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日本北海道十胜农业试验场50年代中期就把大豆抗线虫育种作为重要的育种目标,目前,在生产上已先后推广了一些抗性强的品种。如蓬莱、丰铃、丰娘、铃姬、十育201等。 一、抗线虫亲本材料的选用 日本北海道大豆抗线虫育种大部分抗源材料来自中国、美国、南朝鲜、前苏联等国家。最初用的抗源亲本是日本东北地方品种,如下田不知,该品种在北海道十胜地区属  相似文献   

2.
日本北海道大豆耐冷性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冷性育种是防御大豆低温冷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日本北海道把提高大豆品种的耐冷性列为重要的育种目标。已育成的一些耐冷性较强的优良品种,如北见白、铃成、十育87、十育92、北娘、十育127等。这些品种由于耐低温冷凉,对提高北海道大豆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豫豆2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豫豆 2 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原经济作物研究所 )以郑872 60作母本、郑 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原名郑 890 1 3,2 0 0 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豆2 9号。1 选育经过豫豆 2 9号是 1 989年以郑 872 60作母本、郑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以选择高蛋白、高产、广适应型为主攻方向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该品种 1 989年配制组合 ,经 5年南繁北育 ,于1 99…  相似文献   

4.
选用优点突出、特点互补的312B与中双9号杂交,后代针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选择,选育出了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油菜保持系汉3B,并与312A连续定向回交转育出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汉3A。汉3A集双亲的优点于一身,不仅不育性稳定、配合力高、丰产性好、品质优,而且具有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矮杆、抗倒伏、抗裂荚、抗菌核病、株型紧凑等特点,2014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利用汉3A配制筛选出了一批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优势油菜新品种(组合),其中2个品种即将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登记),2个品种在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正在续试。经笔者的育种实践表明,选育适宜机械化的杂交油菜品种,不育系的选育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许豆 3号是许昌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产、中熟大豆新品种 ,2 0 0 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许豆 3号是利用高产、稳产的豫豆 2 2号为母本与高产、早熟、抗逆性强的早丰 3号进行有性杂交 ,采用系谱法 ,以选择早熟、高产、抗裂荚、抗病、抗倒、广适性为主攻方向 ,经 11年 13个世代定向选择而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抗逆性强的大豆新品种。 1992年配制组合 ,经南繁北育 ,于 1997年进行品系鉴定 ,1998年进入河南省区试 ,2 0 0 0~ 2 0 0 1年完成省区试 ,2 0 0 2年完成河南省生产试验。2 产量表现2 0…  相似文献   

6.
南方春大豆中熟品种,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选育。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5002。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2569.5kg,比对照中豆29增产7.7%。全生育期107d,比中豆29短1d。该品种株型收敛,植株较矮,叶片较宽大,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成熟时落叶性较好,不裂荚。荚浅褐色。子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浅黄色,外观品质优。子粒粗脂肪含量19.39%,粗蛋白含量44.0%。田间大豆花叶病毒发病株率5.2%。适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及其以东地区作春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 重茬大豆新品种88-MF60,1996年4月由我国大豆资源协作所从美国引进。1998年4月由江苏省盐城市南汝珍稀品种引育场引繁科引种8.8亩。该品种表现出独特的适应性、抗逆性及丰产性,平均亩产量达415.5公斤。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主茎为19节,有效分枝9~11个。叶呈椭园形,色浓绿;花白色,茸毛灰色;着荚密,单株结荚120~157个,每荚3~4粒,偶有5~6粒,成熟荚为褐色不裂荚;籽粒为椭园形。大而富有光泽,籽粒为黄色,种脐为黑  相似文献   

8.
机械收获是大豆提质增效综合机械化技术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大豆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以耐密、高抗倒伏的品种汾豆96为试验材料,在密植栽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2种模式下,研究了大型联合收割机、间套模式收割机和山地割晒机3种收获方式配套的栽培技术指标,计算机械收获带来的利润,为农民节时省工、提质增效提供理论支撑,并从种植密度,底荚高度、喷施药剂及最佳时期给出建议。结果表明,机械化收获品种汾豆96,底荚高度在15~20 cm,种植密度可选择27万株/hm2;V7时期用200 mg/L多效唑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有效降低株高和促进熟期提前,有利于机械化收获;最佳收获时期为完熟初期,此时收获机械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9.
<正>黔豆9号2016年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17天,为春大豆品种。植株直立,株型收敛,叶片椭圆形、绿色。株高51厘米,花紫色,有限结荚习性,底荚高度9.37厘米。主茎节数11个,分枝数2个,单株荚数45个,单株粒数84粒,单株粒重13.55克,百粒重16.42克,完全粒率84.93%,籽粒椭圆形,种皮及子叶黄色,种脐深褐色。较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不倒伏、不裂荚,落叶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苏作 《农家致富》2024,(1):42-43
<正>一、南农64南农64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育成的夏大豆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直立,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半开张。叶片卵圆形,紫花,灰毛。成熟时荚深褐色,弯镰形。落叶性较好,不裂荚。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淡褐色,外观商品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赣豆9号2016年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西省大豆产区作春大豆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春大豆早熟品种,春播全生育期88天。株高40.7厘米,有限结荚习性,平均单株结荚30.8个,单株粒数62.5粒,单株产量11.6克,百粒重20.8克。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成熟荚浅褐色。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淡褐  相似文献   

12.
苏豆 《农家致富》2024,(4):42-43
<正>一、嘉豆6号嘉豆6号是江苏神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的夏大豆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直立,有限结荚习性。叶片卵圆形,白花,棕毛。成熟时荚褐色,弯镰形。落叶性好,不裂荚。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深褐色,外观商品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湖北农业科学》2011,(12):2562
中黄13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大豆品种。品种来源:豫豆8号×中作90052-76特征特性:属夏大豆早熟品种。株型收敛,植株较矮,幼苗长势中等。茎秆直立,分枝较多。叶椭圆形。紫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不裂荚,成熟时落叶性较好。成熟荚淡褐色,子粒椭圆形,黄色,种脐浅褐色。平均株高46.3 cm,主茎节数  相似文献   

14.
谢甫绨  谈伟  姜旭 《新农业》2010,(10):15-15
<正>辽菜用大豆(毛豆)是指在豆荚鼓粒饱满、荚色和籽粒颜色翠绿时食用的大豆,属专用型大豆品种。因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具有营养保健功能,各国育  相似文献   

15.
2005—2006年对直播油莱5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从产量、品质、耐肥、抗倒、抗病性、抗裂荚性等综合要素比较,初步筛选出适宜绍兴县直播油菜机械收割配套品种为浙双72和浙双758。  相似文献   

16.
《湖北农业科学》2006,(1):48-48
南方夏大豆早熟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5003。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2220.0kg,比对照中豆8号增产8.6%。全生育期103d,比中豆8号短12d。该品种株型收敛,呈扇形,分枝顶端明显低于主茎顶端,分枝节间较短,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叶椭圆形,叶片中等偏小,叶色淡绿。成熟时落叶较好,不裂荚。荚弯镰状,浅褐色。  相似文献   

17.
《湖北农业科学》2006,(1):38-38
南方夏大豆早熟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5004。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2280.0kg,比对照中豆8号增产13.4%。全生育期99d.比中豆8号短16d。该品种株型收敛,长分枝较多且节间较长,分枝顶端与主茎顶端基本等高,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叶椭圆形,叶片中等偏小,叶色淡绿。成熟时落叶较好,不裂荚。荚弯镰状,浅褐色。  相似文献   

18.
将辽宁省1990年以后育成并审定的大豆品种称为新品种,1989年以前育成审定的称为老品种。对新老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分析14个订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其遗传变异度。结果表明,新老品种的产量及产量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存在很大差异,差异较大的是分枝荚数,其次是3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新品种比老品种在籽粒抗病虫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邮编:330200,电话:0791-87090548)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赣豆7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该品种株型半收敛,茎粗,花白色,茸毛灰色,荚熟后褐色,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  相似文献   

20.
《湖北农业科学》2006,(1):16-16
南方春大豆早熟品种,仙桃市国营九合垸原种场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501。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2416.5kg,比对照鄂豆4号增产11.1%。全生育期102d.比鄂豆4号长2d。该品种株型收敛,叶李椭圆形,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幼苗叶缘内卷成瓢状.苗架较纤细,生长势中等偏弱。成株叶片比鄂豆4号略小,叶柄略上举,开花前后长势旺盛。成熟时落叶性较好.不裂荚。荚浅褐色。子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浅褐色,外观品质较优。经品质测定,子粒粗脂肪含量19.72%.粗蛋白含量43.06%。田间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病株率3%,轻感大豆斑点病。适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及其以东地区作春大豆种植。生产上要注意及时清沟排渍、科学化控,以防倒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