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蟹苗成活率高低是人工养殖河蟹能否获得高产的关键,在自然状态下,河蟹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在蟹苗阶段死亡率太高。在人工养殖河蟹的情况下,采取蟹苗暂养的办法,是提高养殖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为了筛选出蟹苗暂养的最佳模式,我们于1986年5月10日至6月3日进行了蟹苗土池暂养试验。  相似文献   

2.
河蟹蟹苗的运输与暂养(二)二、蟹苗的暂养蟹苗人工暂养,即把大眼幼体培育成三期幼蟹(即蜕皮3次,约20天)的过程。这在螃蟹一生中所占的时间较短,但因这时蟹苗体质弱,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加之鼠、蛙、蛇和食肉鱼类的危害,其成活率很低。过去水产部门蟹苗放流的成...  相似文献   

3.
人工养殖河蟹能否获得高产高效益,蟹苗的饲养成?舌率是关键的一环,实践证明:蟹苗直接投放成活率仅5-8%,而采取暂养的办法,其成活率可提高到25%以上。湖南省汉寿县水产研究所河蟹技术攻关小组于1988年利用网箱进行了蟹苗暂养试验,在水温23--25℃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河蟹蟹苗的运输与暂养(一)如何提高蟹苗的成活率、利用率是河蟹生产的关键问题。我们就开门见山地谈谈蟹苗的运输与暂养技术。一、蟹苗的运输出蟹时间,一般人工繁殖5月上旬─6月上旬,天然蟹苗5月下旬─6月下旬,每公斤14—16万只左右。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  相似文献   

5.
王柏秋 《水产科学》1993,12(10):1-4
在当前蟹苗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蟹苗的成活率,是河蟹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一大技术课题。本项试验探讨了土池暂养蟹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土池暂养  相似文献   

6.
<正> 1979年、1980年,我省从崇明和盘山运回蟹苗2618.5斤,分别投放到五个地区。通过参加两年的调运,对如何提高蟹苗运输成活率的问题,有几点看法及体会:一、关于蟹苗暂养。1979年,盘山县用网箱和家鱼产卵池暂养两次蟹苗,然后出售,运输成活率多在90%以上。1980年6月16日,崇明县四激水产站有一批蟹苗大部分死亡,此站把还  相似文献   

7.
长江水系天然蟹苗因其生长速度快,养成个体大,抗病力强而成为河蟹种苗市场的抢手货,但养殖成活率低是其不足,既浪费了宝贵的蟹苗资源,又使蟹苗供需矛盾更趋突出。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养殖实践,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有:   1.没有把好天然蟹苗的质量关,天然蟹苗的销售受潮水的限制,每天从捕捞船到成交点只能有两次机会,相对放在船上的时间较长,加之捕捞技术、暂养水平参差不齐,捕出的天然蟹苗质量相差较大。   2.苗源来自中间商,暂养时间长,有的甚至是假苗,影响了养殖成活率。   3.未经淡化,直接下池养殖,天然蟹苗个体发育…  相似文献   

8.
以往大水面养殖河蟹一般都采用直接投放蟹苗的方法。由于蟹苗小,活动缓慢,避害能力差等原因,成活率都很低,大多在1—5%之间。为提高蟹苗放流成活率,1986年,山东省微山县水产局在鱼池内用网箱暂养蟹苗,虽然在管理中出现过问题,但经过35天的饲养,“蟹种”规格已达1-3.5克,最高箱成活率为26.9%。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崇明县新民乡第三养鱼场在蟹苗讯期间,共采集蟹苗135公斤,投放于室内水泥池和室外网箱暂养。经20天精心培育,共育出250公斤幼蟹,且个体健壮,为外省市提供了优质幼蟹。大批蟹苗暂养的初步成功,为提高外运途中的幼蟹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正> 3.4 蟹苗的暂养与投放 3.4.1 暂养 买了优质苗,还要把好暂养关,才能提高成活率。人们通过实践摸索到很多暂养成功的办法,最常见的有三种:一是地沟暂养,在稻田内选择背风向阳、进排水通畅,且四周坚固的进排地沟,两端用20~40目筛网隔断成地沟网箱,其大小可根据蟹苗量确定,一般控制在50~100g/m~3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地河蟹养殖业的深入开展,广大养蟹户逐步认识到使用早繁蟹苗可以当年养成商品蟹,可得到较高的养殖效益。但由于春季气温低,自然放养蟹苗成活率也低,只有5-10%,为此,1997年春我们水产站进行了早繁蟹苗大棚保温暂养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  相似文献   

12.
肇东市东发办事处青山村农民梁彦 ,有水田1 50亩。从 2 0 0 3年开始 ,他实行稻田养蟹获得成功。 2 0 0 4年 ,他将 1 50亩稻田全部放养了蟹苗 ,目前 ,河蟹长势喜人 ,成活率高 ,预期效益可观。他采取的做法是 :1 种养结合 二者兼顾5月 1 0日进行泡田 ,施用底药除草剂 ,注水 5-7cm ,插秧用宽窄行 ,便于河蟹活动。插秧一周后放蟹苗。在放苗前 ,把蟹苗投进暂养池暂养。这样 ,有效地缓解了稻田插秧和放养蟹苗之间的矛盾 ,既能够抢前抓早买到优质蟹苗 ,又解决了蟹苗适应水温的问题 ,实现双赢。2 科学管理 规范养殖在饲养管理上 :一是设立防逃设…  相似文献   

13.
蟹苗(大眼幼体)暂养是培养蟹种和当年养成食用蟹的必经过程,也是两者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因此。河蟹养殖必须重视蟹苗暂养工作。笔者在参加河蟹养殖技术研究课题过程中、对蟹苗暂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供参考。l放苗时水温差不宜超过4t刚运回的蟹苗不能立即放人暂养池中,应将装苗容器先放在池边水中、待容器内外水温差小干4C(一般约需20分钟)时一才可放苗。若温差越过4C放苗,则容易造成蟹苗死亡,即使不马上死亡,也会因忍受较大温差而降低免疫力、在养殖过程中逐渐患病死亡、给生产造成损失。2暂养池内的…  相似文献   

14.
一、蟹苗的中间培育 蟹苗中间培育就是在蟹苗放入池塘养殖前,先经过约1个月的集中暂养阶段。进行蟹苗的中间培育,一是可以提早放苗时间,相对延长生长期;二是便于管理,能有效提高放苗成活率。方法是3月中旬在池塘一侧建中间培育池,面积50 ̄200米2,覆盖塑料大棚保温,设充气系统。  相似文献   

15.
蟹苗运输是人工养殖河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蟹苗个体小,抗逆性较差,运输过程中稍不小心,就会造成蟹苗大批死亡。因此,人工养殖河蟹,首先要重视蟹苗的运输,这里介绍的蟹苗干运法,经我们使用,其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河蟹苗产地崇明岛,今年由县水产技术站会同上海水产大学,首次进行了蟹苗自大眼幼体经五次脱壳长成强壮幼蟹的暂养试验。试验点设在新民乡第三养殖场,有室内水泥池微流水暂养和室外河道内网箱暂养两种,暂养时间20天。  相似文献   

17.
暂养幼蟹的生活习性及其暂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在河蟹人工繁殖技术、蟹苗捕捞和运输,放流和放养技术管理以及河蟹回捕率测算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推广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在河蟹蟹苗暂养(中间培育)的环节上,至今还未见到研究报告。为了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提高河蟹放流的经济效益,我站在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对蟹苗生活习性(幼蟹1~3期)、暂养池结构、暂养密度、饲养管理以及出池规格等诸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当涂县乌溪镇是淡水土池蟹苗养殖大镇,该镇不仅养殖蟹苗面积大,连片蟹苗池上万亩;而且养殖蟹苗历史最久,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人工培育蟹苗,那些年乌溪"七房"蟹苗成活率高,使得许多外地养殖户慕名来到该镇购买蟹苗并且学习蟹苗培育技术,但近几年来蟹苗培育面积在萎缩,培育蟹苗的经济效益下降,部分养殖户亏损。  相似文献   

19.
<正> 针对河蟹大眼幼体放养成活率低的实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河蟹苗质量和成活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现将河蟹的早期健康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 亲蟹的暂养及提温 由于市场原因,河蟹苗春季放养较早(也与河蟹苗耐低温有关),因此,近几年河蟹的育苗时间提前,场家首批河蟹苗所需亲蟹一般在3月中旬之前入室,但是,亲蟹提温较常规缓慢一些。一是  相似文献   

20.
《淡水渔业》1975,(10):25-25
我所今年6月8日21时在崇明县采购蟹苗25市斤(分装20箱),经车,船长途运输,于6月11日14时安全抵达我所,并放东湖,全部行程共65小时,蟹苗成活率达90%以上。此次运输时间长,而获得较高的成活率,我们初步总结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