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1 发病情况 西峡县特种养殖场于 1 999年 5月自山东某养殖厂引进雏鹧鸪 2 5 0 0余只 ,在 2~ 7日龄时交替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乳酸诺氟沙星饮水 ,1 2日龄时用新城疫 系加倍饮水 ,2月龄时用 系加倍免疫 ,以后再未进行过新城疫的防疫。前期鹧鸪精神状态良好 ,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艾维菌父母代肉种鸡经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弱毒疫苗免疫后,用琼脂扩散试验对不同免疫期种鸡的后裔雏鸡的母源抗体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发现,26周龄种鸡禽脑脊髓炎(AE)抗体阳性率为86.79/6~1009/6.其后裔雏鸡在1~7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为83.3%~100%;14日龄时降至30.0%~70.09/6;多数在21日龄时转阴。36周龄种鸡AE抗体阳性率为56.7%~76.79/6,其后裔雏鸡在1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只有50.0%~76.7%;7日龄时降至10.0%~50.0%;14日龄时全部转阴。表明,雏鸡AE母源抗体水平及其衰减规律受种鸡抗体水平的影响。攻毒保护试验发现,低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阳性率为50.0%),不但7~28日龄脑内攻毒后6~11d全部发病,而且14日龄颈部皮下攻毒后11~13d也有6/10雏鸡发病;而高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的母源抗体为1009/6),虽然14~28日龄对脑内攻毒易感,但是颈部皮下攻毒后观察45d均未发病。证实,雏鸡1日龄的AE母源抗体为50.0%时,很难保护其免受AEV的侵袭。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建立北京油鸡保种场的新城疫抗体基准线,对不同日龄(0、21、42、84、105、147、168、252、315日龄)的北京油鸡采集血清样品,采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鸡新城疫抗体检测,测定抗体消长规律,确定免疫基准线。结果显示:0日龄时雏鸡受母源抗体影响,新城疫抗体滴度在8.8~9.0 Log2;21日龄时母源抗体基本消退,降至3.5~3.8 Log2,抗体合格率为48.3%;42日龄抗体缓慢上升,达到6.8 Log2,抗体合格率为100.0%;84日龄达到9.7 Log2,105日龄达到高峰10.2 Log2;147~315日龄鸡群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均在8.0 Log2以上。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北京油鸡新城疫抗体基准线为0日龄在7.8~10 Log2,21日龄在2.0~5.4 Log2,42日龄在4.9~8.3 Log2,84日龄在7.7~12.0 Log2,105日龄在9.0~11.1 Log2,147日龄在8.6~11.0 Log2,168日龄在8.3~11.1 Log2,252日龄在5.4~10.3 Log2,315日龄在7.1~11.4 Log2。研究表明,建立新城疫抗体基...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雷州黑鸭早期卵巢发育规律及开产期早的特性,试验采用H.E.染色法对雷州黑鸭0~120日龄卵巢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0~28日龄卵巢组织中减数分裂相关基因Str8、Sycp3、Spo11、Dmc1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雷州黑鸭0~28日龄卵巢发育与前人对鸡卵巢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在雷州黑鸭21日龄时有卵泡闭锁现象,推测14~21日龄由初级卵泡向次级卵泡发育中存在卵泡选择过程。Sycp3、Dmc1和Spo11基因在0日龄表达量最高且在0~28日龄呈下降趋势;Str8基因表达呈现一个波动,在7日龄时表达量最高,推测该基因参与诱导原始卵泡的发育和启动初级卵泡的减数分裂。说明雷州黑鸭开产期早的原因可能是在14~21日龄的卵泡选择过程中使28日龄后的次级卵泡发育速度快于其他品种;此外,Str8可能通过调控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的分裂时间影响雷州黑鸭开产期。  相似文献   

5.
将4 500只中速型黄羽肉鸡按照日粮不同钙磷水平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80只,研究不同钙磷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1~30日龄、31~60日龄和61~90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及胫骨灰分含量的影响,以期得到中速型黄羽肉鸡适宜的饲粮钙磷水平。结果:中速型黄羽肉鸡饲粮1~30日龄钙水平0. 90%、非植酸磷水平0. 40%,31~60日龄钙水平0. 75%、非植酸磷水平0. 31%,61~90日龄钙水平0. 70%、非植酸磷水平0. 28%时已完全满足其生长和骨骼发育的需要,高于此钙磷水平,肉鸡料重比呈上升趋势,日均增重呈下降趋势,胫骨灰分含量基本维持不变;当钙磷水平达到如下水平时,即:1~30日龄钙0. 90%、非植酸磷0. 45%,31~60日龄钙0. 85%、非植酸磷0. 41%,61~90日龄钙0. 80%、非植酸磷0. 38%时,肉鸡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 01),料重比极显著上升(P<0. 01),说明已超过肉鸡对钙磷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6.
用放射免疫法对泰和鸡和AA(ArborAcres)肉鸡的法氏囊和胸腺组织匀浆的白细胞介素IL 2和IL 6作了测定,并以胸腺组织的RNA作RT PCR测定生长激素受体(GHR)的表达。结果表明两种鸡法氏囊IL 2含量5日龄时没有差异,20日龄和50日龄时泰和鸡高于AA鸡(P<0 05);两种鸡胸腺中IL 2含量在5日龄和50日龄时没有差异,20日龄时泰和鸡高于AA鸡(P<0 05);5日龄时AA鸡法氏囊中IL 6含量高于AA鸡(P<0 05)但20日龄和50日龄时两种鸡没有差异;两种鸡胸腺中IL 6含量在各阶段都没有差异。胸腺的GHR的mRNA表达量泰和鸡在10日龄和20日龄时显著高于AA鸡(P<0 05),泰和鸡5日龄表达量较低,10~20日龄时较高,50日龄时又变低,而AA鸡在5日龄时较高,10~20日龄时降低,50日龄时又略升高。胸腺的GHRmRNA表达的这种变化规律,与这两种鸡的胸腺中的IL 2含量变化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是雏鸭病害之首 ,2 0日龄以内多发 ,雏鸭育雏期是本病盛发期。现介绍一些防治方法 ,供参考。1 饲养分群管理法进雏鸭前 3天 ,鸭舍内用“百毒杀”消毒 ,消灭隐藏于舍内的病毒。雏鸭的饲养密度根据大、小、强、弱适当调整 ,对发育良好、发育不良和体弱的要分群饲养 ,并及时做好雏鸭的保温工作。一般 1~ 3日龄为 2 7~3 0℃ ,4~ 6日龄为 2 4~ 2 7℃ ,7~ 1 0日龄为 2 1~ 2 4℃ ,1 1~ 2 0日龄为 1 8~ 2 1℃。鸭舍饲养密度 ,1~ 7月日龄每平方米 1 5~ 2 0羽 ,8~ 1 4日龄 1 0~ 1 5羽 ,1 …  相似文献   

8.
猪十二指肠中生长抑素阳性细胞和免疫细胞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研究猪十二指肠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抑素(SS)阳性细胞、IgA阳性细胞和酸性非特异性脂酶(ANAE)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S阳性细胞的发育模式与IgA阳性细胞和AENE阳性细胞的呈相反趋势。SS阳性细胞数量于3日龄开始增加,20日龄达到第一个高峰,然后于45日龄呈极显著降低(P<0 01),90日龄又呈显著上升趋势(P<0 05),至120日龄时又达到第二个高峰;从出生至3日龄猪十二指肠无IgA阳性细胞的分布,20日龄时IgA阳性细胞开始出现,45日龄IgA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 05)并达最高峰,90日龄时又呈下降趋势;猪十二指肠AENE阳性细胞数量在3日龄及20日龄均极显著增加(P<0 01)。然后于45日龄开始显著减少(P<0 05)。结果表明猪十二指肠中SS阳性细胞的发育对免疫细胞的发育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组织学方法分别研究猪胃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抑素(SS)阳性细胞和盐酸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胃底腺盐酸细胞数量刚出生时很少,但从3日龄开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直到120日龄才开始下降。从出生1~3日龄,盐酸细胞数量呈极显著增加(P<0 01);在20日、45日龄和90日龄时,盐酸细胞数量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 05,P<0 01)。然后于120日龄,盐酸细胞数量呈极显著减少(P<0 01)。胃底腺中SS阳性细胞发育与盐酸细胞正相反,从刚出生(1日龄)到3日龄,SS阳性细胞极显著增加(P<0 01),然后从3日龄以后SS阳性细胞逐渐减少,一直持续到120日龄。表明猪胃底腺中SS阳性细胞的发育可能对盐酸细胞的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4月 ,我市一獭兔场的幼兔因急剧腹泻而很快发生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化验室检验后 ,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獭兔场共养 5 0 0只獭兔 ,其中 4~ 5月龄成年兔30 0只 ,2月龄以内的幼兔 2 0 0只 ,自 2 0 0 2年 4月 10日~ 2 0日 ,10 d内共死亡幼兔 4 0只 ,成年兔没有发病情况。发病死亡的兔子均为 30~ 6 0日龄。据场主介绍 ,在30日龄时对幼兔曾使用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苗灭活苗进行过免疫注射。2 临床症状病兔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拱背蜷缩于笼内 ,腹部膨胀 ,用手轻按腹部 ,感知腹部胀…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12窝0~56日龄仔猪,以断奶日龄为主要因素,随机分成17、21、28、35日龄断奶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一窝仔猪。试验期间,实行三阶段饲养,7日龄开始补饲,7~28日龄采食日粮Ⅰ,29~42日龄采食日粮Ⅱ,43~56日龄采食日粮Ⅲ。17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小时、4天、4天+1周、4天+2周,22、28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小时、1周、2周、3周,35日龄断奶组于断奶后12小时、1周、2周剖杀,每次每个重复分别剖杀1头;同时35日龄断奶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7、21、28日龄断奶组剖杀时间点的相同日龄,每次每个重复也各剖杀1头,共计剖杀54头。剖杀取得的样品用于测定仔猪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结果表明:断奶日龄和日龄对仔猪小肠各段上皮间淋巴细胞数量、杯状细胞数量均有显著影响(P<0 05),28日龄断奶组仔猪小肠各段上皮间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它3组(P<0 05),而21日龄断奶组仔猪小肠各段上皮间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其它3组(P<0 05)。断奶越早、日龄越小的仔猪肠上皮间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 05)。  相似文献   

12.
对荷兰农业渔业部提供的初代次 CVI988/ Rispens种毒 ,繁殖到 37代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定属血清 型 ,经接种雏鸡进行 6代毒力返强试验观察到 70日龄和对 1日龄雏鸡接种 4 5 0 0 0个蚀斑单位 ,观察到 12 0日龄均为安全。对 1日龄雏鸡接种免疫剂量的疫苗 ,于 4日龄产生病毒血症 ,7~ 14日龄达到高峰。用 37代毒繁殖生产的三批 CVI988/ Rispens疫苗 ,与国外 CVI988/ Rispens疫苗进行免疫效力比较 ,保护指数为 94 .5 %~ 10 0 %。  相似文献   

13.
分别于30、60、90、120和150日龄随机选取绍兴母鸭扣高邮母鸭各15羽,宰杀后采样,采用相对定量RT-PCR及RIA法检测了下丘脑GnRH-ⅠmRNA和血清中NPY、E2水平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了品种间比较。结果表明:30~120日龄期间,绍兴母鸭下丘脑GnRH-ⅠmRN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120日龄达峰值,且显著高于30和60日龄(P〈0.05);150日龄稍有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整个试验期间,尽管高邮母鸭下丘脑GnRH-ⅠmRNA的基础表达水平较高,但未见明显的日龄间差异(P〉0.05)。RIA结果显示:30日龄绍兴母鸭血清中NPY浓度较高,60日龄显著降低(P〈0.01),并维持在此低水平至120日龄,但在150日龄时极显著升高(P〈0.01)。高邮母鸭在30~90日龄期间,血清中NPY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与绍兴母鸭血清中NPY浓度的变化模式相似;120日龄时显著升高.但在150日龄时极显著下降(P〈0.01),表现出与绍兴母鸭不同的变化模式。2品种鸭血清E2浓度变化趋势相同,30~120日龄处于低水平状态.150日龄显著增加,150日龄绍兴母鸭血清E2浓度极显著升高且极显著高于同日龄高邮母鸭(P〈0.01)。结果提示:(1)绍兴母鸭下丘脑GnRH-Ⅰ基因表达的上调可能是其性成熟启动早的关键因素;(2)NPY可能以性激素依赖性方式促进鸭性成熟的启动。  相似文献   

14.
薛志城 《畜牧与兽医》2003,35(12):22-22
在规模化养鸡生产中 ,用疫苗滴鼻、滴眼和肌注 ,工作繁重 ,不易操作 ,免疫效果差。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和总结广大养鸡户使用经验发现 :将鸡新城疫苗拌在饲料中饲喂 ,可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 ,且操作方法更为简便。第 1次免疫 :5~ 10日龄时 ,用鸡新城疫Ⅱ系苗 (10 0头份 )兑冷水或生理盐水 10 0mL ,溶解摇匀后拌碎米或玉米粉或鸡颗粒料 15 0 g ,于早晨一次喂给。可免疫 70~ 10 0羽。第 2次免疫 :2 5~ 3 0日龄时 ,用Ⅱ系苗 10 0头份兑冷开水 15 0mL ,溶解摇匀后 ,再用 2 0 0 g饲料拌匀 ,于早上一次饲喂。可免疫 5 0~ 70羽。第 3次免疫 :60~ …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0~42日龄樱桃谷雏鸭消化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以240只0-42日龄樱桃谷雏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3,5,7,14,21,28,35和42日龄肉鸭食管膨大部、肌胃、小肠各段及盲肠组织的pH值,小肠各段及盲肠的长度,肌胃食糜中的胃蛋白酶水平,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食糜中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以及盲肠食糜中纤维素酶的活性等.结果表明:①雏鸭小肠长度随日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小肠增幅于7日龄左右达到最大,然后呈逐渐降低趋势;②食管膨大部、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分别为5.057~6.685,2.670~4.003,6.012~6.375,6.047~6.512,6.302~6.901.其随日龄的变化幅度不大,并随日龄的增加趋于稳定;③胃蛋白酶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在14日龄时达到高峰值,然后逐渐降低;脂肪酶、肠道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在7、14和28日龄达到峰值,且空肠和回肠内容物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高于十二指肠;盲肠中纤维素酶活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7~14日龄是樱桃谷雏鸭消化道发育和消化酶分泌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6.
试验 3试验 3进行于 2 1~ 4 2日龄 ,所设的处理与前两个试验相似 :采用一种NRC日粮饲喂试验全期 ;另设三种日粮用于阶段饲喂处理 ,分别饲喂于 2 1~ 2 8日龄、2 8~ 35和 35~ 4 2日龄。为了更精确地测定氨基酸需要量 ,试验 3另外增设了两个系列日粮 :一个是 1 0 %日粮系列 ,其与上述阶段饲喂日粮系列相同 ,但将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和苏氨酸的最低量减低了 1 0 %。增设的另一个日粮处理系列为 1 5 %日粮系列 ,该系列用于 2 1~ 2 8日龄期间的日粮相同于上述阶段饲喂处理中同一日龄期间的日粮 ,而其后两个时期的日粮 (用于 2 8~ 35日…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 (SA 2 15 )免疫接种母猪所产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并绘制其消长曲线的基础上 ,确定了仔猪首免日龄。对免疫母猪所产仔猪于不同日龄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 ,全部仔猪均获得了高水平母源抗体 ,7日龄高达 2 8.56 ,6 0日龄降至 2 2 .56 ;随着日龄增长 ,抗体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 ,2次大幅下降出现在 14~ 2 1日龄、30~ 6 0日龄。对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分别于不同日龄免疫接种 1头份剂量疫苗 (SA2 15 ) ,7d后采血进行抗体检测 ,结果表明 ,7日龄、14日龄、2 1日龄免疫接种仔猪均未引起明显抗体水平升高 ,反而较同期仔猪略有降低 ,30日龄和 6 0日龄免疫接种仔猪则出现了抗体水平的升高 ,其中以 6 0日龄仔猪升高幅度为大。结合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确定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 (SA2 15 )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首免日龄为 30日龄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对 4~ 6周龄的鸡易感。本文将对广州市郊某养鸡饲养场饲养的一批 2 8日龄海兰鸡暴发 IBD的发病情况及一系列诊断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4月初 ,广州市郊某养鸡场的一批刚出壳的海兰鸡 4 0 0只 ,饲养于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过的鸡舍 ,笼养 ,并由专人饲养管理。于 7日龄时进行口服免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 ,养至 2 8日龄时突然发病 ,第 1天死亡 5 0多只 ,第 2天死亡 30多只 ,第 3天死亡 2 0多只。2 临床症状鸡群大…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自然条件下 ,主要发生于 3~ 2 5日龄的雏鹅 ,但在流行高峰时 ,少数日龄较大的鹅甚至 60日龄的鹅也可发病。日龄越小越敏感 ,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主要病变特征为严重肠炎 ,小肠粘膜脱落、坏死 ,并与渗出的纤维素性物混合在膨大的中后段肠管内形成栓子 ,堵塞肠腔。笔者于 2 0 0 2年初诊治了一起雏鹅发生小鹅瘟的病例 ,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本区某养鹅户于 2 0 0 2年 4月末引进 1日龄雏鹅3 0 0只 ,室内育雏 ,并逐渐外出放牧 ,初期饲养的较好 ,仅死 2只。 …  相似文献   

20.
饲喂IgG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分两批选用 12 0 ,6 0头大白仔猪 ,出生 2 4h之内饲喂不同剂量的免疫球蛋白制剂 0 ,4 80 ,96 0mg ,均吮食初乳。于仔猪 5 ,10 ,15日龄前腔静脉采血 ,测定血清总蛋白、血清IgG、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红蛋白含量 ,并测定仔猪断奶时增重 ,哺乳前、后期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 :饲喂不同水平的IgG ,仔猪 5 ,10日龄血清总蛋白、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饲喂高水平IgG(96 0mg)的仔猪 ,5日龄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哺乳前期 (0~ 15日龄 )各处理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对照组 (P <0 0 5 ) ,断奶时增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