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琼脂凝胶沉淀(AGP)试验的方法,对雏鸡IBD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试图为基层单位检测雏鸡IBD母源抗体,制定合理的IBD免疫程序提供方法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鸡及采血情况:本试验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关鸡的采血方法有心脏、枕骨大孔、颈静脉、羽静脉及断喙等,但这些方法用于雏鸡的采血常常因雏鸡小、血量不足、操作困难以及易造成雏鸡死亡等而使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我们在检疫进口1日龄雏鸡时采用了雏鸡的跗部静脉采血法,效果很好,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3.
引言 1983年初,从广州口岸进口一批法国的红布罗种鸡雏。在新建栏舍隔离检疫期间,分别于1日龄和52日龄抽取血样,作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中和(VN)试验(微量滴定法)和琼脂凝胶沉淀(AGP)  相似文献   

4.
1988年有一批经广州口岸进口的新品种种用雏鸡,枪疫期间,对发病雏鸡进行了临床、病理、流行病学、病原体检查和分离等项检验,证实该批雏鸡感染曲霉菌病。现将检疫结果报告如下: 该批雏鸡2000只系从国外直接空运到达广州白云机场,经在机场开箱抽检时未见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各地从国外引进了大量肉用、蛋用鸡种。给检疫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过去,本站对进口雏鸡的检验,均按规定的检疫程序和方法进行,即雏鸡在隔离期内5—10日龄,按2—4‰比例抽样。带回化验室,进行心脏采血,用全血或血清进行检验。这种方法有以下两个主要缺点:①抽检样鸡因心脏采血全部死  相似文献   

6.
对荷兰海布罗种雏鸡血清抗体的调查寇改霞,陈茂盛,吴双民,蒋宏伟,马玉玲,马双民,郭虎(西安动植物检疫局)自1986年开始,我们对西安市某鸡场从荷兰引进的十余万只一日龄父母代海布罗雏鸡进行了检疫监管。在检疫中,对其中三批鸡在隔离期内定期采血,分离血清,...  相似文献   

7.
1988年4~6月份,连云港两国营农场进口三批次种雏,共计20730只,经我所近两个月的检疫,圆满地完成了检疫任务。现简单地介绍本次检疫的情况及体会。 一、检疫情况 三批雏鸡是4月22~5月14日相继从美国和英国进口的父母代肉鸡(AA鸡和罗斯鸡),由上海入境运至连云港分放两农场隔离场隔离检疫。该次雏鸡检疫为我所首次进  相似文献   

8.
一、肉鸡上试验及应用 选用某禽蛋公司92年3月18日自孵的AA商品苗鸡10800只,饲养在本场鸡舍。试验分为二组,①试验组:10728只雏鸡于21、36日龄各注射自制IBD卵黄抗体(琼扩效价1:64以上)0.5毫升进行被动免疫。②对照组:72只雏鸡于18日龄用进口D_(78)苗免疫,疫苗由郊区畜牧兽医站提供,批号:910927。两组均于首免后7天、14天用琼扩试验监测。其他饲养管理均相同。 试验组在整个饲养期内未发生IBD,对照组于25日龄发生IBD,一周内共死亡12只,死亡率16.6%,琼扩监测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1.
@@口岸进口奶牛隔离检疫工作特点:一是隔离时间长,工作程序复杂,操作上具有很强的法规性、技术性和强制性;二是由于活动物传播疫病风险高、检疫把关责任大,因此检疫工作要求非常严格,既要现场驻场监管临床检疫,又要逐头采血进行实验室检疫;三是专业技术性强,人员业务水平要求高;四是工作量重,经常在对几千头牲畜采血样时还要同时进行其他试验,例如:根据检疫条款和动物隔离场实际情况,隔离期采血过程需要对进口种牛进行结核病和副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试验;为确保隔离期动物安全,防止进口动物感染国内动物疫情,按照相关规定,常常在采血当天,还需对每头牛实施相应的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猖獗,已成为当前威胁养鸡事业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目前多采用 IBD 疫苗接种防治。实践证明,单靠疫苗接种,防疫效果不甚理想。甘肃农业大学实验鸡场在严格执行消毒措施的基础上,用 IBD 高免卵黄对雏鸡早期预防,然后适时接种 IBD 弱毒疫苗,提高了免疫效果。介绍如下:一、IBD 弱毒苗免疫效果1991年5—8月,该鸡场分两批从甘肃省种鸡场购伊莎褐商品代雏鸡1200只,网上育雏。第一批鸡分别于19和47日龄用 IBD 弱毒疫苗(南京生药厂制)首免和二免。65日龄突然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经对症治疗,死亡率为26%。第二批雏鸡19日龄用 IBD 弱毒菌首免,未及二免,便于26日龄感染发病,死亡率为37%。免疫失败的原因,可能是野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是用克隆化N_(70)型Lasota系新城疫弱毒疫苗简称N_(70)型疫苗)和法氏囊弱毒疫苗(简称IBD细胞苗),按一定配比对雏鸡联合饮水免疫。试验分4组:1组是N_(70)型疫苗和IBD细胞苗对14日龄雏鸡1次联合饮水免疫,间隔21天再用IBD细胞苗单独饮水1次,免疫后66天,免疫鸡HI抗体为2.2~3.8(Log_2),IBD琼扩试验4/5出现阳性;2组为N_(70)型疫苗和IBD细胞苗经二次联合饮水免疫,第一次在4日龄,然后间隔3周进行第二次联合免疫,免疫后61天HI抗体为2.2~6(Log_2),IBD琼扩9/10出现阳性;3组是N_(70)型疫苗和马立克疫苗对1日龄雏鸡联合免疫(皮下接种),间隔21天用N_(70)型疫苗和IBD细胞苗联合饮水免疫;4组为对照组仅于1日龄鸡注射马立克疫苗。试验进行二批,这二批试验鸡分别在80日龄和75日龄时,每组抽取10~12羽免疫鸡用新城疫强毒株攻击,结果保护均为100%;二周后再用法氏囊强毒株攻击,结果全部保护。试验表明,这两种疫苗同时免疫对新城疫免疫力没有明显影响,说明这两种疫苗联合饮水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IBD疫苗免疫后对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5种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商品疫苗和 1种中试产品 (NF8株 )免疫 7日龄SPF雏鸡和有IBD、新城疫 (ND)母源抗体的雏鸡。 1周后免疫新城疫ND疫苗 ,随后每周测定NDHI效价。在SPF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IBD商品疫苗有 2种对ND免疫产生显著的持续的免疫抑制作用。在有IBD、ND母源抗体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商品疫苗中仅有 1种对ND免疫产生 过性免疫抑制作用。NF8疫苗在SPF鸡及有IBD母源抗体鸡上对ND免疫均未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公司某鸡场是一个新建场,到目前为止共育雏11批,第一批雏鸡进行了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的免疫,未发生本病。第2—4批雏鸡均未进行法氏囊疫苗的免疫,也未发生本病,后来看到社会上 IBD 流行严重,该场从第5批雏鸡开始分别用中国兽药监察所和南京药械厂生产的 IBD 疫苗实行免疫接种,但第5—8批雏鸡连续爆发了 IBD,鸡只死亡严重,经济损失很大。第9—11批鸡使  相似文献   

16.
1990年9月下旬,某养禽公司从美国引进AA雏鸡18000只,抵达口岸隔离场后,我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美利坚合众国进口种禽、种蛋的检疫和健康条件》中的要求,对其进行了严格检疫,经血清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的要求。于10月中旬,该批雏鸡发生了一种以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和呼吸时  相似文献   

17.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京粉雏鸡,间隔1、2周后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以单独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为对照,免疫后2、3、4和5周对各组鸡采血测定新城疫HI效价,并在免疫5周后用新城疫强毒攻击,计算各组保护率。结果显示,1日龄时首免IBD免疫复合物疫苗间隔不同时间再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与单独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相比,新城疫HI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在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上对新城疫La Sota疫苗免疫均无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血清琼脂扩散试验,虽然比较简易,检出率较高,但由于需要采血,故而对鸡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母鸡产蛋,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根据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抗体能从输卵管上皮层分泌滤泡分泌到卵黄内,从而传递给子代雏鸡的原理,用卵黄琼扩试验监测鸡IBD卵黄抗体水平。一、材料和方法1、鸡IBD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由英特威公司提供。2、鸡IBD琼扩抗原及阳性血清: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3、试验用种卵和血清:来自上海市华申曾祖代蛋鸡场罗曼曾祖代三世代测定群母鸡。该群鸡于16日龄、23日龄曾用鸡IBD.D_(78)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各一次,18周龄时用IBD IB ND三联灭活油苗肌注免疫。于注苗后5个半月取种卵,并于产蛋后2小时对种鸡分别对号静脉采血,分离血清。4、卵黄稀释液:配制8%枸橼酸钠溶液、16%氯化钠溶液和0.15mol/L.PBS液。  相似文献   

19.
禽类链球菌病虽呈世界范围性分布,但并不常见。我们从一批进口祖代肉鸡中检出雏鸡粪链球菌病,现报道如下。 一、发病情况 江苏某鸡场从澳大利亚引进1日龄祖代肉雏鸡3780只,到达检疫隔离场后的第2天,雏鸡开始发病,持续8天,发病率、致死率分别为21%和38%。病发后,经使用青霉素肌注治疗,3天后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20.
一、免疫失败的原因1.饲养鸡密度比较大,达每平方米雏鸡40只,中鸡20只。鸡舍布局又不合理,为了便于鸡舍转栏,小鸡舍建在中间,槽鸡舍在侧旁,每月进鸡苗4批出栏4批,这样一个鸡场养着各种天龄的鸡,而且两批鸡之间空栏时间很短,仅约1周时间。这些都给病毒的存活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兽医防疫制度不够健全,为疾病包括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防疫带来了很大困难。2.存在的超强毒株或变异株可突破常规IBD疫苗的免疫保护,造成免疫鸡群发生IBD。该场过去IBD比较严重,几乎每批雏鸡都发生一次,有些甚至发生二次或三次,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