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实物期权的定价在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忽略标的资产价值和投资成本的模糊性,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本文主要研究了具有模糊标的的资产价值和投资成本情形时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文中将这些模糊因素分别视为模糊数和模糊变量,然后运用模糊集合论,结合B-S期权定价理论,对实物期权进行定价,得到了基于模糊集合论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在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使得实物期权的应用领域受到较大限制,提出了实物期权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郑毅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5):169-172
在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下,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使项目的投资价值降低。而实物期权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决策方法,为项目投资中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的思路。笔者尝试把实物期权理论引入到投资项目评估中,并把传统的评估方法与实物期权方法结合起来,旨在完善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黄仁懿  黄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37-6339
为了最大化企业的价值,企业在战略制定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回顾了在前景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战略制定的理论,并对在这种不确定环境下进行战略制定所用到的经典工具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实物期权思想的引入,让管理者在项目的投资分析上,以最小的成本规避了潜在的巨大风险,让企业在利用可能的机会上没有任何的限制,然而,实物期权仍然应用于项目层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实物期权有所不同的战略期权思想,并在具体应用上提出了战略期权矩阵。  相似文献   

5.
在对实物期权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实物期权理论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然后把不完全竞争环境下竞争对手随机进入的评估模型应用于热区某种质资源项目开发,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用实物期权方法探讨金融企业最优组织模式,发现金融企业共享服务的最优槛值是金融企业不确定性的递增函数。触及槛值后,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引致更高的共享服务生产比例。本文将实物期权概念引入不确定环境中金融服务组织及其转型的理论框架,将服务组织视为给金融企业带来获取未来转型机会优先渠道的战略性实物期权,提出对共享服务期权进行分类的方法,并引入对不同共享服务转型进行估值的决策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外包具有期权特征。考虑价格与成本都具有不确定性,借助实物期权方法建立了生产外包决策模型,对外包时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期权价值与外包阈值公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相关系数、波动率对阈值及波动率对期权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实物期权”在石油项目投资决策评价中存在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在险实物期权”(Real Options at Risk , ROaR)的模型评价,模型本身克服了对参数给定某个固定值的缺陷,使之可以清晰地刻画不同风险状况下的项目期权价值。然而,当ROaR用于投资评价时,如果投资运营中发生糟糕的风险(或极端风险),则项目损失超出预期,可能使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反,导致项目投资失败,出现决策悖论情形。对此,采用项目决策效用理论,构建在险实物期权的损失控制的优化方法与项目价值底线控制方法,优化评价模型,可有效地把风险控制在设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研究表明矿业权价值除了投资开发的正常收益以外,还包括多种实物期权价值,而在分析了目前国土资源部推荐的7种矿业权价值评估方法以后,我们发现这些方法都存在忽视期权价值的现象.评估与拍卖矿业权的实例进一步表明当前评估方法所得出的价格与实际价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很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且这种流失倾向不会因为矿业权拍卖制度的建立而消失,加强以实物期权为基础的矿业权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企业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决定其本身具有潜在的期权价值,所以,传统的评估方法难以客观地评估出高科技公司内在价值.针对高科技公司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引入Schwarz的连续型实物期权模型,在对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后,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对中国软件开发板块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并由此对整个软件开发板块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价值评估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实物期权模型能较好地对高科技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配体设计中,必须建立一个有效合理的装配体数据结构。本文从装配体拆卸出发,构建了一个装配体的二叉树结构模型。通过对该结构的后序遍历,自动生成装配序列,能有效地描述装配体。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立了电视自动寻的制导导弹的完整模型,包括了传感器模型、过载控制模型、自动驾驶仪及导引头模型.通过对全弹道的三维仿真确定了该导弹的毁伤概率,命中精度等评估指标,并分析了各种干扰因素对空地导弹命中精度的影响.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也为实弹打靶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13.
Neural model of adaptive hand-eye coordination for single postur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neural network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achieves adaptive visual-motor coordination of a multijoint arm, without a teacher. The model learns to position an arm so that it reaches a cylinder arbitrarily positioned in space. The model uses a new neural architecture and a new algorithm for modifying neural-connection strengths.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model performs with an average position error of 4% of the arm's length and with an average orientation error of 4 degrees. The model is designed to be generalized for coordinating any number of topographic sensory inputs with limbs of any number of joints.  相似文献   

14.
一种估计林分生长矩阵模型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直接用直径生长量来估计异龄林林分生长矩阵中的转移概率。该法具有计算简单和精度高的优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参数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循环农业是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为了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循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归原模式。归原模式是以生产有机鲜奶为目标,集饲料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有机奶加工、废物循环利用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有机发展模式。归原模式是适合首都生态涵养区发展的一种循环农业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改进的灰色多变量GM(1,N)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灰色多变量GM(1,N)模型的时间响应式不精确和建模精度不高等问题,利用各变量的一阶累加序列具有近似非齐次指数增长率的特性,对传统GM(1,N)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了重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M(1,N)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参数估计式和近似时间响应式.最后通过算例模拟和应用实例表明了改进的GM(1,N)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石油工业多相流模型通用化的现状,采用现在流行的组件技术,在Visual Fortran中将多相流模型组件化,着重对组件进行了通用化研究,并以Beggs-Brill模型组件化为实例,着重研究了组件保持相同接口的方法,使所有的模型接口有统一的标准,最后在VC中对Beggs-Brill模型组件进行了调用。研究结果表明,组件化后的多相流模型易于复用和扩展。  相似文献   

18.
直接搜索-模拟退火算法在水质模型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新近发展起来的模拟退火算法及其各种改进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并构造了一种能识别水质模型参数的、以记忆为基础的直接搜索—模拟退火算法,并在O connor水质模型参数识别的实例应用中,得到了更优的全局最优解,为水质模型参数识别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二次抛物线模型增广泛应用于养分效应的研究,然而这种对称模型与多数情况不符。提出了一个能反应养分效应普遍现象且在拟合度与生物学意义上较二次抛物线模型均优越的非对称改进模型。y=(a0 a1x a2x^2)e^-bx。  相似文献   

20.
南京八卦洲林业生态试验地经营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杰  林涛  翟文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631-16632
该研究分析了3种经营摸式:林—农经营模式、林农生态旅游模式和经营—观光体验模式。模式的核心是充分利用林业资源,构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提高土地产出率,形成多种群、多层次、多产品、多效益的人工生态系统,在与环境相和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试验地通过模式的比较研究探讨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