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情况自2000年我市建立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以来,以点带面,带动各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截至到2009年,各县(市)区建立了大小面积不等的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全市小麦种植面积520万亩,免耕播种面积45万亩,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8.66%,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2010年测产数据显示,全市  相似文献   

2.
高原冷凉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等规模面积的小麦、莜麦保护性耕作中试示范,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应性和免耕播种机的可靠性进行了考核。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原冷凉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小麦和莜麦是可行的,并能取得良好的增产效益、节本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保护性耕作所使用的免耕播种机,在秸秆残茬覆盖的地表工作,其性能可靠、通过性好.能实现化肥深施和免耕播种。该示范试验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完整的补充,为早作地区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抗早增收提供了可靠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应用定位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翻耕的土壤容重大于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容重;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不断增大,进行5年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团聚体比进行2年、3年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团聚体有明显增加:进行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养分除碱解氮外.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及速效磷、速效钾均高于免耕无秸秆覆盖和传统翻耕的土壤: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均比传统翻耕高,其中以半量秸秆还田免耕增产幅度最高,分别达小麦14.45%,水稻6.47%。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原小麦免耕播种机问题的讨论,提出了新一代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模型,通过改进基本上满足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的需要,为我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小麦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小麦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它与常规播种机在构造、原理、性能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正确使用免耕播种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麦在种,秋在管。小麦播种技术是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小麦高产的关键。在秸秆覆盖地表条件下,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实施小麦少免耕播种,是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的主要内容。作者根据多年从事保护性耕作的实践经验,将临汾市研究推广的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介绍如下。1.地表秸秆覆盖地表秸秆覆盖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特征,少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播种方式,其作用是土壤蓄水、保墒、增肥、增产,防止秸秆焚烧,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小麦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小麦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它与常规播种机在构造、原理、性能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正确使用免耕播种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实施一年两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包括夏季小麦收获后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玉米和秋季玉米收获后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小麦。2002年在安阳、商丘、郑州等市布点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2003年 ̄2005年农业部投资460万元,省财政安排650万元,在全省建立5个国家级  相似文献   

9.
农业部组织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全国范围顺利实施,保护性耕作机具在这项技术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机具的重中之重,它的性能和质量关系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成败。为向保护性耕作项目承担单位和广大农民推荐先进、适用、可靠的机型,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部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委托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组织有关省农机鉴定站,实施《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机试验选型》项目和《保护性耕作玉米免耕播种机试验选型》项目。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为探索两熟制农区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河北省农机局于 2 0 0 0年开始在全省进行了冬小麦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试验研究概况与结果1 试验研究概况  2 0 0 0年研制了 2 0台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施肥机 ,在 14个县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试验设计为 4个处理 :A、玉米秸秆直立小麦免耕播种 (简称直免 ) ;B、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简称粉免 ) ;C、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整地播种(简称旋播 ) ;D、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耕整地播种。C为对照 1,D为对照 2 ,设 3个重复…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泽州县在坚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秸秆覆盖、免耕的基本原则下,积极探索了适合当地的小麦→大豆一年两作体系下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城市盐湖区一年两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入手,通过对作物秸秆覆盖、化学除草、免耕播种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关键环节的试验、研究与分析,阐明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增产机理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麦积区农机管理站在花牛镇、甘泉镇、马跑泉镇、中滩镇、新阳镇等5个乡镇33个村农户地块中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主要示范推广以秸秆覆盖还田、少免耕播种、深松和病虫草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完成小麦保护性耕作少免耕施肥播种4.33万亩(对比试验田45亩),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349台,其中免耕播种机84台,新增保护性耕作机具177台。  相似文献   

14.
一、推广现状 山东省茌平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从2005年开始,冯屯镇引进了全县第一台免耕施肥播种机,在冯屯镇菜刘及附近村庄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取得初步成功后,逐年扩大示范面积。2008年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8万亩,被评为全省保护性耕作先进单位。2009年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已达290台。从调研情况看,茌平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具备了加快推广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保护性耕作就是对农田实施免耕、少耕,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针对我国旱作农业面积大、干旱严重、产量低、沙尘暴日益频繁、土壤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等问题,我国从1991年开始进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其机械化技术和配套农艺逐渐成熟。2002年农业部启动"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2003年、2004年分别向全国推荐了一批小麦免耕播种  相似文献   

16.
加大小麦免耕播种行距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在作物残茬覆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少免耕播种,推广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需要性能完善、质量可靠的免耕播种机。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小麦产量增加.秸秆量电相应增加,为使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播种质量不受到秸秆增加因素的影响.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农机局通过改进小麦免耕播种机来提高其通过性.保证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17.
小麦免耕播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省免耕播种小麦长势和各地测产情况看,实行保护性耕作普遍增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据全省89个县市区759个点实收测产对比,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小麦较传统耕作对照田平均亩增36.2kg,  相似文献   

18.
为搞好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山东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应用,选择适宜山东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规程,2002年省农机技术推广站与省农业厅有关处站,在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西柴村农场进行了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小麦免耕播种的对比试验。一、试验区基本情况试验区浇水条件较好,中性土壤,年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至2015年,西安市长安区农业机械管理站承担省级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项目,第一年示范面积1万亩,逐年递增,3年累计完成了6万亩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夏季主要示范小麦秸秆切碎还田、玉米免耕带状播种技术;秋季主要示范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小麦免耕播种等技术。试验地选在省道107环山公路沿线杨庄、引镇街道。试验目的:通过保护性耕作对比试验,让农民  相似文献   

20.
免耕播种机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中的重点机具,它的性能和质量关系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的成败。为向广大农民推荐先进、适用、可靠的机型,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农业部委托,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2003年组织河北、山西、甘肃等省农机鉴定站,对全国13家小麦免耕播种机生产企业的19个机型进行试验选型,共选出9家企业的10种推荐机型向社会公布。2004年组织内蒙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