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栽培模式也由传统的露地栽培向设施栽培转变,葡萄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2011年以后灌南县葡萄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使得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业化发展受限、盲目追求产量、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率低、品牌意识薄弱等,制约着灌南县葡萄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访问座谈、搜集互联网数据等方式,全面分析与深入思考,提出了灌南县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品牌宣传与建设等,以促进当地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其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避雨技术、打破休眠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葡萄种植已从传统产区北方逐渐扩展到南方。广东地区通过设施种植葡萄,有效克服了气候条件的短板,具有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该模式逐渐成为广东农业发展的新亮点。为了解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状况,从葡萄设施栽培的国内外现状、广东概况、模式、类型、品种、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葡萄设施栽培面积和产量持续上升,栽培模式和标准化栽培技术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但仍存在品种结构单一、设施栽培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弱、栽培设施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重点需要进一步加强适宜广东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葡萄新品种选育,提高设施栽培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开发适合广东地区葡萄栽培的抗台风、避高温的避雨设施,注重品牌发展,实现三产融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推进葡萄生产由“数量型效益”向“质量型效益”转变,推动广东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5个葡萄品种的引进,进行栽培试验,初步筛选出表现性状优良,适宜西藏设施栽培的7个品种,以醉金香为对照。本文详细阐述了这些品种的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结实力等指标,以便为西藏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和品种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反季水果市场需求日益加大,葡萄设施栽培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目前葡萄生产的新趋势。葡萄设施栽培主要通过建造加温(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人工创造一个同葡萄植株生长发育相适合的小气候环境,旨在提早或延迟果实成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葡萄设施栽培是利用人工设施创造葡萄生长发育的优良环境条件,实现定向生产目标的特殊栽培形式。葡萄设施栽培具有使葡萄提早、延迟、遮雨、防病、防雹、防霜、防药害等作用,具有调节市场供应期、预防自然灾害、提高葡萄品质等功能,已经成为我国南北  相似文献   

6.
设施栽培产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在栽培过程中对技术要求十分严格。近些年随着社会大众对葡萄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设施大棚葡萄栽培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种植地选择、覆膜揭膜时间管理、温度控制、品种选择、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等双膜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希望提高设施葡萄的种植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葡萄设施栽培中,栽培设施为其中的葡萄创造了适宜可控的小区环境,这些人为创造的环境条件对葡萄的生长发育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因此,环境调控的正确与否对葡萄设施栽培能否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环境调控中,温湿度的调控尤为重要,其调控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葡萄设施栽培能否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方设施葡萄产业现状及科技动态产业规模呈现迅猛发展势头近10余年来,中国北方设施葡萄生产发展很快,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据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团队调查统计,截止2009年底,中国北方设施葡萄面积已经超过1.3万公顷,估计到2010年底将达2万公顷。栽培类型涉及促早栽培、延迟栽培和避雨栽培等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区设施葡萄栽培现状及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调控适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光照、温度、水份、CO2和土壤条件等),达到人工调节葡萄生产的目的。葡萄设施栽培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主要是促早栽培和延迟栽培。目前我区是以促早栽培为主。  相似文献   

10.
葡萄不同品种对设施环境的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选择适宜设施栽培环境的葡萄品种。【方法】以22个5年生设施葡萄常用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葡萄品种对设施环境的适应性,明确影响设施葡萄连年丰产的重要环境因子。【结果】设施栽培环境条件下连年丰产能力强的品种其耐弱光能力强,但耐低浓度CO2和耐高温能力不一定强;弱光是影响设施葡萄连年丰产的主要环境因素,而低浓度CO2和高温不是影响设施葡萄连年丰产的主要环境因素。【结论】红旗特早玫瑰、紫珍香、无核白鸡心、无核早红、红标无核、87-1、乍娜、莎巴珍珠、奥迪亚无核、香妃和红香妃等品种对设施栽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连年丰产能力强。弱光是影响设施葡萄连年丰产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特殊的气候导致设施栽培葡萄病虫害发生严重,对葡萄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当地葡萄的精品化发展。为促进浙东沿海地区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生产优质、  相似文献   

12.
为给句容市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简述了句容市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主要包括提升设施化水平、推广欧亚种葡萄避雨设施标准化栽培、推广"三新"技术、创新销售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等。  相似文献   

13.
病虫害是对设施葡萄栽培生长带来影响的一个关键因素,已成为了影响无公害葡萄生产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需要加强对设施葡萄栽培病虫害的防治。基于此,以甘肃省民勤县设施葡萄栽培常见病虫害为例,就设施葡萄栽培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砀山县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砀山县要以葡萄设施栽培为主的新型葡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果树设施栽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集约化、资金、劳力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在不适宜果树生长发育的季节或地区,人为的利用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发送或控制设施内的环境因子。为创造了适宜交和、优质生产的环境条件,又满足了市场不同季节的需求,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设施葡萄的促早栽培在我地区是一个较理想的项目,而栽培技术就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商州区鲜食葡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良种化、区域化布局,建葡萄种质资源圃;实行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制定生态技术规程;严格限产,提倡有机生态栽培,科学防治病虫危害;发展设施栽培,推动观光旅游葡萄产业快速发展;重视砧木使用,以长远眼光发展抗性砧木品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葡萄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葡萄设施观光栽培在甘肃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是观光农业推广应用的主要树种之一。为给甘肃城郊休闲观光农业的葡萄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经过多年试验实践,从观光葡萄栽培设施类型、设施观光葡萄品种选择以及观光葡萄的主要树形与整形修剪、花果精细化管理、土肥水管理、设施温室内的温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阐述了甘肃设施观光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业科学》2019,(9):260-262
分析了当前张家口崇礼区蔬菜设施栽培的基本情况和基础设施开发情况,指出了当前蔬菜设施栽培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大型连栋温室软件滞后、配套的栽培技术匮乏、土地盐碱化问题不能根治、设施农业开发不够、蔬菜设施栽培规模有限等。针对这些问题,从温室软件的优化、栽培技术的提高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化的加强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潘冲  赵兰花  张焕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24-8326,8329
在介绍国内外浆果产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延边地区的独特自然条件,分析了延边地区浆果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延边地区浆果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边地区浆果产业发展建议:一是扩大鲜食葡萄栽培面积;二是增加设施葡萄栽培面积;三是利用地区优势大力发展酿酒葡萄产业;五是发展浆果加工产业,并建设储藏库;六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提高浆果产业的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20.
设施避雨栽培是三峡库区涪陵葡萄栽培的重要方式,结合涪陵地区葡萄生产实践,从品种选择、设施架式、树冠管理、果穗管理、营养施肥、土壤与水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一套适宜三峡库区涪陵葡萄设施避雨栽培的生产管理技术,以期为当地葡萄的省力优质栽培与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