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平山县地处石家庄西部山区,生态环境优越,为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及"绿色食品"战略的实施,小杂粮生产在平山县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山区农民增收.然而,在小杂粮生产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就小杂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市小杂粮生产、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地区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小杂粮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梁外地区、丘陵沟壑山区.小杂粮食品加工企业的加工由简单的原粮销售转到深加工,包装形式也不断更新换代,其产品在当地占有一定地位,并不断向外地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3.
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情况,立足于小杂粮的资源特点和生产现状,构建的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注重建设基本农田,改善耕地质量;强调保护性耕作和种植,加快小杂粮优良品种选育、繁殖和推广进程,辅以合理的轮作倒茬技术。同时应突出绿色产品产出,持续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促进加工增值增效,从而确保小杂粮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小杂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简述并分析了榆林小杂粮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对现有小杂粮品种的种植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出适合当地实际生产所需的种植技术,在今后的农技工作中积极推广,使小杂粮种植成为榆林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6-2013年松阳县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数据,对当地土壤p H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3年,松阳县的耕地土壤酸化严重,p H值逐年降低。其p H值降低的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并不一致,其中,松谷盆地耕地土壤的p H值降幅较大,而山区的降幅则相对较小。通过分析可知,松阳县耕地土壤日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调整和酸雨影响,并据此提出当地耕地土壤p H改良和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区地势较高,耕地不平,土壤颗粒直径较大,保水性能较差。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常常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现象的发生。积石山县是典型的山区,玉米是该县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山区玉米产量和品质,当地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山区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通过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小杂粮属于我国的重要主食之一,目前小杂粮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西北区域,像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青藏高原等。由此可知,小杂粮所处的种植区域普遍生态环境差,因此小杂粮本身具备耐瘠薄和耐寒的特性,通过这一显著特性直接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物类型。本文针对小杂粮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进行探讨,为此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头驴可赚千元鲁、豫、晋、陕、甘、宁、青等省区的不少丘陵沟壑山区,气候干旱,小杂粮为当地种植的主要品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均适合养驴。驴饲料来  相似文献   

9.
小杂粮产业是靖边县农业的特色产业,因其在生产中表现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种植方式灵活多样,并且所含营养丰富等诸多特点。历年来在我县南部山区大面积种植。近年因"合理膳食、粮油搭配、均衡营养"的饮食新观念被广大群众推广和接受。因此小杂粮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糜子做为靖边县的传统小杂粮作物,更加在餐饮、酿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山区小杂粮生产优势及发展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镇巴县地处大巴山腹地 ,在粮食生产中 ,半山、高山区小杂粮作物占全县播种面积 5 % ,根据其经济价值、营养及市场产业发展前景 ,从山区发展小杂粮的有利条件和环境入手 ,在种植方式、品种、管理以及绿色产业生产要求 ,提出发展小杂粮的生产措施 ,使该作物真正造福于人民 ,为山区致富做贡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甘肃3个主要生态区小杂粮的施肥情况抽样调查,结合相关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调查区农户对于小杂粮的肥料投入不足且不合理,同时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西部地区小杂粮的生产优势与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小杂粮在我国中西部尤其在不发达地区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这些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小杂粮生产和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豆优良品种黑河14的选育,作者认为:在大豆超早熟育种的亲本选配上,应选择双亲生育日数差值小、花期短、鼓粒快、株体繁茂、中日性、耐低温的极早熟种质资源作为杂交亲本.以极早熟、丰产、抗病品种间杂交为最佳组合,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早熟性基因累加超亲遗传后代,进而创造出更早熟的杂交后代材料,于F2和F3世代,以早熟、抗病性为主进行选择,严格淘汰晚熟、感病单株.F4世代以丰产性状选择为主,从早熟、抗病后代的优良株系中大量选拔丰产性状优异的单株,混合成品系,下年进行品系鉴定.由于大豆生态适应区域明显,为此,充分结合当地生态条件进行选育更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陈红卫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73-10074
农业化学化技术对粮食增产,培养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病虫草害的损失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不合理使用簪原因,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质时生态环境资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介绍了集约制条件下农业化学化技术的应用,分析其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小麦、玉米为参试作物,将地膜覆盖与节水技术有机结合,并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在分析改进的基础上,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玉米作为山西旱区的主要作物,采用节水技术可明显提高产量。(2)地膜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不同集雨贮水有限补充灌溉具有明显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果。(3)山西省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9月的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以上。这种气候条件在田间坡地易产生径流,适宜发展集雨农业,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旱地水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The soil and plants are the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mankind's survival.With the long-term production practice,the ancient working people gradually knew there was the ecological relation of a kind of system between the soil and plants.After the produce of original agriculture,people selected the plants to plant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of soil.Throng the intensive and meticulous farming,the ancient people also changed the growth environment and nutrition structure of the crops so as to raise o...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年、多点、多作物、多形式的试验示范与较大面积推广,证实了楝素生态有机肥能为作物提供丰富、全面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具有营养作物、抑制虫害、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作用;而且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修复土壤环境,恢复土壤生态平衡,同时还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效果。可见该肥料的推广应用,是实现改善环境、高产优质、节本增效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Salinity is one of the major abiot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of crops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salinity tolerances of three local crops, wheat(Triticum aestinum L.), maize(Zea mays L.) and sunflower(Helianthus annuus L.), growing in 76 farm fields are evaluated with modified discount function. Salinity ecological zones appropriate for these local crops are characterized and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for crop salinity ecological zon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yield reductions of wheat, maize and sunflower when grown in saline soils are attributed primarily to a reduction in spikelet number, 1 000-grain weight and seed number per head, respectively. Sunflower is the most tolerant crop among the three which had a salinity tolerance index(ST-index) of 12.24, followed by spring maize and spring wheat with ST-Indices of 9.00 and 7.43,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rop salinity tolerance results, the arable land in the Heping Village of this district was subdivided into four salinity ecological zones: the most suitable, suitable, sub-suitable and unsuitable zones. The area proportion of the most suitable zone for wheat, maize and sunflower within the Heping Village was 27.5, 46.5 and 77.5%, respectively. Most of the most suitable zone occurr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villag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optimizing the local major crop distribution and improving cultural practices management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相似文献   

19.
应用15N示踪技术测定作物氮素的利用率及分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氮肥施用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而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1。5N示踪技术作为氮素研究的有效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上。采用15N示踪技术,了解大豆、水稻、烟草、小麦等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利用率,不同来源氮在其体内的吸收、分配和运转规律,从而为各作物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对研究如何减少氮肥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在关注转基因作物所带来的科学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社会公众也日益关注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集中在生态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2个方面。就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保障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