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走廊双孢蘑菇生产及产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双孢蘑菇生产主要集中在永昌县、凉州区、天祝县及山丹县等地,在步入“十二五”后呈现出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双孢蘑菇生产在河西走廊主要以日光温室秋季畦栽和半地下式简易菇棚夏季反季节栽培模式为主。就河西走廊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该地区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双孢蘑菇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建宁 《中国蔬菜》2006,1(11):48-49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双孢蘑菇栽培多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在不加温条件下,12月-翌年2月双孢蘑菇出菇处于停止期,越冬后,3-6月继续出菇。笔者利用在日光温室内加挂黑色塑料薄膜、使用中温偏低型双孢蘑菇菌种进行冬季双孢蘑菇节能栽培,有效地解决了双孢蘑菇冬季不出菇的问题,形成了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连续出菇的栽培新模式。9月初堆料,10月上旬接种,10月底覆土,11月中旬-翌年3月采收,比常规栽培增产30%,提高了日光温室利用率,使双孢蘑菇种植者获得更大收益。  相似文献   

3.
韦兰英  刘建灵  陈勇 《广西园艺》2009,20(3):12-12,14
在生产中,双孢蘑菇菌种菌龄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菌种的质量,是蘑菇种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为了探讨不同菌龄的菌种对双孢蘑菇种植的影响,找出适宜菌龄的菌种,进行此项试验,为正确使用双孢蘑菇生产用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国内外双孢蘑菇的栽培历史,介绍了国内麦粒菌种生产现状与国外专业化菌种公司生产麦粒菌种现状,阐述了双孢蘑菇麦粒菌种的生产流程,对比分析了国内与国外采用的不同生产技术、麦粒菌袋的应用以及国内外麦粒菌种质量差异。为我国麦粒菌种高质量高效地应用于双孢蘑菇生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乡镇企业带动本地区致富:新疆沙湾县利民罐头厂,高薪聘请上海技术人员,建起两座栽培面积达七千平方米的蘑菇房,生产双孢蘑菇,自制罐头,经有关方面检验,已达部颁标准。罐头厂为了扩大蘑菇罐头原料来源,发动本县农民栽培双孢蘑菇,为蘑菇专业户办技术培训班,为专业户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野生蘑菇属90个菌株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90个中国野生蘑菇属菌株(其中44株经同工酶初步鉴定为双孢蘑菇菌株)的总DNA进行SRAP和ISSR分析,获得了18条SRAP和12条ISSR标记条带并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大体上可分为野生双孢蘑菇和野生蘑菇属其它菌株两大类群,其中来自川藏高原的41个野生双孢蘑菇按照采集地的不同聚为4个群,地域性差异比较明显;部分来自新疆、西藏的白色野生双孢蘑菇菌株新疆野生、AgX04和AgX042具有独特带型,与其它双孢蘑菇菌株的遗传相似值仅为10%~13%.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液氮和4℃冰箱保藏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并对液氮菌种进行活化处理,通过栽培试验比较各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法保藏双孢蘑菇菌种的产量较理想;液氮菌种经活化处理后的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蘑菇,洁白细腻,肉质鲜嫩。2014年,山西省长治县双孢蘑菇栽培面积达60多万m2,双孢蘑菇总产量为7210 t,总产值达5706万元,同时带动起周边屯留县、武乡县等。但因双孢蘑菇生产在当地起步较晚,栽培技术相比青椒等蔬菜还不成熟,加上菌种退化、栽培技术落后、管理方式不科学等,病虫害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出现了盲目用药、滥用药的现象,影响了双孢蘑菇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蘑菇商业化生产的持续成功发展有赖于蘑菇菌种商提供可靠的、高品质、高产量及其纯度和质量一致的优良菌种,并配合适当的栽培基质和生产系统,从而生产优质蘑菇供给竞争激烈的消费市场。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产量和品质均获得了显著提升。这些提升除了菌种选育和改良外,主要是通过改进栽培技术,诸如菌种制作、堆肥处理、覆土材料、生长条件控制,以及机械播种和采收等的进步和创新得以实现。双孢蘑菇是西方国家栽培的主要菇种,也是美国和欧洲主要消费蘑菇,近年来它的栽培面积在中国迅速扩张。双孢蘑菇的全年商业化栽培始于1780年,当时法国人在地下采石场(矿坑)内栽培蘑菇。1865年,栽培拓展到英国,而后美国人利用温室架下的黑暗区域栽培。1914年美国双孢蘑菇已经实现工业化栽培,其产量超过85%集中于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1930年美国有516名栽培者,其中350名在宾州切斯特县(Chester County)。20世纪70年代,宾西法尼亚州在宾州州立大学与蘑菇产业界的长期合作下,最终获得谷粒菌种的革命性开发和推进,其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双孢蘑菇的产量,使美国的蘑菇产业在当时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宾州州立大学的JAMES W. SINDEN教授是双孢蘑菇的菌种配制播种、栽培生产的早期研究先驱。谷粒菌种的制作技术系SINDEN教授发明,并在1932年和1936年获得了配制"Sinden Grain Spawn"的专利。他将专利权转移给宾州州立大学后,大学成立宾州研究公司(Pennsylvania Research Corporation)来处理大学专利事宜。"谷粒菌种"是当时全新的蘑菇栽培接种系统,为蘑菇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SINDEN教授另于1948年开发出一种合成堆肥,取代了当时使用的马粪堆肥,他还发现播种时添加少量的营养素即能显著提高蘑菇产量。SINDEN教授于1952年加入瑞士苏黎世Hauser Champignon Laboratorium公司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典型的模范蘑菇农场和销售全球的蘑菇菌种供应商。本文回顾了双孢蘑菇现代化生产的历史,并由此阐明了谷粒菌种的开发需要配合基础和应用研究,以及持续的财政支持。正是高校和产业致力于长期合作,带来了上述粮食菌种发展的革命性发现。  相似文献   

10.
笔者试图验证生产上主要栽培的双孢蘑菇菌种纯培养的最适温度范围,为制订该菌种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的固体菌种栽培时间周期长、效率低,造成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状,进行了双孢蘑菇As2796液体菌种接种固化培养的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生产双孢蘑菇菌种采用液体菌种来扩接固体麦粒栽培种,培养菌种的时间要比固体菌种接种快,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菌种退化和变异,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朱正威 《食用菌》2017,(4):54-55
<正>在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双孢蘑菇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1菌丝生长期常见生理病害1.1播种后菌种不萌发1.1.1原因播种时温度过高,连续2~3d高于32℃,使菌丝灼伤;播种后温度高于30℃,且菇房通风不良,菌种因闷热而不萌发;料内氨气过重,菌丝中毒;菌种老化等。1.1.2解决方法如果播种后遇高温天气,菇房要在  相似文献   

13.
主要进行双孢蘑菇菌种液氮保藏中菌丝的培养基质、不同冷冻保护剂、不同降温速率及菌种解冻方式等因素对菌种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长3d-5d菌龄的PDA菌丝块,以10%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及聚丙烯吸管安瓿为容器,制备的菌种保藏管在液氮罐口缓慢降温至-40%左右时,迅速浸入液氮保藏,提取的液氮保藏菌种以快速解冻方式进行复苏,双孢蘑菇菌种经过4年的液氮保藏,存活率达100%,栽培出菇的农艺性状仍保持原有菌株特性,研究建立的双孢蘑菇液氮保藏方法已成为我所蘑菇菌种长期保藏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枝荣  师文斌 《食用菌》2001,23(6):13-14
本文首次报道用纯玉米秆做主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表明,利用现有的日光温室生产双孢蘑菇,生物效率可达35%以上,产值达到20000元/667m^2,纯收益12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消费人群最广,尤其受欧美等国家消费者喜爱的食用菌品种,结合灌南县生产现状,我们从菌种选择、厂房建设、培养料隧道发酵、无菌播种、菌丝培养、覆土、育菇等生产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双孢蘑菇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从双孢蘑菇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温室消毒、覆土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日光温室双孢蘑菇冬春季袋式栽培关键技术,以期为菇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菌种基质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导了用于双孢蘑菇菌种制种基质材料的研究。结果证明:平菇生产下脚料是替代棉籽壳制作蘑菇菌种的好材料,其菌种质量与棉籽壳菌种无差别,大大地降低了菌种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对10个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株的菌丝拮抗作用、菌丝生长特性、出菇产量及子实体性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0个双孢蘑菇菌株中可能有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的现象存在;蘑菇2000菌株和蘑菇192菌株菌丝洁白、生长速度快,出菇产量高,子实体农艺性状较好,是优质的双孢蘑菇栽培菌株,可以作为双孢蘑菇2796品种的替代菌种,在云南省进一步推广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邵建宁 《食用菌》2007,29(1):41-42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双孢蘑菇栽培多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在栽培设施无加温条件下,从12月一翌年2月双孢蘑菇受气温下降影响,出菇处于停止期,经过越冬,到第2年3-6月继续出菇。本文介绍了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加挂黑色塑料薄膜,和使用中温偏低型双孢蘑菇菌株进行冬季双孢蘑菇节能栽培,有效地解决了冬季双孢菇不出菇的缺点。甘肃省内应用该技术在9月初堆料,10月上旬接种,10月底覆土,11月中旬至翌年3月采收,比常规冬季双孢蘑菇栽培方式产量提高30%,栽培周期缩短了3个月,提高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双孢蘑菇菌种新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用于制作双孢蘑菇颗粒菌种的几种新材料。研究表明:荞麦是替代小麦的好材料,养麦菌种的质量与小麦菌种无差别,其成本比小麦种降低15%左右。木粒屑、高梁籽也有可能替代小麦,成为制作双孢蘑菇菌种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