并且明显地高于非抗虫亲本 ;正、反交杂种 F1代间的抗虫性几乎没有差异。生长前期的抗虫性好于后期 ,同一时期嫩叶或侧枝生长点的抗虫性好于幼蕾。抗虫亲本叶片和花瓣的 Bt蛋白含量明显地高于其杂种 F1代 ,抗虫亲本功能叶的 Bt蛋白含量明显地高于其上部非功能叶 ,而杂种 F1代功能叶的 Bt蛋白含量则明显地低于其上部非功能叶。盛花期后至吐絮期前 ,叶片和花瓣的 Bt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 ,在抗虫亲本中表现最为明显。与叶片相比 ,在花瓣中检测到的 Bt蛋白含量极低。正、反交 F1代间的 Bt蛋白表达量差异较小或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发掘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种子纯度室内快速鉴定方法,采用种子的水溶性蛋白超薄等电聚焦电泳与田间种植的方法对4个苦瓜杂交组合的F1种子纯度进行检验,并将结果进行一一比对,发现参试的4个组合的父母本均可找到特征蛋白质电泳谱带,而F1均含有父母本的特征蛋白质电泳谱带;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鉴定的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的结果完全吻合,说明蛋白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可作为杂交苦瓜种子纯度检验的室内快速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2,3,5 d叶龄的栽培小麦京411、偏硬001和杂交F1幼苗为材料,利用动态蛋白质组技术,对F1及双亲的蛋白质变化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双亲及F1中蛋白质差异表达现象被观察到,其中在5 d的叶子中最为明显。如在发育2 d和3 d的F1叶子中,各有15个蛋白质斑点的含量产生变化,而在5 d叶龄的叶子中,这种有变化的蛋白质斑点达27个,在这些变化的蛋白质中,偏双亲和低于双亲的为多数,如5 d的叶子中分别占41%和44%,同时,在F1叶片中观察到有蛋白质消失和新的蛋白质诱导现象产生。这些结果表明,杂种中存在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现象,展开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对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玉米穗粒数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制,以玉米强优势杂交种豫玉22及其亲本综3和87-1的花器官形成期雌穗为材料,采用高通量的2-DE和MALDI TOF MS技术,建立了它们的蛋白差异表达谱,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质谱鉴定。结果显示,在检测到的1 290个蛋白点中,有114个(8.84%)在杂交种与亲本之间的表达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表现单亲沉默、偏高亲、中亲表达、偏低亲、杂种上调、杂种下调、亲本特异和杂种特异表达模式的蛋白点分别为27、25、15、13、11、11、10和2个。另外,成功鉴定出其中的104个差异表达蛋白点,涉及代谢、信号转导、能量、转录、蛋白质合成、蛋白运输与储藏、细胞生长与分裂、细胞结构、抗病防御、次生代谢、转座子及功能未知和假定蛋白等12个功能类别。玉米杂交种与亲本蛋白在丰度上的明显差异及涉及多个功能类别,可能与玉米穗粒数杂种优势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