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苹果缺钙症如:苦痘病、痘斑病,极易在旱塬果园发生.生长前期干旱,后期雨水过多,排水不畅,以及果实生长期施氮肥、钾肥过多,均不利于果树对土壤中钙的吸收.果实过旱采收、贮藏期温度过高,库内通风不良,易使贮藏果表现缺钙症.在防治上除采用土施、叶面喷施钙肥外,综合应用农业技术,加强科学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苹果缺钙.  相似文献   

2.
在果园施肥上,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人们只重视氮、磷、钾肥的投入,而钙肥补给不足,因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逐年加重,致使苹果苦痘斑病等大面积发生,给果农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一、缺钙症状钙是苹果必需的营养元素,严重缺钙导致果树生长点坏死。缺钙症状首先表现在新生组织上  相似文献   

3.
钙素是果树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它既是细胞核的重要组成成分,又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氨的代谢都离不开钙。果树缺钙不仅会影响树体发育,也会影响果实品质,特别是苹果缺钙易得苦痘病。辽宁省微酸性和酸性土壤面积较大,特别是南部沿海地区许多果园,土壤基本是微酸甚至酸性,果树生理病害比较严重,不仅影响苹果产量的提高,也影响果实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对种植在宁夏淡灰钙土上的金冠苹果的苦痘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区贮放39 d的苹果,以单施氮肥区的病果率最高,达92.9% ;氮磷配施区的病果率为44.4% ~78.9% ;氮钾配施区的病果率为38.5% ;氮磷钾配施区病果率为11.1% 。进一步对果实、叶片矿质元素分析,果实含钙量仅0.3~0.4 g/kg,说明严重缺钙是苦痘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叶片镁钙比失调是苦痘病发生的又一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有的果园往往只重视氮、磷、钾肥的投入,而钙肥补给不足,缺钙生理性病逐年加重,致使苹果苦痘斑病等大面积发生,给果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1.苹果园补钙的原因。套袋本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套袋以后的苹果更易发生缺钙,导致了苹果苦痘病、痘班病、水心病等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并且还会引起果实表面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套袋苹果果实中钙素分布及抗氧化酶活性与苦痘病的关系,为解决苹果栽培中钙的生理代谢障碍提供依据。[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测定摘袋后和储藏期内果实不同部位苹果的萼洼和梗洼、照光面和背光面Ca2+含量变化和抗氧化酶的活性。Ca2+含量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氧化法;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测定采用氮蓝四唑法;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测定时,在粗酶提取液pH值为7.8磷酸缓冲液(PBS)中加入0.5mmol/L抗坏血酸,按照Asad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测定时,以3%的磺基水杨酸作为提取液,按王爱国等方法测定。[结果]果实照光面Ca2+含量高于背光面,果实梗洼处Ca2+含量高于萼洼处;果实照光面SOD、POD、CAT、APX活性高于背光面,梗洼处SOD、POD、CAT、APX活性高于萼洼处;果实照光面MDA含量低于背光面,梗洼处MDA含量低于萼洼处。苦痘病的发生与Ca2+浓度密切相关,Ca2+浓度为0~10mg/kg时果实发病严重,Ca2+浓度为10~25mg/kg时发病一般,Ca2+浓度为25~45mg/kg时发病较轻,Ca2+浓度为45~60mg/kg时偶发,Ca2+浓度在60mg/kg以上时果实几乎不发病。喷施钙肥可减少苦痘病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品质。[结论]果实照光面苦痘病发病率低于背光面,果实梗洼处苦痘病发病率低于萼洼处。  相似文献   

8.
苹果在栽培过程中,由于一些营养元素的缺乏,会引起生理障碍的发生,主要有苹果小叶病、苹果缩果病、苹果苦痘病. 1.症状 1.11苹果小叶病该病由缺锌引起.沙质土壤、砾底暗棕壤、碱性土壤的果园发病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部分县市苹果苦痘病发病较为严重。苦痘病从病理来讲是因缺钙引起的,对果实质量和贮藏影响很大。 一、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冬季是苹果、梨、柑橘、葡萄、芒果、龙眼等大宗水果的贮藏与食用季节,有些果实刚收获时,外观与食用品质都还好,但是贮藏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品质下降与不耐贮藏的问题,例如可能出现苹果苦痘病、梨黑心病、大枣裂果、芒果凹陷病等等缺钙症状。专家认为,这些生理病症都是因为果实本身的低钙水平所至。在果园生产中,为了确定果树是否缺钙,一般都是测定叶片钙含量,但是叶片缺钙的现象远不及果实缺钙的问题突出,所以用叶片诊断法并不  相似文献   

11.
黔南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钙、镁是影响烤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中量营养元素。为了解黔南山地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丰缺状况,2009年在黔南州9个县(市)采集植烟土壤样品1 250份,并进行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黔南州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50.9063 331.12 mg/kg,平均为1 310.12 mg/kg;交换性镁含量在1.1463 331.12 mg/kg,平均为1 310.12 mg/kg;交换性镁含量在1.141 583.17 mg/kg,平均为182.44 mg/kg。27%的土壤缺钙,主要位于独山县和龙里县。15.3%的土壤缺镁,主要位于独山县和惠水县。交换性钙镁比超过20的土壤占14.8%,主要位于平塘县、惠水县、长顺县和独山县。土壤pH值与交换性钙、镁呈正相关关系,pH值对交换性钙影响比交换性镁大。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贵阳市开阳县植烟土壤中量元素状况,科学补充烟田中量元素,对开阳县79个植烟土壤样本交换性钙、镁及有效硫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开阳县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1.1430.41cmol/kg范围内,平均交换性钙含量为9.51cmol/kg,有34.18%的土壤较缺钙,宅吉植烟土壤交换性钙最高,冯三最低。交换性镁平均为2.36cmol/kg,有12.66%的土壤缺镁。土壤交换性钙镁比在0.6730.41cmol/kg范围内,平均交换性钙含量为9.51cmol/kg,有34.18%的土壤较缺钙,宅吉植烟土壤交换性钙最高,冯三最低。交换性镁平均为2.36cmol/kg,有12.66%的土壤缺镁。土壤交换性钙镁比在0.6716.91范围内,平均为4.49,有67.09%的土壤存在生理性缺钙的风险。钙镁比值与交换性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55。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逐渐增加,特别是交换性钙增加显著。土壤有效硫含量较丰富,平均为30.88mg/kg,有18.99%的土壤存在缺硫或潜在缺硫。  相似文献   

13.
在果园施肥上,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人们只重视氮、磷、钾肥的投人,而钙肥补给不足,因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逐年加重,致使苹果苦痘病等大面积发生,给果农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果树补钙     
《新农业》2007,(12)
钙是果树生长发育的重要矿质元素之一。果树中至少有20多种生理病害是由缺钙引起的。如苹果的苦痘病、水心病、痘斑病、木栓斑点病、皮孔败坏病、果皮开裂等,  相似文献   

15.
宋刚 《农技服务》2023,(6):64-67
为明确贵州省剑河县土壤中量元素状况,科学补充中量元素,平衡作物营养,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对剑河县12个乡镇140个土壤样本中的交换性钙、镁及有效硫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剑河县土壤交换性钙平均含量为1 144.42 mg/kg,岑松镇的土壤交换性钙最高,为2 088.40 mg/kg,磻溪镇最低,为653.81 mg/kg。全县有29.29%的土壤缺钙。交换性镁平均含量为118.40 mg/kg,有49.29%的土壤缺镁,其中磻溪镇、观么镇、柳川镇、敏洞乡、南加镇和南寨镇有超过50%的土壤存在缺镁。土壤交换性钙镁比的平均值为10.72,但仍有5.71%和3.75%的土壤存在生理性缺钙和缺镁的风险。有效硫含量适宜,平均为19.97 mg/kg,仍有53.57%的土壤存在缺硫或潜在缺硫。为此,生产上应针对不同农作区的土壤中量元素状况,因地制宜增施钙镁硫肥。  相似文献   

16.
钙是决定果实品质的重要矿质元素之一。果树蔬菜中至少有40多种生理病害是由缺钙引起的。如苹果的苦癌病、水心病、痘斑病、木栓斑点病、皮孔败坏病、果皮开裂等,以及核果类果树的流胶病等。钙在木质部内的运输依赖蒸腾作用.由植物的蒸腾拉力和根压运至地上部。套袋苹果由于果袋的作用降低了果实的蒸腾拉力,进而降低了果实吸收钙的竞争力,所以套袋苹果更容易缺钙。目前生产中,防治苹果苦痘病等缺钙症主要是通过叶面追肥来补钙,并提高了钙的浓度和质量,取得了明显的防效。但叶面补钙严格受喷布时期影响,一般须在果实吸钙高峰前盛花后喷布。  相似文献   

17.
渭北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状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针对渭北苹果主产区出现的随植果年限增加,果树过早衰老,苹果的苦痘病、水心病、痘斑病等生理性病害频繁发生的问题,对该区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部位、退化趋势及退化程度等进行了研究,以期查明制约苹果品质和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果园土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渭北黄土塬区分别选取<10 a、10-20 a、>20 a 3个园龄的苹果园各4个,并以土壤条件相同的农田作对照,在树冠层投影范围内距树干2/3处逐层采集剖面0-100 cm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园龄果园土壤碳酸钙、交换性钙、水溶性钙含量及其贮量变化情况。【结果】3个不同园龄苹果园土壤碳酸钙在0-100 cm土层的总贮量随植果园龄的增加而降低,0-50 cm土层碳酸钙含量及贮量随园龄增加显著减少,50-100 cm则随园龄增大呈现逐渐增加趋势。10 a以上果园0-50 cm土层的碳酸钙总贮量显著低于农田。各果园土壤交换性钙在0-100 cm土层的总贮量随植果园龄的增加呈减少趋势,0-40和60-100 cm土层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及贮量也随园龄的增加而减少,而40-60 cm土层则随园龄的增加而稍有增加。与农田相比,果园土壤的交换性钙均有所增加。各果园0-50 cm土层水溶性钙含量及其贮量都高于50-100 cm土层,10 a以上果园10-30 cm土层的水溶性钙含量最高。与农田土壤相比,3个园龄果园土壤水溶性钙含量都有所增加。【结论】即使在富含石灰质的渭北黄土旱地,因长期植果明显加速了土壤钙素退化。随园龄增大果园土壤钙素库容及有效钙供给减小,已成为该地区土壤化学性质隐性退化的特征之一。在重视果园大量养分管理的同时,警示关注包括钙素在内的中微量养分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张建刚 《农村科技》2008,(10):39-39
苹果苦痘病又称苦陷病,是在苹果成熟期和贮藏期常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特别是采收前遇到长期阴雨连绵的天气,红点、黑点、黑疤较为普遍,严重影响苹果的商品价值。究其原因,均是由于严重缺钙或因气候因素影响钙的运输而造成的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与苹果苦痘病发生的关系,研究了‘长富2'苹果果实、叶片及土壤N、P、K、Ca、Mg含量与苦痘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苦痘病的发生与果实N含量及N/Ca、P/Ca和K/Ca等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Ca、Mg含量及Ca/Mg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苦痘病的发生与叶片N、P、K含量及N/Ca、P/Ca、K/Ca、Ca/Mg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Mg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苦痘病的发生与土壤碱解N、全P、速效P、速效K含量及碱解N/交换性Ca、碱解N/交换性Mg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交换性Ca、交换性Mg含量及碱解N/速效P、碱解N/速效K等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苹果苦痘病的发生与果实、叶片以及土壤的Ca的含量有密切的相关性,Ca含量较低或N、P、K含量较高,以及较高的N/Ca、P/Ca、K/Ca比和较低的Ca/Mg比,会导致并加重苦痘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贵阳市开阳县植烟土壤有效中量元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贵阳市开阳县植烟土壤中量元素状况,科学补充烟田中量元素,对开阳县79个植烟土壤样本交换性钙、镁及有效硫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开阳县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1.14~30.41cmol/kg范围内,平均交换性钙含量为9.51cmol/kg,有34.18%的土壤较缺钙,宅吉植烟土壤交换性钙最高,冯三最低。交换性镁平均为2.36cmol/kg,有12.66%的土壤缺镁。土壤交换性钙镁比在0.67~16.91范围内,平均为4.49,有67.09%的土壤存在生理性缺钙的风险。钙镁比值与交换性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55。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逐渐增加,特别是交换性钙增加显著。土壤有效硫含量较丰富,平均为30.88mg/kg,有18.99%的土壤存在缺硫或潜在缺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