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岷县境内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易发多发。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十分紧迫。本文选取岷县山地灾害易发多发小流域为典型项目区,通过分析典型项目区自然、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现状,提出了治理任务和目标,并探讨了措施布设。  相似文献   

2.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齐家川示范区,系黄河水利委员会2000年底立项实施的大型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项目区总面积166.57公顷。植被建设与生态修复是本项目重点示范内容之一,项目的植被建设与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取得了重要成果。本调查旨在总结齐家川示范区侧柏造林效果,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为齐家川示范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成果的推广和齐家川示范区二期项目的实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我国确定今后50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我国已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确立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其战略目标是在50年后基本实现山川秀美。据水利部有关人士介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现在起10年内,每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七大流域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工程初见成效。第二步是从2011到2030年的20年内,使全国六成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第三步是从2030年到2050年,全国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宜林地全部绿化,“三化”草地得到恢复,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摘自《经济日报》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重要指示以及朱熔基总理视察我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时的重要讲话,为加快我省山川秀美工程步伐,陕西省水土保持局于1999年9月26日~28日,在吴旗县召开了陕西省沙棘生态工程建设现场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陕北、渭北6个地市及28个县市的水利水保局长、站(队)长,延安市延河项目办公室、榆林地区无定河办公室的负责人.会议还特邀了水利部水保司、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省计委、财政厅、省水利厅的领导,人民日报驻陕西记者站、新华社陕西分社、陕西日报社、陕西电视台、陕西水土保持编辑部、延安电视台、延安日报社等新闻单位记者,共计100余人.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一是参观吴旗县沙棘生态工程建设现场;二是总结、推广、交流陕西沙棘生态工程建设经验;三是全面部署今后一段时间沙棘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安排今冬明春沙棘生态工程建设任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阿荣旗南部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和危害 ,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实施灭荒造林工程、建设草牧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等十项水土保持对策。这些对策的实施将会从根本上遏制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 ,从而改善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风力发电建设工程近年来在新疆突飞猛进,而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给当地土壤和植被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文章以新疆华电达坂城风区300 MW风电工程为例,结合风电工程特点和项目区具体特点,分块分区设置防治措施,在3个区域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有效地防治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蒙古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治理这一大型生态工程,在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连片,连续治理,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田间工程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落实承包责任制,加强管护,坚持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期性,提高治理成功率和保存率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巴东县实施德援项目 8a来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习了德国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 ,取得了多项建设成果。项目的实施对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 ,保护生物多样性 ,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并为我县实施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作为一项生态系统工程,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在阐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的基础上,从自然特征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并结合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实际,对山东省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所采取的主要途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内蒙古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治理这一大型生态工程,在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连片,连续治理,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田间工程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落实承包责任制,加强管护,坚持水土流失治理长期性,提高治理成功率和保存率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朝阳是我国科尔沁风沙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又是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水土流失的重点监测地区。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是本区的主要生态环境特征。1953年国家开始对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实施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到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2005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通过连续不断的生态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朝阳的沙化土地正在逐年减少至消失(流动沙丘),8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有害风沙天气逐年衰减,粮食喜获连年丰收,朝阳的沙化、荒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秀美的南郑无山不绿、无水不清。陕西省南郑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植树造林不间断,先后争取并实施了长防林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种苗工程、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累计造林面积达3.8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1.18%,全县人均占有林地0.35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188万立方米。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91平方公里,使昔日的“天落堰”变成今日的“米粮仓”。激流勇进建长防工程1989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复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总体规划》,共批准145个县为工程县,但没有陕西南郑。面对…  相似文献   

13.
《河北林业》2012,(1):28
蔚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市南端,总面积3220平方公里,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经常性稽查重点联系县。"十一五"期间该县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建设27.8万亩。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1平方公里;完成  相似文献   

14.
牛年岁末,从国家林业部传来好消息:一个跨世纪、跨流域、跨省区的大型生态工程——以长江、黄河流域和重点风沙区治理为重点的林业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将于1998年正式启动;我省有82个县(市、区)被纳入该工程。 1997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在姜春云副总理的关于陕北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国务院就如何贯彻批示精神,又在陕北召开了全国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为把重要批示和会议精神尽快落在实处,林业部提出:在现  相似文献   

15.
徐涛 《防护林科技》2015,(1):41-43,45
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是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通过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物量、价值量评估方法对长防林工程实施区域森林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的评价,结果表明,长防林工程实施后林地可调节水量12.936亿m3,固土0.135亿t,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价值达126.247亿元。经过20年的长防林工程建设,项目区内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被国内外誉为“绿色长城”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以横跨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市、自治区的512个县(旗)的浩大规模和特有的生态效益,治理着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这里向您介绍...  相似文献   

17.
陕北丘陵沟壑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搞好陕北丘陵沟壑区林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是当前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践证明,由于过度放牧,樵采等使原有植被遭到破坏,陕北丘陵沟壑区坡面造林地条件较差,造林存在水土流失、干旱、  相似文献   

18.
芷江侗族自治县属长江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及水土流失治理区。全县有林地面积13.93万公顷,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横贯而过,靖江流经该县南部,294条大小溪流与两河经纬相连。自1999年月被列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以来,该县实施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禁治理、建造节柴灶4大工程,打响了一场建青山保绿水的大会战。(一)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为此,芷江县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县长负总责,县计委牵头部门配合,乡镇实施的生态工程项目运行机制。县政府年初将生态建设任务下达到各…  相似文献   

19.
长江防护林建设启动前,湖北省不少县市水土流失严重。 1989年湖北段防护林工程开始,由4个县逐年扩大到29个县。6年来,工程建设的县市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受益面一年年增加。 前不久,笔者对长江主要支流之一的汉江南北岸8个长江防护林工程县市进行了调查,据各县市反映,长江防护林工程不仅是一项防护林生态工程,而且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艰巨的生态建设工程,其首要目标就是要改善和恢复退化了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必须的基础支撑和生态保障,最终达到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赢”目标。1.退耕还林(草)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水土保持是区域生态建设乃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工程,工程建设的实施目标在于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安排各种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退耕还林(草)是水土保持三大措施中生物措施的主导内容,也是长期实施水土流失治理中推行的最有效的措施。退耕还林(草)项目,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