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GIS技术,结合嘉荫县的实地踏查,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利用形状指数、近圆指数、分维数、景观要素斑块密度、景观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E等指数来对嘉荫县森林景观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嘉荫县的景观类型可划分为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及其他林业用地,柞树林、杨树林、白桦林、黑桦林、针叶纯林、阔叶混交林、珍贵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农田、沼泽地和其他非林业用地等16类;嘉荫县的主要景观为阔叶混交林、农田、柞树林、白桦林和沼泽地,占了总面积的88.15%;嘉荫县的土地利用类型不是很丰富,林业在嘉荫县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为平台,以2009年陕西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计算当下的森林覆盖率为41.42%;现在的有林地未来也应该是有林地,现在的"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封育未成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有可能部分或全部成为未来的有林地。陕西未来可能实现的森林覆盖率为53%左右。  相似文献   

3.
西藏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之一,生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本文采用西藏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西藏森林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森林分布相对集中,森林储量巨大;林业用地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面积占97%以上;西藏森林目前形成以防护林为主、用材林和特用林为辅的林种格局,呈现薪炭林和经济林亟待发展的局面;无林地以宜林荒山荒地为主,面积占无林地89.84%,火烧迹地、宜林沙荒地面积分别占3.57%、6.59%;立木蓄积组成以森林为主;林分蓄积占立木总蓄积的98.76%。  相似文献   

4.
邓正双 《中国林业》2008,(16):32-32
一、林业资源现状巴东县位于湖北两部,三峡腹地,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33.54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2.78万公顷。林业用地中,森林面积16.40万公顷,疏林地面积1.7万公顷,灌木林面积2.25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97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0.46万公顷。全县活立木蓄积604.7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4.6%。全县石漠化面积5.79万公顷,潜在石漠化面积16.45万公顷。  相似文献   

5.
以2008年盘古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11年固定样地调查资料以及盘古林场小班尺度森林健康评价结果为数据源来评价景观尺度森林健康,以地类、起源及树种组成作为森林景观区划因子对盘古林场森林景观类型进行划分,从景观结构与格局、景观功能与过程两个方面选取了小班健康指数、分形维数及景观多样性指数3个评价指标,以均方差决策综合分析方法作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以景观健康指数公式为评价模型对盘古林场森林景观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1)盘古林场主要划分为天然白桦纯林、天然落叶松纯林、天然樟子松纯林、天然云杉纯林、天然山杨纯林、天然针叶混交林、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针阔混交林、人工落叶松纯林和人工针阔混交林10种森林景观类型。(2)盘古林场没有健康的森林景观,亚健康森林景观有3种,占林场总面积的78.51%;中健康森林景观类型有4种,占林场总面积的21.03%;不健康森林景观有1种,占林场总面积的0.32%;盘古林场森林健康指数得分总体偏低,多数景观处于亚健康及中健康状况。(3)健康指数得分情况大体为南高北低;在天然林中落叶松林得分最高,针叶混交林其次,而阔叶混交林得分偏低;2种人工林类型得分最低。  相似文献   

6.
岐山县现有集体林地面积23.13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4.89万亩,疏林地面积1.66万亩,灌木林地O.6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24万亩,宜林荒山4.61万亩,其它林地0.12万亩。全县共有集体林场91个,林场总面积11.56万亩,其中,乡办林场13个,面积4.76万亩:村林场37个,面积5.65万亩,组林场41个,面积1.15万亩。岐山县林改工作涉及13个乡镇.64个行政村,322个村民小组,22006户,83673人。  相似文献   

7.
突泉县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围绕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宏伟目标,在抓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突出重点区域绿化美化建设.目前,该县林地面积为242.8万亩,其中有林地103.3万亩、灌木林地91.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2.7万亩、疏林地和苗圃林地2.6万亩、宜林荒山22.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7.24%.  相似文献   

8.
中阳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中段西侧,辖5镇2乡100个村(庄),总人口13.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2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14.41万hm^2。其中林业用地10.11万hm^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52万hm^2,疏林地1.05万hm^2,灌木林地1.82万hm^2,未成林造林地1.99万hm^2,苗圃地67hm^2,宜林荒山荒地1.89万hm^2。县境内有3个国有林场,  相似文献   

9.
巴彦淖尔市共有十四个国有林场,分布于全市七个旗县区的自然条件较差的偏僻地区,总经营面积297.8万亩。其中,有林地46.9万亩,疏林地10.9万亩,灌木林地30.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176.7万亩,现有耕地8743亩,经济林3626.5亩。国有林场现有职工1729人。“十五”计划实施以来,巴市国有林  相似文献   

10.
巴彦淖尔市境内共有14个国有林场(治沙站、经营所),分布在全市7个旗(县、区)的沙区、山区、盐碱滩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总经营面积326.46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3.3%。其中有林地93.33万亩、疏林地17.8万亩、灌木林地63.2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94.17万亩、苗圃地0.78万亩、耕地5.934万亩、其它用地51.226万亩;公益林155.58万亩、商品林0.96万亩。全市国有林场平均森林覆盖率47.9%;现有职工1437人,其中在职职工974人、离退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省惠州市4个区/县绿化景观林带为调查对象,选取5种生境中共19种景观林带树种进行7次周期性样方调查,结果表明:水田洼地生境的景观林带树种胸径、树高增长系数值相对较高,分别在0.23~0.97和0.16~0.47之间。水田洼地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树高生长显著优于沿海荒地生境和宜林荒地生境(P <0.05);凤凰木(Delonix regia)在宜林荒地生境胸径生长显著优于碎石荒山生境和难造林坡地生境(P <0.05);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在水田洼地生境中胸径生长优于碎石荒山生境、难造林坡地生境和沿海荒地生境,黄槐(Cassia surattensis)在碎石荒山生境中胸径生长显著低于难造林坡地生境和沿海荒地生境(P <0.05)。树种成活率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水田洼地生境和碎石荒山生境,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红花羊蹄甲、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美丽异木棉、秋枫(Bischoifa javanica)、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在水田洼地生境成活率都为100%,而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在宜林荒地生境成活率为15%。关联性聚类分析显示19个树种主要聚为两大分支,其中成活率和相关系数值较高的树种在聚类图中聚为一类。结合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提出5种生境条件下景观林树种最佳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实现八英庄林场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八英庄林场2010年和2015年2期地形图、遥感图像及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10.0和Fragstats4.2软件,对砬沿沟流域森林景观变化进行分析。砬沿沟流域按一级景观分类划分,斑块类型共5类,有林地斑块面积由473.95hm~2增加为500.88hm~2,其他斑块面积相对减小;有林地的景观形状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减小,分别由3.008 1、59.106 6降为2.481 6、49.060 4;景观多样性由0.426 9减小为0.233 4,说明各斑块的聚集程度有所增加,各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有所提高。砬沿沟流域按二级景观分类划分,在有林地类型中,2010年和2015年斑块类型都为5类,到2015年山杏林斑块消失,新增云杉林斑块;2010至2015年华北落叶松林斑块面积、斑块景观形状指数均增加,山杨林斑块面积、斑块景观形状指数均减小。砬沿沟流域森林景观香农多样性指数由1.602 7降为1.389 2。除去一级景观分类中有林地斑块破碎度减小,其他无论是一级景观分类还是二级景观分类,各斑块破碎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近5a一级、二级斑块在总数上有所增加,并且增加的斑块相对独立,并不连续。  相似文献   

13.
以ALOS获得的影像(10 m)为原始数据,借助ArcGIS等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科尔沁沙地疏林典型分布区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不高,类型较单一;另外景观以少数几个大斑块为主,并且斑块的形状相对简单且不稳定。②农田和蒙古黄榆疏林是该地区的主要景观类型,分别占到研究区总面积的33.5921%和20.2617%;同时,虽然农田斑块穿插分布于蒙古黄榆疏林斑块之间,但是蒙古黄榆疏林仍然具有大面积成片分布。③研究区流动沙地分布面积较小、斑块数最多、平均斑块面积最小,以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为主。  相似文献   

14.
石林县从2004年起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经过几年的精心管护,在项目实施区域,荒山变成了疏林地,疏林地变成了有林地,石漠化土地变成了灌木林地,有效地恢复了森林植被.文章介绍了石林县在公益林管护方面的机构、制度建设情况,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着资金不足,补偿标准过低,对公益林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M apInfo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分析塞罕坝地区不同地貌下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深入探讨了森林景观的林分类型、起源和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塞罕坝山地的斑块密度、边缘密度、破碎度,分别都高于沙地和曼甸,但山地的景观多样性低于曼甸和沙地。森林景观以落叶针叶林面积最大,为38 306.7 hm2,其次是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分别为16 470.5hm2,9 455.5hm2,灌木林和混交林面积最小。曼甸以落叶针叶林景观优势度最高,且多为落叶松人工纯林;山地以落叶针叶林和阔叶林景观优势度较高,其中,阔叶林多为天然次生林,树种以桦树为主;沙地以落叶针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优势度较高,其常绿针叶林多为人工樟子松纯林。  相似文献   

16.
运用景观空间数据分析软件计算相关景观指数,通过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景观格局总体情况、斑块面积、周长、总数、分维数、破碎化、均匀度及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探讨保护区内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为保护区主要森林景观;景观要素的斑块面积、周长、数量差异极大;亚乔林及低矮阔叶乔木林景观宽块形状最复杂,且破碎化程度较高,针阔混交林景观斑块形状同样较复杂,但破碎化程度低,且成因不同;保护区总体景观多样性程度较低,景观类型分布不均匀,景观异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Landscape structure is often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governs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species.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e landscapes and their dynamics.Patterns of landscape elements strongly influence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ocument and map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tropical dry deciduous forest of the Tadoba-Andhari Tiger Reserve(TATR),Central India,(using IRS P6 LISS IV data)and to describe its landscape structure at three levels of organization viz.landscape,class,and patch.The study area was classified into 10 land cover classes that include 6vegetation classes.The landscape structure was analyzed using FRAGSTATS using 12 set of indices.The TATR landscapes have a total of2,307 patches with a mean patch size of 25.67 ha and patch density of 1.7patches per km2.Amongst all land cover classes,mixed bamboo forest is dominant—it occupied maximum area(77.99%)—while riparian forest is least represented(0.32%).Mixed forest has maximum number of patches among all vegetation classes.Results have shown that despite being dominant in the area,mixed bamboo forest has low patch density(0.25/100 ha).Dominance of mixed bamboo forest is attributed to large patch sizes and not to the number of patches.This study has focussed on the approach of integrating satellite forest classification and forest inventory data for studying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s.  相似文献   

18.
信宜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信宜市为研究区,利用patch analyst景观格局分析软件,选取斑块数目、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大小、斑块面积标准差、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破碎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信宜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  相似文献   

19.
以武穴市森林资源2019年“二类调查”为基础,对比2009年“二类调查”数据,对武穴市森林资源进行动态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0年间隔期内全市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均有较大的增长。针对武穴市林种结构与树种结构不合理的实际状况,为了提升森林质量与生态服务功能,建议对现有疏林地、宜林荒山荒地、无立木林进行植树造林,对生产力与生态服务功能低下的林分进行近自然林改造。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白河林业局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CIS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景观格局指标定量分析,研究1987.2000年长白山地区白河林业局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探讨区域景观生态过程和森林景观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7~2000年间,经营总面积减少1663.87hm^2,斑块数目增加4240个;受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形成以有林地景观为主导的疏林地、灌木林地、沼泽地、非林业用地等呈补丁状散布之中的区域景观格局;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斑块密度增加,破碎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