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生育性状、产量的变化,并比较了其经济效益差异。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可改善水稻生育性状,比常规施肥增产6.5%,增收76元/667 m2,有效提高了产投比。  相似文献   

2.
2015年在玉田县郭家屯乡、林头屯乡、石臼窝镇、郭家桥乡、散水头镇进行了玉米配方施肥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地力水平的玉米产量,得出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比空白对照平均增产61.7%,增收4353元/hm~2;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平均增产9.3%,增收2433元/hm~2;测土配方施肥产投比为9.9,农民常规施肥产投比为6.0。  相似文献   

3.
不同配方肥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肥对水稻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以配方肥(12-19-14)、配方肥(28-13-9)和配方肥(29-15-10)为基础的3种配方肥可明显改善水稻生育性状,667 m2增产7.9~9.4%、增收97.6~116元,有效提高了产投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水稻配方肥田间校正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赣榆县试验地块土壤养分测试结果,根据水稻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设计出适应不同地块的2种配方肥料。为验证2种配方肥的田间使用效果,于2012年度进行了田间校正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区产量均有所增加,增产率分别为8.32%、11.97%,分别增收172.34元/667 m2、266.13元/667 m2。肥料农学效率、配方肥产投比较好。因此,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根据测土结果和水稻需肥规律拟订的施肥配方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水稻肥料配方的准确性,发挥配方施肥的最大效益,对专家会商的区域性作物肥料配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稻主推配方(每667m~2施纯氮N-18 kg,P_2O_5-4 kg,KCL-6 kg)比常规区产量增加26 kg/667 m~2肥料,增产率4.3%,氮肥农学效率为2.5,施氮产投比为2.7:1增收122元/667 m~2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2015年在永定进行烟后稻配方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配方肥比习惯施肥每667m~2增产49.7 kg,增幅8.6%,增加产值149.1元,净增收107.8元;比空白对照区每667m~2增产150.4 kg,增幅31.6%,增加产值451.2元,净增收305.9元。说明在烟后稻上施用水稻配方肥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施肥、配方施肥以及磷肥后移对水稻磷素吸收积累量、利用效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和磷肥后移使水稻植株内磷素吸收累积量增加,磷肥贡献率、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等均显著提高;在相同施磷水平下,与磷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磷肥后移处理(m基肥∶m追肥=7∶3)使水稻生育后期磷素总累积量和净吸收量提高了6.86%和20.07%,磷肥贡献率、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提高了36.56%、23.10%、46.16%、7.09%和18.25%,水稻产量和产投比提高了7.09%和7.04%。综合分析,配方施肥尤其是磷肥后移可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磷素吸收累积量,提高水稻磷肥利用效率、产量和产投比,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水稻配方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吉林市世纪田王生物肥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配方肥应用效果的研究,验证其与当地常规施肥效果的差异,完善水稻配方肥的配方。结果表明,配方肥肥效同当地常规施肥肥效相比可增产380 kg/hm2,增产率为3.7%,且比空白对照增产5 465 kg/hm2,增产率为108.2%,效果显著,肥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棉花配方施肥在赣北棉田的应用效果,在彭泽县浪溪镇浪溪村实施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比当地棉农常规施肥增产增效明显。在当前市场棉价和肥料成本的条件下,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节本增收1031.4元/hm~2,增收幅度为6.8%。  相似文献   

10.
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促进水稻生产节本增收。2013年中方县一季中稻示范区面积1213.8hm^-1,通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平均产量达到9843.7kg/hm^-1,比全县当年水稻平均产量增产11.9%,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烟后稻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每667m^2增产稻谷15.6kg,净增收47.06元;测土配方施肥比空白对照每667m^2增产稻谷145.1kg,净增收331.6元,烟后稻测土配方施肥能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2.
测土配方施肥对黑龙江省讷河市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针对黑龙江省多数农民水稻生产施肥存在重氮、轻磷、忽视钾的现状,结合测土配方项目工程开展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改善水稻主要经济性状、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提高黑龙江省稻作区的水稻产量和产值,扣除投入成本,测土配方施肥比当地习惯施肥净增产值42.9~91.2元/667m2,平均74.3元/667 m2;较对照净增产值17.8~38.2元/667 m2,平均31.45元/667 m2。增加了种稻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3.
水稻配方肥肥效校正田间示范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辉 《北方水稻》2012,42(3):44+46
介绍了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在田间试验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提高水稻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施肥会有效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及产量,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复混肥 585、780、1 170 kg/hm2 在一次施肥和分次施肥处理下对华南 12 号木薯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木薯种植中的最佳施肥方案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复混肥处理的化肥施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 52.71%、36.94%和 5.42%,但其株高、单薯长度、单薯粗、鲜薯重和地上部鲜重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木薯种植降低了土壤 pH、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提升了土壤速效磷含量,而施肥量 1 170 kg/hm2 的 T3、T6处理提升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但相对于对照,土壤肥力的变化则因施肥量和施肥次数而异,复混肥施用量为 585、780 kg/hm2 的处理,分次施用更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降低,而施肥量为 1 170 kg/hm2的处理分次施用仅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而不利于减缓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降低。另外,所有复混肥处理均比对照具有更高的产投比,但经济效益最好的为 T1、T4 处理,其次为 T2 和 T5 处理。因此,从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变化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T4 为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5.
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地优质稻南粳5718和糯稻99-25为供试材料,根据试验地土壤养分状况,采取减氮增磷增钾的措施,即在基肥中减少氮肥,增加磷钾肥,并在追肥中降低氮肥投入,来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当地水稻增产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通过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成穗数,其中南粳5718高峰苗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8.02%,有效茎蘖数增加5.26%,穗数增加4.89%;糯稻99-25高峰苗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0.12%,有效茎蘖数增加4.32%,穗数增加2.34%。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提高抽穗期的叶面积指数(增幅19.47%),强化水稻的光合能力。在不影响穗粒数和结实率的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增加水稻千粒质量,从而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给冬小麦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原理,利用野外小型蒸渗仪,以不施肥为对照(CK),原位研究了配方施肥(PF)以及配方施肥+秸秆还田(PF+JG)处理对砂姜黑土水分动态和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主要影响0~40 cm土层土壤剖面水分含量,而40~8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在小麦出苗期和拔节期,PF+JG处理的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PF处理分别提高50.9%和34.6%.土壤水分最大有效库容在小麦全生育期呈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在返青期;PF+JG处理的出苗期土壤水分最大有效库容较CK和PF处理增加了8.25%和20.82%,拔节期增加8.07%和10.95%,且均差异显著(P<0.05).PF+JG处理的土壤水分入渗量分别是CK和PF处理的4.53和3.55倍;小麦耗水量较PF处理降低9.2%;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和PF处理增加124.1%、18.8%和144.0%、30.8%,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说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作用与增加土壤水分有效库容、水分入渗量和减少总耗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湖北江北农场小麦肥效试验与施肥推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江北农场五个分场布置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小麦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相应增产率为17.5%~69.5%,纯增收入为917.2~2 464.1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0~160kg·hm-2,P2O550~60kg·hm-2,K2O 50~60kg·hm-2。  相似文献   

18.
以连作晚稻为研究对象,选取规模种植大户典型的高产田和低产田为试验点,通过土壤理化性质化验,制定肥料运筹方案,开展了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探讨配方施肥技术在机插连作晚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连作晚稻机插田,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调整氮肥总量,利用尿素等速效肥代替复合肥作追肥,增施穗肥,可以达到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在生产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扬麦25为材料,分析脲甲醛复合肥配方施肥与当地常规配方施肥对小麦分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脲甲醛复合肥配方施肥对小麦前期分蘖表现出了促进作用,茎蘖数的增加幅度高于常规配方施肥,且分蘖率的差异更为显著。随着小麦分蘖数开始下降,脲甲醛复合肥配方施肥的成穗率低于常规配方施肥,但差异不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脲甲醛复合肥配方施肥的有效穗数比常规配方施肥高,具差异显著(P<0.05),但在实粒数和千粒质量方面几无差异。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来看,脲甲醛复合肥配方施肥通过增穗数、增粒质量达到增产效果,增幅2.93%,增加净效益50.55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