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麦品质性状与干白面条品质参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选用品质差异较大的国内外小麦品种(系)104个在两点种植两年, 研究干白面条品质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探讨优质面条小麦品种的品质指标. 结果表明, 面条品质是多个小麦品质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小麦品质性状对面条外观和质地作用的方向和程度不同, 蛋白质质量(面筋强度和延伸性)和淀粉糊化特性对面条品质的影响较  相似文献   

2.
面食在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包和面条主要由小麦粉制成,因其感官吸引力、适口性、低成本和储存稳定性而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淀粉在决定小麦的理化性质和蒸煮品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含量及积累动态对小麦的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以 6 类 12 个不同面包和面条品质的小麦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时期各品种籽粒中的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对 11 个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进行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开花 24d 后优质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低于劣质品种;面条优质小麦花后 24d 支链淀粉含量迅速增加,开花后 36d 优质品种的支链淀粉较高;开花 24d 后面包劣质小麦总淀粉含量最高,面包优质品种最低,其他类型品种的平均总淀粉含量差异不大;面包优质和面包面条兼优小麦的 SBEI在灌浆后期表达量较高,面包优质小麦 SBEIIb 在灌浆中期的表达量较高,与优质小麦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相吻合;直链淀粉含量及直支比低的小麦品种面粉的面包、面条品质较好。在面包、面条加工过程中,通过降低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能有效提高加工品质,直链淀粉含量 / 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可以作为评价面包、面条品质的指标,为今后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面条品质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以24个山东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对17个影响面条品质的主要小麦籽粒品质性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1个影响较大的品质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研究其对面条品质影响力的大小及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期为小麦品质育种、面条小麦品种品质指标的制定及加工原料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淀粉化学结构、面粉黏度性状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阚世红  王宪泽  于振文 《作物学报》2005,31(11):1506-1510
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用α-淀粉酶酶解淀粉,研究了酶解产物与面粉黏度性状和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酶解产物的量因小麦品种而异,其DP(degree of polymerization)≥4低聚糖含量与面条总评分、面条表观状况及韧性呈显著正相关,与面粉高峰黏度及稀澥值显著正相关。由于DP≥4的低聚糖分子至少有一个分支点,表明分支点多而不紧密的淀粉结构其面条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中国冬播小麦品种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研究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有助于小麦面条品质的改良。分析了260份国内冬播小麦品种(系)和5份澳大利亚优质面条小麦品种的Waxy蛋白亚基组成和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籽粒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峰值时间外,国内小麦品种(系)的籽粒硬度和淀粉特性等性状都表现出较大的变异,籽粒硬度、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稀澥值等性状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质性状与面包和面条品质关系分析   总被引:68,自引:6,他引:62  
改良面包和面条品质是北方冬麦区的主要育种目标,了解二者的品质异同有助于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以81份冬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比较了小麦品质性状与面包和面条品质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抗延阻力是影响面包和面条品质的共同性状,但它们对面包、面条品质  相似文献   

7.
小麦作为保障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和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粮食作物,尤其对小麦品质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小麦品质性状较为复杂,经过多年的遗传改良,小麦品质性状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中国小麦品质改良仍处于中低水平。笔者对小麦几个重要品质性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重点是对控制小麦营养品质、加工品质的性状遗传改良进行总结。主要分析了小麦蛋白含量、面筋含量、淀粉含量及沉淀值遗传特点,综述了各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规律及相关调控的主要基因。尤其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规律的明晰,未来可将分子设计育种作为重点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依据。以在黄骅种植的10个小麦品种为试材,通过田间记载、室内考种及品质分析研究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及产量性状对馒头面条评分的影响。面条和馒头受小麦面粉的粉质特性和面团特性的影响并呈现不同的相关性,面条评分与延伸性呈显著性相关(r=0.63*),与最大延伸阻力、拉伸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r=0.46,r=0.54),与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变异系数表明形成时间在馒头和面条评分的评分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偏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产量对面条和馒头的评分影响最大。可见在馒头和面条评分的影响性状中形成时间在两种面食的评分中均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研究表明馒头与面条品质对小麦籽粒和面粉特性的要求是重叠的,因此选育馒头与面条兼优型的小麦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氮处理对小麦淀粉组成及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淀粉是小麦籽粒的主要成分,约占籽粒干重的65%,面粉重量的70%~80%,如此大量的淀粉对面粉品质性状有较大的影响[1].因此,国内外学者围绕淀粉特性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多数研究表明,小麦淀粉含量及颗粒状况影响面粉的出粉率、白度、α-淀粉酶活性(降落值)和灰分含量;淀粉含量高适于加工饼干与糕点制品,而淀粉的直/支比、凝沉性及黏度等决定着加工产品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2~5].直链淀粉含量低的面粉,在面条软度、光滑性、口感、膨胀势和综合评分等品质参数上有较好的表现,相反,直链淀粉含量过高,则会导致馒头体积小、韧性差,制成的面条易断、食用品质降低.以上这些研究多是结合品种(基因型)或环境条件进行的[6~10],而围绕农艺措施的研究则相对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10.
糯性小麦配粉对普通小麦淀粉品质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一系列梯度比例,将2种糯性小麦面粉分别添加到7种普通小麦面粉(分强筋组和中筋组)中,探讨不同配比对普通小麦面粉的淀粉品质特性(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RVA粘度曲线参数)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粉能明显降低普通面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膨胀势,但由于混合粉中的糯麦面粉和普通面粉分别糊化,先后形成“糯麦高峰”和“普通小麦高峰”,混合粉的高峰粘度反而降低。添加糯麦面粉明显降低反弹值、延缓凝沉速度和程度,也能减小保鲜面条的评分降幅,从而能明显延长鲜湿面条的货架寿命。所用的糯麦品系属于中筋偏弱类型,因而可降低强筋组面粉的筋力,使面条软硬适中;但使中筋组面条变软、评分降低。因此,下一步工作需要选育适于面条配粉的中筋或中筋偏强型高白度糯性小麦。  相似文献   

11.
小麦面粉、面条色泽与蛋白质组分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明确面条白度与小麦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关系有助于面条品质的改良。以21个小麦品种制成的面粉及面条为材料,分析了面粉及面条色泽与蛋白质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蛋白质组分中单体蛋白含量、可溶性谷蛋白含量和不溶性谷蛋白含量对小麦面粉及不同工艺阶段面条色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面粉的颗粒度与面粉及面条的L值呈极  相似文献   

12.
面条小麦品种辅助选择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东推广种植的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两种蛋白质分离方法,研究了不同分离方法所得蛋白组分及Wx蛋白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正丙醇分离所得蛋白组分的5个指标及SDS分离所得蛋白组分SDS-GMP(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合体)与面条评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Wx蛋白亚基的含量与面条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建立了面条评分依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糯小麦粉添加到一定量非糯小麦粉后对淀粉粘度仪参数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糯小麦粉后,以直链淀粉含量与直/支比变化为主,而蛋白质、湿面筋、支链淀粉等成分含量与沉降值等变化较小。高峰粘度、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反弹值、糊化温度、峰值时间等粘度仪参数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等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这些品质性状都与稀懈值、搅拌值无显著相关。此外,还建立了面条品质预测的线性回归方程: 。  相似文献   

14.
四川小麦主栽品种的品质性状表现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2008连续3年,在5个生态点考察了7个四川省代表性小麦品种在两种氮水平下的品质状况及其稳定性,以期为四川小麦品质定位、品质改良和生产指导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年均值,籽粒容重777 g L-1,籽粒蛋白质含量12.3%,湿面筋含量25.1%,Zeleny沉降值32.9 mL,降落值326 s,面粉吸水率56.5%,面团形成时间3.0 min、稳定时间4.5 min,面条评分78.5分、面包评分62.2分。几乎所有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效应。籽粒容重、沉降值、降落值、面粉吸水率和面条评分的年份效应大于地点效应,而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包评分则地点效应大于年份效应。增施氮肥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包评分都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但对降落值、面粉吸水率和面条评分无明显影响。品种品质的稳定性因品质性状不同而异,川麦39面包评分高而稳定,川麦37面条总评分高而稳定,二者可被用于四川小麦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1,自引:4,他引:81  
测定了冬小麦28个品种(系)(31个样品)的面粉品质特性,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不同品种的面条加工品质进行了仪器和官能两种方法评价,对小麦品质与面条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干面条断裂强度与面粉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受面筋强度的强烈影响.煮面韧性与面团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而煮面的外观评价与面团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面团软化度是煮面品质优劣的较好指标.改良小麦品种面条加工品质的关键是提高蛋白质和面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与品种对小麦淀粉理化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13个小麦品种在3个地点的淀粉理化特性和面条品质,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和面条品质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品种间变异平方和分别占总变异平方和的57.5%、52.3%和58.6%,但环境因素也有重要影响。RVA主要黏度指标则有所不同,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主要受品种的影响,其变异分别占总变异的40.2%和48.0%,而峰值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黄淮麦区推广小麦品种面条加工品质性状的表现水平、遗传多样性状况并评选优质面条品种,本研究对黄淮麦区42个小麦主栽品种的26项籽粒或面粉品质指标和面条加工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面条总分平均75.3分,最高分为89分,各个单项指标变异幅度均很大,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通过遗传改良我国黄淮麦区小麦面条品质有一定的潜力.适合做优质面条的品种有花培5号、周18、周13和邯郸6172.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麦麸保鲜面的配方及其保鲜工艺技术。通过对比麦麸保鲜面水分含量、环境温湿度、原料粗细度、微生物控制等与保质期、产品品质的关系,确定了麦麸保鲜面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Post-anthesis temperature affects wheat flour quality, dough properties and end-use qualit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 (HMW-GS) expression caused by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texture properties of Chinese noodles, three temperature-induced (<35 °C)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to two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gluten strengths. The cultivars were grown outside in 0.75 m2 containers on the farm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2003–2004. Three post-anthesis temperature treatments, at 15 days after anthesis (DAA), 20 and 25 DAA, respectively, were applied during the grain-filling period by moving the containers from outside into a greenhouse at three replicates per treatment. At maturity, the HMW-GS was extra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MW-GS expression from the wheat with stronger gluten strength appeared to be more tolerant under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than did that from the weaker dough strength wheat. The same HMW-GS (5 + 10) from different cultivars showed different effects on noodle quality. Moderately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s benefited wet noodle texture quality and noodle scores at a different degree. All HMW-GS expression in wheat with the weaker strength appeared to b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wet noodle firmness (WNF) and wet noodle cutting force (WNCF). Som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showed significance. However, HMW-GS expression at Glu-B1 and individual Glu-B1x 14 expression from the strong wheat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WNF and WNCF. Individual HMW-GS expression of the Glu-B1 and Glu-B1 location and the X-type subunits showe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the noodle score. The same HMW-GS at Glu-D1 from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gluten strength had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to noodle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