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实现国际文化共同繁荣,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又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名片。对茶文化的内涵以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研究,有助于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其中的饮食民俗文化更是呈现着异彩纷呈的文化盛景。中国饮食民俗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食事活动在中华"泥土乡情"味的大地上经久积淀而成的风俗习惯、精神意义的集合。探寻中国饮食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泥土乡情",反观"泥土乡情"承载着的中国饮食民俗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民族自豪感,拓宽乡村振兴战略视野皆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乡村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乡村文化式微,是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的缺失。在"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大背景之下,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需要;另一方面,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同时,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凝聚广大群众身份认知与价值取向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也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杭州市L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总结L社区文化建设常规性实战策略的基础上,围绕特色文化品牌"社区墙门邻居节"诞生、成长、发展的创建过程,提炼出L社区"三位一体""萃"文化建设经验,进而探索出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生态意境,作为我国古典诗词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孕育的哲理和思辨正是华夏智慧的核心所在。翻译过程中将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现的意境最大化地呈现给读者,追求"神形合一"、"思与境偕"的生态翻译最佳艺术境界,是每个译者孜孜不倦的追求。本文从"生态翻译学"重要理念"多维转换适应"原则诠释中国诗歌文化英译,谋求在译文文化生态系统里搭造与原语生态相适应的环境,传递中华文化的神韵,展示中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新中式住宅小区近期受到广泛关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必然结果。景观植物配置是"新中式"住宅小区整体设计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设计因素,是体现"新中式"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文化和理念的重要载体,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吸纳现代设计理念,才能赋予中式住宅小区的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新的生命和内涵。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16,(8):287-290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而传统农耕文化既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与源头,也是田园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灵魂。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田园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立足于杨凌示范区资源特色和人才优势,紧扣"农耕文化"主题脉络,从"田园旅游传播、学校文化渗透和农业园区示范"三方面统筹构筑现代农业体系,以充分认识农耕文化景观设计对现代农业开发建设和田园旅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人观,强调的是天、地、人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长期指导中国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劳作的主导思想。在屯耕文化现象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窥探到屯堡先人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诠释和重视,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屯耕文化这种独特文化现象的理论基础,在屯耕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时期,提高党政干部修养是非常紧迫的现实要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修养"智慧,对广大党政干部提高自身修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所凭借的精神支柱。党政干部要自觉把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作为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与提高文化自觉相结合、加强品性修养相结合、促进作风转变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应用到工作、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农业历史文化是高等农业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中国农业历史文化又承载着中国人顺天应时、阴阳和合的仁和精神;精耕细作、克俭于家的勤劳精神以及关心民生、强农兴邦的报国精神。高等农业院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应立足"大宣传"工作理念,充分利用农业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农业院校学生自觉弘扬中国精神、争做中国强农梦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1.
在语用化理论框架下,依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考察历时视角下"我看"演变为语用标记语的历史过程。结果显示,"我看"在历时维度上经历了充分的泛化过程,语用化程度较深。从语用理据来说,"我看"演变为语用标记语可以归因于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在构建和提升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发挥润滑剂的作用。其建构的主要语用身份建构与人际功能相对应。语用身份的研究路径,对词汇—语用学研究和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对其经济职能认识不足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处于尴尬境地的重要原因。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生活的几个热点问题,木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职能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谈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芝花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0):128-129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解决该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针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探讨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必要性,提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4.
儒学社会秩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在汉代形成的儒学社会秩序尊重了远古传统、运用了儒学理论、吸取了秦代经验与教训,也符合了时代要求。以仁爱原则为基础、以礼教和儒家法等伦理控制为手段、以维护家国同构的宗法秩序为目的是儒学社会秩序的基木构成。分析儒学社会秩序的特点与当代积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先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种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文化模式形成的重要标志。没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难以自立、自强,民族难以维系,国家难有统一意志和集体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着当下中国社会思潮,对形成统一思想、培育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和确立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作用。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推动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基于国家对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重视,提升培养水平与就业质量的自我需求,我院与吉林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协议成立现代学徒制班,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如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使之中国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着力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当代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认识。对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对于正确地认识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02-1502,1506
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他们的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的边缘.提出通过土地所有权拆分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从而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用社会阶层分析法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高度关注社会阶层及其关系的变化,及时地进行科学理论概括,为党和人民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奠定了基础。本文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变迁的实际及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有关社会阶层方面的重要思想,浅要论述了当前怎样对社会阶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中国科技期刊文化交流思想的发展历程,考察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编辑出版思想状况.认为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在坚持普及提高并举科学文化交流思想的基础上,针对战时需要,深入渗透了应用性科学文化交流思想,是一次科技文化交流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较好的思想实践.既提高了科技期刊的生存发展能力,又丰富和发展了普及与提高并举科学文化交流思想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