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不同草炭处理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烟叶产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草炭用量对植烟土壤的理化性状,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05年应用盆栽土培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草炭250~2000 g/株能降低土壤容重,降幅0.78%~14.84%;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增幅1.28%~14.01%;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氮含量,增幅分别为21.15%~99.36%和3.80%~35.65%。同时增施草炭能促进烟株早期的快速生长;少量增施草炭对烟叶产量提高不大,但当草炭提高到1000~2000 g/株时产量大幅提高。同时增施草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烟叶的品质;但增施草炭对土壤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影响较小。总之,增施草炭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氮含量,同时增施草炭能促进烟株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2.
施用不同种类硫肥对豫麦4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0-2002年在土壤有效硫含量为15.8 mg.kg-1的大田试验条件下,不同种类硫肥以60 kg.hm-2纯S施入,研究了施用不同硫肥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肥处理使小麦在籽粒灌浆中后期明显保持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CAP),在灌浆后期,不施硫肥处理的小麦CAP分别低于施硫磺粉、石膏、过磷酸钙、硫铵、硫酸钾各处理9.8%、13.3%、11.9%、40.3%和43.7%。施硫提高了小麦旗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增大了生育后期的物质积累,实现了生物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同步提高,最终显著提高了粒重和籽粒产量;施硫促进籽粒灌浆过程中的麦谷蛋白积累量,且对淀粉糊化参数指标如糊化温度、低谷粘度、高峰粘度和最终粘度影响较大,有利于改善小麦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增施不同种类硫肥对豫麦49产量和品质均有促进效果,其中以过磷酸钙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硫包衣肥料在生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硫包衣肥料在安丘生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3个不同施肥量硫包衣肥料与对照含氯复合肥的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包衣肥料后,生长中后期生姜叶色较绿,茎杆粗壮,长势旺,后期衰败晚,干叶尖差,染病轻,不同硫包衣尿素处理的姜苗鲜重比对照多3214.5~9558.0 kg/hm~2。施用硫包衣肥料的3个处理生姜产量比对照多6675.0~10627.5 kg/hm~2,产值比对照高24030.0~38259.0元/hm~2,且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同时使用硫包衣肥料显著提高了生姜的投入产出比。从产量产值上来看,施用NPK总量与对照相同的硫包衣复合肥处理(处理4)的增产效果最明显;从投入产出比来看,施用20%硫包衣尿素+80%普通尿素处理(处理3)的投入产出比最大。硫包衣肥料在安丘生姜上的应用效果明显,建议今后在生姜生产中加大硫包衣肥料的推广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安丘大姜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微量元素肥料对大姜的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探索最佳的施肥水平,在安丘大姜上安排了锌、硼、铁三种微量元素3414试验(三个肥料因素、四个施肥量水平、十四个试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大姜增施Zn、B、Fe微量元素肥料对其生育性状有不同程度促进影响,同时产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增幅达0.5%-15.6%。通过回归方程分析,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硫酸锌40.1kg/ hm2,硼砂25.4kg/ hm2,硫酸亚铁600.8 kg/ hm2,产量可达84851 kg/ hm2。最佳施肥每公顷增加产量5988.5 kg,增产7.6%,每公顷增加产值11977元,投入产出比为1︰27.64,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典型菜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比较不同种类有机无机氮(N)肥配施后典型菜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差异,揭示施用有机物料后微生物在调节土壤肥力中的作用,以猪粪、沼渣沼液和猪粪堆肥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CK)、不施N肥(PK)、纯施化肥(NPK)、有机无机肥配施1(20%猪粪N+80%化肥N,NPKM1)、有机无机肥配施2(20%沼渣沼液N+80%化肥N,NPKM2)和有机无机肥配施3(20%猪粪堆肥N+80%化肥N,NPKM3)等6种施肥模式,连续3年(2011-2013年)研究不同有机无机N肥配施对典型菜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季和莴苣季生育期间土壤细菌数量呈上升趋势,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且栽培后季较前季高。与NPK处理相比,NPKM1、NPKM2、NPKM3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提高2.27%~26.16%(小白菜季),15.06%~40.82%(莴苣季);真菌数量提高33.62%~47.10%(小白菜季),39.64%~52.27%(莴苣季);放线菌数量提高6.59%~38.21%(小白菜季),20.97%~29.66%(莴苣季)。有机无机N肥配施可以促进菜地土壤微生物大量繁殖。与NPK处理相比,NPKM1、NPKM2、NPKM3处理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的活性。有机无机N肥配施可以促进菜地土壤酶活性的提高。各处理蔬菜产量分别为6.73~22.50 t/hm2(小白菜),21.54~47.79 t/hm2(莴苣),大小均表现为NPKM3NPKM1NPKM2NPKPKCK。相关分析表明,小白菜和莴苣产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之间均存在密切关系。总之,有机无机N肥配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维持菜地较高的土壤肥力,有利于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和高效生产,以猪粪堆肥配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露地西兰花的NPK合理施用量,提出科学的施肥配比。在宁夏引黄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NPK供应水平对露地西兰花产量和地上部NPK吸收累积的影响,并评价了其肥料效率。结果表明:施用N、P肥对西兰花有显著增产作用,而施K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相对于N0和P0处理,增施N、P肥可分别提高23.6%~36.2%和7.6%~11.5%的经济产量。适当增施NPK肥能显著提高西兰花的地上部NPK养分累积。西兰花的肥料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都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每施用1 kg N、1 kg P2O5、1 kg K2O分别可生产50.9~184.7、89.3~369.1、53.9~220.2 kg西兰花经济产量,其随施肥量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西兰花经济产量与施N量(R2=0.886)、施P量(R2=0.906)和施K量(R2=0.794)都呈二次曲线关系。综合考虑蔬菜产量、养分累积和肥料效率,建议宁夏引黄灌区露地西兰花的施肥量分别为N 189.8~200.0 kg/hm2、P2O5 79.8~86.8 kg/hm2和K2O 80.2~112.5 kg/hm2 ,其施肥配比为1:0.42~0.43:0.42~0.56。  相似文献   

7.
硫肥对中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个不同穗型的中筋高产小麦品种豫农949和兰考矮早八为材料,于2005-2007年通过2种氮水平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硫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2种氮水平下施硫提高了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豫农949施硫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兰考矮早八,表明施用硫肥应考虑品种间差异。增施硫肥对2个品种的加工品质性状也有重要影响,施硫降低了淀粉的直/支比,提高了面团的拉伸面积和延伸度等面粉的拉伸参数,从而改善了面团流变学特性。此外,施硫处理还提高了面粉的亮度(L*值),改善了面粉的感官指标。综合比较氮硫施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以及投入成本,高产麦田以240 kg N hm-2配施60 kg S hm-2可起到提高籽粒产量、改善籽粒品质和节约成本的作用。因此,补充硫素营养已成为获取更高小麦籽粒产量和改善其加工品质的迫切措施之一,尤其是在中国一些高氮供应地区更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8.
豫南稻区水稻缓/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探讨水稻缓/控释肥在豫南稻区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水稻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等量水稻缓/控释肥比施普通复合肥增加了水稻分蘖数,提高了水稻群体质量;增加了水稻在生育中后期,尤其是水稻灌浆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水稻有效穗、穗实粒数。施用水稻缓/控释肥水稻产量达到9233.3~9725.0 kg/hm2,比施等量普通复合肥增产5.5%~11.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施用水稻缓/控释肥比施等量普通复合肥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分别高18.9%~22.9%、2.9%~5.9%。在豫南稻区施用水稻缓/控释肥能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8~2001年连续三年多点研究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蒜的产量,三年平均,蒜苗、蒜苔和蒜头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分别提高13.9%~39.2%、24.2%~33.2%和17.3%~24.5%,平均增产30.5%、29.4%和21.2%。增施氮肥也能有效提高蒜苗和蒜苔的产量;磷肥用量不足,蒜头产量急剧下降。以施用钾肥为中心的平衡施肥技术能有效增加蒜苗和蒜苔中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分含量,改善大蒜的内在品质,提高大蒜的营养价值。施钾增收5343~7279元/hm2,施用钾肥的产投比达(10.8~19.5):1。当前生产水平条件下,大蒜平衡施肥方案为纯N300kg/hm2,P2O590kg/hm2,K2O3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硅肥对水稻生产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克仁 《作物杂志》2004,20(5):24-25
水稻增施硅肥有利于提高分蘖率和成穗率,改善穗粒性状,增强抗逆性,提高稻米品质,增加产量。施用硅肥量不同效果亦有所不同,但从经济效益分析,375kg/hm2的施用量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利用乙烯利浸种、田间增施中微量元素及功能肥等,研究其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生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可行性方案。结果表明:乙烯利浸种、增施中微量元素和功能肥的施用,生姜株高、主茎叶数和地上茎粗显著增加,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在生姜品质方面,乙烯利浸种和肥料处理对生姜抗坏血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粗纤维含量均有所降低。在供试范围内,乙烯利浸种最佳浓度为350 mg/kg;生姜功能肥施用量为525 kg/hm2;硼肥的增产效果略优于锌肥,二者对生姜品质影响略有差异;1500 kg/hm2硅肥的施用在保持生姜品质的同时具有最佳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肥料在生姜种植中氮素的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发酵鸡粪、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作为供试肥料,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料中氮素的矿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有机肥料在出苗前矿化速率都比较缓慢,但后期不同有机肥料间矿化速率不同。精制有机肥从苗期到收获矿化速率比较均匀,阶段矿化率在6%-7%之间,氮素总矿化量为27.02%;鸡粪氮素总矿化率最高,为30.48%,阶段矿化率最高出现在旺长前期,为11.39%;生物有机肥中氮素总矿化率最低,为26.11%。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精制有机肥既增加了生姜的产量又降低了生姜硝酸盐含量,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生姜产量,对生姜硝酸盐含量没有影响,而施用发酵鸡粪虽然增加了生姜产量,但也提高了生姜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化肥用量过多问题,提高甘蔗节本增效,选取云南省6个主要蔗区作为试验点,以B9菌剂、有机肥、复混肥不同组合为供试肥料设置不同施肥处理,探讨各肥料处理对甘蔗生长、产量、糖分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分析甘蔗种植效益。结果表明,施用B9菌剂组合的肥料不同程度促进甘蔗出苗;6个试验点中除盈江县和景谷县施用B9菌剂组合的肥料对促进甘蔗分蘖作用不明显外,其他4个试验点均达到有效促进;与普通复混肥处理相比,施用B9菌剂的处理在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蔗糖分等性状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影响不显著。选取元江县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施用B9菌剂组合的肥料比对照收益高,而没有B9菌剂组合的肥料比对照低。综上所述,施用“B9菌剂+有机肥+化肥”组合的肥料在稳产减肥(化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研究高碳基肥料用量对富川烤烟生长发育和产值的作用效果,为提高富川烟叶的可用性提供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用基肥条施的方式,研究不同用量高碳基肥对烟株农艺性状、根系发育、干物质积累、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对照CK为常规施肥,复合肥总施肥量为1125 kg/hm2,基肥为825 kg/hm2,追肥为300 kg/hm2。在追肥用量一样、施氮量一样的情况下,T1、T2、T3 3个高碳基肥处理的基肥施肥量分别为600、1050、1500 kg/hm2。结果表明,高碳基肥能够促进上部叶的开片,对中部叶叶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促进根系发育、促进烟株健壮生长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降低烟叶中氯离子的含量,提高中部叶钾离子的含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有增加产值的作用,总产值的增幅在14.00%~21.00%之间,尤其促进上部叶的产值,增幅达到28.16%以上;有促进上等烟比例的作用,而中等烟比例稍低。该试验T2处理的效果最好,整体表现为T2>T1>T3>CK,建议在广西贺州地区推广1050 kg/hm2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本地区土壤养分供给状况,建立玉米施肥指标体系及科学配方,提高玉米综合效益,提升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可持续利用,研究配方施肥对国审‘苏玉糯901’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施用氮磷钾的肥料效应。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了玉米肥效试验,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审‘苏玉糯901’为耐肥玉米品种,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是N肥,P 肥次之,而K肥对产量影响不大。N3P2K2产量最高,N0P0K0产量最低;N2P2K3投入最高,N2P2K0投入最低;N2P2K3投入产出比最低,为2:15,N2P2K0投入产出比最高,为1:19。说明肥料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并不会带来产量的显著提高,但会降低收益率。  相似文献   

16.
在甘肃陇东旱塬区以田间试验的方式进行了SODm缓释氮肥施用方式对半湿润偏旱区冬小麦性状、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SODm后,由于其缓慢的释放效应,氮肥的效应延长,在冬小麦返青后土壤中依然能有充足的养分,可以使作物营养生长获得有利影响。SODm一次性施用可以使冬小麦较常规氮肥和当地传统施肥方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76kg/mm.hm2,增产10.48%,产值增加805.88元/hm2,净产值增加1105.88元/hm2,提高21.98%,增产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表明SODm一次性施入可以提高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复合微生物肥对宁南旱地马铃薯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合理用量,以庄薯3号为材料于2015年在宁夏南部雨养农田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肥料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化肥等量养分条件下,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提高马铃薯株高、茎粗以及主茎数,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提高马铃薯单株块茎数、单株产量、大中薯重量百分比。与常规化肥相比,复合微生物肥提高了马铃薯还原糖、维生素C、淀粉及干物质含量,提高了马铃薯品质。马铃薯增产率为1.0%~14.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率为4.3%~17.6%,通过水肥效应方程拟合得出复合微生物肥的最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施肥量分别为954.8和1415kg/hm2,在宁南旱地施用750kg/hm2时即可获得高产,因此分析认为宁南旱地马铃薯施用量在750~1415kg/hm2范围内能可获得高产并实现水分高效。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稻田在翻压等量紫云英作绿肥的情况下化肥减量施用对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影响,依托长期种植紫云英定位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化肥(100%F)、紫云英配施100%、80%、60%和40%化肥(MV+100%F、MV+80%F、MV+60%F、MV+40%F)对水稻收获期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紫云英配施化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毛管孔隙度。翻压紫云英可以替代20%~40%氮肥;与单施化肥(100%F)和紫云英配施化肥(MV+100%F)相比,紫云英配施减量20%~60%化肥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对照不施肥相比,紫云英配施化肥可显著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降幅为5.5%~17.8%,并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为15.0%~26.0%。单施化肥(100%F)、紫云英配施100%、80%、60%和40%化肥水稻产量较对照不施肥提高30.0%~39.6%,以紫云英配施80%化肥水稻产量最高。紫云英配施减量20%~40%化肥水稻产量较配施化肥100%增加2.7%~7.1%。分析产量主要构成发现,紫云英配施化肥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来提高产量。综合考虑土壤理化性状、水稻产量等水稻可持续发展因素,豫南稻区紫云英翻压量22500 kg/hm2时,化肥减施20%~40%均可在此地推广,以化肥减施20%为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