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石斑鱼     
淡水石斑鱼属慈鲷科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是尼加拉瓜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外形美观,既可作为观赏鱼又可作为食用鱼.其适宜生长水温为20℃~35℃,pH值适应范围6.5~8.该鱼1988年引入我国台湾省,1999年引入大陆养殖,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养殖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gguense)为原产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鲷科鱼类。1996年广东、汀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淡水石斑龟为热带鱼类,适温范围在25—30℃之间,水温降至15℃时失去平衡,致死低温10℃、高温40℃。其具有耐低氧、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点,较适合有热水条件的工厂化养殖。为了研究淡水石斑鱼养殖技术,我们从2001年9月.2002年3月在通辽市早繁鱼苗试验场二口池塘中进行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淡水石斑鱼为慈鲷科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是尼加拉瓜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淡水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侯和菊 《农家科技》2006,(10):25-25
淡水石斑鱼为慈鲷科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是尼加拉瓜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淡水养殖新品种。1.生物学特性。①形态特征。淡水石斑鱼体型为纺锤型,口上位,体形同鳜鱼相  相似文献   

5.
淡水石斑鱼fCic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鲷科鱼类。1988年引入中国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淡水石斑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产量高、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目前市价达每千克70元左右。因其体型、体色、肉质与海水石斑鱼相似,故一些酒家常作用来假冒海水石斑鱼,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6.
淡水石斑鱼     
淡水石斑鱼(Cichlaso 138ma-managuense)为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绸科鱼类。1988年引人中国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的研究已引起  相似文献   

7.
淡水石斑鱼又名美丽罗非鱼、花斑等,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鲷科鱼类。1988年引入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养殖的淡水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2002年开始,我站从广东引进该鱼进行养殖试验,随后经过推广养殖,目前漳州地区已为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鳗池养殖和水库网箱养殖。现将水库网箱养殖模式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泥鳅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水泥池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泥鳅营养丰富,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生活水温为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当水温上升到30℃以上时,即钻入淤泥中度夏;水温降到5℃以下时,潜入泥土小冬眠。在最适生长条件下,平均日生长速度为0.2g左右。人工养殖条件下,泥鳅与其他鱼类相比其群体生长速度较快。泥鳅可作为一种淡水名优鱼类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9.
王载 《农家顾问》2010,(10):51-52
淡水白鲳以其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粗养易管、市场销量大等优点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但由于淡水白鲳属暖水性鱼类,生长适温为15~30℃,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36℃时,都会引起死亡。所以,淡水白鲳鱼苗越冬应把握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白甲鱼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白甲鱼这一珍稀鱼类资源,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人工驯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白甲鱼适应温度范围0~38℃,最适摄食生长温度20~28℃;在池养条件下,溶氧量为3 mg/L以上,PH值范围为6.5~8.5,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能够正常摄食生长,与鲤、鲫等鱼类相比其生长速度较快.在水温20~25℃条件下,鱼种的尾日增重为0.205 g/(尾·d).野生白甲鱼,可经过人工驯化成为淡水名优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11.
淡水银鲈属鲈形目,鲈刺科,又名澳洲银鲈,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河流域,是澳洲东部有名的淡水经济鱼类。鱼体稍呈纺锤形而侧扁,体背宽,头部相对较小,尾柄细长,身被细鳞,体色呈现银灰色,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为广温、广盐性鱼类。较耐低氧,生存水温2℃~37℃,最佳生长水温23℃~28℃,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嘎牙子)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适于各种养殖方式,既可单养,也可套养;既适合于池塘养殖.也适合网箱养殖.近年人工养殖逐渐兴起。黄颡鱼属杂食性底栖生活鱼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生活水温为0.38℃.摄食水温5~37℃.最佳生长温度18~28℃.要求水体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  相似文献   

13.
长丝鲈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东南亚特产淡水鱼类.鱼体宽,腹鳍有2条较硬的长丝延伸至尾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属热带鱼,适宜生长水温22 ℃~32C,最适生长水温24℃~30 ℃,水温在20 ℃以下时食欲减弱、生长缓慢,当水温降至16 ℃时停止摄食,水温在12 ℃以下会冻伤甚至死亡.我国近年少量引进,养殖情况表明,该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性广、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是一种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优良鱼类,适于气候条件与之相适或有地热水资源地区养殖.  相似文献   

14.
一、选址 关斑点叉尾鮰是温水性淡水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生长温度为21℃~26℃,在水温低于10℃时,基本停止摄食和生长。其在纯淡水中生长良好,在盐度为1.4%的水中仍能生活。所以适宜于网箱养殖的水库,必须水温常年在0℃~38℃之间,水源稳定且无污染源,库面常年风力0级~6级,冬季不封冰,并要求库区植被良好,年降水量适中,且交通方便,水面开阔,避风向阳,光照充足,环境安静。  相似文献   

15.
<正>1控制水温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黄鳝的生长、摄食。黄鳝是淡水鱼类中较怕热的一种鱼,其最适宜的温度为22~28℃。当水温高于28℃时,其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  相似文献   

16.
江团是长吻的俗称,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目前,江团的人工饲养以池塘和网箱养殖为主,生存温度0~38℃,生长适温15~30℃,最佳生长水温为25~28℃,pH值7.5左右。一般2~3年养成商品鱼,投入产出比为1∶1.7以上。江团幼鱼主食水生昆虫兼吃植物性食物;成鱼食性广泛,除捕食麦穗鱼等小型鱼类外,还摄食虾、蟹及其它甲壳类、螺类、水生昆虫和水蚯蚓等。  相似文献   

17.
加州鲈鱼原产于美国加州,是淡水养殖的珍品。它不仅肉质鲜美,生长迅速,抗病力强,而且适应性广,南北方都可养殖。一、生活习性加州鲈鱼生长适温为12~27℃,生存最低温度2℃,最高温度34℃。该鱼喜欢水质清新,常栖息于塘水的中下层。成鱼最大个体重达9.7公斤,鱼苗养殖一年,个体重可达0.5~0.75公斤二、鱼苗繁殖1.加州鲈鱼属多次产卵鱼类,亲鱼一般1~2年可成熟。产卵季节为3~6月,产卵孵化为18~26℃。体重1公斤的亲鱼,怀卵约4~10万粒。2.平时雌雄鱼难以分辨,到了繁殖季节,雌鱼腹  相似文献   

18.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是一种优良的热带大型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杂、抗病力强、起捕率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多种养殖优点。该品种1998年首次引入和县。2001~2004年,我站连续4年在历阳镇共义养殖场成功地进行了淡水白鲳池塘高产养殖示范,667平方米产量均  相似文献   

19.
淡水石斑鱼是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生活于中、下层水位的慈鲷科鱼类。其生性凶猛,杂食偏肉食性,鱼苗阶段肉食性的特性相当强烈,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产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长途运输容易、商品鱼市场价格较高、养殖经济效益好等优点。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进养殖,而后南方部分城市有养殖报道。为了摸  相似文献   

20.
花鲈又名海鲈,属鲈形目,鲈科,花鲈属。体长稍侧扁,略呈纺锤形,肉食性,广盐性,较耐低温,适温范围3℃~29℃,最适水温16℃~27℃,是一种海产珍贵经济鱼类。自1989年以来,国内广泛进行了花鲈的淡水池塘养殖,生产实践表明,该鱼病害少、生长快、易捕捞、产量高、效益好,肉质嫩、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