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糖果鸢尾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糖果鸢尾及其亲本射干(Iris domestica)和野鸢尾(I.dichotoma)开花散粉时期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变化规律,为提高人工授粉效率并为糖果鸢尾杂交育种提供依据。采用悬滴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测定柱头可授性,结合田间花部性状随着时间变化的实际观测进行研究。刚散粉时,糖果鸢尾的花粉活力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花朵初放时柱头的可授性最弱,之后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柱头萎蔫后,可授性低或丧失。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强期没有重叠,且花粉比柱头先成熟,是糖果鸢尾避免自花传粉的适应机制;散粉1~2h内收集花粉,并在柱头可授性最强时进行授粉,可以提高杂交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黄毛草莓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黄毛草莓的开花生物学特性,观测黄毛草莓的散粉规律和繁育系统,并以不同时期的花蕾为试材,用不同方法测定花粉的萌发率和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黄毛草莓的单朵花期为2d,散粉时间为每天9∶30~17∶00,在12∶00~14∶00达到顶峰。黄毛草莓的花粉在开花盛期活力最大,其它时期均较低或没有活力。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初期和盛花中期达到顶峰,持续到末花期仍具有一定的可授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造成甘蔗花穗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以多花粉ROC22、科五和自交不育系粤糖92-1287、桂糖96-211为试材,对其散粉量、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开花散粉集中在7:30~8:30,随时间推移花粉活力逐渐降低,13:00后完全丧失活性;在0℃干燥条件下,适于花粉短期贮存;柱头全天都具有可授性,高温会影响柱头可授性。甘蔗最佳授粉时间为8:00~8:30,此时花粉活性较好,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量充足。  相似文献   

4.
‘辣椒杏’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辣椒杏’开花生物学规律及特点,为‘辣椒杏’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观察‘辣椒杏’的开花物候期、花器官特征,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分析与其他品种的差异,分析其特异性.[结果]‘辣椒杏’初花期为4月初,花期持续8d;花5瓣,花瓣卵圆形淡粉色,花粉黄色,雌蕊1枚,雄蕊31枚左右,子房上位花;雌蕊败育花比率为为23;,雌蕊退化花比率为7;;花粉萌发率为45.49;;柱头从花d至花后5d均有可授性,花后1d可授性达到最强.[结论]‘辣椒杏’与对照杏品种花期一致;花器官存在一定比例的雌蕊败育和雌蕊退化,败育率较低;花粉活力属中等水平,花后1d柱头可授性达到最强,是‘辣椒杏’最佳授粉时期.  相似文献   

5.
新疆野杏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野杏的繁殖适应性,为引种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野外定株观察,运用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检测新疆野杏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MTT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该种单花花期为6~7 d,单花花期按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现蕾初期、开花前期、未散粉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凋谢期七个阶段;开花4 h左右,柱头可授性最强,此时花粉活力也最高;按照杂交指数,繁育系统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套袋试验显示其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亲和.[结论]新疆野杏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具有同步性,其花粉活力最高的时期正是其柱头的最佳可授期;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并存,属于混合交配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国内仅分布于新疆的野生蔬菜高葶韭的雌蕊形态变化特征与柱头可授性发生规律,为高葶韭的引种驯化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定株观察高葶韭雌蕊形态变化和开花动态,并分7个时期分别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及四甲基偶氮唑法检测柱头的可授性.[结果]高葶韭子房每心室具2枚胚珠,基部有3个具帘的蜜穴.在6枚花药散粉花丝萎蔫时花柱和柱头伸长,空间位置高于花药.单花花被片恰好完全闭合时柱头可授性最强.[结论]高葶韭为两性花、可育,单花花药散粉后柱头具有可授性直至花被片闭合、柱头萎蔫.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及四甲基偶氮唑法均可以在田间快速检测柱头育性.花器官存在空间位置的差异和开放的不同步性,雌蕊晚于雄蕊成熟,花柱在单花开放过程中有明显地伸长生长至外露,高葶韭具有为了保障异交成功的雌蕊特征.  相似文献   

7.
黑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双双  奚晓军  张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50-10552,10640
[目的]测定黑杨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为黑杨派树种有性繁殖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杨派树种钻天杨、欧美杨109、山海关杨雄株为材料,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山海关杨、欧美杨108雌株柱头的可授性。[结果]在温室水培条件下,黑杨派树种雄花的散粉期为0.5~2.0d,其中钻天杨的较长,为27h;山海关杨的散粉期最短,仅有6h。花粉活力以欧美杨109的最强,为23.4%~30.9%;山海关杨的活力为11.3%~17.3%。黑杨派树种雌花可授期为3~4d,其中山海关杨花期较长,为4d;欧美杨108的为3d。黑杨雌花的柱头从开花到萎蔫一直保持可授性,其中山海关杨在第3天可授性最强,欧美杨108在第2~3天可授性最强。山海关杨的柱头可授性最强时,张开的角度为150°~180°,欧美杨108整个花期柱头形态未有大的变化。[结论]不同黑杨派树种间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滇龙胆传粉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滇龙胆花粉活力、花粉粒形态、柱头可授性、传粉者及访花行为,明确滇龙胆的传粉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I2-KI染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花粉活力;用FEIQUANTA 20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形态;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人工观察并记录访花者种类及其访花频率。【结果】最适合测定滇龙胆花粉活力的方法为过氧化物酶法,开花后第3天滇龙胆花粉活力达到最高(65.98%)。在同一天中花粉活力也会发生变化,开花当天花粉活力在14:00达到最高(64.71%),之后花粉活力开始显著下降。滇龙胆花粉粒外观呈球形,具有3条萌发孔沟,属于N3型花粉,花粉外壁条纹形成网格状。柱头在开花第4、5天出现极强柱头可授性,柱头可授性分别达57.69%和63.16%。滇龙胆的访花昆虫主要为蜂类和蚁类,在11:30—12:30访花昆虫数量最多。蜜蜂为最主要传粉昆虫。【结论】本研究对滇龙胆植物的有性生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滇龙胆资源保护和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穿龙薯蓣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穿龙薯蓣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快速、有效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亚甲基蓝染色法、MTT染色法和无机盐培养法测定穿龙薯蓣的花粉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MTT染色法测定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I2-KI和TTC染色法对穿龙薯蓣花粉的染色效果不理想,不适于观测其花粉活力;亚甲基蓝染色法使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值偏高;MTT染色法使花粉细胞出现紫色、淡红色、无色3种颜色反应,利于分辨花粉生活力的有无。联苯胺-过氧化氢法不适于观测穿龙薯蓣柱头的可授性;MTT染色法能较准确地观测出不同时期柱头可授性的动态变化。[结论]MTT染色法适于检测穿龙薯蓣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贵州野生三叶木通的有性生殖特性,用TTC法测定其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三叶木通花粉活力于雄花散粉当天最高,达91.96%,随散粉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逐渐降低,花后3d和4d花粉活力分别下降至62.99%和11.72%,花粉寿命可维持3~4d;三叶木通柱头大部分在雌花开放当天即具有较弱可授性但无黏液分泌,花后2~3d可授性增强且黏液分泌旺盛,柱头可授性高峰期在花后3~5d。三叶木通的花粉寿命与柱头可授期有重叠,生产中人工授粉工作应选择在3~4d内完成。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贵州野生三叶木通的有性生殖特性,用TTC法测定其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三叶木通花粉活力于雄花散粉当天最高,达91.96%,随散粉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逐渐降低,花后3d和4d花粉活力分别下降至62.99%和11.72%,花粉寿命可维持3~4 d;三叶木通柱头大部分在雌花开放当天即具有较弱可授性但无黏液分泌,花后2~3 d可授性增强且黏液分泌旺盛,柱头可授性高峰期在花后3~5 d.三叶木通的花粉寿命与柱头可授期有重叠,生产中人工授粉工作应选择在3~4 d内完成.  相似文献   

12.
大花蕙兰与国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和柱头具有较高的活力是保证杂交育种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碘,碘化钾(I2-KI)和醋酸洋红等3种染色法测定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和国兰不同种和品种的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大花蕙兰和国兰部分品种的柱头可授性并观察柱头分泌黏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碘一碘化钾染色法和醋酸洋红染色法都不适合大花蕙兰和国兰花粉活性的测定,TTC染色法是观察花粉活力最直观的方法。大花蕙兰与国兰的花粉活力是随着开放时间的延长,经历从弱变强再变弱的过程,大花蕙兰和国兰的花粉分别在开后25~35d和15~25d活力最佳。大花蕙兰和国兰的柱头在整个花期中均具有一定的可授性,其中大花蕙兰在20~40d内的可授性最强,45d以后其柱头可授性逐渐减弱。国兰在15~25d内的柱头可授性最强,30d以后柱头的可授性逐渐消失。总体而言,整个柱头可授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从弱到强再到弱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用套袋隔离法将花朵隔离,并标记观察花期,用联苯胺-萘酚-碳酸钠加过氧化氢染色测定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了丘北辣椒不同花期单朵花不同阶段的花粉活性和花朵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丘北辣椒的整体花期约3个月,单朵花期3d;花朵开始散粉后,花粉活力逐步增强,开花后12h左右达到最高值后又逐步下降;花柱活性表现为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在散粉后12h均达到最强,以后逐渐减弱至无活性。花粉活力和花柱可授性的变化变化表现出同步性。  相似文献   

14.
用TTC法测定鼠尾草属3种植物花粉的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随着散粉时间的延长,贵州鼠尾草紫背变种、血盆草与黄花鼠尾草的花粉活力都是逐渐降低。散粉初期花粉活力最高的是血盆草,平均为76.8%;花粉活力最低的是黄花鼠尾草,平均为37.7%。3种鼠尾草属植物的花粉活力可持续3~7 d,最佳传粉期为开花后1 d。柱头在花冠刚开放时便具有可授性,可授性持续3~5 d,最佳授粉期为开花后1~2 d。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川续断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昆虫和花粉粒的形态结构,确定其传粉生物学特征。【方法】以白色和紫色花药的川续断为试验材料,利用TTC法、I2-KI法和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花粉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人工记录和观察柱头的发育变化,统计访花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形态结构。【结果】川续断的花粉活力在开花当天最高,14:00花粉活力最大,之后花粉活力逐渐降低。开花第3天柱头开始具有可授性,第5~6天柱头可授性达到最大,说明川续断为雌雄异熟、雄性先熟类型。访花昆虫主要有蜂类、蝶类和蝇类等10余种昆虫,蜜蜂类为主要传粉者,访花高峰期出现在11:30—12:30和16:00。川续断花药为条状,花粉粒具有3个萌发孔,为近球形的等极花粉粒,属于大花粉粒,花粉表面布满刺状突起。【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川续断的良种繁育、杂交育种及高效栽培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的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本研究文以散粉后不同时间的掌叶半夏花粉为材料进行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筛选,并以此测定花粉活力的变化规律;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散粉前后不同时间内柱头可授性的变化;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人工授粉试验对掌叶半夏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建立了适合掌叶半夏花粉活力测定的离体萌发法,其中硼酸浓度为100 mg/L,蔗糖浓度为10%,花粉萌发达到最大值73.56%;掌叶半夏在散粉第2天花粉量最多,花粉活力最高(73.87%);附属器顶端刚露出佛焰苞时柱头具有可授性,从佛焰苞部分打开到散粉当天,柱头可授性较强;结合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人工授粉试验判断,掌叶半夏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掌叶半夏为常异花授粉植物。为掌叶半夏杂交育种和种子繁育体系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伊犁小檗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5):110-114
通过研究伊犁小檗繁殖适应性,为伊犁小檗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观察,记录花部特征和开花动态,运用杂交指数法检测伊犁小檗的繁育系统,用TTC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显微计数花粉量和胚珠数。伊犁小檗花期为4—6月,单花持续期花期7~9 d,果实发育成熟需25~30 d;花粉活力在初盛时期处于最强的状态;花蕾期红果小檗柱头都具有可授性,初盛时期为传粉的最佳时间;杂交指数OCI为3;P/O(花粉量与胚珠比)为566.67。伊犁小檗花期较长,有利于其充分地散粉授粉,花朵明艳美丽,观赏价值高;伊犁小檗小部分自交亲和,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需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18.
桂南木莲繁育系统及其传粉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桂南木莲(Manglietia chingi)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的原因及其传粉适应性意义,运用花粉活力测定、柱头可授性检测、传粉昆虫观察和套袋试验等方法研究其繁育系统及开花特征。结果表明:桂南木莲单花花期3~4 d,过程分为松蕊阶段、初次开放阶段、闭合阶段、再次开放阶段、衰败阶段;其中闭合阶段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活力最高(31.34%),但雄蕊群未对外散粉;再次开放阶段雄蕊群对外散粉,但花粉活力低(8.85%);花朵两次晚上开放吸引少量甲虫访问,花朵白天下垂合拢滞留活力极低的花粉(1.93%)并吸引蜜蜂访问;桂南木莲的花粉/胚珠值(P/O)为12 430,属专性异交,自交不亲和。因此,桂南木莲二次开合、花朵下垂是对昆虫异交传粉机制的适应,自然条件下对外散出的花粉活力低、缺少有效传粉昆虫是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多枝柽柳的开花动态及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试多枝柽柳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散粉后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有性繁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分别在新疆吐鲁番和阜康选取10株健康多枝柽柳植株,定株观察其的开花动态和花后柱头的形态变化,并用MTT法检测其花粉活力(每次用3朵花)和柱头可授性(每次用20朵花的柱头)。【结果】多枝柽柳在06:30~08:00开花,单花花期只有1d;花粉活力随生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多枝柽柳花药刚散粉时花粉活力最高,达84%以上,24h后活力迅速下降;不同花期、不同生境条件下植株的花粉活力下降速度一致,其活力可持续48h;柱头可授性的持续时间在吐鲁番春花期和阜康春花期、夏花期之间不存在差异(34h),而吐鲁番夏花期的柱头可授性仅持续24h;柱头呈现白色时具有可授性。【结论】多枝柽柳花粉具有高活力的时间与柱头具有强可授性的时间正好吻合,说明其适应自花传粉的机制,柱头在花朵开放前已具有可授性,有支持异交而降低自交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宁夏枣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灵武长枣、灵武长枣4号、冬枣、中宁圆枣、同心圆枣为试材,对其花粉活力、花粉量、柱头可授性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单花花瓣展平期花粉发芽率最高,达54.1%;同心圆枣单花萼片展平期花粉发芽率最高,达45.5%。灵武长枣花粉发芽率和花粉量最高时期出现在盛花期即6月中下旬;灵武长枣和冬枣柱头可授性最高时间出现在花瓣展平至雄蕊展平期;同心圆枣和中宁圆枣柱头可授性最高时间出现在萼片展平期至雄蕊展平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