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鲵立体化高产养殖技术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大鲵(Andrias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我国名贵经济两栖动物,也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的有尾两栖动物。因其肉质鲜嫩,价格昂贵,导致前几年非法过度捕捞贩卖,大鲵资源锐减,为此目前全国有三十余所院、校、所对大鲵进行迁地保护,研究其人工繁殖及人工生...  相似文献   

2.
大鲵的生物学及养殖技术(一)一、大鲵的分类与分布大鲵[Megalobatrachusdavidianus]属两栖纲(Amphidia)有尾目(Vrodtle)隐鳃鲵科(Cryptobrahida)。谷称娃娃鱼。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古生物学和...  相似文献   

3.
大鲵 (Andriasdivianus)在食用、药用及及观赏等方面价值很高 ,为水产珍品。自然界大鲵繁殖率低 ,我国将其定为二级保护动物。我们在广州地区进行了常温常态下大鲵人工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饲养对象为广州市渔政野生动物保护站送至我单位救护的大鲵 37尾 ,产地不详 ,尾重 0 1 2~1 2 3kg ,平均 0 37kg/尾。试验时间为 1 997年 7月 1 8日~ 1 998年 7月 1 8日 ,地点在番禺市钟村镇石壁西江河边。大鲵养殖利用室内 4个水泥池 ,规格均为 1 5m× 2 5m× 0 8m ,遮光及通风良好 ,池内用石块及水泥瓦搭置洞穴。按照…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大鲵资源初步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渊 《淡水渔业》1996,26(3):22-24
安徽省大鲵资源初步调查报告王渊(安徽省水产局,合肥230001)大鲵(Andriasdavidianus)属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俗称娃娃鱼、鲵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世界上一种珍稀的两栖动物。它不仅在物种分类和进化上地位显著,同时还具...  相似文献   

5.
大鲵幼苗培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鲵(Andriasdavidianus)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着野生资源量的减少,加强大鲵的人工繁殖和幼苗培育势在必行。通过1992-1993年连续两年的幼苗培育观察,证实幼苗喜食动物性饵料,不食植物性饵料,幼苗最适生长水温在10-24℃范围内,幼苗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20-200尾/m2,同时还报道了大鲵幼苗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研究了养殖密度对2~5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龄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为27尾/m2,该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尾/m2组、18尾/m2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当养殖密度为17尾/m2时,3龄大鲵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大,饵料系数最低且与低密度5尾/m2组差异显著(P<0.05),确定3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7尾/m2;4龄大鲵特定生长率的最大值出现在养殖密度为10尾/m2,显著高于16尾/m2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4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0尾/m2;5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5尾/m2,特定生长率与高密度组9尾/m2差异显著(P<0.05),饵料系数最低。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与体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关系式为y=-0.016 4x+25.34(r2=0.839 9)。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鲵亦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类,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由于大鲵的生长速度较慢,养殖周期长,因此如何提高养殖大鲵的生长速度至关重要。同时,扩大大鲵的养殖规模,规范大鲵工厂化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养殖大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鑫生 《淡水渔业》1999,29(1):33-34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我国特产的大型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被国家列为Ⅱ类重点保护动物。从七十年代起,各地先后开展了大鲵的人工养殖研究,已初步取得成功。近年来,由于鳖价下滑,许多养鳖场也转轨养殖大鲵,现将大鲵养殖...  相似文献   

9.
《科学养鱼》2015,(1):48
<正>最近,从张家界市大鲵保护与发展科了解到,2014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大鲵养殖规模将首次突破100万尾大关,全市大鲵养殖量到达103.4万尾。据统计,2014年张家界市完成商品鲵加工销售9.86万尾,人工繁殖大鲵幼苗30.7万尾,培育能繁亲本1.73万尾,全市开发大鲵深加工产品95个。配套饵料鱼养殖基地3241.5亩山塘水库和79口网箱,已经提供饵料鱼600吨。大鲵养殖重点乡镇53个,千尾以  相似文献   

10.
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大鲵人工繁殖技术,对2016年陕西凤县泓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大鲵养殖场的大鲵人工繁殖技术进行总结,该次共催产大鲵雌性68尾,雄性70尾,可用繁殖雄性19尾,有效产量时间产卵雌性30尾,获得卵子9 953粒,获得受精卵7 937粒,授精率80.3%,孵化出苗3 539尾,出苗率28%。  相似文献   

11.
正为寻求更多、更适宜陕西的大鲵养殖模式,2017年~2019年作者在秦岭北麓眉县做了大鲵与猕猴桃仿生态套养间作试验。通过试验示范,实现种植养殖双收益,不仅节省了种养成本,还为本地区大鲵养殖增加了新模式。大鲵,俗称娃娃鱼,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  相似文献   

12.
大鲵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又名娃娃鱼、大头鱼、人鱼,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随着野生大鲵资源匮乏,加之其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人工养殖大鲵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正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为隶属于隐鳃鲵科(Cryptobrachidae)大鲵属(Andrias)的有尾两栖动物,具有两栖类共有的变态发育过程。大鲵脱鳃期又称变态期,是指大鲵孵化出膜后生长到1龄左右时外鳃开始萎缩脱落,逐渐由鳃呼吸转变为肺呼吸的阶段。变态期除全长、体重增加外,最主要的特征是外鳃逐渐脱落,转变为以肺呼吸为主,皮肤辅助呼吸。笔者在同一批大鲵养殖过程中,发现10余尾大鲵年龄接近4龄而外鳃仍未  相似文献   

14.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综合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祥会 《内陆水产》2000,25(2):28-29
大鲵俗称娃娃鱼 ,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两栖纲 ,有尾目 ,隐鳃鲵科 ,是珍贵的两栖有尾动物。大鲵主要分布于中国的称为中国大鲵 ,产于华南 ,西南的山地溪流 ,大者可达1m以上。其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由于其资源短缺 ,被我国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1大鲵的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大鲵身体呈扁圆形 ,分头、躯干、四肢和尾四个部分 ,大鲵的体长一般为50~150cm ,成体不具外鳃 ,具肺 ,椎体双凹型 ,雌鲵不具受精器 ,体外受精。头部背腹扁平 ,最宽处与躯干两侧皮褶间的宽度大致相同 ,或大于皮褶之间的宽度。头前…  相似文献   

15.
《重庆水产》2006,(1):21
武隆境内多条河流有大鲵分布,还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适合开展大鲵驯养繁殖。2005年9月下旬,在湖南省东江特种水产繁育基地专家帮助下,驯养大鲵的罗明忠,在仅有二十多尾大鲵亲体、且性腺发育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一举催产试验成功,获受精卵300余粒,孵化幼鲵二十六尾。这成功在重庆市属首例。  相似文献   

16.
6月25日下午5时,河南省卢氏县横涧乡营子村村民刘永生、王怀方等五人在途经城郊乡河西小叉河时,发现一尾被洪水冲到路边已奄奄一息的大鲵。为营救这尾大鲵,他们迅速把大鲵带回家中,放进清水容器中精心饲养。6月27日,刘永生等村民在大鲵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把这尾体长45厘米、重2.9公斤的大鲵送交县水电局。 卢氏县是河南省重点大鲵自然保护区之一。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置国家法律于不顾,非  相似文献   

17.
防空洞内养殖大鲵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海 《淡水渔业》1999,29(1):40-41
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主要生活于高山溪流中,我国许多省份都有分布,由于资源量急剧下降,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国内一些单位相继开展了大鲵的人工养殖和繁殖工作,本文首次报道我所在防空洞内养殖大鲵的情况。1材料与方法11养殖的大鲵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叙述了秦岭山区大鲵(Andrias davidanus)从异地转运到繁育基地亲鲵45尾,在仿生态条件下培育,其中雄鲵25尾,雌鲵19尾,无法鉴别的1尾,并分析了大鲵转运后雌、雄亲鲵体重变化的情况和原因。  相似文献   

19.
肖遥 《重庆水产》2007,(4):44-47
大鲵(娃娃鱼)属脊索动物门两柄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但近年来我国的大鲵资源却面临不断衰退得局面,如何更加有力和有效地保护大鲵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来,洛阳市大力发展大鲵养殖,截止2016年底该市共有大鲵养殖企业公司及养殖场30余个,养殖大鲵30余万尾,年繁殖幼苗6万~8万尾,20kg以上的亲鱼1万~2万余尾。2016年的经济效益4亿~4.5亿元。大鲵仿生态繁育技术关键是通过生态模拟建造大鲵繁育池,辅以相应的管理技术,为大鲵自然繁殖提供所需温度、水、营养等生态因子,使性成熟大鲵顺利实现性周期的变化,并成功地自然繁殖,具有建设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