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中德合作江西造林项目 (简称中德项目 )是我省迄今为止引进的最大的外援项目 ,它和以往的国内造林项目在造林模式、目标、宗旨、要求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介绍了中德项目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情况 ,并对项目的现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吕茵  胡攀 《陕西林业》2004,(3):22-23
我省中德合作造林项目的实施.按中德双方《财政协议》及《执行计划》的基本要求出发,加强财务由计划制定——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后期管理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以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为依据,参照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结合德援造林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项目要求的一系列财务规章制度,有效合理地利用项目资金,并对资金和物资的使用进行管理、核算和监督,取得了显著成效。就如何做好中德合作造林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绿海短波     
《云南林业》2010,(4):52-53
<正>中德合作云南二期造林项目顺利通过预评2010年6月15日,中德合作云南二期造林项目预评估会议纪要签定,标志  相似文献   

4.
中德合作造林项目,是中德两国政府间为改善生态环境和扶助农户脱贫的项目。在合作项目中财务管理方面,有着价值现的差异、文化传统差异、管理水平的差异。笔者参与了中德财政合作湖南小农户造林项目财务管理,与德国财务专家合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造林成本不断增高,严重影响了中德合作造林项目的进展。有限的土地资源又限制了项目的发展。提高劳务补贴,调整项目执行计划,中德财政合作造林湖南二期项目要实现由传统造林绿化向现代森林培育理念转变。率先推行森林可持续经营,全面推进湖南省现代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社会网络为切入点,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农民功能性社会网络和社会构建性社会网络在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中的应用。笔者认为,社会网络在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农民社会网络发展生态造林项目,不仅提高造林质量,同时带动项目区科技文化知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7日至28日,省林业厅在铜陵县召开中德合作安徽项目森林经营暨省林学会科普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70多位林业工作者考察了铜陵县天门镇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天然林及人工林抚育间伐小班现场.  相似文献   

8.
继中德合作陕西西部造林项目之后,我省又一大型中外合作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中德合作陕西延安造林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基本结束,日前正式启动实施。 该造林项目共投资8848.8万元人民币,其中德国政府无偿援助1200万马克(合人民币5400万元),国内配套资金2700  相似文献   

9.
6月11日,国家林业局在岳阳市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高级管理培训班。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苏明副主任主持培训班。省林业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柏方敏在培训班上介绍了湖南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中德合作林业项目造林监测的做法及特点,分析国内林业项目造林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德合作陕西造林项目,是利用德国政府无偿援款和中方配套资金,在我省实施的林业合作造林项目.从1993年开始,先后实施了中德合作西部(一期)造林项目和中德合作陕西延安(二期)造林项目,在咸阳、宝鸡两市7县和延安市3县,共计63个乡(镇)288个行政村范围内,营造了41397.3公顷高标准的防护林、经济林,并实施可持续经营活动.它是国际先进的林业建设理念、思路和方法在我省大规模应用和实践,也是我省林业推进改革开放、加速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森林与人类》2005,25(1):64-64
近日,中德财政合作湖南一期项目总结表彰暨湖南二期项目启动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这标志着湖南中德合作造林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中德合作四川造林与自然保护项目监测数据库设计的工作实践,阐述了如何利用Access设计中德合作四川造林与自然保护项目监测数据库,实现对监测资料的录入、传榆和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德国作为世界林业最发达的国家和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发源地 ,其森林经理技术始终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 ,为世界各国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始终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为世界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自 1 992年开始 ,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在全国 1 5个省 (区、市 )建立了 1 8个现代森林经营模式———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区。河北省自 1 996年 4月 1 9日经中德两国政府签署财务协议后开始实施“中德财政合作河北省一期造林项目”。项目区设在保定市的涞源、涞水、易县、唐县 4个项目县 ,建设目标为 :人工造林…  相似文献   

15.
中德合作陕西西部造林项目涉及宝鸡市的陇县、千阳、麟游、宝鸡和咸阳市的彬县、永寿、旬邑7个县,由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以下简称KfW)提供1300万德国马克无偿援助。1993年开始实施,2002年KfW对项目进行了验收。 国家林业局2002年12月在给陕西省政府的文件中对本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德合作陕西西部造林项目是第一个中德政府间的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完成了规定的23000公顷造林目标,90.1%的林分营造成功,造林区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16.
中德合作生态造林项目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德合作陕西延安造林项目,是我省林业部门与发达国家合作实施管理生态造林项目一次十分难得的实践机遇.通过6年的项目管理实践,来自国内外林业技术、经济管理和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咨询专家,每年有几个月的时间同我们一道工作,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林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形成了中德合作生态造林项目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学习借鉴德国林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高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的实施水平,2011年6月28日~7月9日,甘肃省林业厅组织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管理人员,赴德国巴伐利亚州、巴登-符腾堡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黑森州、  相似文献   

18.
中德财政合作赤峰市治沙造林项目全称为“中德财政合作内蒙古科尔沁荒漠化土地生态建设项目”,是德国政府通过复兴银行向中国无偿援助的生态项目。从1997年开始运作,经历了申报、签约立项、预可行性考察、可行性考察、可研认定考察、签署财政协议、启动实施等阶段,于2000年5月正式在赤峰市开始启动实施。敖汉旗作为中德财政合作赤峰市治沙造林项目区之一,认真实行项目各项规定,积极开展工作。目前,德援项目建设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一是地块准备充分。赤峰市分配给旗里的四个造林模型任务为12.225万亩,经过各级业…  相似文献   

19.
中德合作陕西二期延安造林项目,从2001年正式启动实施至今,已完成人工造林15519.69公顷。完成计划任务18000公顷的86.2%。经省、市项目监测中心监测,合格面积累计达15205.86公顷,合格率为97.9%。中德合作造林项目的建设。填补了延安林业史上利用外资的空白,对延安的林业机制、管理模式的转变,技术刨新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德合作陕西(二期)延安造林项目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树种选择、混交造林技术、造林方法和幼林抚育管理,并对项目实施10年后的造林成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