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育苗方式及不同苗龄定植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时更换大营养钵的大苗较一直在小营养钵中生长的中苗株高、茎粗均明显增大,生长速度加快,同时叶片变大,生长加快,定植前大苗比中苗多生长两片真叶,叶片光合作用、总叶面积、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均显著增加;番茄大苗定植采收期最早,产量最高,中苗次之,小苗定植采收期最晚,且产量最低;大苗定植对番茄提前上市及增加产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般洋葱很少分蘖,一株结一个葱球,但如果定植大苗、徒长苗、分蘖苗,成活以后很可能出现分权,这些分蘖苗将来也会结球,形成2~3个较小的洋葱,降低商品率。也可能种子不纯,其中杂有分蘖洋葱,自然会出现分球。防止方法:选用纯度高的种子,定植时淘汰徒长苗、分蘖苗及大苗,选择生长一致的壮苗。成活后出现的分权苗可人为掰去留下一苗。  相似文献   

3.
<正>一、定植穴准备移栽前要预先把定植穴准备好,深翻土后,挖深约1m、面积1.5~2m2的定植穴,每穴施入有机质肥料25kg,草木灰约5kg。肥料要和土壤充分拌和,灌水后次日定植,定植时再加少量氮素化肥于株窝附近,使幼苗长根后及时得到养分。  相似文献   

4.
<正>1、母株选择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繁殖生产用苗的母株,建议使用脱毒苗。脱毒苗生长旺盛,抗病虫能力强,单个大,产量高,品质优,一般比非脱毒苗增产25%左右。建立专门的分株繁殖圃,于4-5月将引进的脱毒苗或从上年栽植脱毒苗的大棚中选择优良母株定植于繁殖圃内。定植距离要充分加大,一般行距1-2m,株距0.4-1m。栽植时要去掉母株的老叶、残叶等。栽植后多施氮肥,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促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黄瓜定植后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定植至缓苗日光温室黄瓜缓苗期约7d左右。定植后首先应浇水,每667m2浇水15m2左右,浇水必须在连续几个晴天的早晨进行。其次,应喷施保护剂和杀菌剂。定植后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缓苗,因此应密闭温室,保温保湿,以促进缓苗。  相似文献   

6.
正太和区新民乡刘家村村民邸玉彪,利用日光温室后墙空闲土地空间,实行立体栽培番茄,收到较理想的经济效益。温室长100m,跨度6m,棚室高3m,竹竿架结构。11月1日定植,后墙定植番茄300株,每株留5穗果,从春节开始采收,到4月底拉秧,采收番茄2120斤,增加收益5310元。其高效栽培模式如下:一、选优质种苗选用购买商品苗。后墙雷诺番茄苗300株,棚室内  相似文献   

7.
在具酸枣资源的山,于每年春季冬枣发芽前,就地嫁接。也可用酸枣种子繁育见苗,翌年春嫁接,第3年挖大穴定植。每亩栽55~83株,穴施农家肥50公斤、果树专用肥1公斤。定植后踏实浇水。  相似文献   

8.
红林农场橡胶苗抗旱定植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围洞法(定植后不再淋水)、围洞法+30~60 g/株保水剂(定植后不再淋水)、80 g/株保水剂(定植后不再淋水)、常规抗旱定植方法(定植后定期淋水)进行橡胶裸根芽接桩苗抗旱定植的效果。结果表明,定植40d后,采用围洞法+30~45g/株保水剂的处理,植穴内土壤含水量较高,裸根芽接桩苗定植成活率高,新植胶苗早期生长快,效果优于围洞法处理、极显著优于80g/株保水剂和常规抗旱定植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按小窝疏株密植种植方式,设置基本苗6苗/窝、4苗/窝和2苗/窝3个处理,研究了基本苗数对杂交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表明,降低基本苗后,杂交小麦的单株成穗能力有极大提高,基本苗6苗/窝、4苗/窝和2苗/窝的单株成穗数分别为1.5个、2.0个和3.6个,穗长、有效小穗数和穗粒数都有提高,单穗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株籽粒产量极显著提高,基本苗4苗/窝和2苗/窝的单株产量分别是6苗/窝的单株产量的1.58倍和2.93倍,基本苗4苗/窝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与6苗/窝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杂交小麦种植的合理基本苗约4苗/窝,折合约8~9万苗/667 m2;通过精量播种,充分发挥杂交小麦在营养生长方面的优势,促进植株的个体发育,提高繁殖系数,降低用种量和种子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番木瓜两性株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番木瓜采用夏植两性株大苗,实现番木瓜在淡季上市,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技术,包括两性株母株的选取、两性株生产、苗木准备、选地定植、田间栽培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一、定植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柑桔树正常生长与成活.栽植前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拉绳定窝,根据栽植密度和栽植方式.用绳索按株行距用石灰定点,按点挖定植穴;二是准备定植苗,定植苗应按质量分级,剔出弱苗、病苗,修剪挖伤的根或损伤的枝.根蘸泥浆保温,最好是随蘸随栽,才能有效地保证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果树容器育苗,便于集中管理,苗木生长快而整齐,质量好,定植时间灵活。定植后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比常规育苗提早一两年受益。笔者曾用容器春育枳壳砧木苗80株,当即嫁接桠柑,成活率100%,当年株高62厘米,次年10月定植建园。2001年株产3.5公斤,2002年株产7.8公斤。后又用容器春育桃树苗、枇杷苗、枳壳苗共200株,当年秋季嫁接大石早生李、大五星枇杷、矮晚柚,均生长良好。现将容器育苗方法介绍如下:1.容器准备用高25厘米、口径25厘米~30厘米的塑料软钵,或用化肥塑料编织袋(大的一改二),底部用烧红的铁丝烫眼漏水;也可用口径30厘米、深30厘米左…  相似文献   

13.
大棚蔬菜周年高效生产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番茄、越瓜、芜荽模式 番茄品种选用合作903,每年11月下旬采用大棚多层覆盖育苗。2月上旬定植,每亩定植3000株。大棚内套小棚盖草席、铺地膜覆盖方式。5月上旬上市,6月中下旬拉秧。亩产5000公斤,收入9000元。越瓜苗5月中旬采用营养钵育苗,选用地方品种,6月上旬,在大棚番茄畦的一侧面,两株番茄植株之间,间隔定植越瓜苗,并适当剪去周同番茄枝叶。越瓜一般在7月下旬上市,亩产量2000公斤,收入3,4000元。  相似文献   

14.
1栽培技术模式 该栽培技术是改原来的窄垄(垄距90cm)为宽垄(垄距155cm),改窄垄单行撮苗种植为宽垄双行撮苗种植,形成地膜覆盖宽垄撮苗种植模式。即垄面宽130cm,垄间行道宽25cm,垄上撮苗玉米窝距75cm,行距90cm,每撮留苗4株,亩留苗4590株,比窄垄单行地膜覆盖撮苗玉米亩增590株。这种技术不仅继承了撮苗种植法的优点,又充分利用了耕地资源,省工省时,而且垄间形成通风透光通道,有效改善了窄垄劳动强度大、产量徘徊不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四、合理密植,盖膜覆草自生苗、嫁接苗都要在1~2片真叶时定植。不要大苗定植。地爬式栽培,小型西瓜每667平方米(1亩)植800~900株,中型瓜和无子瓜植650~700株。保护地搭架立蔓式栽培,小型西瓜每667平方米植1500~2000株,中型瓜植1200株。定植选择在下午或阴天进行。定植前营养钵浇水,带药带肥,定植深度与营养钵高度相同。定植后覆盖黑色或银灰色地膜。银灰色地膜由于对光线反射极强,有驱除蚜虫、蓟马的效果,可减少病毒病的发生。地膜覆盖面积越大,效果越好,露地栽培时应在地膜上盖稻草或麦草,保护地可覆盖遮阳网降温。五、田间管理1.温度…  相似文献   

16.
一、定植期管理 1.春栽在4月初开始定植,定植密度为1×1.5m,666.7m2植444株。 2.定植穴长宽各80cm,深60cm,每穴施腐熟有机肥5~10kg,每666.7m2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7.
蒋巍  吴伟民 《农家致富》2004,(13):35-36
一、定植前准备 梨苗定植前平整土地,若有条件,则可以进行全园深翻后再整地。整地结束,根据生产方案先确定株行距。一般来说,梨树栽植株距为2~4米.行距为4~5米,每亩需苗33~83株,但如果要在行间套种其他作物则可将行距拉大为6~7米。此外,为获得早期丰产并实现高  相似文献   

18.
正水、肥、气、热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夺取黄瓜丰产、进行无公害生产的关键。1定植密度密度过大造成郁闭,植株互相遮阴,易诱发病害。所以,定植密度一定要合理。早期丰产性好、叶片小的品种,5m×11m畦定植40棵,行株距50cm×40cm,亩保苗4000株;新世纪2000、密刺类等大叶品种,5m×1.1m定植36棵,行株距50cm×30cm,亩保苗3700株。定植方式:起垄覆膜、膜下暗灌。定植沟不能开得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的影响,以黔西南州普遍种植的白壳薏苡为材料,设置了追肥水平、窝行距、窝苗数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追肥水平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追肥增加到一定水平时,产量反而下降;(2)不同窝行距、不同窝苗数差异极显著;(3)A3B2C4处理的表现最好,即行窝距80 cm×80 cm、窝苗数6苗、追尿素20 kg/667 m2,需打1042窝/667 m2,基本苗数6252苗/667 m2。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的产量影响明显,因此,应合理密植,适量追肥。  相似文献   

20.
一、生菜 1.播种育苗 育苗用种量为25~30g/666.7m2,(栽种666.7m2地的育苗用种量)。将种子用水浸泡5~6小时,在15~18℃温度下见光催芽。2~3天后播于育苗床中,此期间温度控制在12~20℃。3片叶时分苗(株行距5×5cm),6~7片叶移栽。冬春育苗,注意温度和水分,夏秋露地育苗注意遮荫,减少强光照射,降温培育壮苗。 2.定植密度 直立型生菜株行距较小,可控制在17~20cm左右。 3.管理 (1)追肥。定植后5~6天追少量氮肥,促进叶片生长;定植后15~20天追氮、磷、钾复合肥15~20kg/666.7m2。 (2)浇水。定植后7天浇一次缓苗水,中耕保湿。幼苗期土壤不可干燥也不可过湿,以防苗子老化和徒长,发棵期适当控制水分。 4.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霜霉、软腐,栽培中注意避免连作,栽植密度合理,防止田间湿度太大。发现霜霉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