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北京市昌平区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脱贫攻坚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北京市昌平区拥有60%的山区面积,一些镇仍然有低收入村和大量的低收入户。经过近几年不断加快推进精准帮扶政策贯彻落实,昌平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成效。分析产业发展帮扶、资产收益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三个典型案例,找出昌平区精准扶贫存在产业培育见效慢,低收入户老龄化现象严重、文化素质不高等问题,对昌平区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确定低收入村645个,很多低收入村依托自然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然而,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存在创意不足、项目雷同、管理落后等问题。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就是低收入村之一,该村正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开发依托神泉峡景区的乡村旅游,虽已初见成效,但其文化资源和创意产品开发不足,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劳动者技能尚待提升。所以,开发文化资源、更多地注入文化要素、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改善基础设施、改进管理方式,成为该村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随着脱贫攻坚进程不断深入,低收入边缘群体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分析低收入边缘群体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索更高效的帮扶手段,为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A市249户低收入边缘群体的调查数据,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法等研究方式,研究调查低收入边缘群体脱贫攻坚落实情况。【结果/结论】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准确甄别低收入边缘群体,完善收入核准机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聚焦扶志立业工作;加强基础工作指导,提升基层干部信心;涵养乡风文明,重塑家庭责任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凌源市把扶贫眼光盯在了产业化上,以落实户有稳定收入项目为重点,以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培训就业、龙头企业扶贫等为主要措施,坚持开发式扶贫与救济救助扶贫相结合,使扶贫开发呈现出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新型扶贫模式,建设棚膜蔬菜产业园区,强化扶贫产业项目支撑;围绕当前农村土地改革政策,提出了扶贫收益分配思路和"村集体+土地入股+贫困户"的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创新了土地变股权、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的"三变"模式,在土地流转、项目融资、扶贫收益三个方面实现突破。突出技能培训,强化增收致富能力提升,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重点工程,而景区依托型是乡村旅游扶贫的主要模式之一。将2015年确定的乡村旅游扶贫试点贫困村按资源类型进行分类,并分析了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特点。以宣汉县鸡坪村为例,通过分析该村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制约因素和发展面临的挑战,从精准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完善、政策完善和人才技能培训五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省2019年继续深入推进人社扶贫攻坚任务,目标实现1.2万名贫困劳动力就业,贫困县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都能获得免费技能培训,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往届"两后生"都能接受技工教育。深入实施就业扶贫"两联三送"三年行动计划,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在加强  相似文献   

8.
以华南农业大学对口帮扶广东省袄田村为例,基于该村帮扶前的情况和扶贫期间主要开展的工作,对华南农业大学产业科技扶贫取得成果进行了阐述,指出高等农业院校华南农业大学对口帮扶广东省袄田村,使该村村集体收入实现快速增长,村委会组织战斗力得到加强,科技产业扶贫效果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并提出了其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凤山县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精准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为挖掘广西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对凤山县集体经济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查询等,分析凤山县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精准扶贫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措施。【结果】通过强化技改扶持带动,杉木、油茶、八角、核桃、桑蚕等传统"五长"特色产业得到增效提质;"互联网+核桃林下养鸡"、百香果、中药材、高山蔬菜、富硒大米等五个特色产业得到大力扶持推动发展,短期内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以"村企联盟"发展"万寿谷·核桃鸡"林下养殖、乡村旅游等,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但凤山县村级集体经济存在发展底子薄、基础差、起步晚,集体经济产业扶贫仍然面临户土地面积少而分散,产业收益不明显,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缺乏整体规划,"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不够突出,部分产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带动,产品销售保障性弱,人才匮乏,发展思路不清,缺乏政策扶持,发展力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中力量攻坚;建立健全机制,确保规范运行;加强组织建设,加大激励支持;加强培训力度,强化智力支撑;加强风险评估,防止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自2009年起,针对20%的相对低收入农户,开展了“共同致富行动计划”,通过“四个一批”,即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一批、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增收一批、开展社会帮扶增收一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收一批,加快提高相对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经过两年的时间,具有劳动能力的相对低收入农户8.1万户、24.2万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 481元,增长幅度近四成.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识别真正的贫困户,找准其致贫的根本原因,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本文结合个人驻村扶贫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结合乡村自然资源和村情村貌,开发特色种植、水产养殖、光伏发电等集体产业项目,提高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振兴乡村,惠及贫困户;同时,针对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实施危房改造、教育资助等不同的项目化帮扶措施,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地帮扶而脱贫。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广州市新一轮扶贫开发确定的贫困帮扶村作为样本,按照抽样调查原则,实施贫困监测。调查农村居民现金和实物收支、农村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农村居民家庭食品和能源消费、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拥有等情况。根据对调查样本的监测分析,总结扶贫开发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从建立村级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激发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整合扶贫资源、建立贫困村产业示范园,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一村一品",加强对贫困户宣传教育、推广教育扶贫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act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PAR) program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evaluates the heterogeneous income effects of various relocation modes, based on a panel dataset of relocated households from 16 counties in eight Chinese provi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ipation in the PAR increases the income of both rural and urban resettlers. More specifically, i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agricultural and wage income for rural and urban resettlers, respectively. Fu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the income increase for rural resettlers was mainly due t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that the income increase for town resettlers was attributed to medical security. For the village resettlers, policies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ies and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For the urban resettlers,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in the urban resettlement areas should be promoted.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对脱贫家庭收入的作用效果,基于3省9县3 085个脱贫家庭为研究样本,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分位数回归等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实施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脱贫家庭收入,通过PSM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有效;作用机制分析发现,通过对资产进行权属划分、实现就近就业、提升村集体收入等途径促进脱贫家庭收入的稳步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一般脱贫家庭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而对于五保脱贫家庭及低收入家庭的作用效果有限。因此,在两大战略衔接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贯彻落实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以五保脱贫家庭等低收入群体为防返贫监测对象,降低返贫风险,从而实现巩固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作为产业扶贫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赤峰市雷营子村乡村旅游助力脱贫致富为案例,运用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方法,探究雷营子村乡村旅游扶贫的行动者网络构成和转译过程,剖析乡村游扶贫的模式和机制。结果表明,雷营子村的乡村旅游扶贫是一个由政府、村委会、合作社、旅游公司、游客、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等异质性行动者构成的行动者网络,其中村委会、合作社和旅游公司发挥了关键行动者的作用。在行动者网络的框架下,雷营子构建了"村委会主导、合作经营、集体收益、贫困户增收"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形成了产业带贫、公司带贫、大户带贫和就业减贫、服务减贫"三带两减"的旅游扶贫机制,使贫困村民通过资产流转、创业、就业和分红等途径实现了脱贫致富。然而,在雷营子乡村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村民话语权较弱、乡村旅游人才缺乏、对合作社和旅游公司的监督不足以及贫困村民参与度不高等诸多挑战。因此,应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引入新的行动者完善行动者网络,加强社区增权,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扶贫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脱贫增收,产业是基础支撑,也是根本之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产业,能够有效拓宽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在当前克服疫情影响的同时,更要把产业扶贫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实现扶贫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工作中强调指出,精准扶贫要抓好基层干部、科技扶贫人员、真贫户、乡村本土人才四个"关键主体":依托基层干部解读、落实好国家扶贫政策,精准使用扶贫资金,坚定老百姓脱贫决心;依托科技扶贫人员做好精准施策,把好精准扶贫方向,坚定老百姓脱贫信心;探底真贫户致贫原因,彻底解放其思想,激发其致富内生动力;培育好乡村本土人才,致力脱贫后致富可持续性建设,组建"原生态"致富生力军。  相似文献   

18.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2020年2月28日讯,永和县达到贫困县退出相关指标,符合退出标准符合,正式退出贫困县。总结永和县脱贫经验,就业扶贫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而农村就近就业作为就业扶贫的一种形式,既可以满足农村贫困户在本村从事农业生产种植,还可通过务工丰富收入来源,是一种适合永和县脱贫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在永和县评估调查中收集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分析永和县贫困户农村就近就业现状,总结就近就业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省施秉县新光村扶贫实践与调研为基础,分析了当前新光村存在自然环境局限性、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教育程度较低和低保户贫困户比例大等现状问题,结合扶贫存在产业扶贫任重道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扶贫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及农民内生动力亟待激发等主要问题,分别从政府管理、产业发展、人才培育及制度保障四个角度探讨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以期能为实现新阶段精准扶贫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岩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科技扶贫的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分析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以随机抽取的山西省汾西县佃坪乡5个行政村400份农户的2016年科技扶贫成效测度的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扶贫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即科技扶贫对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呈正向影响作用;科技扶贫的独立效应不显著,即单纯增加农户物质资本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影响并不显著;科技扶贫的联动效应显著,即科技扶贫基础设施完善以及农民技能水平提升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影响显著。因此在科技扶贫项目中,要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联动效应,并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与农民技能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