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制技术对晒黄烟烟叶中TSNAs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晒黄烟具有化学成分协调、香气足、焦油低等特点,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晒黄烟资源,阐述了烟草特有TSNAs的组成、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如烟草类型和烟草品种、栽培技术与调制技术、烟草生物碱、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微生物作用等,并展望了调制技术对降低晒黄烟TSNAs含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晒黄烟生产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宁乡晒黄烟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宁乡晒黄烟标准化生产的对策即利用晒黄烟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对晒黄烟生产发展的重视;规范晒黄烟生产技术,实现晒黄烟生产的科学化;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打造技术全面的晒黄烟从烟队伍;加强烟草站职能建设,为烟农提供综合服务;提高烟农抗风险的能力,保证晒黄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烟叶专业合作社,促进晒黄烟生产提质增效;积极探索晒黄烟生产发展的现代烟草农业模式,实现晒黄烟的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针对南雄晒黄烟种植现状与开发利用情况,该文介绍了南雄晒黄烟的种植情况、内在质量、工业利用以及栽培调制技术,阐述了南雄晒黄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流通无序、栽培调制技术粗放、抗自然风险能力弱、科研投入与工业利用研究不足等问题,并从制定分级与收购标准、提高晒黄烟生产的规模化与标准化、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深化晒黄烟工业应用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南雄晒黄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宁乡有着多年的晒黄烟种植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种植面积曾达到2万多亩,后来由于受病害、调制技术、市场价格等的影响,烟草单产降低、效益变差,农民种烟积极性受挫,晒黄烟种植面积剧减。烟草黑胫病是晒黄烟的一种主要病害,一旦发病,病株枯死,减产明显,减产可达30%,连作烟田损失更加严重。为提高种烟收益,我们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指导,经过几年的实验、实践,  相似文献   

5.
该文针对晒黄烟的开发与利用,对吉林省晒黄烟的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育苗时间为3月5—15日、4月15日假植、5月15—20日移栽,施纯氮75~97.5kg/hm~2,采用黑白双色地膜覆盖栽培,留叶数为16片左右。调制方式为绳晒,全程调制不吃露。另外制定规范了晒黄分级标准,有利保证了晒黄烟烟叶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大棚调制对晒黄烟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各试验区的晒黄烟调制后的中上等烟叶比例远远高于常规调制区.在变黄、定色、干筋期内加强温湿度控制对晒黄烟烟叶的等级有一定的影响.大棚调制后各试验区调制出的中上等烟叶比例基本都达到了98%.  相似文献   

7.
先晒后烤调制方式对贺州晒黄烟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12):122-125
为了探寻贺州晒黄烟最佳的调制方法,采用先晒后烤方式对晒黄烟进行调制,取样进行外观质量评价、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感官评吸鉴定和烟气分析。结果表明,经先晒后烤调制的烟叶与传统晒制烟叶存在较大差异。先晒后烤烟叶整体外观质量不及对照;先晒后烤调制烟叶随晒制阶段时间减少,其总粒相物、焦油、烟气烟碱呈现明显降低趋势;晒黄烟叶经晒烤调制后,中部和下部烟叶总体评吸质量不如纯晒制烟叶,而上部烟叶则呈相反趋势。研究认为贺州晒黄烟中部叶和下部叶采用传统晒制方法其质量优于半晒半烤方法,而上部叶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笆晒和棚晒两种调制方法对晒黄烟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优化晒黄烟调制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供试烟叶分成2组,分别进行笆晒和棚晒处理,再对处理后的烟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以评价两种调制方法对晒黄烟品质的影响。[结果]两种调制方法晒制的烟叶均以红黄、正黄色为主,总体外观质量差异较小;三部位烟叶平均总糖、还原糖笆晒高于棚晒,而烟碱、总氮棚晒高于笆晒烟叶,综合化学成分以棚晒烟叶氮/碱更适合、钾含量高,较优于笆晒;中部、下部叶感官质量评吸棚晒比笆晒较好,而上部叶笆晒比棚晒较好,综合感官质量棚晒略优于笆晒烟叶;笆晒设备成本投入是棚晒的2.82倍,晒制场地面积是棚晒的3.27倍,晒制管理用工是棚晒的1.77倍,表明采用棚晒调制方法不仅设备成本投入低、晒制管理省工,且对烟叶晒制质量也能保障。[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晒烟资源、优化晒制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阐述歙县种植晒黄烟历程、晒黄烟生产技术要点和晒黄烟晒制加工技术,为歙县今后开发晒黄烟生产项目做一探析,同时也为歙县晒黄烟种植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目前各地晒黄烟烟叶调制和烟叶质量受不良天气条件影响较大的问题,在本试验中以广西贺州当地传统夹晒方式为对照,比较了不同晒制方式处理的烟叶的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结果发现,常规晒制方式处理的晒黄烟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棚内夹晒”方式;常规晒制方式处理的晒黄烟外观质量最好,其次是“棚内索晒”和“棚内夹晒”;而“雨天盖膜索晒”“棚内夹晒”“棚内索晒”3种处理晒制的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得分均高于常规晒制方法,其中“雨天盖膜索晒”处理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最高,其次是“棚内夹晒”。以上结果表明,在天气条件不适时,“棚内夹晒”是广西贺州晒黄烟调制可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