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2月,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华南虎饲养繁殖研究中心安装数字化监控系统,对华南虎的生活习性、生产和护仔等繁育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动态记录了两只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各种行为,成功记录2010年10月21日和2011年5月9日华南虎两次交配和产仔的全过程,为华南虎的驯养与繁育、疾病预防和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取得了珍贵的一手材料。结果表明数字化监控可以准确断定华南虎预产期,实时监控其分娩行为和护仔行为,是华南虎驯养繁殖研究工作可行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2.
采取半野化模式规划建立华南虎驯养繁育研究基地,并就华南虎饲养环境、虎舍设计、食物营养、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研究。制作的多功能通道,有效解决了对华南虎实行检查检疫、疾病治疗、体重测量和调配转移等方面的难题,减少了因此而进行麻醉的风险。引进的373号雌性和387号雄性一对华南虎,在2010年10月21日至2011年11月2日期间,成功繁殖3胎共6只幼崽(每胎2只),其中5只成活,1只死亡,繁殖率达100%,成活率83.3%。实践证明:半野化模式圈养的华南虎,疾病较少,野性较强,生长发育更为正常。  相似文献   

3.
以国内部分圈养的健康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华南虎血液生化报告和采集华南虎血液样本检测建立样本数据,血样检测采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干式试剂片生化技术测定,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糖(GLU)、总蛋白(TP)、总胆固醇(CHOL)、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A)等。得到华南虎血液生化共38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95%概率),其中几项主要指标正常值范围如下:GLU(2.82-11.55)mmol/L、TP(56.58-85.93)g/L、CHOL(3.32-8.66)μmol/L、TBIL(0-5.30)μmol/L、CREA(52-349)μmol/L等。统计结果显示,雌雄华南虎间血液生化指标的部分项目有差异(P <0.05),幼龄组和成年组间各项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 >0.05),与其他虎亚种相关血液生化报道的生化指标部分有差别。华南虎血液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范围不同于其他虎亚种,建立华南虎血液生化指标正常值对华南虎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治预防和保育繁殖研究工作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华南虎现已基本认定野外绝迹。随着人工繁育种群的壮大和野化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华南虎的野外放归成为一项迫切的保护任务。但目前国内华南虎的潜在栖息地退化、破碎化严重,食物资源贫乏且居民点繁多,难以满足华南虎的野外生存繁衍需求,导致华南虎野放工作受阻。通过对华南虎的野放条件和国家公园建设进行SWOT分析发现,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能够为华南虎栖息地恢复野外放归创造条件,是华南虎的野外放归与保护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林海短讯     
陕西省林业厅发出紧急通知:加强华南虎栖息地管理确保虎种群安全陕西省镇坪县发现野生华南虎的消息传出以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日前,陕西省林业厅就野生华南虎保护向安康市林业局、镇坪县人民政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强华南虎栖息地管理,确保华南虎种群安全。通知要求镇坪县政府要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通告,在华南虎发现地停止一切狩猎活动,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对韶关市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繁育基地谱系号为387号(雌虎)和373号(雄虎)的两只华南虎采取视频监控和现场观察方法,进行繁殖行为研究。研究发现,华南虎在半野化模式饲养条件下,生长发育较快,雌雄华南虎分别在2.3岁和2.8岁开始发情;雌虎除怀孕期和哺乳期外,平均年发情4.5次,雄虎平均年发情10次;雌雄华南虎一年四季均有发情,每年7月和11月为发情高峰期。雌虎在2010年10月21日—2011年10月2日期间,共产崽3次,产前3 d 预产行为明显,怀孕期为100~102 d。  相似文献   

7.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列出的世界十大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中,华南虎位居前列,显得比大熊猫还珍稀。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中国动物园协会于2004年11月15日在深圳野生动物园,召开了全国华南虎工作研讨会。国家林业局和全国动物园行业的负责人,共同探讨近几年来和今后保护华南虎的相关工作。据会议透露,野外现存野生华南虎仅有20只至30只,动物园圈养种群有78只,数量稀少。深圳野生动物园2005年将从上海引进5只至6只华南虎,呼吁市民一起来关注保护华南虎,从而引起市民纷纷来电要求捐资认养。华南虎是现代虎八个亚种中仅产于中国的虎种,过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圈养梅花鹿的人工饲养和繁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阐述了梅花鹿在南方地区圈养条件下的笼舍设置、饲料配比、日常管理等饲养繁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进2雄1雌3只亚成体华南虎,提供适宜的散放生境条件,开展散养繁殖管理和野生行为习性恢复驯养,实现种虎间的配对和交配繁殖,提高了种虎繁殖成活率,有效地恢复了种虎野生行为习性,为促进华南虎的种群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人工饲养下黑天鹅的繁殖与饲养管理工作,提出了人工条件下黑天鹅管理的模式和繁育技术。对郑州市动物园,饲养场黑天鹅的繁育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关于华南虎繁育野化训练项目的选址规划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相关专家组的论证,湖南将成为继广东、福建、江西后我国第4个华南虎繁育野化基地,也将是国内最大的华南虎繁育野化基地。该华南虎项目拟投资3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目前是国内首家规模最大的大型猛兽野外放养基地。基地规划了繁养区、驯化区、野化区、隔离检疫区和猎物野化区等7个功能区共211.4公顷,其中野化区规划占地约160公顷。未来的虎种,将在南非回国老  相似文献   

12.
根据梅花山华南虎资源保护现状,论述了华南虎的濒危处境和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华南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拯救梅花山华南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华南虎考察队前不久深入江西萍乡市芦溪区玉女山区实地考察后认定:该地是我国华南虎的繁殖地,存在着一个华南虎家族。华南虎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边缘。在我国的虎类中,仅华南虎为中国独有,因而有国虎之誉。去年8月以来,江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拟建华南虎繁育及野化训练基地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将项目区划分成为了野化训练区、检疫隔离区、饲养繁育区、猎物放养区、综合管理区5个分区,并对训练方式、训练区划分、围栏及配套设施进行了详细设计,以满足华南虎野化训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圈养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进行人工饲养繁殖研究,在圈养条件下的同一只马来穿山甲在1年内连续产2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填补了马来穿山甲繁殖参数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1998年9月30日,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彩旗飘扬,人声鼎沸。 雾气深锁的梅花山撩开神秘的面纱,展霹出粲然的笑靥。 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来了,国家林业局、福建省林业厅以及龙岩市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来了,他们喜聚一处共同为中国龙岩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揭幕。 举世瞩目的华南虎拯救工程由此正式启动、实施。  相似文献   

17.
梅花山观虎     
5月 24日,福建龙岩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听说要去采访比大熊猫还要珍稀的华南虎,“红土地之行”采访团的记者们都很兴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早早地把录音设备准备好,说要录几声虎啸播给全国的听众。 在去虎园的路上,管理人员告诉我们:建在梅花山保护区内的龙岩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有 6只华南虎,它们都不是“土著”虎,其中三只(二雄一雌)是 1998年 9月从苏州动物园引进的,另外三只(一雄二雌)是 2000年 7月从广西桂林引进的。 当头顶王字、花纹斑斓的华南虎出现在面前时,记者们的眼睛兴奋得放光,而“虎明星”却对来人无动于…  相似文献   

18.
“动物园饲养的68只华南虎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相当亲近的血缘关系,很多还是直系的父女、兄妹或者母子关系。目前它们的平均近亲系数已经达到了0.28,最高的更是达到了0.58。近亲系数达到0.25,相当于亲兄妹之间“乱伦”交配;超过0.5,就相当于是‘自己和自己’交配。当近亲系数达到一定高度后,它们的基因多样性就有突然崩溃的危险,从而导致华南虎种群的灭绝。”“野生华南虎很可能已经灭绝!”有动物研究专家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动物园协会中南协作区年会上如此表示。会上,专家们还指出,位于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的华南虎仅剩68只,“尽管广东科考队已…  相似文献   

19.
在图像解译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综合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建立了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准则与模型,对拟建华南虎繁育及野化训练基地进行了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以期为该华南虎繁育及野化训练基地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圈养概况、种群数量、生命周期和繁殖性能以及科学宣传教育几方面阐述我国圈养长臂猿现状。现阶段我国圈养长臂猿尚存在分类不彻底,种群调查不全面,繁殖配对不足,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全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物种鉴定和种群资源调查工作,普及公众教育,发展联合繁育,提高圈养长臂猿科学研究水平等对策。并就保护圈养种群基因多样性、野化训练和重引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