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一)农民文化程度低,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收入来源少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偏低,据有关部门对有代表性部分农村典型调查结果表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总人数的22.9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46.29%,小学文化和文盲及半文盲占总人数的2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培养新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关键是需要培养新农民。目前,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92%文盲半文盲在农村。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48%,小学文化程度占39%,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中等  相似文献   

3.
浅谈现代农业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 (一)文化素质较低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文盲率为6.7名,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从业人员占79.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仅为14.2%。  相似文献   

4.
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不断培养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素质现状 目前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4.2亿人。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比例分布为:文盲或半文盲占7.4%,小学文化占31.1%,初中文化占49.3%,高中文化占11.6%,大中专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另据农业部门统计,我国现有进城农民工1.2亿人,  相似文献   

5.
中央“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一点,就是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专业技术能力.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年限平均只有为7.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这些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合作经济组织都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力量。美国由合作社加工的农产品占农产品总量的80%,合作社提供的化肥占44%,贷款占40%。法国由合作社收购的农产品,牛奶占50%以上,谷物占71%;通过合作社出口的谷物占45%,鲜果占80%,肉类占35%,家禽占40%。日本市场上销售的农35%,家禽占40%。日本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绝大部分是由农协提供的,其中米面占95%,水果占80%,家禽占80%,畜产品占51%;由农协提供的生产资料,肥料为92%,饲料为40%,农机为47%,农药为70%。合作社在金融和保险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也…  相似文献   

7.
<正>一、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从文化素质来看,我国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 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与城市相差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96、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农民文化程度差距更大,大学以上、高中学历所占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是如何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 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农民科技素质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从目前状况看,山东省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但其质量并不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较低。据统计,全省3800万农村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9万人,占0.5%;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2万人,占2.…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乐亭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如何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和转移,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一、乐亭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与特征1. 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占转移总数的40.7%,其中服务业用工316万天,占第三产业转移总数的68%。2. 转移劳动力的素质以初中为主。2002年乐亭县转移的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1%,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4%。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成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10.
农村村社干部素质的高低,不但与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息息相关,而且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门源县由于村社干部素质普遍较低,底子薄(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文化程度占85%),尽管政府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了培训,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门源县近年来在选拨任用村社干部时十分重视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1.
把培育新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发挥农民的主导作用,要把培育新农民当作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致富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当前,农民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文化素质不高。据对江西省某市的调查,2004年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6.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2%.小学以及小学以下的占9.1%.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5.9%。二是文化生活质量不高。农村各种文化活动很少,  相似文献   

12.
高玉花 《云南农业》2007,(11):37-37
马龙县农村富余劳动力2.86万人,占总人口的14.6%,占农业人口的16.5%。2004年起,我县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工作中注重抓阳光工程的实  相似文献   

13.
王东 《新农村》2005,(12):29-29
为抓好2005年的农民素质培训工作,2004年底,开化县万名农民素质工程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和农民培训愿望进行了调查.调查统计表明,在20~35岁的人群中,首选计算机培训的比例达14.3%,计算机培训已成为目前开化农村青年农民最喜欢参训的项目.根据这一情况,2005年初,我县万名农民素质工程领导小组将计算机培训列为农民素质培训的重点项目来抓,主要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村图书馆在提高农民素质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村图书馆在提高农民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的职能,增强农民的图书馆意识,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漳县位于西秦山地北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大多数地方光照差、气温低、湿度大,年降雨480mm左右,农业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是经济和技术相对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全县农业劳动力8.08万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0.54万人,占6.68%;初中文化程度1.31万人,占16.21%;小学文化程度2.92万人,占36.14%;文盲半文盲3.31万人,占40.97%;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农村劳动总人口的77.1%,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4.70万人,占农村劳动总人口的58.2%,这些劳动力大部分为文盲或半文盲,只有少数为小学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素质之低由此可见一般 .  相似文献   

16.
赵长祺 《新农村》2010,(5):51-51
江苏省洪泽县共和镇有2.3万农业人口,其中农村劳动力1.4万多人。随着科技普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加之一年中至少有8个月农闲时间,农村富余劳动力约占80%左右。对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来说,有效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时不我待。如何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7.
吕爱清 《农业与技术》2002,22(6):130-131
科技兴农实施以来,对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发展农业。但是在科技兴农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重技术推广,轻农民素质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兴农。如不扭转化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限制科技兴农的潜在阻力还会增大。因此,极待在农村实施家政推广,以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加速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垫江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至2006年9月底,全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近20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3%,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7%。2005年全县劳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人均创收5263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90元,劳务输出是该县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对促进该县农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与全国各地一样,辛集市的农村劳动力中,妇女占了很大比重。加强对辛集市农村妇女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帮助她们转移就业,是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中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恩施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恩施州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1.1外出务工人员综合素质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法律观念较为淡薄。恩施州外出务工者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据2003年调查结果显示,在外出务工的2838人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占88.6%,有15人是文盲。在问卷调查的820户、1304名外出人员中,从未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的有846人,占64.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