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先金 《植物保护》1984,10(4):33-34
梨网蝽(stephanitis ambigua Horva-th)(半翅目,网蝽科)又名梨军配虫。 从1978年以来,发现梨园附近的棉田有梨网蝽危害,此虫与棉盲蝽同时发生,在为害习性和棉株被害状上与棉盲蝽有5点区别:1.蝽网为害是在棉株成叶的背面,而盲蝽则在棉株的嫩头嫩尖。  相似文献   

2.
韩学俭 《植物医生》2002,15(2):28-28
1分布与为害梨蝽象(UrochelaluteovariaDistant)半翅目 ,蝽科 ,俗名臭斑点、臭大姐等。主要有梨蝽象和黄斑蝽象。梨蝽象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杏、山楂、洋槐、桑、桐等林木树。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枝梢、叶片和果实的汁液。果实被害部木栓化 ,停止发育。为害严重时梨果形成硬疔(又叫“疙瘩梨”、“鬼头果”) ,成为畸形果 ,不能食用。新梢、枝条被害后发育不良 ,甚至枯死。华北、东北等地区普遍发生。北京地区主要为害梨、桃、碧桃等树木。2发生规律梨蝽象每年发生1代 ,以初龄、2龄若虫在树皮裂缝或树洞里越…  相似文献   

3.
梨冠网蝽对贴梗海棠的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如义  皱军 《植物医生》2009,22(3):23-24
梨冠网蝽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3-4代,近年来,梨冠网蝽的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文章介绍了梨冠网蝽的发生规律和在贴梗海棠上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茶翅蝽沟卵蜂及其寄主卵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翅蝽 [Halyomorphahalys(St l) ]在我国北方果区严重为害梨、苹果、山楂等果实 ,尤以梨受害最重[1] 。茶翅蝽卵往往被黑卵蜂属 (Telenomus)和沟卵蜂属 (Trissolcus)的寄生蜂寄生。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寄生于茶翅蝽卵的一种沟卵蜂 ,经鉴定为 1新种———茶翅蝽沟卵蜂(TrissolcushalyomorphaeYang) [2 ] 。茶翅蝽沟卵蜂属于膜翅目 (Hymenoptera)、黑卵蜂科 (Sce lionidae)、沟卵蜂属 ,是茶翅蝽卵的单性内寄生蜂。田间调查表明 :该蜂对第 2代茶翅蝽卵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 ,最高寄生率接近 80 % (待发表 ) ,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寄生性天…  相似文献   

5.
梨网蝽触角嗅觉相关基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阐明梨网蝽Stephanitis nashi对其寄主植物的化学感受机制,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梨网蝽成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基于7大数据库对转录组数据进行基因功能注释,筛选获得梨网蝽的主要嗅觉相关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表明:共获得28017条unigenes,长度在1000 bp以上的uni...  相似文献   

6.
危害梨树的蝽象主要有梨蝽象、臭本蝽象和梨花网蝽等3种。梨蝽象和奥木蝽象均一年发生1代,而梨花网蝽一年可发生3~4代.其共同特点部是在春季梨树萌芽、展叶后,越冬若虫或成虫集中于叶背和枝条上吸食汁液,造成危害。春季是防治梨树蝽象的重要时期。1、清洁梨园:冬春彻底清除梨园内的枯枝落叶,清除果园中杂草.2、人工防治;在春梨树萌芽前,刮刷梨树枝干的粗皮裂缝.收集枝干碎皮和越冬若虫,集中烧毁。3、药剂防治:喷药时期应在蝽象的若虫期:梨蝽可在嫩梢发育至5~10cm时喷药;臭木蝽应在若虫孵化期连续喷药;梨花网蝽…  相似文献   

7.
梨网蝽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思学 《江西植保》2003,26(3):114-114
梨网蝽在金溪县一年发生4~5代,6月份以后世代重叠,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对控制梨网蝽为害起很大作用。①消灭越冬虫源;②冬季清园;③保护天敌;④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8.
梨网蝽的卵微小而薄,很容易破碎,深埋在叶肉中,上面覆盖着大量褐色胶状物,不易被发现。为了快速查找到完整梨网蝽的卵,首先,选择叶背面轻微有梨网蝽为害区域的嫩叶;其次,查找卵区,先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颜色较深且褐色黏稠物区,初步观察到多粒凸起黑斑,再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凸起黑斑具体的形状,即每个卵的形状;最后,选用细而硬,一端较锋利的针状物,剥出卵,测量卵的大小,再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卵的形状。  相似文献   

9.
昆虫病原真菌对梨网蝽防治潜力的室内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梨网蝽Stephanitis nashi是多种果树和园林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在长江流域、华北地区为害严重。梨网蝽发生世代多,易产生抗药性,筛选出能替代化学农药的生物控制因子,是对梨网蝽实现有效可持续控制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菌株筛选平台,挑选出产孢较好的15株昆虫病原真菌,用喷雾法测定其对梨网蝽成虫和若虫致病力的差异。在1.0×106孢子/mL孢子悬浮液接种后,菌株Bb2359等6株球孢白僵菌和1株金龟子绿僵菌Ma67对梨网蝽成、若虫累积死亡率均达到100%,其中菌株Bb2352、Bb2359、Bb2372等对成虫的LT50小于4 d,而菌株Bb2352、Bb2359、Ma67对2龄若虫的LT50均在5 d以内,LT50显示菌株对成虫的致死速度要快于对若虫的致死速度。在时间-剂量-死亡模型研究中,梨网蝽成、若虫在接种后的第3 d到第7 d,累积死亡率均呈直线快速上升趋势,而在前后均变化平缓。同时,各菌株均表现出明显的死亡率随接种浓度增高而不断增高的剂量效应。菌株Bb2359对梨网蝽成虫、若虫均显示出很高的毒力水平,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6.466×104和4.747×104孢子/mL;在1.0×107孢子/mL浓度下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2.89和3.54 d。该菌株具备高效快速的杀虫特点,具有开发为真菌生物农药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梨网蝽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网蝽Stoephanitis nashi Esaki et Takeya属半翅目.网蝽科,又名梨军配虫、花扁虫,花编椿。除为害梨外,还可以为害桃、李、杏、花红等果树。成虫和若虫群栖于寄主植物的叶背吸取汁液.被害叶表面呈现苍白色斑点.背面遍布斑斑点点的褐色液体排泄物.使叶背呈锈黄色或黑褐色.受害严重时.叶面一片苍白,引起叶片早期脱落,严重影响树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