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清远26个巨桉(Eucalyptus grandis)无性系早期人工林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 a生林分中,不同无性系之间胸径生长和材积生长呈极显著差异(P0.01),而树高生长呈显著差异(P0.05);胸径、树高、材积三者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生长性状中,材积变异系数最大,达到78.82%,其次为树高和胸径,分别为52.23%、23.13%。参试无性系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材积的重复力分别为0.574 4、0.546 9、0.345 3。利用综合评定方法评选出5个优良的巨桉无性系,分别为20、18、25、9和5号。5个优良无性系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1.60%、11.09%和2.05%。  相似文献   

2.
我市1991年冬从开化县引进9个杉木天性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经过5年的观测,有8个无性系生长量超过良种。从中筛选出的灰杉6号、那坡多系、21号的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与良种实生苗比达到极显著差异,材积分别比良种增加45.4%、70.4%、78.1%,这三个无性系可以做为优良无性系在我市推广。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省西江林业局6年生的9个桉树优良无性系进行生长调查,结果表明:单株材积、胸径、树高等生长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有6个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优于对照,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表现最好的无性系为广林4号,其次为DH3327,其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对照的325.4%,323.6%,是总体均值的153.0%,152.2%。运用标准差法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广林4号和DH3327两个无性系入选,入选率为22.2%。  相似文献   

4.
以鲁毛50为对照,经过8年的观测试验,选出憨白杨、38号、T173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3个无性系的育苗造林成活率达到85%~100%,单株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73%~165%,均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材积连年生长量从第4年开始迅速增加,形质指标相当于或超过了对照。  相似文献   

5.
尾叶要无性系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进行了尾叶桉无性系幼林施肥试验,4.5a试验结果表明,8个不同施肥处理(肥料配方)间的生长差异极显著,尤以N75P200K50处理最好,其平均高为15.23m,平均胸径为11.07cm,每公顷材积为107.5m^3。8个施肥处理均没施肥处理有极显著的差异。最好施肥处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是不施肥的1.3、1.65和3.1倍。以最佳施肥处理N75P200K50的  相似文献   

6.
1992年,在浙江省开化县对开天3、开天57和开天新6三个杉木(Cunninghamia lauceolata)无性系的5个规格扦插苗进行造林试验,研究不同无性系、不同苗木规格对杉木造林的影响。2014年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及不同苗木规格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在95%、85%以上,无显著差异;3个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差异极显著,以开天新6号表现最好,23年生时其平均树高15.56 m、胸径15.48 cm、单株材积0.159 8 m~3;不同苗木规格间其胸径、材积差异显著,Ⅰ级苗木生长表现最好,23年生时平均树达14.39 m、胸径14.34 cm、单株材积0.130 9 m~3。对不同规格杉木苗1、3、5、8年生时各生长性状的比较发现,Ⅰ、Ⅱ、Ⅲ、Ⅳ级苗造林后随树龄增加,其树高、胸径、材积间的差距也逐步减少,8年生时其树高由原来差异极显著变成差异不显著,胸径、材积由原来极显著变成显著;高径比在无性系及不同规格苗木间差异都不显著,以开天57最大,达到100.64;冠径比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显著,开天新6冠径比最小,为14.26,不同规格苗木之间差异不显著。选育的开天新6无性系在生长性状与形质指标上均表现良好,适宜在开化县类似杉木产区中等立地推广。  相似文献   

7.
黄文良  黎华德 《广西林业科学》1997,26(4):179-183,186
通过3-5年生257个杉木无性系的分年度的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之间的遗传差异是显著的。初步筛选出的15个优良无性系,其材积比优良家系对照平均增产87.4%,这对大面积推广无性系造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经对5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中36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材积3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且有较高的重复力和中等变异系数;生长性状间有较密切的遗传相关关系,以生长性状为基础,初选出6个较速生的无性系,其平均材积对照比较,现实增益为92.08%,遗传增益为71.34%。  相似文献   

9.
巨桉无性系生长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6个巨桉无性系人工林生长性状的调查分析表明:胸径、材积在无性系间呈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胸径、树高、材积三者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材积,达到78.82%,其次为树高和胸径,分别为52.23%、23.13%。胸径、树高、材积的重复力分别为0.5744、0.5469、0.3453。利用综合评定方法评选出5个优良的巨桉无性系,分别为20、18、25、9和5号。5个优良无性系胸径、树高、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1.60%、11.09%和2.05%。  相似文献   

10.
豫南黑杨派无性系的生长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南西平41个黑杨无性系5年生试验材料表明:参试黑杨无性系胸径、树高、材积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用综合座标法评定了它们的优劣,选择出4个优良无性系,它们的平均材积生长比现在生产中常用的4个品种平均值增加54 98%。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个美洲黑杨及杂交无性系岗地造林对比试验,对不同无性系的物候期、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保存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系生长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系冠高、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量、冠高、冠幅相关方差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量与物候期之间未达到显著水平;抗虫害比较品系间差异不显著,抗旱性比较国内系列较从日本引进的品系耐旱,DD89-23无性系生长快、干形好、适应性强,平均单株材积比中潜3号高10.00%,为鄂北岗地及低山营造丰产林提供种质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12个尾叶桉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差异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各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75.24%~94.32%,单株重复力为43.18%~80.57%。冠幅的重复力最小,材积最大。5.5年生时共有4个无性系生长量超过总体家系平均值,生长最优的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达0.1684m^3,是最差无性系的253.78%,是平均值的58.38%,比最优对照U6无性系高79.33%。应用主成分分类方法,将无性系分成6类。速生型无性系较慢生型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高出30.40%、57、74%和221.64%,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 ,七个六年生旱柳无性系在胸径、树高、材积方面有极显著和显著差异。抗虫性、稳定性及树形无性系间也存在差异。根据这些差异 ,选择出 910 0 2、910 0 5两个优良无性系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香椿无性系的苗期生长进行分析,筛选优良香椿无性系,奠定遗传改良的基础。[方法]以49个香椿无性系为对象,分别于2015、2016、2017年测量其1、2、3 a生株高、胸径,计算材积,对表型性状及其增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采用独立淘汰法筛选排名前20%的无性系为优良,对中选无性系进行遗传增益等参数估算,并将试验地不同年份特征气象因子与无性系表型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株高、胸径及材积的生长连续3 a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表型变异系数逐年减小,而变异幅度、重复力逐年增大;3 a生时,株高、胸径及材积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55、0.50、0.67,重复力高。2015—2017年,49个香椿无性系之间胸径、材积增长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差异,3 a生材积与材积、胸径增长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以3 a生香椿无性系材积及其增长量为2组指标,独立筛选出优良无性系10个,中选无性系群体平均材积大于0.010 4 m~3·株~(-1),增长量大于0.009 7 m~3·株~(-1)。3 a生材积的遗传增益为17.38%,中选香椿无性系的稳定性系数b值均大于1,对年份环境敏感。气象因子-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显示,材积与年总降水量、日均降水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参试香椿无性系间材积差异极显著,选择潜力大;中选的优良香椿无性系遗传增益超过15%,但其在不同年份差异大且稳定性差,这可能与年份降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楸树无性系早期生长变异和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评价和选育优良楸树(Catalpa bungei C. A. Mey)无性系。[方法]本研究利用32个楸树无性系7年的生长测定数据,以分析其生长规律及早期生长过程。对各无性系的单株材积生长进行Logistic拟合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32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楸树无性系在不同年份(1 a除外)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说明楸树无性系间变异丰富。楸树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7.84%~35.56%),胸径次之(11.89%~17.29%),树高最低(6.91%~10.87%),无性系单株材积改良潜力较大。同时生长后期单株材积(0.75)和胸径(0.82)保持较高的重复力,意味楸树单株材积受遗传控制较强。利用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平均值,拟合了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曲线的Logistic模型,估算的生长参数在无性系间具有较大差异。楸树无性系7年生单株材积平均年生长量呈"S"型曲线生长趋势,而连年生长量先上升后下降,在第5年达到高峰,截止到本次调查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相关性分析显示: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量与最大生长速率(MGR)、线性生长速率(LGR)、线性生长量(LGI)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2个楸树无性系分为4大类,其中第I类的楸树单株材积生长总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后期生长潜力。[结论]不同楸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丰富, 1-1、22-07、19-01、16-05、16-01、16-07等6个无性系生长潜力较高,可作为楸树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直干桉,蓝桉无性系多点测定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方分析后发现,3个试验点的直干桉,蓝桉无性测定林在1994年7月以前造的,其处理间的生长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干干桉的生长差异比蓝桉更大。将造林时的苗高作协方差分析,用回归系数调整树高后,大部分无性系的树高都超过对照。对无性系与环境的交互作?初步结果的分析表明,多数地点、地点无性系的差异显著。以实测值(并非调整值)选材积超过对照25%的直干桉无性系7个。蓝桉无性系6个,最好无性系的材积分别为对照的2  相似文献   

17.
对巨桉、赤桉、尾巨桉、巨尾桉、巨赤桉5个树种25个无性系进行了品比试验和早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各生长指标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应用聚类分析法将参试无性系分成4类,速生型无性系2a生平均树高、胸径及材积比慢生型无性系分别高出84.46%,79.94%和405.00%,丰产性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一代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因子代中,单系选择优株,繁殖成无性系,进行无性系测定以探讨选择效果.结果表明:6年生马尾松无性系林分生长良好,大大高于福建省马尾松丰产林标准.马尾松不同无性系生长差异明显,达到统计学上的极显著水平.所选择的9个优良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可达0.0124m3,遗传增益为16.6%.通过无性系测定再筛选,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桉树人工林亟需发展补充更多优良无性系,对22个桉树无性系进行生长和遗传分析,以选出遗传稳定、生长优良的无性系,增加桉树人工林品种多样性,降低大规模病虫害的风险,确保林业的稳定发展。【方法】利用Excel软件计算无性系单株材积,通过SAS软件对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估算其方差分量和重复力等遗传参数。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对2.5年生无性系进行早期选择。【结果】无性系的总体生长情况生长较好,2.5年生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7.7 m、11.8 cm和9.96×10-2 m~3;生长性状在各个林龄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明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对各无性系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大于对照的无性系分别有2个、2个和3个。无性系遗传分析表明各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均较高,在86.30%到93.90%之间。以2.5年生的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初选出2个优良无性系H12和P6,其中无性系H12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大于对照无性系,且单株材积达到显著水平,无性系P6的胸径和单株材积显著大于对照无性系,而树高与对照无性系无显著差异。【结论】无性系间的生长差异显著,并且受遗传效应和固定环境效应控制较强,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初步筛选出H12和P6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20.
杉木无性系生长表现和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营造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试验林总体生长表现较好,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在无性系间存在明显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无性系的重复力均比较大,其中胸径和材积的无性系重复力达0.691和0.757,无性系的生长稳定性较好;通过综合比较,从试验林选择出优良无性系5个,10年生时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3%以上,材积现实增益达30%以上,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