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盈亏状况,评定矿物质元素营养限制因子。[方法]选取6只体况良好的体重为(39.65±2.25)kg的放牧蒙古羊母羊作为试验羊,测定该地区牧草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放牧绵羊的体重、采食量、排粪量和排尿量;检测牧草3个生长时期草原土壤、牧草以及放牧绵羊血清中的7种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含量;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绵羊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矿物质元素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测定从粪、尿中排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计算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沉积量。[结果]放牧绵羊的体重和采食量在牧草3个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枯草期排粪量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生长期。草原土壤、牧草及绵羊血清中的铁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铁元素含量均不存在缺乏情况。枯草期牧草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嫩草期和生长期,枯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并出现了负沉积。草原土壤、牧草以及绵羊采食和体内沉积的锰、钼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两种元素不存在缺乏情况。嫩草期绵羊血清中的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生长期和枯草期;草原土壤、牧草、绵羊体内沉积的锌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虽无显著(P>0.05)差异,但存在缺锌的情况。草原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在牧草生长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枯草期,嫩草期和生长期牧草中的硒元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下限,而枯草期牧草中未检测到硒元素;绵羊血清中硒元素的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草原土壤中的钴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标准值;枯草期和嫩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钴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结论]建议在该地区全年以适当形式为放牧绵羊补锌和硒元素,冬季或春季可适当补饲含铜和钴的微量元素制剂。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三江源区高寒草场不同物候期牧草对放牧牦牛产奶量及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选取自然放牧状态下胎次和体况一致的健康泌乳牦牛10头为研究对象,记录放牧母牦牛在枯草期(12—4月)、返青期(5月)、青草期(6—8月)和枯黄期(9—11月)的产奶量,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对4期牧草样品和采集的乳样品进行矿物质元素[钾(K)、钠(Na)、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钴(Co)、铜(Cu)]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青草期牧草的Na、Mg、Fe、Mn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而枯草期牧草的K、Ca和C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牧草的Zn含量随物候期推移呈现增加趋势。2)青草期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青草期牦牛乳中K、Na、Ca、Mg、Mn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枯草期乳中C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而乳中Fe和Zn含量在枯黄期较高(P0.05)。3)不同物候期牧草与牦牛乳中Na、Mg、Mn、Co、Cu含量的相关性显著,相关值分别为0.723(P0.01)、0.996(P0.01)、0.975(P0.05)、0.981(P0.05)、0.967(P0.01)。由此可知,牦牛产奶量和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随着不同物候期牧草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变化而变化,从枯草期到青草期,牦牛产奶量呈现逐渐增高趋势,而后产奶量随牧草枯黄逐渐降低,乳中Na、Mg、Mn、Co、Cu含量会随着牧草中相应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物候期牧草对放牧绵羊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物候期天然牧草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对放牧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分别在牧草生长的不同时期(绿草期、盛草期和枯草期)选择不同的样方测定其混合牧草的营养成分,同时段选择6只放牧绵羊测定其瘤胃pH,氨态氮(NH_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显示:(1)牧草中粗蛋白质(CP)含量在绿草期含量最高(13.95%),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而枯草期最低,为5.14%;中性洗涤纤维(NDF)随着牧草的生长不断增加,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绿草期含量最少。(2)瘤胃内环境参数随着不同物候期牧草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而变化,瘤胃pH在盛草期显著低于其他阶段(P0.05),NH_3-N含量在枯草期显著低于其他两个阶段(P0.05),VFA含量在枯草期最低,盛草期显著高于绿草期(P0.05)。综上所述,放牧绵羊在枯草期由于摄入的CP含量减少,NDF增加,导致消化率降低,不能满足放牧绵羊的营养需要,故在枯草期到绿草期这一阶段应对其进行合理补饲,调控瘤胃发酵,以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物候期牧草对藏系绵羊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内环境参数及瘤胃微生物功能菌群的影响。分别于高寒草甸返青期、青草期和枯草期采集牧草样品,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选取体重为(34.08±2.94) kg的10只4岁全年放牧的藏系母绵羊,用耳标进行标记,分别于返青期、青草期和枯草期清晨放牧前空腹进行颈静脉采血及瘤胃液采集,用于分析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内环境参数及瘤胃微生物功能菌群。结果表明:1)青草期牧草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而枯草期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时期(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P0.05)。2)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生长激素含量随物候期推移无显著变化(P0.05)。枯草期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返青期和青草期(P0.05)。3)藏系绵羊瘤胃液氨态氮、乙酸、异丁酸、戊酸含量及丙酸比例均在青草期最高,乙酸比例在枯草期最高,乙酸/丙酸在枯草期显著高于返青期和青草期(P0.05)。4)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放牧藏系绵羊瘤胃微生物相对丰度最高的是细菌,约占总微生物含量的70%,其次是真菌(20%),剩余是未注释到的微生物(10%)。其中,瘤胃液中主要纤维素分解菌为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白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其相对丰度均在枯草期显著高于返青期和青草期(P0.05),淀粉分解菌、反刍兽新月单胞杆菌的相对丰度在青草期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由此得出,不同物候期牧草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引起藏系绵羊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内环境参数、瘤胃微生物功能菌群的变化;冷季(返青期和枯草期)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低,导致藏系绵羊潜在的抵御疾病能力弱,可利用能量源少,因此在返青期和枯草期应对放牧藏系绵羊进行合理补饲提高藏系绵羊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物候期天然牧草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对放牧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分别在牧草生长的不同时期(绿草期、盛草期和枯草期)选择不同的样方测定其混合牧草的营养成分,同时段选择6只放牧绵羊测定其瘤胃pH,氨态氮(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显示:①牧草中粗蛋白质(CP)含量在绿草期含量最高(13.95%),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 < 0.05),而枯草期最低,为5.14%;中性洗涤纤维(NDF)随着牧草的生长不断增加,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绿草期含量最少。②瘤胃内环境参数随着不同物候期牧草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而变化,瘤胃pH在盛草期显著低于其他阶段(P < 0.05),NH3-N含量在枯草期显著低于其他两个阶段(P < 0.05),VFA含量在枯草期最低,盛草期显著高于绿草期(P < 0.05)。综上所述,放牧绵羊在枯草期由于摄入的CP含量减少,NDF增加,导致消化率降低,不能满足放牧绵羊的营养需要,故在枯草期到绿草期这一阶段应对其进行合理补饲,调控瘤胃发酵,以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铜污染草地施钼肥对放牧乌蒙半细毛羊铜代谢的影响,探讨铜污染草地的治理方法,在乌蒙山区的威宁县铜污染草地开展草地施肥和放牧试验。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土壤、牧草和动物组织的矿物质含量,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草地施钼肥能显著增加混合牧草钼和氮的含量(P0.01),但各施肥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束时,施钼肥草地放牧的乌蒙半细毛羊肝脏和血液钼含量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血液和肝脏铜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铜蓝蛋白和丙二醛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果显示,铜污染草地施钼肥能显著降低铜污染对乌蒙半细毛羊的毒害性作用,改善乌蒙半细毛羊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讨藏绵羊羊毛季节性生长规律,为藏绵羊羊毛的均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藏绵羊在青草期、黄草期和枯草期羊毛生长长度分别占全年总长度的67.66%、15.68%和16.66%,羊毛生长速度青草期极显著高于黄草期和枯草期(P〈0.01),黄草期极显著高于枯草期(P〈0.01);藏绵羊体侧部5 cm×5 cm毛束生长重量青草期、黄草期和枯草期分别占全年生长总重量的78.89%、7.68%和13.43%,毛束增重速度青草期极显著高于黄草期和枯草期(P〈0.01),黄草期极显著高于枯草期(P〈0.01);藏绵羊羊毛中氨基酸含量青草期〉黄草期〉枯草期。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高温状态下,在减少矿物质(铜、铁、锰、锌)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对育肥后期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组织矿物质元素沉积和粪便矿物质元素排放的影响。试验共选用360头健康、平均体重为(103.9±0.7)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育肥猪,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因素1为饲粮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设计为基础饲粮铜、铁、锌、锰元素含量的100%和80%2个水平;因素2为饲粮包膜半胱胺(半胱胺含量27%)含量,设计为0、1 600 mg/kg(半胱胺含量300 mg/kg)2个水平。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或补充包膜半胱胺对育肥猪后期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可显著降低育肥猪肝脏中铬元素的含量及肾脏中钠、钙、铅元素的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清钠元素含量(P0.05);减少矿物质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肝脏中钾元素含量和肾脏中钠、钙、铅、铜元素含量(P0.05或P0.01),并有降低肝脏锰、锌、铬及钙元素和血清中铬和镁元素含量沉积的趋势(0.05≤P0.10),对维持机体各组织中钠元素的稳定有利。3)饲粮中减少矿物质元素或补充包膜半胱胺极显著减少粪便中铅和铜元素的排放量(P0.01);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可显著降低粪便中锌元素的排放量(P0.05),极显著升高镁元素的排放量(P0.05);减少矿物质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对粪便中铬元素的排放量有降低趋势(0.05≤P0.10)。由此可见,夏季高温期,在饲粮的铜、铁、锰、锌4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减少20%条件下补充1 600 mg/kg包膜半胱胺,能在不影响育肥猪后期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同时,降低血清、肝脏和肾脏中矿物质元素的沉积,减少粪便铅、铜和铬元素对环境的排放,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9.
藏北高寒牧区放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藏北高寒牧区的不同季节对放牧藏绵羊采用人工观测法、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及全收粪法,观测藏绵羊的放牧行为、采食行为,并进行采食量、采食牧草营养成分和消化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牧藏绵羊冬春季较夏秋季游走、采食和彷徨时间明显延长,休息时间缩短;夏季采食速度和每口采食量均高于其他两季,三季中每只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887.2±196.4)g、(1108.3±157.6)g和(526.2±98.2)g,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牧草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冬春季和秋季,粗脂肪含量冬春季牧草明显均低于夏秋季(P0.0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冬春季极显著(P0.01)高于夏秋季;三季有机物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夏季与冬春季、秋季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普氏原羚自然栖息地草地矿物质营养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物质元素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为了更好地开展普氏原羚的保护工作,对普氏原羚主要栖息地的青海湖布哈河上游地区高寒草甸的矿物质营养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应用显微分析法分析动物食性,采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矿物质含量。结果发现,牧草萌发期的混合牧草硒和铜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牧草快速生长期(Cu,F2,27=3.27, P=0.008; Se,F2,27=3.27, P=0.009),但牧草枯黄期与萌发期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牧草品种体内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唐古特铁线莲、沙蒿、芨芨草是主要的高硒植物,其中芨芨草硒含量最高。芨芨草是普氏原羚的基本食物,占总食物的13.68%,但不是普氏原羚的喜食植物(选择性指数为-0.886)。碱蒿、冷蒿、紫花针茅是主要的高铜植物,其中紫花针茅的铜含量最高,是普氏原羚的主要食物,占总食物的9.40%,但不是普氏原羚的喜食植物(选择性指数为0.037)。因此,对放牧动物来说,普氏原羚栖息地存在严重的矿物质营养不平衡问题,属于严重硒缺乏区,季节性铜硒缺乏区,普氏原羚基本食物是高硒植物芨芨草,增加了其食物的平均硒含量,普氏原羚的主要食物是含铜量最高的紫花针茅,增加了其食物的平均铜含量。增加牧场高硒和高铜植物的比例,提高土壤牧草的硒和铜元素的含量和扩大普氏原羚的采食范围都是保护普氏原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温性荒漠草原土-草体系中微量元素锰和铜的变化,对土壤、牧草中锰和铜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中牧区以外,其他放牧区土壤锰含量随季节的推移极显著下降(P0.01),夏季牧区极显著高于其他放牧区,冬春季和秋季则轻牧区极显著高于其他放牧区(P0.01)。除对照外,轻牧,中牧和重牧区土壤铜含量夏季极显著高于其他两季(P0.01),冬春季和秋季不放牧或轻牧区极显著高于中牧和重牧区(P0.01)。各放牧区牧草中锰和铜(除中牧区)含量均冬春季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同一季节不同放牧区则各有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牧草幼嫩期(6月份)、生长末期(9月份)和枯黄期(12月份)采样,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土壤一牧草一绵羊“三位一体”生态系统中常量矿物元素钙、磷、镁及其在土壤、牧草和畜体中的含量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①土壤速效磷、全镁和全钙含量在12月份采样点相对最低,分别为8.33、3.79、10757.50mg/kg;②牧草中磷、镁在幼嫩期(6月份)含量最高。分别为:2.58、8.84g/kg。而钙在牧草生长末期(9月份)最高,为6.06g/kg.三种矿物元素在枯草期(12月份)含量最低。③该地区镁含量丰富,能满足放牧绵羊的需要;钙在6月份和12月份出现负沉积.日采食量也低于需要量;磷元素在6月份和12月份的日采食量低于需要量.12月份血清无机磷含量最低。经试验分析得出:在本地区不同季节视绵羊需要应补饲钙、磷。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在测定不同物候期牧草营养价值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物候期牧草对放牧牦牛瘤胃内环境参数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于返青期、青草期和枯草期采集牧草样品,测定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选取平均体重为(108.06±2.86) kg的10只3岁全年放牧的健康青藏高原牦牛(公母各5只)进行序号标记,分别在返青期、青草期和枯草期清晨放牧前空腹经口腔采集瘤胃液,用于分析瘤胃内环境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牧草中粗蛋白质含量在青草期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枯草期高于青草期和返青期(P0.05)。瘤胃液氨态氮、乙酸、异丁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在青草期最高;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在枯草期显著低于青草期和返青期(P0.05)。不同物候期牧草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有影响,青草期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最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_1)的相对丰度在3个物候期均较高;青草期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在种水平上,瘤胃微生物以纤维素降解菌为主。由此得出,不同物候期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不同物候期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引起了牦牛瘤胃内环境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青草期瘤胃液氨态氮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高,在枯草期瘤胃液总挥发性性脂肪酸含量下降,能量源减少,因此在枯草期应对放牧牦牛进行补饲才能保证牦牛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绵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放牧对松嫩羊草草地现存量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松嫩草地放牧系统牧草现存量年度变化较大。放牧对松嫩草地除羊草外的其他牧草现存量(简称其他喜食牧草)具有显著影响(P0.05)。放牧导致草地其他喜食牧草现存量降低,放牧对家畜其他喜食牧草生物量的维持具有负面影响。在松嫩草地,中度放牧干扰不能维持草地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同时,放牧优化假说未能得以充分验证,但是适度放牧通过促进草地其他喜食植物补偿性生长而影响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甘肃河西牧区绵羊牧草和饲料矿物元素含量及盈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  张文远 《中国养羊》1998,18(2):14-17
测定了甘肃河西主要绵羊产区草地牧草以及常用补饲草料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从中可看出,草地牧草钠、磷含量明显不足;牧草中微量元素铜、锰、锌、钴虽然不存在缺乏状态,但由于牧草和补饲草料中铁的含量严重超量,影响铜、锰吸收,加之绵羊冬春季采食牧草量和补饲量不足,或受冬春季牧草消化率低的影响,可能导致绵羊缺乏这些元素。建议冬春季对绵羊补饲复合矿物质添加剂,以利于绵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放牧条件下暖季牧草不同生长期影响牦牛生长的主要因素,采用3×2双因素设计,选取1、2及3岁生长期健康牦牛各25头,每个年龄段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放牧不补饲,试验组在归牧后自由采食精料补充料。经120d试验期,发现1岁牦牛的增重率最高、料重比最低,补饲组1岁牦牛体重与2岁对照组牦牛接近,牦牛育肥时间可缩短1年;夏初和盛夏两阶段,营养和年龄对生长期牦牛的日增重均存在极显著(P0.01)的影响,且存在极显著(P0.01)的互作效应;夏末,年龄对生长期牦牛的生长无显著(P0.05)的影响,营养成为限制牦牛生长的主要因素。可以得出,夏初和盛夏时期,年龄和营养均是影响生长期放牧牦牛生长的重要因素,且两者存在互作效应;夏末时期,营养是限制牦牛生长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寒草地硫酸铵施肥对牦牛硒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河首曲草地进行草地施肥试验、草地放牧试验和动物矿物质元素补充试验,用以评价施肥处理对牦牛硒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明显增加牧草N的含量(P<0.01)。硫酸铵((NH4)2SO4)(Ⅰ组)施肥,牧草硫(S)的含量极明显高于硝酸铵(NH4NO3)(Ⅱ组)、对照组(Ⅲ组)(P<0.01);牧草Se的含量Ⅰ组明显低于Ⅱ、Ⅲ组(P<0.01)。牦牛血液Se的含量Ⅰ组明显低于Ⅱ、Ⅲ组(P<0.01);肝脏Se的含量Ⅰ组明显低于Ⅱ、Ⅲ组(P<0.01),其它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通过矿物质元素补充,补硒组血液Se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脏Se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全年放牧藏系绵羊牧草表观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在不同牧草物候期下的变化特征,试验分别在牧草返青期(5月2日)、青草期(7月12日)和枯草期(12月7日)对藏系绵羊(n=10)牧草干物质(DM)、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消化率进行测定,然后通过对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探究藏系绵羊血清中心肌酶、能量及脂代谢、部分激素、钙磷代谢、肾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物候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草期藏系绵羊牧草DM、CP和ADF的消化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心肌酶活性方面,藏系绵羊血清中肌酸激酶活性(CK)在枯草期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物候期(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LDH)随物候期推移表现出青草期>返青期>枯草期(P<0.05);能量及脂代谢方面,葡萄糖(GLU)含量随物候期推移表现出青草期>返青期>枯草期(P<0.05),胆固醇(TC)含量在青草期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激素方面,生长激素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IGF-2和胃泌素的含量在青草期显著高于返青...  相似文献   

19.
为选择草地施肥的肥料种类,减少施肥对乌蒙半细毛羊产业的影响,在威宁县凉水沟种羊场多年生人工草地开展施肥和放牧试验。 结果表明:凉水沟种羊场人工草地牧草铜含量相对较低,但仍高于乌蒙半细毛羊营养需要标准;施肥极显著增加牧草氮含量(P<0.01),各施肥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硫酸铵施肥显著增加牧草硫和锌含量(P<0.01),显著降低了牧草硒的含量(P<0.01)。放牧试验结束时,施硫酸铵草地的乌蒙半细毛羊血液中铜、铁和硒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施硝酸铵草地和对照组(P<0.01), 动物血液锌和硫含量极显著高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组(P<0.01)。硫酸铵施肥牧场的乌蒙半细毛羊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容量极显著低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血清铜蓝蛋白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血清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力极显著低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高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血液其他矿质元素和血液指标及血清生化值在2个施肥处理和对照之间均差异不显著。 因此得出结论,草地施肥的种类需要根据土壤矿物质分布和含量情况确定,铜含量低的牧场不适合硫酸铵施肥,硫酸铵施肥明显影响了乌蒙半细毛羊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牧草成分与绵羊消化率之间的关系,并为放牧绵羊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全收粪法和两级离体消化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放牧绵羊的牧草采食量和消化率。结果表明:冬春季、夏季和秋季绵羊的放牧采食量分别为(487.58±62.90)、(1713.28±254.87)、(782.09±98.41)g/d,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5.96±7.25)%、(55.84±0.74)%、(51.13±2.43)%,三季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