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华红’苹果生长期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情况,为辽西地区苹果园地面覆盖合适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年生‘华红’(砧木为‘山定子’)为试材,研究了地布覆盖、稻壳炭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和生草覆盖处理下不同生长时期苹果果实的单果质量、苹果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情况。【结果】6—10月采集的不同覆盖处理下‘华红’苹果叶片中不同矿质元素的含量均存在差异。4种覆盖处理下苹果叶片中各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整体表现为:叶片中氮、钾和镁的含量均保持稳定;其磷和铜的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前期高而后期降低;其钙含量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其硼和锰的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铁含量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除硼以外,果实中其他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苹果树生长季前期均最高,随着果实发育果实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均降低。4种覆盖处理均能增加苹果果实的单果质量和各个生长发育时期苹果叶片和果实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地布覆盖的苹果叶片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不同程度地低于其他3种覆盖处理的;除铁和锰以外,生草覆盖的苹果叶片其他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均高于秸秆覆盖和稻壳炭覆盖处理的。4种覆盖处理的苹果果实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均存在差异;秸秆覆盖的果实中氮、磷、钾、镁和硼的含量均最高,生草覆盖的果实中钙、铁、锰和铜的含量均最高,而地布覆盖的果实中磷、钾、钙、镁、硼和铁的含量均最低。【结论】覆盖能增加‘华红’苹果叶片和果实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且生草覆盖和秸秆覆盖的处理效果均优于地布覆盖和稻壳炭覆盖的处理效果。生草或秸秆覆盖是较适于辽西地区苹果园的地面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油茶果实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油茶果实发育期内油茶树体的营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7年生油茶良种长林4号、长林53号和长林40号为试材,测定并分析了果实发育期油茶叶片和果实中各种矿质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和品种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叶片和果实中各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同一品种的叶片和果实中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间也显著不同。随着果实生长发育,叶片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锰元素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果实中的氮、磷元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钾元素含量却呈上升趋势但其变化幅度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与果实中各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而果实果皮与种子中各种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较强,其中3个品种果实果皮与种子中的钾元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869、-0.89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双季红树莓果实成熟盛期树体早衰对其叶片营养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为红树莓关键发育时期的合理施肥及延缓叶片早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双季红树莓‘海尔特兹’为试验材料,对该时期发生不同程度早衰的初生茎不同部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揭示影响红树莓叶片早衰的主要因素。【结果】在同一时期不同发育阶段(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实成熟初期、果实成熟盛期)初生茎的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营养生长期至果实成熟盛期,氮元素含量下降明显,果实成熟盛期早衰叶片氮含量显著低于营养生长期正常叶片;果实成熟盛期上、下部早衰叶片磷元素含量稳定;正常叶片钾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早衰叶片,而钙、镁、锰、锌含量显著低于早衰叶片。果实成熟初期上、下部叶片SOD活性均为最高,分别为1.75和0.50 U/(g·min),MDA含量最低,分别为5.24和3.64 U/(g·min),上部叶片POD活性最高,为29.48 U/(g·min);营养生长期上、下部叶片CAT活性最高,分别为61.83和31.99 U/(g·min)。【结论】营养生长期至果实成熟盛期,正常叶片中大量元素氮、钾含量显著高于早衰叶片,这是由于红树莓开始进入生殖生长期,营养消耗加快,因此在初花期之前应及时补充肥料。正常叶片中钙、镁和铁含量显著低于早衰叶片,且钙与镁、钙与铁、镁与铁的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4、0.90,为避免叶片发生早衰现象,降低早衰程度,应减少钙、镁、铁肥的施入。  相似文献   

4.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以韶关市曲江区国有小坑林场国家油茶良种基地为基础,系统研 究了全域范围内不同地点、海拔、坡位和土层的自然含水量、容重、pH 值、土壤有机质、大中微量元素 含量等。结果显示韶关市小坑镇油茶林土整体土壤 pH 值在 4.5~6.5 之间,属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平均 含量为 12.68 g?kg-1,属于低水平。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低,全磷含量整体缺乏,有效磷含量极度缺乏, 速效钾含量偏低。该试验区域的交换钙和交换镁都处于极度缺乏的水平,有效硼的含量匮乏,有效铜和 有效锰含量中等,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效铁的含量最高。需要补充适量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钙、 镁等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硼。  相似文献   

5.
广东东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果实品质。为了弄清广东省东莞地区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为该地区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8月果实采收后,选取该地区的7个具有代表性的阳光玫瑰葡萄园,采集土壤(0~20 cm)样品,测定分析了各个土壤样品的pH值和有机质、氮、磷、钾、钙、镁、锌、锰、硼、铜等养分元素的含量。【结果】东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园的土壤pH值为3.42~6.72,有机质含量为8.4~35.7 g/kg;全氮含量为0.33~2.82 g/kg,碱解氮含量为66.25~461.76 mg/kg;全磷含量为0.57~1.81 g/kg,有效磷含量为34.74~282.51 mg/kg;全钾含量为8.55~25.39 g/kg,速效钾含量为115.0~497.5 mg/kg;交换性钙含量为56~589.2 mg/kg;交换性镁含量为6.48~108.24 mg/kg;铁、锌、锰、铜、硼的含量分别为40.1~257.3、1.27~15.43、7.77~62.73、1.11~8.81、0.19~1.63 mg/kg。【结论】东莞地区葡萄园的土壤pH值偏低,有机质含量少,多数葡萄园的土壤氮素含量偏低,但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均较高;钙和镁元素含量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部分葡萄园的土壤中缺乏硼元素;而磷、钾、铁、锌、铜、锰元素含量均处于高水平。在东莞地区葡萄园的生产管理中,应根据土壤养分元素的丰缺情况合理施肥,注意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适量施用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以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
外源钙肥对枣果实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钙营养元素对枣果实抗性及品质的影响,以8年生嫁接木枣为试材,就不同时期、不同次数喷施醋酸钙对枣果皮、果肉中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喷施醋酸钙能显著增加枣果实中钾、钙、铁、铜元素的含量,且钾元素含量的增加效果比钙元素显著,而锰元素含量反而减少。前时间段或后时间段喷钙后果皮中钾元素的含量较高,多次喷施后果皮中铁元素含量、果肉中钾元素含量均较高,而其他处理后果皮、果肉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方竹笋矿质元素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方竹竹笋中的铁、锰、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和磷、钾、钙、镁、钠等常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发现其铁、锰、锌、铜和钾元素含量甚为丰富且明显高于大多数常见蔬菜,为这种珍贵秋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矿质营养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壤养分状况与马家柚果实品质相关性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指导马家柚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江西省广丰县马家柚主产区5种不同类型土壤的养分状况、果实矿质营养及品质的调查,应用WPS表格和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马家柚果实矿质营养及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养分状况、马家柚果实品质及矿质营养含量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土壤养分状况与果实品质及矿质营养含量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不同土壤养分状况与果实品质因子和矿质元素含量之间相关系数差异较大。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呈负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效锰含量正相关,固酸比与土壤p H值呈负相关,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正相关,Vc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呈负相关,总糖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碱解氮和有效铁含量呈负相关;果实中的磷含量与土壤p H值呈负相关,果实中的钾含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负相关,与土壤碱解氮、有效铁含量呈正相关,果实中的氮含量与土壤全氮、有效铁、有效铜、交换性镁含量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效锰含量呈正相关,果实中的铁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正相关,果实中的锰含量与土壤有效锰含量呈正相关,果实中的铜含量受土壤养分影响较弱,果实中的锌含量与土壤p H值呈负相关,果实中的钙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正相关,果实中的镁含量与土壤p H值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效铜含量呈负相关。提高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适当增加土壤全氮、有效铁含量,合理控制钾肥的施用,对于生产品质高且钾、钙、铁含量丰富的马家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给香榧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1年生香榧叶片为研究对象,对叶片中的氮、磷、钾、钙、镁、锰、铜、锌这8种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季节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香榧叶片中的8种矿质元素中,氮元素的含量最高,在果实膨大初期,叶片中氮元素含量的下降幅度较大,为26.5%,而后保持平稳状态,并在次年1月有所回升;在整个采样过程中,磷、钾元素含量均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下降幅度分别为54.0%和42.9%;在果实膨大初期,叶片中的氮、磷、钾、镁、锌这5种元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叶片中的钙、锰、铜这3种元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香榧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一直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香榧叶片中磷元素与钾、镁两种元素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这几个元素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而磷元素与钙、锰两种元素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这几个元素间存在着一定的拮抗作用;钙元素与锌元素也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蓝莓树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及差异,并为细化蓝莓施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兔眼蓝莓品种‘巨蓝’和‘灿烂’及南高丛蓝莓品种‘薄雾’和‘奥尼尔’为试材,果实发育期间定期采取果实附近的叶片,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并分析了叶片大量矿质元素磷(P)、钾(K)、钙(Ca)、镁(Mg)及微量矿质元素铁(Fe)、锰(Mn)、硼(B)、锌(Zn)、铜(Cu)含量动态及其相关性。【结果】4月22日—7月21日,4个品种叶片K和Cu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Ca、Mg、Fe、Mn和B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巨蓝’的Ca、Fe、Mn含量在7月21日未出现上升;‘灿烂’‘薄雾’和‘奥尼尔’P含量均在7月21日出现明显回升,而‘巨蓝’P含量持续下降;Zn含量除‘薄雾’变幅较小外,其他3个品种Zn含量呈现"下降—回升"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含量与B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而Ca含量与P、Mg、Fe、Mn、B含量间,P含量与Mg含量间,Mg含量与Fe、Zn、B、Mn含量间,Fe含量与Mn、B含量间,以及Mn含量与B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除‘巨蓝’Mg含量相对不足外,4个品种叶片各元素含量均较充足。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可知,施肥时应注意增施有机肥,‘巨蓝’品种还应增施Mg肥。  相似文献   

11.
为给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实发育期间的管理和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岑软3号油茶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落果规律与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岑软3号油茶3个落果阶段分别为1月上旬-3月上旬、4月上旬-5月下旬和8月上旬-10月上旬,落果率分别为12.99%、40.26%和14.29%;在对油茶林进行营养调控时,建议冬季休眠前的施肥应对本研究测定的全部营养元素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充,夏季施肥应适当补充氮、磷、钾、铜、钙、锌和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盐碱地不同叶色野生秋子梨植株叶片黄化的原因,为抗寒耐盐碱砧木筛选和盐碱地梨树栽培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盐碱地上叶色正常、半黄化和黄化的野生秋子梨植株叶片为试材,对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和矿质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叶片黄化程度的加重,叶片中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降低,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增加,而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降低;半黄化植株叶片中铁元素的含量高于正常植株和黄化植株叶片中的铁含量,3种叶色植株叶片中铁元素的含量均在梨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参考范围值内;黄化和半黄化植株叶片中锰元素的含量高于正常植株叶片中的锰含量,且远高于其参考范围值的上限;2018年测定的3种叶色植株叶片中铜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其参考范围值的下限,其中黄化植株叶片中的铜含量最高,2019年测定的3种叶色植株叶片中铜元素的含量均在其参考值的适宜范围内,而正常植株叶片中的铜含量最高;正常叶色植株叶片中锌元素的含量高于黄化和半黄化植株叶片中的锌含量,3种叶色植株叶片中锌元素的含量接近或低于其参考范围值的下限;3种叶色植株叶片中钙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其参考范围值的上限,黄化植株叶片中的钙含量高于正常叶色植株叶片中的钙含量;正常叶色植株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在其参考范围值内,而不同程度黄化植株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达到甚至高于其参考范围值的上限。叶绿素含量与锰、钙和镁3种元素含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锌元素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钙与镁、锰与镁、锰与钙元素的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锰与锌、锌与钙、锌与镁元素的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野生秋子梨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镁、钙、锰3种元素的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铁元素含量间呈负相关;且镁、钙、锰3种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其适宜范围值的上限,而铁元素含量处于其正常范围值内。由此推测,野生秋子梨叶片黄化症可能是由其植株内综合营养失衡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枣树生长期果实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骏枣、木枣、团枣为试材,研究枣果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幼果期(7月23日)—熟前速长期(8月7日)—白熟期(8月22日)—着色期(9月6日)—脆熟期(9月21日),骏枣、木枣、团枣果实中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其中,钙、锰、铜元素变化大体呈下降趋势,钙变化是先陡后缓,锰呈近直线变化,而铜则大体为"W"形下降变化;钾和铁含量呈波折曲线变化,钾大体呈"W"状,而铁为单"S"形。2)枣果实中5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钾〉钙〉铁〉锰〉铜。3)从着色期到脆熟期,就钾、钙、锰、铜元素而言,木枣果实中的含量比团枣高。4)相关性测试表明:钙与锰呈显著正相关;锰和铜有很大的正相关,骏枣的都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7年生长林4号、40号、53号普通油茶为试材,研究油茶春梢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同一品种的叶片(新叶、老叶)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也显著不同,总体趋势为氮、钾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磷元素,叶片中氮元素含量最高,果中钾元素含量最高。在春梢发育期,新叶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高于老叶,并且随着春梢的生长发育,新叶中氮、磷、钾含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三种元素的含量变化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老叶中氮磷钾含量变化趋势则不明显,新叶与老叶中氮元素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片中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果实氮元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磷、钾元素含量的变化不明显。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与新叶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而与老叶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清油茶采穗圃里油茶春梢叶片和茎段内各种矿质元素的变化规律,从而给油茶采穗圃的标准化管理和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对长林18号和53号春梢穗条在腋芽萌发至木质化各个生长阶段的矿质元素和干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穗条中的氮、磷和钾含量在穗条从腋芽萌发至木质化的生长过程中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品种和叶片与茎段的不同部位间均存在差异;氮和锰元素,叶片内的含量均高于茎段内的含量;磷和钾元素,叶片内的含量却低于茎段内的含量;镁元素在叶片和茎段内的含量差距较小;在穗条生长初期,茎段内镁含量高于叶片内镁含量,随着叶片的不断生长,其含量均有所上升,之后两者含量逐渐相近。镁、锌和锰元素在茎段内的含量均较稳定,锰元素在叶片内的含量变化较大。氮、磷、钾含量在叶片和茎段内的含量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叶片内氮与镁、锌和锰含量间的相关性均较强,而叶片中锰与钾元素的含量间呈负相关;茎段内的磷与镁、锰元素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内微量元素镁与锌间呈负相关,而茎段内镁与锰间呈显著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条在各个生长阶段的氮、磷和钾含量呈现出协同变化的趋势,茎段内各营养元素的含量比叶片内的更丰富,叶片内氮含量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影响较大,锰含量的增加对钾含量有影响。穗条中的单位干物质含量随其木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不断增加,且长林53号高于18号;穗条含水率,两个品种间变化趋势一致且下降幅度接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油茶果实黄酮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也为油茶品质改良和果实品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油茶品种‘华硕’‘华金’‘湘林210’的10年生植株的果实为供试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果皮黄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果皮的黄酮含量,并探讨黄酮含量与果实成熟度的关系。【结果】3个油茶品种‘华硕’‘华金’‘湘林210’果皮黄酮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均呈现初期动态平衡,整体下降,后期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3个品种下降到最低值的时期各不相同,其中‘华硕’‘华金’最早,在授粉后300 d时到达最低值,之后果皮中黄酮含量逐渐上升,‘湘林210’紧随其后,在授粉后330 d时果皮中黄酮含量达到最低值。其次,在授粉后277 d之前,3个品种果皮中黄酮的含量相差较大,授粉后245 d时‘华金’果皮中黄酮含量最高。在授粉后350 d时‘华硕’果皮中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华金’和‘湘林210’果皮中黄酮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说明这2个油茶品种成熟后果皮中黄酮的含量相似。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华硕’油茶果皮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油茶籽中黄酮含量。在油茶果实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随...  相似文献   

17.
叶面喷钙对金丝小枣矿质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金丝小枣需钙规律,从而为金丝小枣合理施用钙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金丝小枣为试材,分别对其叶面喷施有机钙(0.2%柠檬酸钙)和无机钙(0.2%硝酸钙),并于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测定叶片、果实中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在金丝小枣发育过程中,叶片中钙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果实中钙含量随生育期变化不断降低。喷施钙素显著提高了叶片中氮、磷、钙、硼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叶片中锰、锌含量。喷施硝酸钙显著提高了叶片镁含量。喷施钙素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磷、钙、硼含量,喷施柠檬酸钙显著降低了果实中镁、硼、锌含量。综上所述,喷施钙素能显著提高叶片及果实中大多数矿质养分含量,故钙素对于维持树体养分比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油茶丰产稳产,通过对油茶林地合理施肥,提高油茶经济性状及果实品质 。采用 L9(34)四因素三水平9 处理正交试验设计,在2022年7月、9月和10月中旬分别采取各处理油茶鲜果样品,分别测定其单果鲜质量、含油率和脂 肪酸组分含量,找出对油茶果实单果质量、含油率、脂肪酸组分含量动态发育影响因素主次,以及对提高油茶经济性状及果 实品质的适宜施肥配方 。结果表明:对油茶单果鲜质量大小影响主次为有机肥>复合肥>施肥深度>缓释肥,以配方3配 施后,单果质量较大;对油茶果实种仁含油率高低影响因素主次为复合肥>缓释肥>施肥深度>有机肥,以配方7、配方3 和配方5配施后较高;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因素主次为缓释肥>有机肥>施肥深度>复合肥,以配方1、配方2、 配方3和配方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综合得出,对油茶经济性状及果实品质影响因素主次为缓释肥>复合肥>施肥 深度>有机肥,施肥最优配方为施肥深度40cm+缓释肥0. 5kg+复合肥0. 75kg+有机肥7. 5kg。  相似文献   

19.
油茶叶不同发育阶段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油茶叶(Camellia oleifera)不同发育阶段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油茶叶并测定其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油茶叶不同发育阶段均表现出氮最高,其次是钾元素,铜的含量最低;随着油茶叶生长,氮、磷、钾和铜元素含量大致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钙、铁、锰和硼则相反,锌则逐渐降低,而镁差异不大;油茶叶不同发育阶段营养元素总含量为23.39-53.53g/kg,前4个发育阶段油茶叶营养元素总含量差别不大,但到成熟期急剧下降;建议油茶营养调控中要注重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比例,特别是后期要注重钙、铁、锰和硼等元素的施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苹果杂种实生树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栽培条件一致、树体生长发育正常的情况下,不同品系苹果树同一种营养元素含量差异很大,其中氮、磷、钾、钙、镁、铁、锌、锰、硼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576~2.194%、0.070~0.215%、0.51~1.78%、0.52~2.97%、0.24~0.63%、0.014~0.058%、0.001~0.016%、0.007~0.052%、15.2~36.9mg/kg;养分离子被苹果树体吸收时,氮和铁、锰、硼离子间,磷和镁、锌、锰离子间,钾和钙、镁、铁、锌离子间,锌和锰、硼离子间有拮抗作用,氮和磷、钾、钙、镁、锌离子间,磷和钾、钙、硼离子间,钾和锰、硼离子间,钙和镁、铁、锌、锰、硼离子间,镁和铁、锌、锰、硼离子间,铁和锌、锰、硼离子间,锌和锰、硼离子间,锰和硼离子间有协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