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江成英  刘晓兰  王松 《中国饲料》2021,1(21):123-125
为提高玉米蛋白粉饲料的利用率,本试验以添加一定比例麸皮的玉米蛋白粉为原料,按一定接种量接入混合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以1∶1∶1的比例混合)制备发酵饲料。以可溶性蛋白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饲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为玉米蛋白粉与麸皮比例7:3、料水比1:1.3、接种量6%、发酵温度33 ℃、发酵时间87.08 h。采用该条件进行发酵试验,发酵饲料中可溶蛋白含量平均值为13.77%,达到预测值的99.14%,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多菌种|固态发酵|饲料|可溶性蛋白|响应面  相似文献   

2.
邓永平  肖凯  车鑫  刘晓兰 《中国饲料》2023,1(3):149-154
本试验以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玉米蛋白粉、米糠和豆粕为原料,通过多菌株固态发酵生产蛋白质饲料。以可溶性蛋白含量为指标,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玉米蛋白粉、米糠和豆粕的质量比例为5:2:3,含水量为53%(V/m),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种子液按体积比3:2:1组成复合种子液,接种量为6%,在32℃发酵72 h。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发酵后玉米蛋白粉饲料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9.37%、粗蛋白质约40.22%、干物质约54.17%、蛋白酶活力2926.52 U/g、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1092.07 U/g。因此表明,通过多菌株发酵显著提高了饲料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发酵可提高玉米蛋白粉饲料的利用率。本研究通过平板培养和发酵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发酵玉米蛋白粉生产饲料的最佳菌种,并以发酵饲料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所用菌种的比例。结果表明:以嗜热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热带假丝酵母三种菌株配合发酵效果较好,比例为3∶3∶2时发酵饲料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4.47%。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黑曲霉、乳酸菌、酵母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玉米蛋白粉的优化条件。通过各菌种玉米蛋白粉水解驯化试验、菌种混合比例及发酵条件(温度、时间、含水量及初始pH)的正交试验,以玉米蛋白粉多肽得率为指标,确定发酵玉米蛋白粉的最优发酵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测定发酵液中粗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含量以及多肽得率。结果显示,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接种比例为地衣芽孢杆菌4%、乳酸菌4%、酵母菌6%、黑曲霉6%,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84 h、含水量45%、初始pH为6,在此条件下多肽得率为44.03%。在发酵过程中,粗蛋白质含量和多肽得率呈上升趋势,发酵终止时,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5.17%,多肽得率提高了205%,还原糖含量提高了850%,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2.58%和12.37%。本试验结果可为扩大玉米蛋白粉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米蛋白粉饲料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资源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多数为醇溶蛋白不易被动物所吸收,利用微生物发酵玉米蛋白粉,可提高其吸收利用率。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为原始菌株,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筛选出高产蛋白酶的突变菌株,以提高其发酵玉米蛋白粉的能力。通过大量筛选及连续传代试验,筛选出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较原始菌株的产蛋白酶能力有明显提高的枯草芽孢突变菌株11-1。经试验测定该菌株的蛋白酶活力较原始菌株提高1.66倍。发酵验证试验表明,菌株11-1对玉米蛋白粉饲料中的可溶性蛋白转化率由原始菌株的37.39%提高到47.83%。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17,(21):49-56
通过透明圈法筛选到一株对玉米蛋白粉有较强降解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X1-1。该菌株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具有较强的亚硫酸钠耐受能力。单因素发酵实验表明,X1-1菌株液态发酵玉米蛋白粉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6%,发酵温度36℃,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72 h。发酵液经喷雾干燥得到的发酵玉米蛋白粉样品的蛋白酶活为2 217 U/g,粗蛋白以及小肽含量与玉米蛋白粉原料相比,分别提高了1.81倍和5.35倍。  相似文献   

7.
鸡对THB活性酵母蛋白饲料的氨基酸可消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市场上大量涌现的酵母饲料是以植物饼粕、玉米蛋白粉及某些糟渣为主体,经发酵而含有一些酵母菌体蛋白及一些活性物质的复合物。如何科学使用这类酵母饲料,首先需要对其产品进行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评定。为此,我们用去盲肠鸡测定了由浙江省常山生物化工厂生产的THB活性酵母蛋白饲料的氨基酸消化率。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供测THB活性酵母蛋白饲料由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和浙江省常山生物化工厂联合开发,是以玉米蛋白粉和植物饼粕为底物,经一组特异酵母菌种混合固体发酵,再经低温干燥而成。供测样品含粗蛋白质489%、粗脂…  相似文献   

8.
不同菌种发酵条件下苜蓿部分生理因子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酵母菌和乳酸混合菌在相同条件下对苜蓿(Medicago sativa)进行发酵处理,测定不同时间段发酵样品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酶保护系统中SOD、CAT的活性变化。得出在发酵第7 d处理样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第5 d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值,SOD和CAT的活性均在第7 d达到最高。说明2种菌对苜蓿发酵表现出相似的特性,但乳酸混合菌对苜蓿的利用要优于酵母菌。试验为利用发酵生产苜蓿产品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物发酵玉米蛋白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7日龄黄羽肉仔鸡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发酵玉米蛋白粉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和10%发酵玉米蛋白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5%和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并且饲粮添加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饲粮添加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显著或极显著提高28日龄的肝脏指数、肾脏指数以及56日龄的肾脏指数、胸腺指数(P0.05或P0.01);3)饲粮添加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极显著降低28日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P0.01),饲粮添加5%和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极显著增加28和56日龄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4)饲粮添加5%和10%的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极显著提高血清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1),并极显著降低28日龄血清丙二醛含量(P0.01)。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发酵玉米蛋白粉能够有效促进肉仔鸡生长,优化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DP50是采用特选的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啤酒酵母和特殊的培养基——玉米糖浆和玉米蛋白粉,经过特定工艺深层发酵后的生物蛋白及代谢产物。1高品质的蛋白质DP50,是美国威斯康辛酵母蛋白公司研发生产的功能性酵母蛋白,氨基酸平衡性好,消化吸收率高。此外,DP50中含有大量的发酵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1.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深加工产业的主要副产物,玉米活性肽的制备对推动玉米蛋白粉资源的深加工和产业化进程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从玉米蛋白粉中酶解制备玉米活性肽的生产工艺,并对原料预处理、酶解、分离、精制等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探索,得到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玉米活性肽产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玉米黄粉为主要原料,利用制备的种曲为发酵剂进行发酵饲料的制备。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以可溶性蛋白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固态发酵玉米黄粉饲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所制备的种曲为发酵剂固态发酵玉米黄粉饲料的最优化工艺为:物料比(黄粉:麸皮)7:3,料水比1:1.4,发酵时间108 h,发酵温度33℃,种曲接种量5%。该条件下发酵玉米黄粉饲料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3.67%。  相似文献   

13.
玉米蛋白粉是重要的植物性蛋白原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文章就玉米蛋白粉营养成分及其在鱼类生产中的应用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14.
酵母菌发酵玉米秸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温条件下用酵母菌对玉米秸秆进行发酵试验。发酵完成后,测定其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原料配方麸皮∶酵母∶秸秆=2∶2∶100发酵效果好,发酵后CP提高1.93%,EE提高0.51%,且差异极显著(P<0.01);发酵10~15 d,CP可达到6.49%~6.61%,EE为0.82%~0.95%,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切短长度对发酵效果有明显影响,秸秆粉碎后发酵效果显著,但会增加发酵成本;水分含量应掌握在60%~70%,可以取得较好的发酵效果;酵母菌发酵对玉米秸秆粗纤维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15.
饲料酵母总数,活率的测定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学通 《饲料研究》1996,(11):19-19
饲料酵母总数、活率的测定及注意事项农业部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刘学通饲料酵母是以菜籽饼、棉籽饼、麸皮、玉米蛋白粉、酒槽等为原料,利用微生物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它不但蛋白质含量丰富(一般在45%以上),而且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酵母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16.
更深层的开发利用啤酒糟资源,提高其饲喂效价,是缓解我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并能实现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文章以啤酒糟为原料,酵母菌、乳酸菌及其混合菌作为微生物发酵剂,考察发酵前后啤酒糟中的粗蛋白、真蛋白、粗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详细探讨了混合菌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接种量的不同对啤酒糟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温度为28℃、pH为4的条件下,发酵3d后,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的啤酒糟中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菌种发酵啤酒糟的最佳比例2:3,最佳接种量为4%,此时发酵效果最好。最佳条件下,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比原料分别提高了68.29%和35.66%,粗纤维的含量则下降27.63%。  相似文献   

17.
饲料酵母是利用蛋白粉、豆粕、麸皮等采用多菌种经固态发酵后,再进行干燥处理而成的物质。产品中有部分活性酵母和多种维生素,粗蛋白含量为45%左右。从原料与成品中蛋白总量看,发酵处理后提高不多,但发酵后,产品中可利用的粗蛋白氨基酸有明显的提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饲喂试验表明,它可以代替一部分鱼粉。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和莲花菜尾菜酵母菌发酵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酵母菌对玉米秸秆+莲花菜尾菜在室温下进行发酵试验,发酵完成后,测定其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含量,比较分析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原料配方玉米秸秆:莲花菜尾菜:酵母菌在70:30:2时发酵效果好,发酵后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0.78%,粗脂肪含量提高了0.76%,且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玉米秸秆与莲花菜比例一定时,玉米粉添加量为10时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最多为1.38%,差异极显著(P0.01),粗脂肪含量提高0.89%,差异显著(P0.05);玉米秸秆与莲花菜比例一定时酵母添加量为3 g时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最多为1.00%,差异极显著(P0.01);原料配方玉米秸秆:莲花菜尾菜:酵母菌:玉米粉在70:30:2:5时发酵效果好发酵后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0.90%,差异极显著(P0.01),粗脂肪含量提高了0.86%,差异显著(P0.05);酵母菌发酵对玉米秸秆粗纤维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科院国际农业开发中心与黑龙江临江高蛋白饲料厂联合研制的PY生物活性高蛋白粉,以农、牧、副产品及下脚料和无机盐为原料,用5株酵母菌和1株光合细菌分别培养混合发酵而成。其产品具有两类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除含有饲料酵母营养成份外还含有光合细菌的特殊营养成份,氨基酸含量高且比例适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B_(12)生物素等比其它饲料酵母高一倍以上,并含有胡萝卜素和辅酶A,光合细菌还有去污和净化水质作用,该产品原料广泛,不但能利用植物性蛋白原料,还可利用其它酵母不可利用的动物性蛋白原料及下脚料和农副产品,其发酵物营养成份和生物效价均大幅度提高,该产品有很高的生物活性。机械化生产的实现使劳动生产率比其它固体发酵工艺提高6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饲料酵母是豆饼、棉饼、菜籽饼、血粉、玉米蛋白粉等为原料,按比例添加酵母菌种和水,经搅拌均匀后,以不同形式发酵,此后将发酵好的物料,晾晒、烘干、粉碎、包装而成。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它在适宜的温度、湿度、酸度下,细胞繁殖生长速度快,菌体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强,且对畜禽无毒无害。 饲料酵母是由9%以下的水人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