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回顾肉鸡行业发展探寻肉鸡市场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朝 《中国家禽》2005,27(13):1-4
“时至今日,无论牌子多硬,产品多红,资本多厚,职工队伍多大,也无论它在金融界信誉多高,在市场风头多健,凡属企业,无不人人自危。”当我们业界所有熬过这次肉鸡市场低谷,而至今大难不死的企业管理人,再次重温这句至理名言时,每个人都会感慨万千。中国肉鸡业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肉鸡市场的变化起伏,20年来逐渐步入了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总体利润微薄的今日,企业发展壮大实属不易,稍不留神便会赔得血本无归……。这20年间,肉鸡市场一直起起伏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养殖业不断的发展,如今养殖业的规模技术格局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国际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了人们对肉、蛋类需求不断增多,市场需求增大,企业的利益也就有了保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到现代肉鸡养殖行业中来。鸡肉是人们离不开的肉类,因为鸡肉有高蛋白,营养价值丰富,所以受到消费者青睐,但是成规模养殖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就是,肉鸡一旦生病,就会造成大规模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从去年10月份的"速生鸡"到年底的"药残鸡",再到今年3月底的"H7N9",灾难不断的降临肉鸡行业,肉鸡行业全面进入谷底。面对低迷的行业前景,肉鸡养殖面临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该如何为整个行业寻找到未来发展的新方向?2013年8月9日,由中国健康养殖论坛主办的"第七届健康养殖论坛暨规模化肉鸡养殖新技术高峰会"在山东临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学者,企业技术骨干,养殖场老板近100人参加会议。会议就  相似文献   

4.
5月16~17日",2012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二届全球肉鸡产业论坛"在南京召开,近500名国内外白羽肉鸡企业、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以及相关行业代表出席,大会围绕"肉鸡发展与消费"这一主题,以特邀报告和辩论两种形式进行了充分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5.
为给全球肉鸡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个广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以共同研讨肉鸡业未来走向,探索发展新模式,加强技术交流,促进全球肉鸡业可持续发展,由中国畜牧业协会联合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举办的全球肉鸡产业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大会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13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和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重召开。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围绕黄羽肉鸡资源选育与利用、市场与品牌、养殖技术与创新作了精彩的报告,并和与会代表就我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地讨论。本次大会结合了主题报告、产品尝试、品牌展示、互动论坛等形式,反馈良好。本刊依托大会报告和会刊,对这次盛会的主题进行综合整理,请行业人士参阅。  相似文献   

7.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肉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牧业领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鸡肉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肉鸡饲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快速致富十分可靠的途径。饲养肉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只有掌握好各个饲养环节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从以下五方面就肉鸡饲养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代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者的防疫认知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关于黄羽肉鸡的疫苗接种工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防疫工作中,也难免存在疫苗接种失败的情况,所以对黄羽肉鸡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从失败的经验中出发才能探寻成功率更高的防疫措施。本文从疫苗质量、疫苗选择等多个方面对黄羽肉鸡的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家禽养殖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上半年,对于肉鸡养殖的从业者来说是一个梦魇,直到现在,大家还昏昏沉沉的没有回过神来,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信心,打不起精神,还有一方面就是对未来更加迷茫。种禽产能过剩拉长疲软周期2012年底被媒体曝光的"速生鸡"事件(所谓"速生鸡"是一种外行制造的冷幽默、所谓"药残鸡"也是以偏概全的炒作)让整个肉鸡行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本就一蹶不振的肉鸡养殖在H7N9的阴霾中又经历了一次洗礼,于是整个产业的发展就如老牛拉破车、慢牛爬大坡,既疲软无  相似文献   

10.
肉鸡饲养效果的好坏,主要在于是否掌握肉鸡饲养管理的要点,才能促进肉鸡正常的生长发育。文章主要从肉鸡的生长环境和饲养方式来对肉鸡管理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和一些行业内的朋友讨论肉鸡行情,朋友告诉我:种鸡苗预订最近几天"火"了,价格涨到12元了。这个消息听着很喜人,毕竟种鸡苗和肉鸡苗憋在"水下"有些时日了,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我曾经跟一位朋友开玩笑说"2012下半年是种鸡还账的时间"。现在看来,还账的时间很有可能要延期了!成本上涨、消费不振成为肉鸡行情持续低迷的罪魁祸首随着寒冬的来临,养殖业的深冬含意也随之加深了一层。2012年是这一轮"肉鸡行情循环"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市场上鸡肉产品越发多样化,这也促使了肉鸡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确保养殖质量与食品安全,对于发生疾病的肉鸡只能做扑杀与焚烧处理,这会导致养殖场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做好肉鸡疾病防治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就主要对现代肉鸡的疾病防治工作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肉鸡气囊炎是养殖业中比较常见的,能否治愈气囊炎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所有接触过肉鸡气囊炎这种病的人都很担心,这种病发病急,传染快,病程长,治愈慢,一旦控制不住,死亡高,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实肉鸡气囊炎也不是不治之症,关键是要综合管理才能真正遏制气囊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肉鸡饲养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快速致富、易管理、见效快以及投资少十分可靠的途径,但是,因为一部分饲养人员没有饲养管理的经验以及科学技术的知识,实施盲目投资,进而造成了很大经济的损失.肉鸡饲养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项具有综合性的工作,只有对肉鸡饲养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掌握,进而对其实施综合性考虑,才能有效提升肉鸡饲养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就肉鸡饲养管理进行几点论述.  相似文献   

15.
白羽肉鸡行业最近几年的大起大落,令企业家和行业从业者心有余悸。如何突破行业周期性波动,保持肉鸡市场的平稳发展,是广大同行业者一直思索的问题。本文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在肉鸡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来阐述推动白羽肉鸡行业良性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月16~17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和《国际家禽》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三届(2012)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二届全球肉鸡产业论坛在南京珍珠泉大酒店成功举办。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和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文杰等领导、专家出席本次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企业家、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两场别开生面的辩论环节成为本届大会一大亮点。众多行业专家、企业老总分别就未来肉鸡产业模式发展方向和肉鸡养殖中预防性投药的利弊问题等话题进行了精彩辩论。本刊特撷取辩论精华,以飨读者。相同的观点互相支撑,不同的观点激烈碰撞,对于肉鸡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双方嘉宾的真知灼见及言语交锋,相信能够为您带来启迪和共鸣。  相似文献   

17.
肉鸡在常规免疫后发生免疫副反应是养殖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时常听朋友们抱怨说,鸡群本来没什么毛病,可是一做免疫就发病了;有些大的肉鸡养殖场也是这样,按程序免疫必须得做,可一进行免疫就会发生免疫副反应。采取哪种措施可避免这一现象发生是我们目前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一情况,及时对症是首要应对措施,但这只是应急之需,并非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8.
余锋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2):35-40
中国肉鸡业从80年代初.在没有国家经济补贴的情况下,以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在中国立足。并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目标,以发展成为农牧业领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其总体产量已占世界第二位。2001年,中国的肉鸡产量为940万吨,占世界肉鸡产量的157%。2001年出口肉鸡522万吨位,虽然只占到鸡肉产量的5.5%,但直接带动了中国肉鸡222%的生产量。近年来,尽管国外肉鸡产品每年进口约80万吨左右,但是中国肉鸡产量仍以5%-10%的速度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在很多肉鸡孵化企业,孵化技术一直延续以前的方法,没有随着肉鸡育种的快速进展而改进,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孵化率低、第一周鸡雏死亡率高、雏质量不稳定等,常常感叹现在的肉鸡不好养,其实不是肉鸡不好养,而是肉鸡管理技术没有及时改进。笔者在河北和东北三省走访了很多肉鸡孵化企业,孵化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宫桂芬 《北方牧业》2014,(11):16-18
正一、2013年家禽及肉鸡产业总体情况禽业是一个涉及4000多万养殖场户、7000多万从业人员,关乎1.30亿人生计的民生行业。在满足居民动物蛋白需求,保证主要畜禽产品稳定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2013年,我国禽业受人感染H7N9流感的影响,损失严重。(一)肉鸡养殖全面亏损2013年,我国肉鸡行业效益非常差,处于亏损状态。分品种来看,黄羽肉鸡行业的亏损幅度要大于白羽肉鸡行业。表现在:禽肉价格大幅下降;黄羽肉毛鸡价格下降7.40%,白羽肉毛鸡价格下降3.82%,家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