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为我国独有、较古老的茶类。本文介绍了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加强国家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品牌类文化遗产、申报中国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5点促进黄茶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江西茶类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12,他引:1  
地理标志保护是农产品和食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江西省茶类资源现有4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本文分析了江西省茶类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建议:(1)深入研究名茶地理标志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特征;(2)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同时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3)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与农业品牌类遗产,整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茶类品牌;(4)挖掘与整理与茶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江西省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5)将"庐山云雾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 IAHS)项目;(6)结合庐山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系统保护庐山云雾茶的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陕西茶叶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省茶类资源现有2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没有茶文化方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陕西省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建议该省:①深入揭示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②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③充分利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与名茶农业品牌类遗产;④加强茶类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4.
地理标志茶叶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国茶叶种植与饮茶起源久远,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与茶类地理标志资源。从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茶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概况,并分析了茶叶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保护与传承茶叶传统制作技艺,加强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资料挖掘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湖南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湖南省茶类资源现有4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中,有3项与湖南茶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了湖南省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提出如下建议:(1)揭示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2)加强保护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  相似文献   

6.
介绍菊花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并提出建议。即收集与整理菊花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省级与国家级名录;建立菊花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强菊花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申报;鼓励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培育菊花品牌;建立各种地理标志菊花的国家质量标准;对传统菊花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的双重保护。  相似文献   

7.
安徽茶类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分析了安徽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建议:①深入研究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②挖掘与整理与茶类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③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同时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④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整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茶类品牌。  相似文献   

8.
胡再  熊晚珍  孙志国  王树婷  黄莉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36-10639,10642
分析了十堰市特产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即:收集与整理传统特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与传统工农业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建立传统特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强传统特产资源地理标志保护的申报,建立各种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利用地理标志整合与培育名优特产品牌,实施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产业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重庆武陵山片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对策,是改变武陵山片区贫穷面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建议:①加强申报传统名优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②尽快建立各种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③鼓励使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④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⑤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⑥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⑦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农村扶贫开发。完成这7个方面的改进工作,重庆武陵山片区的面貌将换新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孝感市传统名优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并提出了保护建议:①加强传统特产资源地理标志保护的申报;②收集和整理与传统特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③实施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④建立各种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⑤鼓励使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整合与培育名优特产品牌;⑥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产业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