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力佳"是江苏省2007年农业主导品种之一,属甘蓝型双低油菜,芥酸含量稳定在1%以下,硫甙含量在20~25μmol/g,含油率达4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我市于2005年秋播小面积引种示范获得成功,该品种表现为耐肥性、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突出,增产潜力大.2006年秋播推广种植面积2000亩,平均亩产达225kg,超高产田块达300kg.  相似文献   

2.
扶风县种植的小麦以冬性或弱冬性品种为主.2001年,引进了偏春性的郑麦9023,2004年秋播时,进行了播量试验,以便为大面积推广和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范静 《现代种业》2010,(1):29-29,16
秦优10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我市2006年秋播引进试验示范种植,2007年秋播多点示范种植,2008年秋播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市达10.2万亩,占全市油菜种植面积的45.5%。该品种总的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高,综合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4.
2015年秋播,徐麦35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引进在新沂市的新店镇和港头镇示范种植,表现出分蘖力强、后期不早衰、较抗倒伏、优质、高产、熟相好等明显优势。2016年秋播扩大示范种植,表现较好。本文重点介绍了徐麦35在新沂市的种植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新沂市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农科院小麦育种团队历时10多年研究,育成的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济麦22",2009年在山东滕州,农业部组织实打667米2产789.9千克,刷新了我国一年两熟制下冬小麦高产纪录;2011年安徽省实打667米2产741.7千克,创安徽省小麦高产纪录.该品种2009年秋播147万公顷,2010年秋播228万公顷,2011年秋播320万公顷,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第一.当前,种植面积占黄淮  相似文献   

6.
"扬麦12号"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大合作育成的抗病、优质、高产蒸煮类中筋小麦新品种.我站于2003年秋引进该品种,经几年试种、示范,表现为丰产、稳产性好,生长清秀,成熟期适中,熟相好,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纹枯病较轻,粒重、容重较重,因而深受本地农户欢迎.我区从2004年秋播起大面积推广种植,至2006年秋播种植面积已占小麦总面积的36.82%.随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产量水平也逐年提高,2007年亩产量达314.3kg,为锡山区小麦生产连续4年增产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2016年秋播本站在土山镇小麦种植基地内种植小麦新品种15个,通过试验调查充分了解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抗逆性,为全市小麦生产应用小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秦优7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我市2003年秋播引进试验示范种植,2004年秋播面积进一步扩大示范,该品种总的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高,综合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9.
1.苏玉糯1号该品种为鲜食糯玉米杂交组合,品质优,糯性好,口感佳,支链淀粉含量高,籽粒洁白,排列均匀紧密,秃顶度小,商品性好.产量高,种植效益好,适应性广.从出苗至鲜果穗采收的生育期,作春播为85天左右,作秋播约80天.提倡品种间隔离种植,注意去蘖去穗,每株保留1~2个果穗,适当密植,及时收获.适宜春、秋两季种植.   ……  相似文献   

10.
烟农19是山东省烟台农科院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1年秋播时,我场引进示范种植1万亩,平均单产573.1kg.2002年种植3万亩,平均单产560.5kg.该品种优质、高产稳产性能好,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是江苏、安徽的淮北地区,山东南部地区的主要当家品种之一.现将其特征特性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6个小麦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麦13是泰州市高港区2012年秋播的主推品种;扬麦11和扬辐麦2号可在该区搭配种植;宁麦9号预计该区今后将逐年减少种植面积;扬麦15建议翌年继续参加品试;扬麦13建议翌年秋播减少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在镇麦168穗系鉴定圃中发现剩余变异单株,经系谱法选育,于2010年育成新品种镇麦12 (原名10216)。2015年,该品种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江苏省张家港市2016年秋播引进试种该品种,2017年扩大示范种植,2018年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亩,2019年预计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镇麦12受到当地广大种植户欢迎,  相似文献   

13.
"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品种,2000年秋播我市引进试验、示范种植获得成功,2001年全市大面积推广种植1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奎屯垦区畜牧业发展迅速,饲料供应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适应畜牧养殖业发展需要,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选择合适的青贮玉米品种及种植方式尤为关键,本试验通过秋播冬性饲用小黑麦复播青贮玉米的种植模式,探讨此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为本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扬麦15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培育的弱筋小麦新品种。为进一步探索该品种在我市种植的最佳播期和最佳密度,笔者于2007年秋播进行了该品种的播期与密度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淮杂油1号”是江苏省淮阴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甘蓝型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株高中等,分枝较多,角多,耐菌核病能力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低芥酸、低硫苷)、含油量高达40%左右。我市于2002年开始引进试种,2003年进行品比、示范试验。在2004年品比试验中,该品种单产居参试品种第1位,大面积种植表现较好,产量位居大面积应用品种前列。2004年秋播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淮杂油1号”已成为我市油菜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7.
宜兴市于2012年秋播开始连续多年进行了小麦新品种"苏麦188"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产量潜力高,综合抗性好,目前已作为宜兴市小麦种植推广品种。为促进该品种在宜兴市的推广种植,在介绍产量表现、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种子处理、适期播种、适宜播量、肥料运筹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我区秋种的主要作物,2001年前种植面积2.7万公顷,近几年来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年种植面积仍保持在2万公顷以上.推广优良品种,对我区油菜产量的提高、实现"双低"化、增加农民收入都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2001年我们引进陕西省油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秦优7号试验试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深受农户的喜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2年秋播种植面积约0.1万公顷,2003年约0.76万公顷,2004年约1.1万公顷,2005年约1.1万公顷,目前已成为我区油菜的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9.
衢秋7号是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龙游县五谷香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抗病秋季大豆新品种,2018年通过浙江省审定。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商品性佳等特点,适宜在浙江及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作秋播大豆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对其栽培技术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思源仔”毛豆新品种是我市海澄镇农民陈思源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属迟熟、高产品种,一般亩产鲜豆荚650—700公斤,高的可达900公斤,故俗称“吨豆”。该品种春季种植产量高、商品率高,种植效益好,深受农户欢迎;秋季种植,豆荚外形较差,商品率低,一般秋播只作留种种植。该品种对改善毛豆品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