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戏剧大师曹禺被誉为‘中国的易卜生”,易卜生又被称作“挪威的索福克勒斯”。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曹禺的《雷雨》,来揭示两剧在人物性格和悲剧精神方面的共通之处;同时亦尝试从人类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悲剧主题的多重内涵,尤其是悲剧人物和命运的冲突与抗争,以及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苦苦挣扎给他们带来的困惑与痛苦。  相似文献   

2.
蘩漪、三仙姑悲剧命运的特点及其审美效果的差异孔爱云曹禺的话剧《雷雨》创作于一九三三年.赵树理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创作于一九四三年.无论是两部作品的体裁、创作年代及反映的生活都有很多差异,但它们都是作者的成名作,其反封建的主题和作品中女性蘩漪、三仙...  相似文献   

3.
正《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作品之一,也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并与仇人同归于尽的故事[1]。王国维[2]曾首度在中国引入"悲剧"的概念,许多学者便以西方悲剧作为衡量标准,认为中国文学作品缺少悲剧。但实质上,受传统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中国文学作品多喜大团  相似文献   

4.
巴金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杰出的学家。《家》是其代表作之一,为了鲜明突出《家》控诉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罪恶的主题,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悲剧女性形象,他们虽然出身不一,经历不同,但却无一例外地落入悲剧结局。巴金在作品中溶入了自己深刻地情感,倾其心力,成功地塑造了血肉丰满的女性悲剧形象,并通过这些艺术典型深刻揭示了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内蕴、化根源和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1933年,一部名为《雷雨》的四幕话剧的横空出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文坛的泰斗地位,也把曹禺的祖籍地潜江刻入了中国文化版图之中,同时也赋予了潜江历久弥香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论语》这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经典作品的文本进行研究,可以见出,在生命、个人价值实现和情感伦理三个层面中,都蕴含着孔子哲学思想中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意识与悲剧意识的超越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影响,使中国人的悲剧意识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消解,也铸就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刚柔并济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叙事文学批评观念不断演进,经历了从“道统”到“悲剧”的转型过程。时至近代,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促成了中国叙事文学批评观念的现代性转型。对《〈红楼梦〉评论》“悲剧”批评观念出现的前因后果及其现代性转型的意义与影响的论证,需要从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在历史与文化的语境中加以考究。  相似文献   

8.
《百姓》2009,(10):67-67
从《哈姆雷特》到《雷雨》,从《等待戈多》到《死无葬身之地》,话剧的“经典”从来不在乎时效性。但如今,你要想攀上经典、赚点口碑,没有个把子新闻时事在里面撑腰,估计很难买账。  相似文献   

9.
《桃花扇》是我国古典小说中著名的悲剧作品,它将儿女情长置于明末战乱的历史背景,既是爱情悲剧也是国家的悲剧。文章以文史结合的方式,基于小说《桃花扇》探讨作者孔尚任的悲剧意识,分析了其悲剧精神的表现,探究了悲剧精神的渊源,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 对《红楼梦》中的女主角王熙凤和《飘》中的女主角斯佳丽的婚姻悲剧进行了比较研究。两个女主角性格相似, 但由于二人所处社会生活背景不同, 其爱情婚姻悲剧也各异。王熙凤的婚姻悲剧是当时封建社会的夫权、族权造成的, 是社会性的。而斯佳丽的婚姻悲剧是由她的骄傲自负, 她强烈的虚荣心和自我中心决定的, 是个人的。  相似文献   

11.
王伟  冯保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82-8783
"洛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洛书"智慧的核心在于对"九宫"原理的运用。笔者将"洛书"智慧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体现归纳为:阴阳对比的创作手法、整体平衡的造园理念、善用曲线的审美追求3方面,通过分析"洛书"图式中数的应用,揭示出数的对比、平衡、和谐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水景在现代景观中的“移情”功能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05-13007
通过对水景的解析,阐明了水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并提出移情功能在水景创造中的重要地位。探讨了水景设计的丰富的"情态"语言的创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和隐喻,并进一步阐述成功的水景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人、水、环境三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农村文化景观及其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文化景观是繁荣农村文化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景观被同化、被改变、在消失。本文在理解农村文化景观含义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农村文化景观的特征和类型,进而分柝了我国农村文化景观的建设现状,并提出农村文化景观建设建议,以期对我国农村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景观设计中的虚实与中国留白内涵出发,对其创作思想、空间构成手法和意境的创造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它们在虚实空间营造过程中存在着内在联系,以中国画留白的理论来指导景观设计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袁菲菲  周波  吴俊  杨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798-2800,2814
以参与2011年成都双年展设计竞赛的契机,以成都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背景,以城市功能格局与大型公园绿地的整体规划为出发点,探索以自然为本的全局景观体系设计,并追根溯源地思考人在"城"与"园"之间的定位。旨在寻求处理城市公共景观与城市建筑融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从图书馆开展满意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入手,论述我馆以创省级“文明学校”为抓手,改变过去重藏书,轻服务的做法;并把创省“文明学校”窗口与满意服务承诺制相结合,使图书馆满意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Dip-Pen" nanolithograph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direct-write "dip-pen" nanolithography (DPN)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liver collections of molecules in a positive printing mode.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tip is used to write alkanethiols with 30-nanometer linewidth resolution on a gold thin film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that of a dip pen. Molecules are delivered from the AFM tip to a solid substrate of interest via capillary transport, making DPN a potentially useful tool for creating and functionalizing nanoscale devices.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发展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二十条“三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专任教师发展“双链”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建设内涵,打造特色的重要媒介,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社会实践为落脚点,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培育契合高职教育特征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可以弥补农村建设中的人才不足,有助于改善村级干部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政府应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体制,鼓励大学生"村官"留任或就地创业,拓宽其发展渠道。  相似文献   

20.
许悦  丁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39-6741
[目的]以期在现代的园林意境的营造中更好的继承文化,发扬园林意境的风格和作用。[方法]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和立意出发,总结传统园林意境的各种营造手法。[结果]提出在现代园林意境的创造中,应该将以人为本做为出发点,构建现代大文化背景下的园林意境;尊重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同时挖掘传统理念,丰富园林意境的设计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