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浙优8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用中浙A与T-8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稻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2.
“中浙优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杂交新组合。2004年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列为浙江省单季杂交稻区重点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3.
《浙江农业科学》2006,(5):601-601
1 中浙优1号(浙审稻2004009) 中浙优1号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是一个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区域作单季种植的优质米新组合。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审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中浙优1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中浙A与航恢570配组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及其气候相似地区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杂交晚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用航天育种育成的恢复系“航恢570”与优质米不育系“中浙A”配组育成的优质航天杂交中籼新组合。经2002-2003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稻区域试验和温州等地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易栽培等优点,深受种植户欢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被列入国家和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籼稻重点示范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6.
中浙优10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介绍中浙优10号在浙西南山区景宁县3年的试种、示范的产量表现与特征特性,总结适合景宁县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中浙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组合,并被列为浙江省的主栽品种.产量表现丰年能高产、灾年能稳产.  相似文献   

8.
3个杂交水稻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协优5968 协优5968(协青早A/台恢5968)系台州市农科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开发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3年3月通过省品审会审定.适宜浙江省宁波、台州及生态类似地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共同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为探索其在我市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我所于2002年从中国水稻研究所引入该组合进行试种,2003年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经过两年的试种试  相似文献   

10.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共同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为探索其在我镇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我镇于2003年从庆元县种子公司引入该组合进行试种,2004年进行大区对比试验,2005年建立百亩示范方。经过3年的试种示范,中浙优1号在我镇表现出高产稳产、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在我镇扩大种植,2006年全镇种植面积达130hm^2以上。现将中浙优1号在黄田镇的主要表现及栽培技术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浙优1号在五大堡乡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共同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为探索其在本地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我们于2004年从庆元县种子公司引入该组合进行试种.2004年进行大区对比试验.2006年建立百亩示范方.经过3年的试种试验示范.中浙优1号在本地表现出高产稳产、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浙优1号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是一个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区域作单季种植的优质米新组合。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审会审定。是农业部推荐的17个符合超级稻标准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我镇于2005年引入该品种试种成功,2007年进一步扩大示范,并在姓王村以免耕直播技术为主建立示范片100亩,取得了平均亩产达653.6kg,比相邻插秧田块亩增57.9kg,增幅达9.7%的好成果。同时水稻免耕直播又是一种省工又节本、简单易操作、农户乐意接受的新技术。现将中浙优1号免耕直播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超级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用航天育种育成的恢复系航恢570与优质米不育系中浙A配组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2003年引入我地试种和示范,表现高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容易栽培等优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但也存在着易倒伏的缺点。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4009)。200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组合,并被列为浙江省的主导品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2007年为止,永嘉全县种植18.8万亩,成为我县单季稻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4.
1概况中浙优1号水稻品种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超级稻新品种,2004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永康市从2004年引进试种,在石柱镇作单季晚稻种植,表现长相长势好、株形好、抗性强、产量高、米质优,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近年种植面积逐步扩大,2008年全镇种植面积已达7483hm2。其中厚莘村34hm2,江瑶、田畈林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浙优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新组合,是台州单季杂交晚稻的一个主要组合。通过近年来的种植考查显示,中浙优1号株型较好,植株挺拔、剑叶直挺、分蘖力强、长势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青秆黄熟,功能叶的功能期较长,无明显早衰现象,灌浆历期较长,两次灌浆不明显。该组合属感温性组合,齐穗期随播种期的推迟而推迟,一般生育期为133—139d。据2002年浙江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接种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6.
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2004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青田县于2004年3月引入试种,在章旦、山口、仁庄、鹤城、黄蝉等乡镇示范试种,总面积33.4hm^2,最高产量733kg/667m^2,平均产量633.9kg/667m^2,比临近田(508.7kg/667m^2)增产125.2kg/667m^2,增幅24.61%。  相似文献   

17.
优质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浙优1号(原名中浙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合作。用中浙A作母本、航恢57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区域作单季稻种植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经多点生产示范和浙江省“8812计划”专家组实地考察.该组合主要表  相似文献   

18.
《浙江农业科学》2010,1(3):687-687
1中浙优8号 中浙优8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迟熟杂交中籼组合。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  相似文献   

19.
《浙江农业科学》2009,(3):637-637
1中浙优8号 中浙优8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迟熟杂交中籼组合。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  相似文献   

20.
《浙江农业科学》2007,(5):570-570
根据《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7年2月7日在杭州召开了第35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晚粳稻秀水33、嘉粳3694、秀水128、嘉禾218、嘉绍3号、浙粳23;晚糯稻祥湖171;杂交晚粳稻秀优169、嘉优2号;杂交晚粳稻甬优10号;杂交籼稻宜香10号、钱优1号、协优315、泸香优8号、白丰优48、D优2527、中浙优86、培两优8007、中优1176;[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