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使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证明: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明显,虫口减退率达59.1%~64.65%。  相似文献   

2.
灭幼脲与白僵菌混合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与白僵菌孢子粉混合,用901烯释防治马尾松毛虫,其杀虫效果比二者单用分别提高9%~28.8%和21.9%~29.6%。灭幼脲与白僵菌最优配比为灭幼脲150g/hm^2和灭幼脲225g/hm^2加白僵菌45g/hm^2。喷洒混合剂后,林间松毛虫取食量减省得.4%以上,幼虫僵虫率提高17.5%左右。  相似文献   

3.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与白僵菌孢子粉混合,用901稀释防治马尾松毛虫,其杀虫效果比二者单用分别提高9%~28.8%和21.9%~29.6%。灭幼脲与白僵菌最优配比为灭幼脲150g/hm2加白僵菌90g/hm2和灭幼脲225g/hm2加白僵菌45g/hm2。喷洒混合剂后,林间松毛虫取食量减少28.4%以上,幼虫僵白率提高17.5%左右。  相似文献   

4.
灭幼脲Ⅲ号防治蜀柏毒蛾试验刘良才,周波,唐献春(中江县林业局)前言应用灭幼脲Ⅲ号对蜀柏毒蛾的室内和林间试验,分析出灭幼脲对蜀柏毒蛾3龄幼虫致死中浓度为5.03±0.159ppm,10ppm~20ppm处理3~6龄幼虫取食量减少22.54%~38.47...  相似文献   

5.
灭幼脲I号可湿性粉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连续用25%灭幼脲I号防治6个世代美国白蛾幼虫试验表明,于幼虫2~3龄期,采用5~8ppm药液防治,杀虫效果达98.5%~100%。防治成本比用灭幼脲Ⅲ号和其它常用农药均低。大面积防治亦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1994~1995年研究表明,应用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复配防治桑天牛成虫,效果明显;其中以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氯氢菊酯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佳,平均产一、孕卵量以及化率都明显优于其它配方,且能延长持效期;而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来福灵9A0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差。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优乐得(B)微胸囊与灭幼脲Ⅲ号微胶囊防治效果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7.
应用卡死克、灭幼脲Ⅲ号和抑太保等灭幼脲类杀虫剂对板栗栗实象Curculioarakaw aiMats.etKono进行了小区药效和林间防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均可明显抑制栗实象成虫产卵量及子代卵的孵化,其中卡死克和灭幼脲Ⅲ号效果最佳,综合抑制率分别为93.5% 和89.8% ,抑太保稍低,其综合抑制率为77.6% 。林间防治示范试验,可使虫害率由平均54% 左右下降到8% 以下,其下降率分别为:卡死克93.3% 、灭幼脲Ⅲ号94.4% 、抑太保86.3% 。  相似文献   

8.
<正> 灭幼脲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广为重视的一类新型杀虫剂,具有既保护天敌,又杀死害虫的特有功能。为了探讨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和对天敌及水生动物的影响,我们于1984~1985年,分别在新县和罗山两县进行了地面喷洒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导于后,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15%灭幼脲Ⅰ号胶悬剂,唐山市化工所产品;25%灭幼脲Ⅱ号胶悬剂,吉林省通化市化工研究所产品。  相似文献   

9.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采用18%灭幼脲3号微胶囊80%与其它农药微胶囊20%的混合剂,在松林喷雾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是有效的。以灭幼脲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4号微胶囊(杂环类)防治效果最佳,无论是当时药效,还是10天、20天、30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100%,灭幼脲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3号微胶囊(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防治的效果也较好,但30天后的持续有所降低。灭幼脲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2号微胶囊(有机磷  相似文献   

10.
灭幼脲Ⅰ、Ⅲ号防治鞭角华扁叶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2年在仙居县萍溪林场采用灭幼脲Ⅰ号(每公顷用量150、205、300g)和灭幼脲Ⅲ号(每公顷用量225、300g)防治鞭角华扁叶蜂幼虫,144小时的校正死亡率为92.6%~99.3%。灭幼脲Ⅲ号每公顷用量300g对虫卵孵化抑制率59.4%~76.0%。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是无公害生物杀虫剂。笔者采用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对为害麻栎的舞毒蛾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来福灵、敌敌畏和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灭幼脲3号和阿维菌素与其它三种化学农药具有同等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灭幼脲3号是防治金纹细蛾的首选药剂山东省莱西县孙爱果业站通过1994、1995两年的试验证明,灭幼脲3号是防治金纹细蛾的理想药剂。试验在蒲泊村红富士苹果园进行,设4个处理:①25%灭幼脲3号1200倍液;②25%广克威1200倍加500倍平平加;③2...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樟子松木蠹象幼虫和成虫,效果显,用3.75%灭幼尿Ⅲ号防治幼虫杀虫率达94.7%,处理后的幼虫表现出生长和发育受阻而死亡。用15%灭幼脲Ⅲ号处理成虫,使成虫产卵降低43.3%。61.4%,孵化率降为O;而对照组孵化率为85.8%。  相似文献   

14.
灭幼脲类杀虫剂防治栗实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卡死克、灭幼脲Ⅲ号和抑太保等灭幼脲类杀虫剂对板栗栗实象Curculio arakawai Mats.et Kono进行了小区药效和林间防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均可明显抑制栗实象成虫产卵量及子代卵的孵化,其中卡死克和灭幼脲Ⅲ号效果最佳,综合抑制率分别为93.5%和89.8%,抑太保稍低,其综合抑制率为77.6%。林间防治示范试验,可使虫害率由平均54%左右下降到8%以下,基下降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黄褐天幕毛虫的为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然控制力,于1996年利用氟幼灵胶悬剂和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对幼虫和卵进行了杀虫效果试验。取食50~100μg/g灭幼脲Ⅲ号和20~100μg/g氟幼灵处理过的食物,2龄幼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1%~100%,相当于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的杀虫效果。这两种药剂也有一定的杀卵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四种药剂防治云杉阿扁叶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iceacola)是分布于祁连山林区危害青海云杉的主要害虫,蔓延迅速,危害严重。用药品进行防治试验,表明野外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4000倍、2.5%功夫乳油10000倍、80%敌敌畏乳油800倍、2.5%敌杀死乳油3000倍稀释液常量喷雾,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00倍、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加2.5%功夫乳油(100+2000倍)稀释液超低容量喷雾杀虫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对AciNPV复合杀虫剂的研制进行了试验应用研究。通过对敌杀死、灭幼脲Ⅲ号、硼酸不同浓度防治试验,筛选出亚致死浓度:2.5%敌杀死为0.005ppm,25%灭幼脲Ⅲ号为25ppm,硼酸为200ppm。与AciNPV2.5×106PIB/ml复合使用,3种化学制剂5种浓度都有增效作用,Lt50较单用AciNPV2.5×106PIB/ml防治提前1.67~3.95天。防治效果:2.5%敌杀死>25%灭幼脲>硼酸;复配药剂费用:硼酸>25%灭幼脲>敌杀死。在研制AciNPV复合杀虫剂或防治时,以2.5%敌杀死0.005ppm、25%灭幼脲25ppm作为AciNPV复合杀虫剂的复配药剂最佳浓度,成本低、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1 500~2 000倍液灭幼脲Ⅲ号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地面杀虫效果可达90%,对松毛虫的幼虫、蛹、成虫、卵有连续的灭杀作用,成效显著,而且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易形成胶膜而不易被水冲刷,残效期较长,成本低,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9.
3种粉剂防治鞭角华扁叶蜂幼虫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2.5%甲基对硫磷,90%灭幼脲Ⅲ号原粉和3%敌死蜱,分别用陶土稀释5种浓度防治鞭角华扁叶蜂1-6龄幼虫,试验结果表明,72h死亡率,用2-8倍陶土稀释的2.5%甲基对硫磷达87.6%~97.9%,用25-250倍陶土稀释的90%灭幼脲Ⅲ号原粉达85.6%-97.1%,用2-8倍陶土稀释的3%敌死蜱粉剂达85.4%-99.2%,2.5%甲基对硫磷,90%灭幼脲防治成本分别为21.65-23.5  相似文献   

20.
飞机超低量喷洒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Y-5B飞机超低量喷洒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杨小舟蛾以及应用S-300C微型直升飞机超低量喷洒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刺槐尺蠖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是一种高效、快速、持效性长的生物农药,用药量450g/hm^2均具有较好杀虫效果,防后8d校正死亡率分别可达87.9%、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