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雏鸭发生水中毒闫栋,闫家志(绥棱县寿牧局·152208)雏鸭水中毒比较罕见,近两年来连续发生多起雏鸭水中毒。造成雏鸭大批死亡,使养鸭专业户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现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县去今两年连续发生5起雏鸭水中毒,1995年发生一起,199...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鸭疫里氏杆菌属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能运动,无芽胞。国内至少已鉴定出8个血清型,其中以1型和2型引起的发病最多。多种抗菌素对鸭疫里氏杆菌都有效,但因鸭场大量使用抗菌素和该菌本身极易产生耐药性,故临床常用的药物无法控制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当较大规模的鸭场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时,应采集病料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2流行病学鸭传染性浆膜炎无严格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鸭疫里氏杆菌主要感染幼龄鸭,各种品种的鸭均可感染。20~30日龄为发病高峰期。7周龄以上鸭较少发病,成…  相似文献   

3.
1997年1月中旬至下旬,我市君山区广兴洲镇3个村的鸭群相继发生急性传染病.至21日,有7群共2000多羽鸭发病,死亡1000多羽.该病发生、死亡快,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经临床诊断、剖检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瘟病.1临床症状病鸭体温升高,个别达43.5℃;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顿;双翅下垂,行动缓慢,严重者卧地不起;病鸭下痢,粪便呈绿色或灰白色;多数病鸭流泪,结膜发生炎症;鼻腔流出稀薄分泌物,口中流涎;部分病鸭头颈部显著浮肿.2剖检情况病死鸭食道粘膜表面覆盖着灰黄色或黄绿色假膜,假膜下有出血和溃疡;腺胃粘膜出血,肌胃用…  相似文献   

4.
鸭衣原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衣原体病的诊治梁伯先(广西南宁市畜牧兽医站,530001)1992年和1993年间,在南宁市郊区有两个鸭场先后发生了此病。病鸭表现为眼睑肿胀流泪,发生严重的结膜炎,拉水样恶臭稀粪,最后部分病鸭双目失明,体质消瘦。其发病率分别为31.75%(200/...  相似文献   

5.
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在同一鸭体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在同一鸭体的免疫反应张大丙,郭玉璞,高福,苏敬良(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tis-DHV) ̄[1、2]属小RNA病毒科,主要引起5周龄以下的雏鸭发生鸭病毒性肝炎(DuckVi...  相似文献   

6.
北京雏鸭喹乙醇中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雏鸭喹乙醇中毒王守诚,郭国庆(江苏省洪泽农场养殖公司,泗洪211932)1987年11月我场育雏单位,一批3日龄雏鸭3596只,由于误用过量喹乙醇,致使整群雏鸭发生中毒,5天内死亡3099只,死亡率达86.18%。一、生病情况我场有年产40万只北...  相似文献   

7.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或鸭败血症,2~8周龄的鸭容易感染,其中以2~3周龄雏鸭最容易感染。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多发生。传染途径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感染。由于育雏室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养粗放,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根据当前我省养鸭业发展的情况,对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疫里氏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鸭霍乱、鸭副黏病毒病和鸭流感等危害性较大的疫病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出采取强化防疫观念,制订严格合理的防疫制度,阻断传播疾病的渠道(创建生物安全系统),做好雏鸭的运输和饲养管理,满足鸭正常的营养需要,提供充足卫生的饮水,避免或减轻应激,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建立科学免疫程序以及搞好带鸭消毒等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制定了适合我省养鸭业发展的种鸭蛋鸭免疫程序和内鸭免疫程序。减少鸭疫病的发生,保证养鸭业健康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我县种鸭场引进樱桃谷种鸭苗4000余只,在育成阶段每200只为一小群体。采用封闭式饲养于水泥地面的鸭舍里,当个体迅速增重到1.5kg左右时,部分鸭的脚底发生溃烂病,经过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于后。1发病情况及主要症状群鸭28日龄后,在活动场的地面上常见到点点血迹,有的鸭子不能正常行走,经仔细查看发现部分种鸭脚底开始化脓溃烂出血,在检查的3800只种鸭中,脚底发生溃烂和脓肿的有285只,不能行走的86只,凡是不能行走的鸭子扑伏地面,驱赶时也只能双翅拍打着地面向前移动,失去自由采食与饮水的能力,脚底部严…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及主要症状四川省青神县某种鸭场引进的4000余只樱桃谷种鸭,在饲养到28日龄后,有的出现行走困难,经检查发现部分种鸭脚底开始化脓溃烂出血。在检查的3800只种鸭中,脚底发生溃烂和脓肿的有285只,不能行走的86只。凡是不能行走的鸭子,驱赶时只能拍打双翅向前移动,已失去自由采食、饮水的能力。有的鸭子踝关节同时肿大发炎。二、病因分析1-增重特快。种鸭从进场开始一直用营养水平较高的鸭料饲喂,采食量也未得到控制。所以此批种鸭生长特快,到4周龄时个体均重已达1-5千克,超过标准体重400克(按…  相似文献   

11.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各年龄段鸭均可发生,一般以冬季或春季的初产蛋鸭多发,肉用种鸭在限饲过程中,发生比较普遍。患病鸭轻者产蛋量较少,发育迟缓,重者死亡。1发病原因场地潮湿、鸭舍通风较差,尤其是舍饲时,阳光照射少运动不足,饲养密度过大以及拥挤等原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日粮营养不全特别是钙磷缺乏及比例失调,或维生素会引起跗关节肿大,骨骼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导致软腿病的发生。细菌性疾病,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关节炎、关节周围炎、滑膜炎以及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关节畸形,是软腿病发生的又一原因。留种时公母比…  相似文献   

12.
1993年7月中旬,齐齐哈尔市郊区某养鸭场,发生了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和微生物学检验确诊为雏鸭巴氏杆菌病。1流行情况:该场饲养20日龄樱桃谷鸭1300只,自1993年7月18日在舍外遭阵雨淋漓后,共2天就有少数雏鸭出现打蔫、咳嗽等现象,第3  相似文献   

13.
鸭瘫风又称鸭软腿病,各年龄段鸭均可发生,一般以秋、冬季节多发,肉用种鸭在限饲过程中,发生比较普遍。患病鸭轻者产蛋量较少,发育迟缓,重者死亡。  相似文献   

14.
应用鸭胚肝细胞培养鸭肝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鸭胚肝细胞成功地培养了鸭肝炎病毒,并呈现典型CPE,向其细胞维持液中加入1%的鸭胚尿囊液,CPE的维持时间可延长至60小时,将该病毒的细胞培养物回归鸭胚和雏鸭,其致病力不见明显减弱。鸭胚中和试验证明,鸭肝炎病毒在鸭胚肝细胞上形成CPE的能力能被特异血清所中和。  相似文献   

15.
中药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刘富祥,刘兴祥(福建省连城县兽医站366200)自1990年以来,我县农户饲养的雏鸭发生一种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病鸭呈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的变性和出血。用磺胺、抗生素类药物防治皆无效果,致死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16.
鸭瘟和鸭霍乱两种病的症状很相似,很易混淆,故在防治时务必准确鉴别,方能减少不应有的损失。 1 病原及流行情况 鸭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一般是零星发生,成年鸭多发而雏鸭很少发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某地番鸭场发生了以颈部肿大、机体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该场饲养番鸭2000多羽,从20日龄开始,雏鸭逐渐出现颈部肿大,70日龄时,发病率达到30%左右,但死亡率却很低。根据养殖户介绍,只有他的鸭场发生该病,周围其他鸭场并未发现该病,且该场饲养的前一批雏鸭也发生过该病。经对送检病鸭病料作实验室病理学检查,诊断为鸭淋巴肉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鸭瘟,鸭霍乱紧急防治措施作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鸭瘟,鸭霍乱多价卵黄抗体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和8.3个C48-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100%中和能力,对鸭瘟强毒和C48-1攻毒扣5-6小时注射4倍稀释卵抗体2.0ml/只,具有100%保护;分别以正常量和5倍量的鸭瘟弱毒苗免疫2月龄鸭,5-6小时后攻鸭瘟强毒,结果无一存活,鸭瘟轩和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攻击获  相似文献   

19.
"新型鸭瘟"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潍坊、临朐、昌乐、昌邑、沂源等饲养肉鸭集中的地区发生了一种同鸭瘟症状、剖检变化相同的疾病,该病主要侵害1月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发病较轻。常用的鸭瘟疫苗不能预防病的发生,发病后用鸭瘟抗血清注射无治疗作用。该病传染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鸭群感染该病后,往往引起大批死亡。据现场统计,鸭群的发病率可达70%~100%,死亡率可达50%~60%。本试验对该病病理组织学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服务专区     
《畜牧市场》2006,(6):71-72
山东 陈洪:鸭霍乱与鸭瘟诊断方法有哪些? 袁圆:一、手摸诊断。患鸭霍乱病的病鸭,死亡之前常摇头,死亡时,嘴、鼻流血水,嗉囊里充满饲料,手摸嗉囊感觉较硬;而患鸭瘟的病鸭,流涕流眼泪,死亡时眼睛充血,嗉囊空空无食物,手摸嗉囊较松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