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源性饲料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一旦受到污染,不仅影响饲料的安全品质,而且严重威胁到动物乃至人类的健康。本文简单介绍了动物源性饲料的微生物污染现状及其评价指标,并阐述了防治动物源性饲料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加工谷物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谷物加工可降低微生物污染,可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从而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应用某些加工技术可降低饲料成本,并可允许使用一些液体饲料原料或可以采用一些非传统饲料原料。本就谷物饲料加工对仔猪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饲料在加工、贮运过程中极易受微生物污染,即使加入了防霉剂、防腐剂,其保鲜作用也是很有限的。饲料一旦霉变,不仅营养价值降低,适口性变差,而且微生物毒素直接危害动物健康,甚至导致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今介绍几种检测饲料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快速简便的新方法。1酶活性测定法 该方法是建立在特种微生物的酶活性和微生物特定产物含量测定基础上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有的养殖户在饲料管理方面往往只注意饲料的营养价值,而忽视饲料微生物污染;在疫苗免疫上,机械地执行免疫程序,盲目免疫,认为只要打了疫苗就能防病,而忽视抗体监测。其实,饲料微生物污染检测和抗体监测在养殖生产中举足轻重,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饲料及食品是微生物繁殖的良好培养基。因此为了防止饲料及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限,保持质量不变,除了要合理保管、运输、调制和包装等外,还要在生产、加工或保藏过程中加入少量的抗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6.
由于饲料原料来源复杂、生产工艺简陋等原因,动物源性饲料大量存在微生物污染的现象,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对动物源性饲料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进行了介绍,即严格控制原料来源,并采取控制温湿度、添加抑制剂、使用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微生物污染阻碍畜牧生产的良性发展。微生物检测时控制污染的源头,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饲料安全。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文献和最新的研究进展,本文总结了动物饲料中微生物污染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基因技术的检测、基于免疫学方法的检测以及基于蛋白质技术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1 饲料工业的发展现状 青海省饲料工业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省相继建成了一批跨行业、跨部门的饲料厂、饲料加工车间及个体饲料加工点,初步形成了包括饲料原料、饲料加工、饲料添加剂以及行业管理、饲料科研、饲料人才培训及饲料检测组成的饲料工业体系。根据2005年底调查统计,全省饲料生产企业(饲料加工点)74家,其中时产5~10t的大型饲料企业4家,  相似文献   

9.
饲料尤其是营养成分齐全的配合饲料 ,是滋生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 ,因此在饲料加工、贮运过程中极易受微生物污染 (陈丽鹃 ,1 997)。据国外报道 ,各种饲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发热、霉变及带毒等问题 ,从配合饲料中发现的微生物可达数百种 ,其中以霉菌的危害最严重和普遍 ,细菌次之 ,放线菌和酵母菌较轻。目前 ,国内对饲料微生物检测的传统方法有平板涂布法、血球记数板直接记数法、ELISA等 ,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试验周期长、灵敏度和准确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近年来 ,随着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饲料工业中微生物检测…  相似文献   

10.
动物源性饲料对补充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癸的意义。但由于动物源性饲料原料来源复杂、易传播疾病及易受微生物污染等特点,动物源性原料的使用给畜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如肉骨粉)来源,有屠宰场下脚料、有来自饭店、农村零星收购的杂骨和动物废弃组织,成分和来源复杂。由于原料的混杂性,牛羊源性成分混杂其中也在所难免,增加了反刍动物饲用同源性饲料感染疯牛病和痒病的风险。所以,加强对动物源性饲料使用的安全控制意义重大而紧迫。笔者指出,近几年来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甚低,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十分严重,对此,各级饲料管理和检测部门应加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市场抽检力度.重点检查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因子、动物源性饲料的卫生指标、粗蛋白含量和真蛋白率、产品标签。对不合格产品予以媒体曝光,行政执法部门予以处罚,整顿动物源性饲料市场秩序,加紧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制订和修订,以确保饲料安全,为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安全的物质保障。 文中笔者阐述了动物源性饲料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剖析了导致危害的成因,并对安全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及加工质量关键控制点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饲料企业、养殖企业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一、饲料工业仍有发展空间1991~2000年10年间,时产1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数量起伏较大,而时产5吨以上企业稳步增加,反映了我国饲料生产向规模化发展的趋势。饲料产品是微利产品,企业的发展要靠规模求效益。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饲料加工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全国排名前20位饲料加工企业的饲料产品产量已占全国饲料生产总量的30%以上。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分散饲养占大头,饲料加工企业大中小并存的局面近期会继续存在。另外,民营饲料加工企业发展迅猛。1990年,国有饲料加工企业生产的饲料产量…  相似文献   

12.
水产饲料加工要求高于畜禽饲料加工,而水产饲料中的虾、蟹饲料加工叉比普通鱼饲料的加工更难。观察国内饲料厂生产的虾、蟹饲料,发现为数不少的饲料显露出明显的加工质量缺陷。将虾、蟹饲料的多种加工缺陷系统归纳如下,并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由解决饲料厂实例的经验,提出弥补各种缺陷的技术措施,以求为提高我国虾、蟹饲料的加工水平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高效率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种成功还仅限于畜产品数量和饲料报酬的提高上,在畜产品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生产的畜产品不仅缺少风味,而且在经历了英国疯牛病、比利时鸡二恶英污染等一系列灾难性事件之后,人们对畜产品的安全和卫生尤其是微生物污染和药物残留产生了疑虑甚至恐慌。这使畜产品消费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饲料是畜产品形成的源泉,饲料质量直接影响到畜产品品质。动物营养学家在饲料配方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由饲料与营养因素引起的畜产品…  相似文献   

14.
饲料加工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动物中饲料占据了主要的生产技术。因此人们在不断地努力以优化饲料加工技术来降低成本,满足动物生产的需要,提高动物的生产效益。推动饲料加工技术改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添加的品种不断增多,添加的量越来越少,有些添加的成分有其特殊的要求(例如酶制剂),这就要求加工工艺要进行相应的变化;畜 牧业的发展所带来环境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工技术的变化,可以改进饲料利用率,养活环境污染;为了适应不同动物对饲料的需求,提高饲料厂竞争能力,饲料加工技术总是在不断的进步。本文对饲料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加工技术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商品肉鸡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但如果鸡群一旦发生传染病,不仅会造成肉鸡的伤亡,而且会严重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肉鸡的合格率,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此外,由于肉鸡发生传染病后所生产的鸡肉有可能被微生物污染,而且可能由于治疗疾病而造成药物残留,影响鸡肉的安全性,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肉鸡生产中合理地进行免疫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为了贯彻“饲料加工企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顺利开展饲料加工企业工人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饲料加工企业工人的技术水平和保证饲料工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组织编写饲料加工企业工人技术培训系列教材,并于1995年10月21──27日在上海市召开了饲料加工企业工人技术培训教材审定会。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乔玉锋、教材编委会主任齐文英以及教材部分编写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上海大江公司对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副总裁刘宏达出席了会议。会议审定了教材的有关内容,并确定六个工种九本教材:《饲料原料清理上…  相似文献   

17.
对黑龙江省几家实验动物中心使用的饲料进行了微生物污染检验。取样后第1d细菌总数为1.11×103~8.74×103个/g饲料,符合要求;取样后第7d细菌总数为1.02×105~7.00×106个/g饲料,超出规定标准约1个数量级。霉菌检验结果,取样第1d霉菌数为1.00×102~2.50×102个/g饲料,超出规定标准;取样后第7d,霉菌数(3.10×102~4.10×103个/g饲料)明显增加。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检验结果,取样后第1d,大肠肝菌数为0~3×101个/g饲料,取样后第14d全部超标。取样14d后沙门氏菌阳性率为40%,沙门氏菌阴性的料样,厌氧菌检出率为50%,说明黑龙江省实验动物饲料微生物污染比较严重,在目前实验动物饲料生产不规范的情况下,饲料的贮存最好不要超过7d。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甘肃省饲料资源的利用现状,针对甘肃省饲料资源尚未充利用,饲料加工调制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畜禽要地问题,提出了适合本省情况的饲料加工调制及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饲料行业发展趋势饲料行业发展趋势我国饲料专家分析了世界饲料行业目前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二十一世纪饲料工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一.世界饲料工业正向着集团化、产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饲料加工与饲养、食品加工联合经营,互相促进,形成饲料产销、畜牧水...  相似文献   

20.
饲料添加剂的加工工艺湖南省湘潭大学化工系林争鸣饲料添加剂加工工艺技术,是配合饲料加工技术与医药化工加工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项新技术。各国由于诸如竞争和技术保密诸多原因,关于这方面技术的报导很少。我国在最近几年引进了部分国外的生产饲料添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